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复方配伍的研究进展

2010-04-07 20:24张海燕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年5期
关键词:组方方剂黄连

张海燕

(天津市宝坻区医院药剂科 天津 宝坻 301800)

中药复方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经验,是中药用药的主要形式和临床防病治病的有效工具。利用现代科学方法和先进的技术研究中药复方的配伍,不仅对阐明中医药理论内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且也是发挥传统医药资源优势、创新民族医药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1 中药复方的基本内容

中药复方配伍是指有目的的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用。单行就是指用单味药治病。病情比较单纯,选用一味针对性较强的药物即能获得疗效,如清金散单用一味黄芩治轻度的肺热咯血,以及许多行之有效的“单方”等。它符合简便廉验的要求,便于使用和推广。但若病情较重或病情比较复杂,单味应用难以避免不良反应,因此,往往需要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药物配合使用,药与药之间会发生某些相互作用,如有的能增强或降低原有药效,有的能抑制或消除毒副作用,有的则能产生或增强毒副反应。因此,在使用两味以上药物时,必须有所选择,这就提出了药物配伍关系问题。如何定量分析两种药物增效、减毒的作用呢?在中药单体成分和西药的药效评价中主要运用等辐射分析方法。该法在中药配伍药效评价中的协同、相加对应相须、相使,拮抗对应相恶,可以在两味中药之间建立一种剂量配比方法,使配伍机制更加明确。再进一步假设,如果将七情配伍中的相畏、相杀、相反关系甚至多味中药的复方应用到定量分析领域,无疑对中药配伍组方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中药的配伍组方研究已从传统模式发展到现代模式。传统模式的研究是在饮片层次从整体效果及拆方后药物的配伍组合对复方的作用机制进行剖析,但由于作用靶点和组成成分多而杂,难以实现定量分析。现代模式研究从饮片层次上升到成分或组分层次,通过更加合理的研究设计,明确其作用靶点和作用机制,并使药物配伍组方实现定量分析。在今后的研究中,如能将两种模式有机结合,从传统有效复方中寻找最佳药物配伍,从成分清楚的组分中按中医药理论优化配伍组合,对中药复方研究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 中药复方配伍研究的基本思路

2.1 以临床疗效为依据 传统中医药最大的优势在临床,2000多年的临床实践就是对许多中药方剂的最好筛选。经过长时间的临床检验,中药复方具备了多向性和适应证的特点。

2.2 以实验研究为重要手段 中药复方研究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用现代科学的方法研究中药对机体各种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原理。借助现代化实验手段,弄清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中药的配伍应用、改良剂型、提高疗效、减小毒性,提供科学实验依据。如李晓丽等[1]研究川乌与防己不同比例配伍的镇痛作用。结果显示,川乌、防己配伍镇痛作用优于单味川乌、防己,为进一步研究其镇痛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王建等[2]研究了生远志及与甘草不同配伍比例对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表明单味生远志、生远志与甘草(3∶1)对小鼠小肠运动及胃排空有明显抑制作用,使胃肠充气、肠壁变薄坏死甚至死亡,呈现出对胃肠毒性反应。而其它比例的生远志与甘草不会出现此作用。李果等[3]以六味地黄汤及其拆方三补、三泻进行配伍规律及现代药理学机制,结果表明,六味地黄汤对于正常大鼠具有降低肌酐、尿酸、血糖作用,同时通过配伍三泻降低三补、熟地升高的总胆固醇,配伍三补升高三泻降低的免疫球蛋白,实现整体调节平衡的作用。

2.3 中药复方的研究方法

2.3.1 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的化学研究。中药复方配伍的药效基础来源于所含化学成分,通过现有的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已从中发现了许多有疗效的化学物质,如从青蒿中发现抗疟疾活性成分青蒿素等。但也普遍存在提取和纯化程度越高,疗效越不理想的问题,这种现象已经成为制约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研究的重要问题。中药所含活性成分众多,中药疗效的发挥是各活性成分相互配合影响的结果。研究活性成分配伍难度相对较大,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的化学成分复杂,成分之间或起协同作用,或起相反甚至拮抗作用,有的可能在煎煮时发生了成分的变化。对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的化学研究应该把方剂作为一个整体,不仅需要寻找活性成分,更需要注重对其不同化学成分组合、量化和相互作用的研究,尤其应注重对综合效应的有效物质组群研究。活性筛选与化学分离紧密结合,以药效为指标,追踪分离复方有效部位与有效成分,根据临床疗效建立与某一病证相对应的药理模型,确定复方产生某种药理作用的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并分析其剂量的变化与药效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阐明复方组方规则及疗效机制。有效组分配伍的化学研究为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2.3.2 中药有效组分的活性评价。中药有效组分提取分离后,如何进行各组分效应配比和筛选是关键问题。主要采用所治疗病证的相对特异性模型和指标,以整体、器官药理水平为主对其进行活性评价,必要时结合细胞和分子药理实验,阐明组效关系。中药有效组分配伍、配比方法的优化如何获得中药各有效组分在某种效应上的最佳组合是组分中药研制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针对临床适宜病,对中药有效组分进行配伍、配比两个层次的优化设计,以筛选较优的配伍配比。

