赵金香 李成静 矫晓波 孙秀丽
(1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新疆 阿拉尔 843300)
(2德惠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吉林 德惠 130000)
赤鲈属鲈形目,鲈科,鲈属,又称五道黑、河鲈,在我国仅产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与乌伦古河水域,是一种名贵的冷温带淡水鱼,该鱼生长适温0—30℃,水温在 18—24℃之间生长最快。赤鲈头部、体侧、背鳍呈淡黄色,腹部白色,臀鳍、腹鳍和尾鳍桔黄色,体侧有7—9条黑色条斑[1—5]。该鱼肉质鲜美,价格高,在市场上十分走俏,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食用鱼类之一。在我国由于受到区域分布影响,人工养殖少,加之近几年的过度捕捞,赤鲈的资源量大大下降甚至濒临灭绝,而且渔获个体也日趋小型化,生长也日趋缓慢。为保护、开发和利用额尔齐斯河流域特有鱼类,满足人们对赤鲈商品鱼的需求,本课题以新疆博斯腾湖为实验基地,研究赤鲈的人工繁育条件和培育技术,以期为提高赤鲈的人工繁殖生产积累经验,从而更好地为渔业生产服务。
1.1 繁育时间:2010年3月25—4月25日
1.2 繁育地点:新疆博湖县渔业技术推广站
1.3 亲鱼:性成熟的博斯腾湖野生赤鲈
1.4 孵化水质条件:地下水流水孵化(水温10—16℃)
1.5 产卵条件:将赤鲈的产卵池水质调解为溶氧量5.5mg/L,pH值7.0—8.5,水温11—13℃,以供亲鱼产卵。
1.6 孵化池的准备:
产前彻底消毒室内孵化用具,连接好孵化装置,尤其是孵化槽流水管和进水管的安装和选择,应选择PVC软水管,主要是它能弯曲而又不影响管径大小;进水管安放在孵化槽凹面底处,出水管安放在离孵化槽边30cm处。为避免受精卵发生层叠、缺氧死亡现象,应将放卵网拉直使它不具备弹性,且网面在水面下5—10cm为佳。
2.1 亲鱼的培育:
选择体质健壮、无伤无病的性成熟博斯腾湖野生赤鲈作为亲鱼,按雌雄配比1:1.5,放入10亩大、1.2—1.5m深的池塘中进行稀养培育,投喂适量的小杂鱼,进行强化养殖,促使亲鱼性腺发育,保持水质清新。
2.2 受精卵的孵化管理:
由于赤鲈野性强,故采取自然产卵。亲鱼产的卵是带状、沉性卵,微粘性,故在池塘边放上丛生杂草,供亲鱼产卵。在采摘鱼卵时应顺着其方向慢慢拾取,取卵过程中动作要轻,避免卵的损坏。把受精卵取回放入孵化槽中进行流水孵化,水的流速以不冲走受精卵为宜,但要求水流从受精卵下面流过,而且要尽量均匀到位。发现未受精的卵及死卵要及时拣出,避免破坏水质;有重叠的卵应及时展开。在孵化的过程中,由于在室内孵化,故要按时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但如果孵化期间气温较低,要减少通风换气次数,保持稳定的室温。
开始出膜时要增加刷洗过滤网的次数,胚胎期每2小时刷洗一次,仔鱼期每20分钟刷洗一次。到出苗2—3天时根据孵化槽内出苗情况放置增氧管,避免鱼苗和胚胎缺氧死亡。赤鲈出膜时间相差很大,持续时间可达到5天,因此5天左右便可取走卵膜,若不取走,第一会堵住过滤网让鱼苗逃走;第二是败坏水质。在取走卵膜的同时用吸管吸走孵化槽内的剩余卵膜,死鱼和杂质,保持水质的清新。
2.3 摄食期管理
鱼苗开始摄食后,可于每天中午投喂煮的老一点的鸡蛋黄,用一块干净且较薄的纱布把蛋黄包好,在一个加了水的容器内不停的搓洗,直到剩余的蛋黄不能再透过纱布为止,完毕后用手均匀泼洒投喂鱼苗,投喂量视鱼苗量而定。
2.4 正确取苗
鱼苗开口摄食以后,各性能已基本稳定,在投食一周后即可下塘。下塘时为不伤及鱼苗保证鱼苗的成活率,故用透明纱布做成正方体形状的取苗器,在孵化槽内。捞苗时操作要快要细,之后提起取苗器,让其斜立只剩一个角,以便用小碗舀取,在提起取苗器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个别鱼苗附着在纱布上,这时只需用水轻轻冲洗纱布即可。舀取鱼苗也要做到轻、快,我们选择以透明塑料袋装鱼苗,装苗前先往袋内加上2/3或1/3的水,主要看装鱼苗的多少而定,装好后向袋内充氧把袋口系好,避免运输途中鱼苗外撒。
2.5 鱼苗的下塘
