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例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及护理体会

2010-04-08 06:38于凤枝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卧床心肌梗死护士

于凤枝

(临颍县人民医院,河南临颍462600)

对临颍县人民医院2005~2009年经心电图检查,确诊收治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62例,诊断及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62 例患者中男性107例,女性55例,平均年龄62.6岁。32~49岁的18例,50~59岁的39例,60岁以上105例,临床表现为心前区疼痛的95例,无明显胸痛的39例,其中心慌、胸闷、胸部不适17例,咳嗽、气喘3例,剑突下疼痛3例,腹痛、呕吐3例,牙痛、咽喉痛1例,突然晕厥1例。

2 诊断要点

2.1 了解既往史 冠心病是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其发生率为98%。高血压、糖尿病则是心肌梗死的易患因素。

2.2 掌握先兆症状 心肌梗死前数天出现的与急性心肌梗死密切相关的一些临床表现。常见表现有: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其中以新发心绞痛发作或原有心绞痛突然转为频繁或程度加重最为突出[1]。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上腹痛、少数患者有腹泻。其他症状:牙痛、咽喉痛、颈肩部疼痛、大汗、疲乏、无力。

2.3 警惕老年患者 无痛性心肌梗死是老年人心肌梗死的重要特征。其错过最佳治疗时间与下列因素有关:①老年人的痛阈提高。心肌梗死后排出血量降低,如颈动脉窦反射迟钝,脑部供血不足,缺氧,痛觉消失。②冠状动脉逐渐狭窄致使血管疼痛感觉神经不敏感。③心肌缺血的范围小而持续时间较长导致梗死但不足以引起疼痛。④有呼吸道、消化道、心血管等方面的慢性疾病而掩盖疼痛,无痛者心肌梗死的死亡率高于有痛者。

2.4 了解患者此次发病的诱因 诱因是发病甚至死亡的重要因素。心肌梗死主要诱发因素有: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过度劳累、过饱进食或饮酒等,了解患者发病诱因,有利于早期诊断。

2.5 生命体征的变化 3/4的患者在发病后24~48 h内体温上升在37~38℃,很少超过39℃,这是心肌坏死组织吸收引起的特异反应。多数患者血压下降,血压下降以收缩压等于或低于80 mmHg,原有高血压收缩压比梗死前下降80 mmHg以上。约半数以上患者在梗死初期心率增快,呈窦速,部分患者出现早博,呈间歇脉,少数因窦房结功能衰竭或出现传导阻滞而表现心动过缓,导致心律失常;此时测到的脉搏表现为脉搏短绌、缓脉。

3 护理措施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除做到早确诊、早治疗外。及时实施有效的护理,对疾病的转归和预后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而护理质量的高低又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

3.1 绝对休息 卧床休息1~2周,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一周内为并发症的多发期,此期活动有一定的危险。要保证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一切日常生活由护理人员协助,避免不必要的搬动;限制探视,尽量减少各种刺激。对自尊心强、脾气倔犟的患者,要晓以利害,耐心地解释,使其配合。

3.2 氧疗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缺血缺氧,吸氧是心肌梗死治疗中重要措施,有效的氧疗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增加心肌的血氧供给,有助于减轻疼痛[2],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早晨足量的吸氧,可挽救受创的心肌细胞,控制心肌梗死范围的扩大,改善心肌缺氧,氧流量一般4~6 L◦min-1,持续3~7 d。以后间歇吸氧,1~2 L◦min-1,因此及时、通畅、有效吸氧是至关重要的[3]。

3.3 控制输液量及滴速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避免加重心脏负担,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在20~40 d◦min-1是人人皆知的,但很少考虑到患者由于发热、疼痛出汗、纳差以及不适当地应用利尿剂等很容易发生血容量相对不足。因此,护理患者输液时应视病情及用药情况,灵活调节输液速度。

3.4 疼痛的护理 剧烈的疼痛可导致休克及心律失常,烦躁不安可增加心肌耗氧量和心脏负荷,诱发心力衰竭,并伴有疼痛、压榨感、大汗,因此护士要认真观察疼痛的部位、次数、性质、持续时间,要尽快解除疼痛,可遵医嘱予盐酸哌替啶5~100mg或吗啡5~10 mg肌肉注射。

3.5 心理护理 保持病房清洁舒适,减少不必要的噪音。护士要以周到的服务、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言语和精湛的技术,护理操作轻巧等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和信赖感。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应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关心和同情患者。帮助患者保持稳定,乐观的心情,积极配合医生做好各种治疗及护理。患者能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有利于疾病的康复。这种积极的作用往往是药物不能代替的。

3.6 生活护理 住院环境保持舒适、安静,并尽量避免探视,减少人员流动,防止患者情绪激动。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2周处于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禁止搬动。患者的翻身、洗漱、饮食、大小便等,均由护士协助,并做肢体被动运动,以防血栓形成。2周后,指导在床上活动,动作要缓慢,防止体位性低血压。3周后,可离床站立和室内缓步走动,4周后可走廊活动,病重或有并发症者,需延长卧床时间,若患者活动时主诉乏力、头晕、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应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7 饮食方面 应给予高维生素、足量蛋白质、低脂、低盐、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忌食刺激性食物,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在1 000 m l左右,多吃水果,(无糖尿病史者)食用适量的蜂蜜,并强制戒烟。饮食宜少量多餐,切忌过饱,以免增加心脏负担。心功能不全者限制钠盐摄入量,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中,大部分合并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饮食上还要限制糖的摄入量。

3.8 排便指导 护士要耐心向患者说明床上排便的重要性,以取得配合,一旦有便意及时告知护士,以便护士给予帮助和护理。患者在床上排便时,可将床头抬高200-300 mm,并用屏风遮挡,嘱其张口哈气以减轻腹压,切勿屏气和用力排便[4]。因为排便用力会使心脏负荷加重,增加心肌缺血,缺氧,严重者可致心衰,甚至心脏破裂。

4 讨论

通过对该院162例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笔者体会到: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病死率高。缩短起病至住院的时间,并在期间掌握诊断要点,及时明确诊断,进行积极的治疗及适当护理对抢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5]。相反,如果不能及早明确诊断,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护理措施不当;没有向患者强调绝对卧床,限制探视,减少各种刺激及床上排便的重要性,或缺乏疾病的相关知识等;都会产生不良效果,甚至危及生命。由于目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循环系统疾病治疗技术发展较快,心血管疾病治疗护理范围日益扩大,这就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必须具备扎实的心血管疾病专业知识、精湛的业务技术,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心脏疾病治疗的护理知识,才能做好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并达到满意的效果。对此类患者一定要让其知道心肌梗死并不可怕,只要就诊及时,经过精心的治疗和科学的护理,大多都能转危为安。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向患者及家属提供该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照顾的能力,避免情绪激动,解除焦虑,恐惧心理,使患者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1] 张巧云,王应太,王春俭.内科护理学[M].郑州:河南技术出版社,2006.

[2] 包小妹,占美荣.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8):69-70.

[3] 赵桂芳.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杂志,2009,11(23):204.

[4] 王梅英.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便秘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4):3 389-3 390.

[5] 王建荣,张黎明.临床护理病案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卧床心肌梗死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