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金星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永州 4251000)
高职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
熊金星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永州 4251000)
该文简要分析了当前高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中,深化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以培养对象核心职业能力为导向,从社会需求入手,在有限的课时设置上,创新教学内容,构建课程模块,重组评价标准,形成能体现专业特色的高职语文课程体系,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
高职语文教改;培养目标;人文素养;职业能力
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实施人才强国的战略,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培养目标是“专业理论够用、生产技术操作熟练和组织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高职教育培养的复合型的人才必须具备从事实际工作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于是,构建新的适应高职培养目标语文教学的模式,应该成为高职语文教改努力的方向。
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史不长的过程中,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办学的理念存在认识偏颇,出现了重技能教育、轻人文培养,重专业素质教育、轻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的现象。高职语文功能弱化、失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在办学实践中,鉴于高职教育的自身职业性特点,忽视基础课程教学。语文类课程是否开设、课时开授时数没有明确规定,学时偏少、规模偏小、系统性偏差,与高职的培养目标存在差距。学生的语文能力缺失、人文素养缺乏,高职培养的毕业生难以适应岗位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二)目前高职语文教材存在与专业不配套的情况,教材选用随意、随机,不能体现专业特色,篇目太多,内容庞杂,而语文课的时数安排容量小,无法完成全部篇目讲授。篇目的确定取决于教学资源的配备和教师的兴趣,应用能力训练取决于教师个体的主观认知。由于各类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滥用教材客观上造成了教学内容与职业需要的背离。
(三)目前高职语文教学还以字、词、句、章的讲授为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简单承袭,教学内容停留在课本层面上,忽视对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训练,缺乏培养学生能力的实践环节。课程设置种类单一,忽视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也缺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课程设置只开设必修课,不开设选修课程。选修课的缺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四)目前高职语文教学仍承袭传统教学“一言堂”的手段层面上,学生被灌输课本知识。即便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也一味依赖现成的网络、光盘,缺乏创造性和实用性,教学内容无法顺应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职业需求,课堂教学效果生硬、呆板,出现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厌学的现象。
(五)目前高职语文教学的评价体系采用单一考试的方法,仍以笔试为主,考试内容书本化,考试方式机械化。以试卷成绩为主要依据考评,评价方式教条,忽视个体差异。与实际应用脱节,忽略学生其他语文能力的评价。学生即使能阅读理解,但大多不会说、不会写,不能突显职业教育特色。
高职的语文教学在有限的学时里如何发挥对职业素质培养的作用,怎样成为高职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在教学环节中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进而促进其职业素质的提高,使学生在学习时兴趣浓厚,工作后得心应手,为学生将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牢固的语文基础,高职语文教学必须进行改革。
(一)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
第一,调整课程结构, 挖掘内容特色。适当增加语文的课时,开设面向部分专业的必修课程,面向全校学生选修课程,确定两个教学板块。
一个是人文素质教学板块,根据语文的“人文性”来选择人文教育的内容。高职语文教学要强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以启迪性、审美性、感染性相结合的原则实施教学。挖掘传统文化中好的精神资源,开发和使用文学教育,以提升人文素质, 让学生的精神境界得到熏陶和感染,引导学生从中获得精华, 应用到与其专业相关的领域当中。具体可从三个单元推进人文素质教育一是以挖掘传统文化的精义讲坛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二是以参加地方文化纪念活动为载体,丰富学生人文知识;三是以活跃校园文化的氛围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人文态度。
一个是职业技能教育板块,根据语文“工具性”来选择提高语文运用能力的内容。高职语文教学要遵循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原则,以针对性、适应性、订单性相结合的原则实施教学,重点加强学生的说、写的职业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重点突出口语能力,根据未来的职业需要,提高学生“说”的能力和与人沟通的水平;重点突出应用写作能力,培养高职生的写作能力,应侧重于科技论文、调查报告等应用写作实用文体上。要选择那些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经常用的、必须会的文种作为教学内容。具体从三个单元加强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一是以情境模拟的语言实践为载体,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二是以阅读文本的动态感受为载体,提高学生的专业写作能力;三是以综合性学习为载体,提高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融会贯通的能力。
