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娜,李秀芬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部,河南郑州 450000)
医学教育中人文素质培养探讨
李 娜,李秀芬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部,河南郑州 450000)
医学教育;医学模式;人文教育
医学是一门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科学,医学院校是培养医学人才的学校。从本质上来讲,医生是通过与人交往而挽救人的生命的职业,这就要求“救死扶伤,体现人道主义”等基本的职业理念必须体现于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内在素养之中。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出不仅有精湛的医技,而且有博大的人文情怀、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医学人才呢?必须要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将医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合”,然而在融合的过程当中我们更应该关注哪些方面的问题呢?医学教育的目标和方式如何适应新的医学模式?这些都是值得不断探索的问题。
传统的医学教育是为生物医学模式服务的,这一模式从根本上漠视了患者作为人的尊严,仅仅把患者视为有病的生物体,背离了医学的人文本质。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受现有的医学教育模式所限,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相对薄弱,并未纳入医学教育的主体教学计划 (医学基础课、医学专业课两大部分)当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
1.1 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教学课程和时间上,由于医学专业课程安排的限制,多数医学院校安排的人文教育课程的数量少得可怜,一般只安排大学语文、艺术概论、伦理学和医学法学等少量课程。学生接受学校安排的人文教育的时间非常少,而同为公共学科的英语课程却多得让人难以置信,这种厚此薄彼的安排极为不合理。
1.2 教学资源有限 人文社科类这些学科对于医学类院校而言都是边缘学科,甚至在管理者眼里只是锦上添花的装饰而已。由于学校的忽视,这样使得这些院校的人文社科的师资、图书资源、教学设备都显得捉襟见肘,学生如饥似渴的人文教育内在需求只能达到杯水车薪的效果。
1.3 对人文教育熟悉的滞后 从现状来看,对于大学人文教育的许多熟悉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在教育治理、考核等方式上较为落后,被太多的条条框框束缚。这些人文教育课程主要传授的是概论性的知识,强调的是人文社科知识的工具性,这样很难激发学生的爱好,很轻易被学生误认为这些课程是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缺陷的补偿,人文精神的培养也很难落到实处。当人文教育成为科学技术教育的附庸时,它的教育形式也变得极其单一和枯燥,价值观、思想观教育仅仅被理解成是政治教育,在人文学科中最应呈现的真善美的教育被割弃在一边,成了食之无味的鸡肋。医学人文教育课程多数安排为选修课,容易造成学时得不到充分利用,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等局面。调查表明,国内医学院校都已开设了有关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但从目前情况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还存在着氛围不浓郁、学科建设比较缓慢、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在整个医学教育课程体系中分量偏低、理论联系实际欠缺、师资队伍力量不足、教育研究水平不高等问题,医学人文学科的水平离它应当承担的责任还相距甚远,医学人文学科的发展依然是困难重重[1]。医学人才培养需要人文教育,但现实中,需要与实际、理性认识与实践结果却存在巨大的反差,不能不引起学者们的深思。
医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在医学课程表里增加几门人文课程,它不是死记硬背的学习,而是潜移默化的人文修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把传递人类文化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规范与传授科学知识和实际技能有机结合起来。医学教育过程中有大量显性和隐性的人文教育资源尚未得以充分利用。医学教育内容无论是知识性的还是精神性的,都是医学实践的产物,在医学教育的各门类课程中无不体现着生命理念、医学道德、健康价值,无不显示着医学人文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医学教育过程中,医学知识、技能与方法的传授占有重要地位,而隐含在医学科学中的人文因素则往往被忽略。事实上,在医学教学实施过程中可将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融人文教育于专业教育中,培养医学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价值理念。
2.1 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 在医学专业教学中,以不影响专业课程进度为前提,贯穿人文素质教育。一方面充分挖掘专业课程内容中的文化内涵,发挥专业课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另一方面有意识地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之中,使学生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2]。台湾慈济大学称遗体为“无语良师”,又称“大体老师”,这是对遗体捐赠者的敬称,解剖课上,学生们要将他们视为“人”而非物。慈济大学模拟医学中心的曾国藩教授说,“视病人如亲人”的同情心是成为良医的必要条件,这需要仰赖医学人文的熏陶与典范的引导。生理实验课中,老师一再告诉学生实验动物为医学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因此在使用动物的过程中,应努力减少动物的痛苦,减少动物使用的数量,只做有意义的实验,不要随意解剖伤害所用的动物,更不能虐待动物,要珍爱生命[3]。另外笔者在生物化学教学中也尝试着贯穿人文素质教育,将生物化学发展史融于基本理论知识介绍中,教师在讲授科学发现的背景,重要的学术观点及其提出的依据、推论和验证过程时,注意引导学生自觉地去思考问题。这种教学设计增强了学生对科学发现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能力,同时将职业道德教育融于专业课教学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在介绍三大营养物质代谢时,组织学生讨论“节食减肥是否科学”、“从生化角度讨论吸烟、大量饮酒对健康的危害”、“健美与健康”等与生活实际密切的问题,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能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还能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这样的教学方法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及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
2.2 提高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 师资队伍的水平或者说教师是否充分认识到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教师在学生人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是否充分挖掘了课程中的人文因素,钻研了课程中的文化精神,是医学人文教育能否很好开展的关键因素。调查显示,学生普遍认为当今医学教育中教师方面存在“两差”现象:一是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差,二是教师人文素质教育的意识差[4]。要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教师要顺应时代要求,转变教育观念,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和影响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去塑造学生的灵魂,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应精心设计,合理安排,不断渗透和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既“传道”又“授业”。引导学生探讨与医学有关的问题时,如安乐死、克隆技术、辅助生殖、人体实验、患者的知情权和隐私权等,引导他们尊重生命及其发展规律,正确认识生命与健康的价值,正确认识和处理医患关系。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他们具备优良的素质,使其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发展和做人奠定基础。
2.3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理念 最终实现持久将人文教育贯彻到医学院校、临床实习、住院医师培训、继续医学教育乃至整个职业生涯中去。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原则应以人文知识传授为基础,培养人文精神为核心。在我国理科医学生,人文基础底子薄弱,再加上大学阶段繁重的医学专业课,更使人文教育显得捉襟见肘。而大学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科学观形成的时期,是培养人文素质、人文修养和人文精神的“黄金”阶段,因此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阶段是在大学时期,必须高度重视。协和医科大学的老专家们经常说“协和的学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熏出来的”。慈济大学医学院每年开课前举行的遗体捐献者悼念仪式,向以身体作为教材的“无语良师”致以深切的悼念,善待遗体捐赠者的人文行动教育,培养医学生的感恩和同情心。专业教师应拓展人文教育的空间,深化课堂教学,把理性教育和感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这样通过课堂内教学使学生能从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正确认识自我,把握社会脉搏、关注人类的现实和未来的前途,从而将人类文化向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进而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
总之,医学人文教育只有与医学专业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提高专业教师的人文教育素质,培养学生人文教育理念,才能更好地适应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为我国和谐社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1]崔新萍,刘西平,汤先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研[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20(9):8-9.
[2]刘震雄,孙盈盈,黄裕新,等.论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西北医学教育,2005,13(5):479-481.
[3]陈爱琴,林春融.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于生理学教学的探索[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1):31-33.
[4]郭永松,张良吉.医学人文教育:问题、挑战与对策[J].医学与哲学 (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12):69-71.
[责任编校:蔡秀连]
G 412
B
1008-9276(2010)06-0748-03
2010-05-20
李 娜 (1980-)女,河南省邓州市人,硕士,助教,从事基础医学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