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 智, 彭铁鹏, 孙 侠
(1.华南理工大学 党委办公室,广东 广州 510640; 2.广东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和谐”自古以来就是中外思想家、教育家的共同理想,其理念源远流长。人们对“和谐”的分析与思考,或系统或分散地被保存下来,化为不朽的文字流传至今。《学记》作为世界上第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专著,不仅在内容上涵盖了教育研究的大部分领域,为教学实践提供了可资参考的信息,而且将“和谐”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对应《学记》研究中已有的心理、管理、伦理等视角,本文拟以和谐教育理念为研究的切入点,为相关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和谐”一词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末年的史伯,他认为不同元素相配可以使矛盾均衡统一而达到和谐,即“和五味以调口”“和六律以聪耳”[1]。受“天人合一论”、“和合论”影响,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即人要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为行为基本准则。至孔子,“礼之用,和为贵”的和谐教育主张应运而生,集中体现在 “六艺”教育上,即通过礼、乐、射、御、书、数等教学培养和谐人格[3]。荀子提出 “成人”说,即用知识、才智、品质来培养“成人”。明代王守仁认为和谐教育思想乃是“先王立教之微意”,是兴教育之根本目的[4]。
古代的和谐教育理念,在近代得到了继承与发展。王国维强调教育之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身心两方面均获得和谐发展的“完全人物”。蔡元培提出“以世界观为终极目的,以美育为桥梁,要进行体、智、德、美四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此外,陶行知的“手脑并用”等主张,也寓有丰富的和谐教育理念。
希腊哲人毕达哥拉斯最早提出“和谐教育”主张,认为社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谐、全面发展的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也是和谐教育的倡导者,主张从智、德、体三方面实施协调统一的教育,以培养和谐的人。柏拉图认为,如果“一个儿童从小受到好的教育,节奏和谐浸入了他的心灵深处,在那里牢牢地生了根,他就会变得温文有礼,如果受了坏的教育,结果就会相反”[4]。亚里士多德认为身体和灵魂是和谐的统一,灵魂的发展需要进行阅读和书写的教育、身体方面的锻炼,以及要有音乐的熏陶和品德的养成。他指出,对富有美感的希腊人来说,自由教育的理想意味着个体身体、道德和智慧的和谐发展[5]。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洛克、卢梭均力倡和谐教育,主张教育要顺应自然,遵照儿童本性的发展而因势利导,反对无理的束缚。洛克将体育、德育和智育作为其“绅士教育”的主要内容。卢梭将教育的来源划分为“受之于自然”、“受之于人”、“受之于事物”三方面,认为只有三个方面的教育协调一致时,儿童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西方教育学鼻祖夸美纽斯指出,“人不过是身心两方面的一种和谐而已”,其代表作《大教学论》的主导思想就是和谐教育[6]。裴斯泰洛齐主张,教育的目的在于全面和谐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将体育、劳动教育、德育和智育作为其和谐发展教育的主要内容[7]。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俄国的乌申斯基提出了较为全面的和谐教育理论,要求在充分了解人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和谐教育发展理论,认为教师应发掘学生内心深处的潜力,并加以正确引导。此外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一书中也对和谐教育作了相关论述。
和谐教育理念是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的,但是中西方教育家、思想家的主张,总的来说体现了以下三个共同特征:
第一,教育目标上,强调天人和谐、人身心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原始社会的人类用图腾来表达对自然现象的畏惧和无知,随着生产力水平和自身认识水平的提高,人类开始驾驭自然,从而引发对于同自然和谐共处的思考;人身心的和谐为诸多思想家、教育家关注,孔子的“六艺”即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合一的雏形,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则明确提出实施协调统一的教育;关于人与社会的和谐,古代的和谐教育多为强调“学而优则仕”、“哲学王”和“绅士教育”等理念,注重教育的社会功能。至文艺复兴,个体性才慢慢凸显,和谐教育的目的也慢慢转向人的品格完善、生活幸福。
第二,教育规律上,以教与学的和谐为根本,注重自由与规范的统一、教育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和谐教育”也译作“全面教育”或“自由教育”(Liberate Education),很容易被误解为是完全放任儿童发展,实则不然,教育当然要顺应自然,要遵照人的本性的发展,同时也应对其因势利导,在充分尊重人的天性的基础上,抓住时机,给予其一个丰富的生活环境,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通过循循善诱,鼓励其产生兴趣,将耐心与意志投入到自己的选择中,从而取得成就。事实上,即使是主张自然教育的卢梭也认为,应规范儿童的行为,避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或养成劣习。
