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俊义
(河北省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眼科,河北 衡水 05300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严重并发症之一,能导致双眼不可逆性失明,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1]。DR可分为单纯型和增殖型,决定DR疗效与预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诊疗时机。2006-06—2009-05,我们运用补肾助阳活血利水方治疗单纯型 DR 30例,结果如下。
1.1 诊断及排除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确诊。有明确糖尿病病史;眼底出现视网膜特征性的微血管瘤、出血、硬性渗出、软性渗出、视网膜新生血管等。单纯型分期,Ⅰ期:有微血管瘤或合并小出血;Ⅱ期:有黄白色硬性渗出或合并出血斑;Ⅲ期:有黄白色软性渗出或合并出血斑[1]。排除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病及严重的颈动脉疾病和其他影响视力的眼部疾病。
1.2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均为本院眼科门诊单纯型DR患者,60只眼,男 13例,女 17例;年龄 49~76岁,平均(63.14±11.24)岁;Ⅰ期 15眼,Ⅱ期 25眼,Ⅲ期 20眼。
1.3 治疗方法 在控制糖尿病的基础上加用补肾助阳活血利水方。药物组成:熟地黄 30 g,山药 20 g,山茱萸20 g,枸杞子 20 g,菟丝子、楮实子、五味子、肉苁蓉、丹参各 15 g,葛根 20g,泽兰 20g,益母草 15g,桔梗 10g。日 1剂,水煎分 2次服。
1.4 疗程 3个月为 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5 疗效标准 显效:视力提高 4行或达 1.0,眼底出血、渗出、微动脉瘤、毛细血管渗漏及无灌注区等病变有 2项以上明显减轻;有效:视力提高 >2行,其余项目有 1项明显减轻;无效:视力无变化或下降,眼底未见明显改变[2]。
本组 30例(60只眼),显效 37只眼(61.67%),有效15只眼(25.00%),无效 8只眼(13.33%),总有效率86.67%。随访 6个月~2年,DR病变未见明显改变。
西医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主要认为是视网膜微循环发生障碍及微血栓形成。早期病理改变为毛细血管网细胞丧失,微血管瘤形成,毛细血管明显扩张,粗细不均和迂回扭曲,导致血视网膜屏障破坏、小动脉栓塞、远端组织形成无灌注区[3]。
DR属中医学视瞻昏渺、暴盲、云雾移睛等范畴。明°戴原礼撰《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一书中提到“三消久之,精血既亏,或目无所见,或手足偏废如风疾非风,然此证消肾得之为多”,认为目无所见乃精血亏虚所致。然而目之能视,虽有赖于精血津液的滋养,但阴阳互根,阴虚日久必致阳气生化不足,且目居上位,为人之上窍,精血津液等需赖阳气之温煦、固摄和推动,方能上输于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在糖尿病发展、演变的基础上形成的。五脏之伤,穷必及肾,糖尿病作为多脏腑、多系统的损伤,最终必会损及肾脏而致肾阳不足;另外,糖尿病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肾气(阳)渐衰,天癸将竭,太冲脉衰,肾中阳气亏虚,气化无权,阳气的温煦、蒸腾、布散津液之功能减退,阳气虚弱,血行不畅致瘀阻目络而目视不明,在眼底表现为微血管瘤、点片状出血、硬性渗出、软性渗出及毛细血管无灌注。我们在临床中发现,DR患者多表现为目光黯淡无神、神疲乏力、腰膝痠软、畏寒肢冷等症状,也说明了肾阳已虚。补肾助阳活血利水方中熟地黄、山药、枸杞子、山茱萸补肾填精;菟丝子、五味子、肉苁蓉、楮实子温肾助阳明目;“离经之血便是瘀”、“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丹参、葛根活血化瘀;“血不利则为水”,泽兰、益母草活血利水,桔梗引药上行,同时使补而不滞。诸药合用,共奏明目开窍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补肾中药可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及抗衰老的能力[4],同时配伍活血利水药可改善人体微循环,增加脉络膜视网膜的血液灌注,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以加强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增加组织细胞的营养,利于病理组织的修复,促使视功能恢复[5]。故补肾助阳活血利水方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Klonoff DC,Schwartz D M.An econom ic analysis of interventions for diabetes[J].Diabetes Care,2000,23(3):390-404.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12-316.
[3] 张惠蓉.眼微循环及其相关疾病[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153-162.
[4] 蔡定芳,沈自尹,张玲娟,等.右归饮对皮质酮大鼠细胞免疫及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1995,11(4):248-252.
[5] 江魏,苏燕生,张文高,等.内皮素与中医药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6):376-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