第二,整合教材内容,突出职教性质。从教材方面来说,高职语文教材应与高职教育的特点相结合,教材选择必须坚持以专业为宗旨,以综合能力培养为导向,顺应高职教学的独特性,突出职业素养特色。选文时须兼顾经典性与时代性、思想性与知识性、艺术性与科学性、实用性与可读性,突出其实用性,注重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体现开设专业的知识结构体系,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使高职学生“说”“写”能力提高的同时,具备人文素养。
第三,对接社会生活,体现创新思想。作为承担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对大众文化环境,教学内容应要充分融入社会生活,要有时代感,解读和阐释新产生的文化现象,应将学生喜闻乐见的通俗歌曲、影视文化、网络文学等都纳入教材选用的范围。与时俱进,全面创新教学思维,让学生认识生活,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特别是在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等方面,尽可能地联系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的社会需求,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能适应职业要求。通过教学内容的改革,达到优化和新化高职语文的教学内容设置,使教学真正能够有益于学生优良人格的塑造,人文素养的形成,职业技能的提升,从而促其达成品德、能力、知识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教育方法手段方面的改革
第一,注重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改变高职语文传统模式,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利用一切现代教育方法和技术,将教师的课堂讲授与音频、视频、实物等各种传媒结合起来,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第二,注重转化教学的主客体。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体教学形式,授课过程中合理缩短讲析的时间,启发、诱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教师有目的的谋划,通过设置情境、集体讨论、模拟实训等形式,注重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第三,注重变化讲授的形式。课堂讲授式的教学,可以使学生通过课堂能获取丰富的信息量,但形式应致力于多元,可以采用朗诵、演讲、辩论、情景剧表演、讨论甚至实地教学等多种形式。
第四,注重构建开放的学习体系。建立各种与语文学习有关的学生社团和课外学习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根据课文内容,向学生推荐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作品,倡导学生走出课堂,在现实社会中进一步体验与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中得到发展。通过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达到方法手段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为目标,其中特别值得强调的是要把学生的知识学习和人生体验,生命体悟有机结合起来,尤其是要注重体验与体悟,这是真正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使其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的必经途径,
(三)教育主体方面的改革
第一,从教育者方面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要强化高职语文教师创新意识和敏锐性,授课内容应与时俱进,紧扣社会时代的脉搏,妥善处理授课内容的敏感性,追求授课语言的智慧性,挑战授课形式的多元性。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时,要强化教师是搭建文本与学生的“桥梁”,教师的思想深度、人生经验、文化水平、审美水平要有高水准的境界。在启发探讨、训练能力时,要强化教师的经营意识,教师要善于营造轻松课堂氛围,在活跃、和谐的气氛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二,从受教育者方面来说,要转变部分学生学习语文课程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获得学分的不正确观念,发挥学生学习和实践的能动性,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通过教育主体方面的改革,达到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以实现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将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有机地结合的教学改革能够让师生受益的目标。
(四)教育评价系统的改革
第一,制订高职学生语文素养评价的指标体系。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语文素养进行自我评价,将自我评价与学校评价结合起来。
第二,根据大纲“以过程性考核为主,终结性考核为辅”要求,加强学习过程考核,平时考核占70%。相对两项考核而言,都要以能力考核为主,加强口语、应用写作、分析归纳能力的考核。考核重点侧重能力的测试,学生的关注点也会逐步迁移到能力的培养上。通过教育评价系统的改革,达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提升人文素养自觉性与职业技能素质主动性的全面和谐的目标。
综上所述,科学的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起点,更是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所构建的平台。高职语文教学课程的改革就是要围绕培养学生具备道德品质修养、创新能力、多手段运用能力等综合的职业素养来进行。
[1]李香珠.高职语文教学应与专业结合[J].高职专论,2001,(12).
[2]李自庆.高职语文教学应强化职业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6,(10).
G623
A
1673-2219(2010)11-0183-02
2010-10-18
本文系湖南省2009年高等职业教育教改研究项目(项目编号ZJGB2009012)的研究成果之一。
熊金星(1964-),女,湖南双牌人,文学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改革及文学理论。
(责任编校:王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