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皮肤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不仅给患者造成躯体不适,而且影响了患者的心理,甚至产生社交障碍。另外,中医药外治皮肤病具有使用方便、直达病所、疗效可靠、副作用小等特点。基于此,广大医疗科研人员极力进行中药外治皮肤病的研究,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新药不断产生,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简要介绍中药外治皮肤病存在的问题,并谈谈目前发展趋势。
相对于中医内科学研究,中医外科学科研起步较晚,中药外用治疗皮肤病临床与实验研究滞后:首先,缺乏严谨的科研设计,纵观目前的研究方法,其深度和广度尚不够,按照合理性(rationality)、代表性(representation)、随机化(randomization)和可重复性(repeatability)的4R原则设计的临床和基础试验较少,缺乏统一的中医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难以作出客观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次,缺乏对外用中药及剂型的深层次药理机制的研究,外用药物的作用靶位、作用机制以及药物的透皮、皮内分布、代谢、吸收等药效学、药代动力学评价方法或技术等尚为欠缺。目前皮肤病临床研究仍然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试行版),而且病种仅限于湿疹、痤疮、银屑病等,整理文献,发现全国各地对于中医药治疗皮肤病诊疗标准各异,缺乏全国统一、行之有效、科学严谨的诊疗标准,进而影响中药外治皮肤病疗效统计,造成研究结果说服力不强,可信度不高等后果。
治疗皮肤病外用剂型从古代的汤剂、中草药粉剂,逐步发展为溶液、粉剂、洗剂、酊剂、软膏、油剂、糊剂、膏剂、霜剂等众多类型,素有“简、便、验、廉”美誉。随着中药外用剂型的改进,可供医生根据不同皮损选择的剂型大大增加,方便实用。例如,皮肤康洗剂、10%黄柏溶液、炉甘石洗剂、复方土槿皮酊、青鹏膏剂、冰黄肤乐软膏、普连膏、恩肤霜、湿润烫伤膏等等,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医生患者应用,达到了中药简、便特点,适应人们工作繁忙,需要简单、方便使用的外用药物剂型的时代要求。但是,针对皮肤病皮损多形态,变化迅速等特点,可供中医辨证选用的药品或剂型仍不多,不能满足临床之需要。当然,能体现中医辨证加减的外用药物剂型更是少之又少。
另外,中药外用起效缓慢,疗程较长,相对西药外用药量大,再加上单支外用中成药零售价偏高,导致总费用相对增高,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尚不能体现“廉”的特点,影响推广。
大部分中草药来源于草根、树皮、果实、花朵(花蕾),往往具有特殊颜色、特殊气味。制成的外用中药因存在气味难闻,染衣着色,令很多患者难以接受。统计文献和市售药品调查发现外用中药制剂中76%染衣着色,82%气味难以令人接受,很多患者因为病情迫不得已选择外用中药制剂。在另一项外用药品调查结果显示,患者最不能忍受的外用中药缺点是药物的颜色和气味,高达78.9%,而西药少有此缺点而受青睐。
中药外治治疗皮肤病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有药物本身对皮肤的刺激,也有生产外用剂型的溶剂、赋形剂、矫味剂、防腐剂引起的。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包括鱼腥草、穿心莲、板蓝根、番泻叶、丹参、红花、大黄、山豆根、白僵蚕、三七、乳香、人参、冰片、紫草、雄黄、石膏、葛根、水蛭、地龙干、蜂乳、辛荑、苍耳子、大青叶、川贝、鸦胆子、胖大海、乌贼骨、熟地、柴胡、蟾蜍等。引起过敏反应的溶剂最常见是酒精,比如酒精制剂中的复方土槿皮酊、补骨脂酊等。常见的过敏反应有接触性皮炎、湿疹样皮炎、多形红斑、荨麻疹等,其中最常见的为接触性皮炎,占外用药物皮肤过敏反应的80%以上。外用中药引起皮肤过敏反应临床上非常常见,尤其过敏体质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这也是中药外用剂型大力推广的瓶颈。
