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研究进展

2010-04-08 04:19周刚晏涵
关键词: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变化

周刚,晏涵

(1.怀化市鹤城区红星街道办事处,湖南怀化 418000;2.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151)

1 国内研究综述

中国学者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对生态环境安全和土地利用问题从理论到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实践[1],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集中于生态服务功能的评价理论与方法、指标体系上,并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对生态敏感地带,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专题性实证研究[2],推动了这一研究的不断深化.虽然国内已有较多学者对土地利用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研究,但多半直接引用Costanza Robert等人的研究成果,取平均值计算,没有针对其进行详细的、分功能的计算.

在过去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的监测和解释2个方面,其中在监测方面成果突出,而对土地利用变化环境响应的工作仍处在起步阶段.近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在区域尺度上的环境响应研究逐渐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在选择土地利用环境影响指标体系方面,国内有些研究虽然反映单项环境要素的某些指标,但专门分析土地利用环境影响指标体系的文献尚少[3].瓦哈甫·哈力克、塔西甫拉提·特依拜、海米提·依米提以前人对新疆塔里木盆地南部地区研究成果和大量的野外调查第一手资料为基础,选取山区--绿洲--荒漠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为一体的策勒河流域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人为、自然因素综合驱动下引起的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探索了定量研究方法,为干旱地区土地利用环境影响定量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案例.

根据国土资源部的统计,1999-2004年中国生态退耕面积达6.144×106hm2,占该时段内耕地减少总面积的71%.生态退耕已成为中国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在一些区域,生态退耕导致了耕地面积的剧烈减少,进而对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4].针对这一情况,国务院明确要求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要在实地调查、基础资料搜集、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规划区内的实际情况,确定科学合理的生态退耕规划标准,提出规划区域生态退耕规划目标建议,达到合理利用土地,科学保护环境的目的.

陈辉、等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阐述了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针对当前渝北区土地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渝北区土地生态环境主要问题及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促进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这些建议的提出有助于实现渝北区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杨伟、谭勇等以重庆市璧山县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例,引入生态适宜性评价法,建立7个评价指标,划分4个土地生态适宜性类型区和12个次级区域,探讨了璧山县土地生态开发措施和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对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协调好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方法借鉴.刘贵芬和等通过综合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利用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探讨了综合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分区,并提出了各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对因地制宜地协调江津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吴郭泉等通过对广西桂林市目前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分析,针对桂林旅游城市的特殊性,提出环境友好型的土地利用模式,并提出了合理的土地利用布局及空间管制措施.

王朝彬等系统地介绍了重庆市黔江区的土地利用状况、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土地生态敏感性分区的指标体系、适宜性分区及环境友好型的土地利用模式[3].杨月兰等指出了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编制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相关生态问题,指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应加强生态理念的指导,以制定出更为科学可行的“绿色”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生态系统的保护作用.郑海霞等以江苏省建湖县为例,进行了县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生态环境承载力影响评价的研究.秦丽杰等以吉林西北部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为例,通过对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模式和生态环境效应进行研究,得出了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可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人类生存环境,促进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结论.张红梅等分析了福州市的脆弱生态环境的类型及其表现、成因.运用RS和GIS技术,提取出能够反映生态环境的指标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获得了各指标因子的权重系数;通过因子的统计特征,确定了各因子脆弱度量化值,得出了生态环境脆弱性综合评价图并进行了分析.

沈洪艳等以衡水开发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土地规划协调性、总体布局和生态环境功能合理性、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地分析,根据开发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并确定了相关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刘湘宏等在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互动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创造良好的土地生态环境,使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协调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建立起适应可持续发展需要的良性土地生态环境的建议.寻宝花等以济南青龙山城市自然景观为例,通过对其周边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生态性、公益性和经济性的协调机制,探讨了该机制的协调原则和措施,为城市的土地利用及自然景观的保护和城市化地区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提供了参考.张伟娜等在《湖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中阐述了湖南省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耕地保护、土地集约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提出了加强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等措施.张健、等对苏锡常地区1980-200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环境情况进行分析,认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及人口的快速增长,人地矛盾、人与空间的不协调状态日益严重,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客观把握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过程,弄清驱动这一过程的关键因素及其作用方式,掌握通过土地利用调整人地关系的有效途径,是进一步保护性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决策基础[6].