第三,教育内容上,强调多样化发展,也追求整体的和谐。孔子倡导的“六艺”是这一特征的典型代表。它强调的具体内容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却体现出内容间的共通与和谐,体现了德、智、体、美育的整合。西方出现的“骑士七艺”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内容有骑马、吟诗、枪剑、游泳、音乐、下棋、角力,涉及范围也非常广,但在学艺过程中同样注重人的道德、知识与体魄的共同养成与和谐发展。
《学记》的和谐教育目标由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学力与人格的和谐所支撑,统一于人才观中。《学记》为学生设定的目标——德才兼备,智能合一,在其教育进程的设想中有所体现。“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学记》将教育进程分为小成和大成两个阶段,小成阶段从明析经义与辨明志向的结合开始,至独立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能识别朋友的结合止,大成阶段则强调学生要在论学取友的基础上做到融会贯通与立场坚定的结合。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智力与学力水平由“离经”、“敬业”、“博习”、“论学”发展至“知类通达”,非智力与人格的发展交织其间,由“辩志”、“乐群”、“亲师”、“取友”发展至“强立而不反”,每一阶段都蕴涵着德才兼备,智能合一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得学力与人格结合、智力与能力结合,从而造就和谐发展的人才。
《学记》中和谐教育理念的精华是关于教与学和谐的论述。小成阶段的“离经辨志”与大成阶段的“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等目标都需要具体到“教”与“学”这两个必要环节才能得以实现,这是整个教育过程得以和谐的根本之所在。开篇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虽政治意义浓厚,但也间接指出“教”“学”和谐的重要性,惟有此学生才能得以“小成”,之后“大成”,最终达到“知道”境界。
那么如何做到两者的和谐?《学记》认为关键在于:
1.教者需善教使继志
(1)能善诱。《学记》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善喻,注重启发。批评“呻其占必,多其讯言”“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才”等不和谐教学现象,主张在“道而弗牵,强而强抑,开而弗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由其诚,尽其才,使学生感觉到“和、易、以思”,以愉悦的心态学习、独立思考,从而提高能力。
(2)抓善时。大学之法,“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其中,“可”和“时”道出了学生的年龄、心理的阶段特征与及时施“教”的内在联系。“时”即及时,过早则不符合学生接受能力;过晚则将严重影响教学效果。过了最佳实际,则事倍功半“勤苦而难成”。事实上,大学四法中的另一基本原则“预”也包含着“时”的要求,要求教师“禁于未发”,而不能“发然后禁”。教师必须抓住最佳时机进行教育和教学,做到教与学在“时”上的和谐。
(3)有善法。《学记》提出三个具体的教学方法:问答、讲解与练习,作为教育原则的重要补充。问答法提倡教师的提问要注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待问则要大小得当,适可而止。讲解法提出教师的讲解要根据学生实际,如当学生“力不能问”时,教师要适当启发,如“语之而不知”,则可以暂时停止以后时机合适再讲。此外,教师还需做到“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练习法则强调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规范地、有步骤地进行。这三个方法不仅体现了对教学规律的独特把握,而且体现了和谐教育理念,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要变通地综合运用方法,才是有效的教学法。
(4)善察失。“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意为多、寡、易、止乃是学生学习中的四大缺点。贪多则不易专,寡则失之片面,易则钻研心不强,止则畏难不前。这四个缺点都是“心之莫同”所造成的,并且,是可以向积极的方向转化的,即“多者便于博,寡者易以专,易者勇于行,止者安其序”。得与失之间相互转化的辨证关系,若能“长善而救其失”,必然能获得一种新的和谐。
(5)使继志。教师做到以上四个方面是不是就善教了呢?《学记》给出了明确回答:“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歌唱的好的人,能够使人继承其美妙的歌声;教育方面的能人,能够使受教者继承其远大志向和高尚的品德。善教的最高境界就是言传身教,努力完善自身,重视远大的志向和道德情操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2.学生需立志且善学
教与学之间的和谐,从学的角度来看,关键是树立“立志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成为“善学者”。“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学生不“善学”,会形成“师勤”、“功半”和“怨之”的恶性循环,使师生关系不和谐。可见,“立志”、“善学”对于教与学的和谐非常重要。
(1)立志向学。“有志于学”是“善学”的精神源泉。“一年视离经辨志”“未卜谛,不视学,游其志也”“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等都强调学生立志向学的重要性,认为志向是学习成功的前提条件,学习者有内心对学习的渴望,有志向指引,才能拥有持续学习的动力。
(2)兴艺乐学。“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要成为善学者,首先应成为一名乐学者,学生将学习与游息相结合,在学习与生活中感到快乐,进而和师友关系也融洽亲热,才能达到离开师友而仍能矢志不移、坚持学习的目的。
(3)相观而善。“相观而善之谓摩”,善学者要注意与师友的相互观摩,善于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互相切磋以共同进步。善学者要善于借助集体的力量进行学习,反之“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1.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的和谐