3 中药复方配伍的药理研究

近年来,中药配伍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单味药、药对、复方、拆方等的研究呈迅速增长的趋势,研究的水平也从整体动物、器官组织水平延伸到血清药理、细胞、分子水平上。黄连为历代医家常用的中药,在含黄连的方剂中,约有20% ~60%属黄连与黄芩配伍[4],但近年来黄连的毒性亦开始为临床所重视,主要是小檗碱对葡萄糖262磷酸脱氢酶缺乏者红细胞的破坏所致严重的溶血性黄疸,尤其是对新生儿机体的迫害[5,6]。李建荣[7]等观察了黄连配伍黄芩对大鼠离体红细胞的渗透性的影响,发现黄芩可以显著拮抗较高浓度的黄连对体外红细胞脆性的影响,提示该两药配伍可以适当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中医临床善将气药与血药配伍使用,以求“气行血”之功。现代研究证明,黄芪、香附、当归、川芎、赤芍配伍可较单用活血药更明显的改善各种血液流变学指标[8],抑制凝血酶诱导的正常“血瘀”大鼠血小板聚集体外血栓的形成[9],丰富了“气血相关”这一中医理论的现代解释。

4 讨论

中药组成是一个复杂的科学系统。中药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发挥作用的。中药的主要药效物质是中药的有效分子组合,任何中药(包括单味与复方)的任何一种效应,都是来自该中药的一种特定的中药分子组合,包括种类与数量。中药分子有效组合的总体效应不能用每一成分单独作用结果的线性叠加来表示,即使分析出中药、方剂中的所有化学成分,并不等于知道了中药分子的有效组合。而且,任何因素的作用也都不是孤立和静止的,中药对复杂性疾病可发挥多因微效的综合调节作用。方剂疗效机制可能包含了多因微效基础上的系统涌现。当许多药物组成一个复方时,每一药物的成分已不是独自而是共同演化并发生作用,共同演化使整体组分从混沌到达相对稳定乃至平衡,此时其整体组分应该是有一个针对证候的调节平衡点。在复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基础上,进行药效和作用机制研究,从而确定君臣佐使药的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已被应用到现代配伍组方领域。如将复方黄黛片用于治疗粒细胞性白血病,该方主要成分是四硫化四砷、靛玉红和丹参酮ⅡA,研究发现三药联合可显著增强由硫化砷引起的癌蛋白的降解,具有祛邪作用[10]。硫化砷呈君药作用;丹参酮促进细胞分化,符合臣药特征;靛玉红抑制细胞周期的作用强度略弱,较符合佐药特性。而丹参酮与靛玉红都能增加负责运输硫化砷的蛋白的基因表达,促使硫化砷更多进入细胞,都起到使药的作用。这说明中药方剂君臣佐使组方原则的合理性,加深了我们对中药方剂作用机制的了解。然而,如何解决多种成(组)分,乃至多味中药的复杂成分之间的分析,建立多剂量、多水平和多目标的优化组方研究方法;如何将中医药理论与现代量化的配伍组方方法衔接,并进一步发展,这些都是今后需要面对的课题。而且,中药有效成分、单方及复方体内过程是动态变化的,如加工炮制和煎煮过程的产物、肠内菌代谢产物以及吸收入血进入肝脏首过效应的代谢产物等不确定因素,都会影响中药复方配伍的作用机制。今后的中药配伍组方研究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研究中药的配伍组方,首先要有合适的研究方法。它可以有效地揭示中药复方作用的物质基础,分析其作用机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通过对多成(组)分配伍模式和优化组方的研究,将使中药配伍组方从饮片层次上升到组分层次,开发出药物成分清晰、作用靶点明确、作用环节及机制清楚、药物间量效关系优化的新型中药方剂,使中药复方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1]李晓丽,张少华,秦 林,等.川乌与防己配伍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3):202

[2]王 建,郭 娟,刘贤武,等.生远志及与甘草不同配伍比例对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2,18(5):272

[3]李 果,罗 云,肖小河,等.六味地黄汤及其拆方的配伍规律实验研究[J].中药材,2007,30(2):2052

[4]陈馥馨,高晓山.含黄连方剂及黄连配伍药的文献统计[J].中药材,1997,19(8):40

[5]杨守业,高小山.黄连诱发和加重新生儿黄疸的研究概况[J].中国中医药杂志,1996,21(3):187

[6]高晓山.黄连致溶血性黄疸性的提出和争议[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6,3(6):3

[7]李建荣,高小山,林 娜,等.黄连及黄连、黄芩配伍对大鼠离体血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9,5(2):31

[8]薛建欣,蒋莹,严永清.黄芩、归尾、香附、川芎、赤芍等对正常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1993,18(10):621

[9]薛建欣,严永清,蒋 莹.益气、活血中药配伍对正常、“血瘀”大鼠血小板聚集及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4,10(1):5

[10]Wang L,Zhou GB,Liu P,et al.Dissection of mechanisms of Chinese medicinalformula Realgar-Indigo naturalis as an effective t- reatment for promyelocytic leukemia[J].Proc Natl Acad Sci U S A,2008,105(12):4826

猜你喜欢
组方方剂黄连
Shunxin decoction (顺心组方) improves diastolic function in rats with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induced by abdominal aorta constriction through 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
蒙医药清瘟杀黏类方剂组方的知识发现研究
黄连、黄连-生地配伍中5种生物碱在正常、抑郁大鼠中体内药动学的比较
中药方剂在治疗黄褐斑中的应用
《金匮要略》黄芪类方剂探析
补精益视片组方分析及研究进展
论方剂的配伍环境
部颁标准中治疗风温中成药的组方规律
黄连解毒汤对SAM-P/8小鼠行为学作用及机制初探
甘草在方剂中的作用及配伍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