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美玲
乳腺癌是来自乳腺导管小叶上皮的恶性肿瘤[1]。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20世纪 60年代乳腺癌病死率占女性肿瘤第4位,80年代上升到第 1位[2]。目前全球每年约有 120万妇女新患乳腺癌,有 30多万人死于此病,且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向[3,4]。乳腺癌由于发生部位的特殊性,除了一般的负性情绪外,如紧张、焦虑、担心、害怕、失望等,还会使患者对自己的身材、体形、个人魅力缺乏自信[5]。了解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特点并进行心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1.1 患病前心理特点
1.1.1 不良情绪:近年来,大量资料表明,不良的社会—心理刺激因素是一种强烈的“促癌剂”。莱森研究了有关恶性肿瘤发病学的文献 75篇之后得出结论,忧郁、失望和难以解脱的悲哀是癌症的先兆。格林尼也认为生离死别的忧郁悲伤和焦虑多发生在癌前 1年左右[6]。总之,很多研究都证明了癌症的发生与恶劣情绪有很大关系。乳腺癌作为癌症的一个分支,它的发病也与恶劣情绪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1.1.2 不良性格:一定的性格缺陷,被认为是癌症的易患因素。有研究提出:精神创伤和不良性格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乳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与愤怒的内泄程度比正常人高,更经常使用合理化效应,通过合理化效应而否定自己的愤怒、抑郁、焦虑和悲观,从而获得社会支持,给人以社会关系良好的感觉。这些结论是支持 C型行为模式的。
1.1.3 忽视和逃避:如果人们注意定期体检或者自检,乳腺的不正常肿块很容易被检出。这对乳腺癌的早诊断、早治疗有重要意义。但是,大多数患者之前都没有定期检查的意识,以致延误最佳诊治时间,甚至直接导致死亡。Henry和Richard在对一名死于乳腺癌的患者的研究之后提出,直接死亡原因为乳腺癌胸膜转移引起的大动脉出血。他们认为这个非正常病历的原因是该患者对自己身体的忽视和逃避情绪[7],这种情绪妨碍了她去检查的意愿。也有人研究表明先前的这种忽视情绪会延续到以后的疾病过程中[8]。
1.2 患病中的心理特征
1.2.1 一般心理特征:乳腺癌作为一种严重的影响身心健康的疾病,对每个人来讲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在得知患有乳腺癌后患者会产生紧张、焦虑、失望、抑郁、恐惧等负性情绪[9]。在众多的症状中,焦虑、抑郁是乳腺癌进展中最频繁出现的精神症状,尤其抑郁可以达到很高的比例,尽管自杀的人并不多,但有自杀想法的却是常见的[10]。并且,这些情绪通常贯穿于整个患病的过程中,术后患者也无法完全排除这些负性情绪。
1.2.2 特殊心理特征:由于乳腺对于女性的特殊意义,乳腺癌患者必定会有区别于其他癌症患者的特定的心理体验。患者不仅会担心疾病是否会带走自己的生命,也会担心治疗带来的不良后果,失去乳房对于女性来讲是非常残酷的,对于年轻女性尤其如此,这些更加重了患者的忧郁和焦虑。
1.3 术后心理特征
1.3.1 性障碍和性恐慌:大量数据表明妇科肿瘤患者术后有明显的情绪障碍和围绕着性兴趣、性需求等方面的性功能障碍[11]。患者产生的自卑心理是根本原因。她们很在乎性伴侣对这一改变的态度,在性方面她们表现出胆怯,疏远。更有严重者认为性伴侣与自己有性行为是对自己的怜悯,于是拒绝接受,这是自尊心受损,严重受歧视感的表现。
1.3.2 社交障碍:术后患者的自卑也表现在社交方面。乳腺癌患者在接受了乳腺切除术后,认为自己失去女性的魅力,自我价值降低。由于对自己的身体感到羞愧,回避社交往来。每次出门都犹豫不决,鼓起勇气出门,又会想当然地认为大家都用异样的歧视的眼光看自己,更加深了自卑情绪。
1.3.3 焦虑情绪:患者虽然作了手术,已经痊愈,仍会担心疾病复发或者有其他的后遗症。正如前面提到的一般心理特征中的负性情绪会贯穿于疾病的全过程,也会延续到术后。
国内外临床工作者和心理学工作者对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干预提出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从多方面进行了尝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2.1 健康教育 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减轻无助感和弥补对疾病知识的缺乏或不了解,有关教育的内容包括了解乳腺癌的发病原因、乳腺癌的类型、治疗模式、手术知识、术后康复、饮食等;如何去面对疾病以及如何疏导情绪反应,主要形式为讲座、知识手册和情绪管理手册等。