鱼苗摄食一周后下塘。下塘时尽量缩短鱼苗运输到池塘的时间且温差不超过正负2℃,选择晴朗无风天气,若有一定的风则应在池塘上风口下塘。若温差较大则应把装有鱼苗的塑料袋放入池塘中(水深1m)10分钟左右,再每隔3—5分钟向袋内加入池塘水的一小部分,这样3—5次即可全部下塘。下塘后优质鱼苗会出现四处散开和顶水的现象。
3.1 水质条件
产卵前投喂亲鱼优质饵料且破冰后至产卵前的十天左右,每天于凌晨3—4点向池中注入新水1—2次,同时合理开启增氧机,既可提高池水的溶氧量,改善水质,又可促进池中有机质的分解和有害气体的逸出,有利于提高受精率和产卵率。
3.2 水流条件
孵化期间要求流水孵化,因为在静水条件下受精卵会逐渐下沉,落底堆积,导致溶氧不足,胚胎发育迟缓,甚至窒息死亡。而在水流的作用下受精卵漂浮在水中,流水可提供充足的溶氧,及时带走胚胎排出的废物,保持水质清新,达到孵化的目的。水流早期要求微弱,以后逐渐增大水流直至出膜前期。因鱼卵发育至仔鱼脱膜前,只要受精卵能在水体中均匀分布,上下缓慢翻滚即可,故水流速度可稍低一些。胚胎脱膜时要消耗能量,需要氧气,胚胎借助水流可使脱膜顺利完成和加快脱膜。因此,水流速度应加大一些。
当有少量鱼苗出膜后,要缓慢减少水流。刚出膜的赤鲈仔鱼,十分嫩弱,器官发育又不全,膘、胸鳍、尾鳍尚未形成,只能间歇上下运动,故为避免仔鱼消耗体质,水流速度应减小一些。
3.3 水温条件
水温是鱼类在自然水体分布范围的主要决定因子,影响着鱼类的生长和繁殖。据多年的孵化经验可知,赤鲈孵化期间水温15℃时约7天出苗,水温11℃时约9天出苗,说明水温与赤鲈胚胎发育时间成负相关关系,在适温范围内,温度越低,其前后批次的出膜时间差距越大。赤鲈的产卵率和受精率及下塘前的成活率与孵化期间水温密切相关,水温较低其受精率、产卵率和成活率也较低。这主要是由于赤鲈繁殖季节较早,孵化期长,因此其受精率、产卵率和成活率受繁殖期间水温影响较大。
3.4 饲喂方法
刚孵化出的赤鲈鱼苗通体透明,全长0.65cm左右,卵黄囊吸收完毕时全长为0.7cm左右。鱼苗出膜3—4天后,卵黄囊吸收完毕进入平游期,可转入夏花鱼种培育阶段[6]。此阶段鱼苗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也投喂新鲜鱼浆,即将冰鲜鱼绞成肉浆,投喂量以少量多次为原则,每2—3小时投喂一次。若投喂过多,败坏水质,浪费饵料;投喂过少,又会导致河鲈之间的相互残食[7]。
3.5 放养条件
经过15—20天的培育,鱼苗可长至3cm。赤鲈仔鱼喜栖于水深1.5—2.0m,底部具有水草,风浪小,浮游动物多的湖汊里[8],故此时应将鱼苗由水泥池转入饵料丰富且有水草作隐蔽场所的池塘养殖。在此期间可以直接投喂体长2—3cm的小野杂鱼,随着赤鲈个体长大,逐渐增大饵料鱼的尺寸,规格控制在赤鲈体长的1/3左右,日投饵5—6次即可[7]。
综上所述,为提高赤鲈的繁殖率及成活率,应在水质清新、水温适宜、溶氧高的条件下进行赤鲈的人工繁殖和培育,繁育期间注重人为管理和饲喂。
[1]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新疆水产局.新疆鱼类志[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79,54—55.
[2]伍献文,杨干荣,乐佩琦等.中国经济动物志—淡水鱼类(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135—136.
[3]Craig J F.The Biology of Perch and Related Fish[M].USA:Timber Press,1987,25—30.
[4]朱松泉.中国淡水鱼类检索[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99—300.
[5]李明德.鱼类分类学[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8,176—177.
[6]凌去非,乔德亮,姚化章等.河鲈人工繁育技术[J].科学养鱼,2002,(12):11.乔德亮,凌去非,殷建国等.河鲈胚胎发育及卵黄囊仔鱼发育[J].上海水生物学杂志,2003,23(1):15—18.
[7]蒋燕,田彦强,刘爱平等.河鲈人工养殖技术[J].水产养殖,2007,28(5):34—35.
[8]陈马康,童合一.新疆博斯腾湖的赤鲈[J].中国水产,1980,6(4):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