《学记》有云:“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体现了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训练辨证统一的和谐教学理念。课外的实践相当于直接经验,课内的理论知识相当于间接经验。通过“居学”内的“操缦”、“博依”、“杂服”等课外实践形式获取丰富的直接经验,有助于学生更好更快的去理解和掌握各种“正业”—— 即课内理论知识《乐》、《诗》、《礼》等。因此,在教学内容的结构上,要结合好课堂理论知识与课外实践训练这两方面的学习,让“居学”和“正业”都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及途径,“君子于学”,才能臧息相辅。
2.注重内容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和谐
《学记》中提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意为良匠的儿子,想必也能学习怎么修补皮衣;良弓的儿子,想必也能学习怎么制作簸箕。想要成为一个良匠,不是说只能学冶炼的基本技艺,还需要学习怎么修补皮衣;想要成为一个好的弓匠,不是说只能学习做弓的大致方法,还需要学习怎么制作簸箕。由此与教学内容相联系,即各学科知识既互相区别、有学科特殊性,又具有一定普遍性,即某一学科的学习能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触类旁通的效果。所以,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使各种知识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和谐结合,让良冶之子和良弓之子在学为裘和学为箕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为裘、为箕,而是学会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迁移到其他内容的学习中去,从而取得事半功倍、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1.师生关系的和谐
首先,师生关系和谐的指导原则是“教学相长”。《学记》中“教学相长”本义指教的一方以教为学,引申义指教与学的双方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教因为学而得益,学因教而日进。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不断发展的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其次,教师应从三个方面充实自己的素质,致力于师生关系的和谐:一是严格要求自己,坚持教学原则,掌握多种教学方法与技巧,“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二是深刻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如针对“四失”,“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三是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与教学水平,若只有“记问之学”,尚“不足以为人师”。
最后,学生应与教师相处和谐,最主要的是要做到亲师尊师,决不能“隐其学而疾其师”,不能“燕朋逆其师”,更不能因为自己的不善学,“而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学记》提倡“博习亲师”,“安其学而亲其师”,也提倡尊师,“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2.同学间关系的和谐
《学记》非常重视同学间关系的和谐,认为择友是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个体发展具有特殊意义。“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将取友放在小成的最后一个阶段,认为受教育者如果能交上好朋友,并能恪守信念,将来即使离开了师友,学业也不会倒退,足见其对取友的重视。
如何做到同学间关系的和谐?《学记》认为,一方面要“相观而善”,防止“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另一方面尽量杜绝“燕朋逆其师”“燕僻废其学”现象出现。误交损友则会出现违背师长教诲的弊端,与朋友群居度日、不言正事则会出现荒废学业的弊端。因此,要做到同学间关系的和谐,要把握好上述两方面的辨证关系,在乐于交友的同时多交益友,在与朋友相处的时候要多言正事,只有这样,与同学朋友的关系才会处于和谐状态。
即使从今日看来,成书于战国后期公元三世纪的《学记》也仍是一个巨大的的教育思想宝藏。本文对《学记》中散落的“和谐理念”的珍珠进行了一定的分类和总结,并按照教育的一般规律将这些散落的珍珠加以串联,希望能提供一个《学记》中和谐理念的大致轮廓。而如何将其所体现出来的和谐理念与今时今日的教育实践联系起来,为当今教学实践所面临的教育目标不统一、教育内容僵化、师生关系不够融洽等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多的实际教益,则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 刚,卫晓君.和谐教育思想理论述评及其在高等学校的应用[J].社会科学论坛,2007,(3):138-142.
[2] 老 子.老子[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44.
[3] 王炳照.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一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141,279.
[4] 燕国材.和谐教育思想的发展及现实意义[J].上海教育科研,1998,(12):1-6.
[5] 涂艳国.走向自由——教育与人的发展问题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60.
[6] 单中惠.西方教育思想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5:22.
[7] 朱小蔓.谈和谐教育[J].深圳教育学院学报,1999,(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