2.2 心理支持 对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支持和帮助可从多方面开展。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医生有专业知识,应该对患者进行积极的疏导,尊重患者,同情患者,不忽视她们,使患者向医生敞开心扉,这对于进行积极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在现代社会,人文精神提到了一个与科学精神等同的高度,Steele[11]认为这在帮助乳腺癌患者方面具有独特的地位。给予患者必要的尊重是一起工作的基础。要给患者提供充足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护理服务,使她们能够自我完成自我的工作,这是心理干预的一项基本内容。和其他患者进行交流。Femke[12]采用录音录音方法来实现这个目的。这个项目由三组录音组成。针对于过程的录音重点放在讲述患者的经历,包括怎么发现患病的,如何经历放疗的,有哪些副作用,治疗后的复查;针对于情感的录音重点放在患者的情感体验,通过与别人的心理体验做比较,人们可以完善自己的心理。针对于如何面对疾病的录音重点提供正确面对疾病的方法和态度。这个模式被证明是有效的。患者对跟自己有相似处境,却处理得比自己好的人的故事尤其感兴趣[13]。在国内,更多采用癌症明星座谈形式来增加与患者的交流。
2.3 应激处理与应对技术 应激处理包括两部分:第一,教患者如何认识应激,辨明应激和对应激的反应。第二,实际地处理应激,包括通过解决问题的形式消除或矫正应激源,使应激强度降低;通过努力以一种新的眼光对待情境,改变对应激源的态度或认识;通过放松技术改变躯体对应激源的反应,教会患者简单的放松练习方法,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主要是增加患者对好的应对技巧的认识。教会患者运用积极—行为和积极—认知应对,使患者具有更多的积极情绪、高水平的自我评估和少的躯体症状。教会患者在特定的环境中,将应激处理、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技术和应对方法整合在一起。鼓励患者重视,面对疾病。
2.4 放松训练与意念引导 放松的方法有很多种:静坐放松,放松呼吸,想象放松法,自律训练,渐进式肌肉放松法。刘艳等[14]按随机匹配原则,将 40名乳腺癌患者分入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患者进行为期 4周的心理行为干预,干预措施为:(1)介绍乳腺癌及免疫系统的一般生理知识,放疗中的不良反应及相应的健康行为方式等问题进行讨论。(2)放松训练,每周 2次,每次 40分钟,包括程序性肌肉放松和内外境想象两部分,行为训练以播放录音进行言语指导。对照组则仅接受相应的医药治疗。结果发现,心理干预有利于提高 NK细胞活性,并有助于维持放疗期间患者的白细胞水平。
2.5 集体(小组)心理治疗 集体(小组)心理治疗是指医务人员把同类疾病的患者组织起来进行系统地、有步骤地讲解和讨论,解决共同有关的问题。陈梅[15]在此方面作了一些尝试:(1)医生首先对乳腺癌患者说明集体心理治疗的意义和目的,鼓励患者积极参加。(2)患者之间相互交流,相互鼓励,并邀请已经康复的乳腺癌患者到现场进行现身说法,以她们的亲身经历,使有同类想法心理反应的患者感到亲切可信,产生共鸣,并从中学到正反两方面的经验。(3)制订康复规划。(4)组织娱乐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6 性心理问题的辅导 乳腺癌患者接受乳腺切除术后会有各种各样的负性情绪,性心理障碍尤其常见,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生活质量。Jennifer等[16]提出一个 COU PLECOPING干预方法。这个项目强调两人的协作和交流沟通。首先,患者和合作者要学习听说技巧。一个人要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另一个人要耐心地倾听。然后,心理医生要进行他们的想法监督工作,通过监督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走向,给予适当的指导。最后,夫妻要一起讨论,就以后如何实现双方都满意的性生活达到共识。其实这些都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相互的尊重和良好的沟通。旨在使患者达到更好的愈后效果,延长生命周期。
2.7 音乐心理治疗 音乐治疗作为自然、无创伤的疗法应用于肿瘤治疗中,能使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享受美好悦耳的音乐,这无疑会对患者的身心产生正性的作用。
总之,乳腺癌作为一种特殊的癌症,它的患病、治疗、预后都与患者的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且随着治疗技术的逐步成熟,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对生存质量的要求已越来越重视了。对乳腺癌的心理研究和治疗工作在我国刚刚起步,需要有大批从事心理学和肿瘤研究治疗的工作者参与,并建立相应的社区辅导支持机构。在对癌症患者心理特点研究的基础上,逐渐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心理干预方案和体系,从而普遍应用于医院和社区工作中。可采取的措施归纳几点:(1)做好乳腺癌的心理普查工作。在做疾病普查的同时作好心理普查。对尚未患病的妇女,心理普查可以提供患病的危险性资料,对预防,诊断会有很好的作用。(2)对于已经患病的妇女,可以监测患者的心理体验,对调整整体治疗方案有指导意义;对于术后的患者,可以了解患者的愈后情况,给出必要的指导。集体心理干预是乳腺癌心理治疗的发展方向。