近年来由于国家持续加大对中医药研究的投入力度,提出了“继承、创新、现代化、国际化”的新要求,中医外科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中药外治皮肤病的研究逐步走向成熟,现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各地已建立皮肤病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划拨研究经费,进行银屑病、带状疱疹、湿疹、神经性皮炎、痤疮、白癜风等诊疗方案梳理工作,制定标准化的诊疗标准;另外,国家科技部支持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中医外治特色疗法和外治技术示范研究,目前进行研究的皮肤病包括银屑病、湿疹、神经性皮炎、真菌病、白癜风等,目的是通过研究得出中医外治皮肤病的示范性临床研究方法,使中医外治皮肤病研究符合合理性、代表性、随机化和可重复的临床设计原则。今后,中医外治皮肤病除了继承中医传统理论、遵循科学的设计原则外,还应该与现代透皮技术结合,形成中药透皮治疗系统,改进剂型,进一步筛选出疗效确切的中药外用制剂。以期达到“最大药效和最小药毒”的治疗方案。
历代医家经过临床实践总结,中药外治皮肤病具有独特疗效,中药外用治疗剂型多,适应证广,疗效可靠,副作用少。由于时代发展,人们工作繁忙,中药外用剂型存在诸多不足,不能满足患者需求,影响了其的推广应用,故中药外用剂型应该结合现代科技进行改良,去弊利新,适应时代要求。中药外用剂型除原有剂型外,可以制成膜剂、涂膜剂、喷雾剂等[1];还可以借助透皮控释系统(TTS) 、纳米科技新技术改善中药外治给药途径,利用离子导入把药物离子或分子直接导入体内,并可在局部保持较高的浓度[2];利用场效应治疗仪作中药热敷,集药物治疗、红外线热疗、磁疗为一体,促使药物由体表而至体内以提高疗效, 是为外治法的一种手段和思路[3]。同时进行外用中药实验研究,明确单味中药、复方中药外用于皮肤病作用机理,是中药单体还是药物之间作用后的合成体发挥治疗作用,为开发高疗效中药外用剂型奠定基础;明确药物颜色和气味是否有治疗作用,利用高科技减色、减味或脱色脱味,以适应患者需要。实践表明, 将传统的中医药学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将会更加异彩纷呈[3]。
外用中药过敏的预防和治疗不容忽视。发生过敏反应者,大多为过敏体质的人。用药前要考虑药物过敏史。对于有花粉过敏史者要慎用花蕾或花朵类药物,比如紫苑、款冬、草红花、小蓟、大蓟、蒲公英、苍耳、茵陈蒿、青蒿、艾、菊花等药物;异种蛋白过敏者,慎用虫类药,如地龙、全虫、蜈蚣、白僵蚕等。用药期间密切观察药物反应,尤其是过敏体质或体质虚弱者更须谨慎用药,一旦有过敏症状立即停药,症状轻者可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苯海拉明、异丙嗪(非那根),或维生素C、钙制剂等治疗,症状重者如过敏性休克患者应立即送医院给予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呼吸兴奋剂、升压、吸氧等综合救治。加强外用药物制剂基质研究,尽量减少容易致敏基质的应用。积极进行中药有效成份的研究,筛选有效成分,剔除致敏物质,尽量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总之,中药外治皮肤病虽然存在不足,但是无论从外用剂型的种类、临床疗效、还是科研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不断满足了临床的需要。中药外用剂型改革的方向,仍应朝着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毒性小、反应小、用量小)和五方便(生产方便、运输方便、使用方便、保管方便、携带方便)的方向努力[4];理想的中药外用剂型改革,其结果应达到:在保持或提高原药功效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便于贮存、保管、携带及方便使用,按照中医治则,便于辨证加减,确保临床疗效,减少毒副作用;制剂生产工业化、质量标准化;中药外治皮肤病科研设计要规范化,诊疗标准要统一化。
[1]范碧亭.中药药剂学[M].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
[2]张相海,唐伟.略论皮肤病的中医外治[J].中医外治杂志,2004,13 (1): 26.
[3]齐进学.中药外治器具的发展现状[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2005,12 (3): 42.
[4]曹春林,施顺清.中药药剂学[M].上海科技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