2 国外研究综述

1865 年, G.P.Marsh 在 《Man and Nature》 一书中首次提出,工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土地利用的加速,造成自然环境利用的扩大,且产生了生态环境变化的 “不确定性”.Marsh科学地论述了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为土地生态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尔后,Sir-Patrick Goddes和Benton Mackaye等在建立土地生态学方面先后做出卓越的贡献.苏格兰生物学家和社会学家Goddes,不仅在景观调查技术、自然资源分类系统等方面有着突出贡献,更重要的是他提出了土地规划的目的在于解决环境冲突,并强调规划理论应以现代科学方法来恢复地表及其资源的研究为基础,为土地生态学的研究明确了方向和途径.美国森林学家Mackaye,通过对整个大城市景观的详细评价研究,提出某些土地类型对城市的发展具有约束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城市扩展,影响城市化土地利用.如:突起的分水岭、沟谷、沼泽、湖泊和岸线等,称之为城市扩展障碍系统,这些因素一经城市利用,会造成对原生态系统的破坏,并且影响周围生态环境.

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全球环境能源危机的出现,土地利用环境问题成为地学界关注的热点.1970年,PeterT.Flawn提出环境地质学,把研究地质学和土地利用规划及环境管理联系在一起.1973年,Donald R.Coates提出环境地貌学和景观保护,阐明了城市土地利用的生态后果.此外,还有Luna B.leopold的论著 《水文学、水供应和利用》阐述了水文学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他们重点在于解释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的关系,但缺陷是没有测度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近年来,土地科学界和生态学界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又提出了非常有意义的观点,即人类活动和土地利用不仅影响所在地区 (地点),而且影响到大环境,更重要的是涉及到区域甚至是全球环境变化.所以,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时,必须考虑土地利用可能会造成大规模的环境的连续变化和更多的相邻的环境变化.

1992年,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Rees W E提出了生态足迹的概念,他把生态足迹定义为能够持续地向一定人口提供他们所消耗的所有资源和消纳他们所产生的所有废物的土地和水体的总面积[7].这一概念的提出把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结合了起来.之后在Wackernagel M的协助下将其完善和发展为生态足迹模型.生态足迹模型是比较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是否平衡的模型,它从生态角度判断人类活动(土地利用)是否处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之内,进而判定可持续发展状态.

20世纪初,土地覆被的概念产生以后,土地覆被及其变化作为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与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特别是B.L.TurnerⅡ提出的“两类全球变化”思想起了主要作用.国外大量的数字和资料研究表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和重要组成部分,且累积性变化对人类比系统性变化更为重要.20世纪80年代英国开展了以土地利用研究为核心、侧重考虑地表覆盖物不同性质与特点的“Countryside Survey”的项目[8],并在1994年该项目的研究报告《Comparison of Land Cover Definitions》中,ITE(Institute of Terrestrial Ecology)明确提出了“Land Cover”这个概念名词,并对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相互关系和区别进行了阐述,认为土地利用强调土地的社会属性,土地覆被则强调地表的物理特性.近年来,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国外科学家越来越重视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影响以及环境的响应.“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IGBP)和“国际全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于1995年共同拟定了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科学研究计划》,提出了“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Land use and land coverchange,LUCC)研究计划,LUCC 计划的提出把人们的研究焦点集中到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环境效应上来.土地利用是人类作用于地球表面的重要环节,土地利用的方式直接反映了土地覆盖变化的状况,能够直接反映出区域环境的动态.“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IGBP)和“国际全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将其列为全球环境变化的核心项目,并确定了“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土地覆被变化机制”和“区域与全球模型”等3个重点,使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成为目前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课题.

[1]刘玲伶,张丽琴.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J].国土资源,2004(1):45-47.

[2]左伟,王桥,王文杰,等.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与标准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18(1):67-71.

[3]王秋兵.土地资源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8.

[4]王秀茹,韩兴,朱国平,等.关于土地开发整理与生态环境问题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4,11(3):151-153.

[5]张伟娜,肖莉,李佩瑾.湖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7,(5):136-140.

[6]董秀茹,石水莲,王秋兵.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的辩证关系研讨[J].水土保持研究,2006(3):54-48.

[7]程久苗.试论土地持续利用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6):144-147.

[8]孔祥斌,张凤荣.区域土地利用与产业结构变化互动关系研究[J].资源科学,2005,27(2):59-64.

猜你喜欢
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变化
从9到3的变化
这五年的变化
基于绩效的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探索——以石家庄市为例
让城市总体规划的“龙头”舞起来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及启示
论沈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
滨海县土地利用挖潜方向在哪里
鸟的变化系列
“让路”让出的变化
论低碳经济与转变土地利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