1 李玉林,唐建武主编.病理学.第 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
2 杨迅,陈奇勋.乳腺癌的内科治疗进展.中国基层医药,2008,15:1905.
3 杨玉平,韦平.乳腺癌的普查与防治.暨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5:318.
4 Eckmann,Helen L,Hays.You arewith someonewho is a fighter Constructing a model of transformation which can occur in surviving breast cancer Humanities&Social Sciences,2003,64:86-90.
5 唐丽丽,张宗卫.乳腺术后的心理障碍和心理干预.中国肿瘤,2000,9:29-30.
6 Khan MA,Sehgal A,Mitra AB,et al.Psycho behavioural impact of masterctomy.Indian JAPPl Psychol,2000,26:65-71.
7 Carson HJ,Fiester R.Denail and avoidance in an unusual case of death form breast.Cancer Can JPsychiatry,2004,49:67-71.
8 Skye CR.An exploration of the unique experience of survivorsofgynecological cancer Sexuality and body image.The Science&Engineering,2003,64:2585.
9 McCaul KD,Sandgren AK,K ing B.Coping and adjustment to breast cancer.Psychooncology,1999,8:30-62.
10 Falcon PA.Women with breast cancer Biopsychosocial aspects of hope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section B.The Sciences&Engineering,1999,60:85-91.
11 Steele SK.The relationship of attitude2,subjective norm,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and perceived threat on themammography behavior of women in rural southeast Louisiana parishe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Sciences&Engineering,2004,65:659.
12 Femeke TC.Bennenbroek audiotaped social comparison information for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 radiotherapy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procellual emotional and coping information.Psycho Oncology,2003,12:567-579.
13 Bennenbroek TC,BuunkBP,Vander ZK.Socialcomparison and patient information What do cancerpatientswant.Patient Educ Ccouns,2002,47:5212.
14 刘艳,林文娟.心理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情绪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心理学报,2002,33:437-441.
15 陈梅.乳腺癌患者集体心理治疗的尝试与体会.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2004,17:74-75.
16 Jennifer L,Kim H,Bruce G.Ward united we stand theeffectsofcoupple coping intervention on adjustment to early stageBreastor gynecological cancer journalof consulting andclinical.Psychology,2004,72:1122-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