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天骄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
从水文化视角看节水型社会建设
尉天骄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
水文化是在人水关系实践中产生的文化,对于人类的行为具有指导、引领、教化、熏陶功能。无论古代还是当前,水文化都存在先进与落后之分。当今社会在用水领域存在的一些不良习惯、意识,即根源于落后的水文化理念。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除了采取科技手段、制度措施和经济杠杆之外,还要注意发挥先进水文化的作用,进行文化心理上的除旧布新,培育全社会良好的用水素质和节水、爱水的水文化理念。
水文化;水型社会;教化;理念
水文化是人水关系(治水、用水、管水、观水、亲水、护水等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规律。按照文化的一般构成规律,广义的水文化包含3个层面:物质形态的水文化、制度(行为)形态的水文化和精神形态的水文化。狭义的水文化主要指精神形态的水文化,即由人们在水事活动中的感受、思考而形成的社会意识。
水是生命之源,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孕育者,世界著名的几大文明都诞生在河流的摇篮里。文化不是自然形成的,文化是人的创造物。未与人的活动发生联系的纯自然形态的水不能产生水文化,水作为一种媒介、载体,与人类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相结合,就产生了水文化。人是水文化的主体,水事活动是水文化产生的源泉。自从人类社会形成以后,水与文化便须臾不可分离。在人类文明史上,早期的文明没有机械、石油、煤炭、电力,甚至没有钢铁,但不能没有水。在人水关系中产生的水文化,其历史与人类社会的历史一样久远,而且永不停息地发展。
与社会的很多分支文化(行业文化)相比,水文化大多具有“母体文化”性质。水与社会民生密切相关,水文化也因此而渗透在许多分支文化之中,并对其产生重要影响。如畜牧文化、渔业文化、农耕文化、饮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花卉文化、旅游文化等,目前都引起了文化界和社会大众的重视,这些分支文化都是在水文化基础上衍生出来的。
对一个事物的认识和研究可以有多种视角,每个视角都有其独特价值。对“水”的认识也是这样。水本身兼具实用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文化价值。从科技视角认识水,产生了关于水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理论。从实用视角认识水,产生了关于水经济、水法规、水管理的知识和理论。从“人生意味”的角度认识水,产生了水文化,包括对于水的历史考察、哲学思考、思想感受、美学体验,等等。科技、实用、文化3种视角,既有区别,也会有联系、交叉、渗透与融合。在中华文明史上,很多水利著作、论述,其实用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意义常常是结为一体的。如《管子》中对水的社会作用的论述(特别是关于水与治国关系的思考),军事家们以水喻兵的理论,既有实用价值,也具有深刻的思想文化意义。很多著名的水工程,都运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具有造福民众的社会实用价值,同时也凝聚了丰厚的文化内涵。
水文化是否可以分为先进成分与落后成分?这个问题涉及对文化性质的评价,是学术理论界长期有争议的话题。目前,由于水文化成为热门话题,有人习惯性地把水文化与先进文化画等号,说水文化就是先进文化。这种说法其实大可商榷。众所周知,毛泽东把文化分为精华与糟粕,大致等同于先进与落后的划分。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形式不同,对经济和政治的反作用不同,当然在性质上就会有区别。看一种文化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主要看它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能够反映时代发展潮流、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引导人们积极向上的,就是先进的文化内容,反之就是落后的文化内容。同时还要看到,凡是被称为“文化”的,都不是个别人的行为和意识,而是带有社会普遍性,被社会上相当数量的人们(甚至可能是全体社会成员)认可并接受的。举例来说,中国古代历史上,男人可以多妻就是一种“文化”,女人裹小脚才美也是一种“文化”。这些“文化”在今天看来显然属于落后文化。具体到水文化领域,在中国古代治水历史上,曾经长期存在“借助神力治水”的做法和意识,如祭龙王以祈雨、祭拜神灵以求江河安澜、铸铁牛以镇洪水等行为,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心理,积淀为一种水文化传统。从今天的科学角度看,应当属于落后的水文化。至于其文化价值的转化(古代的历史行为转化为今日的文化遗留物),则是另外一个话题,此处不能多论。在当前的人水关系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与现实社会不适应的文化观念,如在挥霍浪费宝贵的水资源时理直气壮地说:“我用水我付钱,别的我不管!”这就属于落后的至少可以说是不健康的水文化意识(下文将进一步分析)。因此,笔者认为,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都可以说水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别,尽管后者所占比例不大。当前水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在文化理念方面除旧布新,弘扬先进水文化,对历史遗产进行必要的扬弃,促使其实现当代转化,以利于人水和谐社会环境的建设。
水是人类生活的必需,而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严峻问题。联合国于2006年世界水日颁布的《世界水资源报告》指出,水资源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水资源管理不善,其中包含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长期以来,人类在大规模征服自然的同时,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主宰的用水意识、用水习惯以及价值体系,片面强调人类的主观能动作用,从而忽略或否定了水在自然界的主体地位,过分索取,粗放经营,竭水而用,超量排污,破坏环境,加剧了人与水、人与环境的矛盾,使水多、水少、水脏、水浑等问题更为突出,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1]建设节水型社会,实现新环境条件下的人水和谐,是当前全社会刻不容缓的任务。
政府宣传节约用水已有多年,全国最早的地方节水管理机构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即已成立,70年代初期在全国范围内提出了“节约用水”的要求,80年代国家有关部门强调“加强城市节水”,我国城市的节水工作逐步走向正轨,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从实践来看,在企事业单位和民众之中,还没有普遍形成自觉的节水文化。
节水文化的内涵是什么?有专家提出:节水文化的核心内涵是这样一套观念和行为系统:倡导和落实尽可能地少从自然水体取水(以保证取水不过度影响生态系统)、少用水、少耗水、少排放污水,并使取用的每一滴水发挥最大价值[2]。显然这是就社会整体的节水而言的。在现代城市生活环境中,社会成员个体的节水,“尽可能少地从自然水体取水”已无从体现了。
中华水文化传统中有没有节水文化的良好传统呢?有学者认为,我国的水文化历史上,有治水文化、灌溉文化、漕运文化、水源保护文化、祈水文化、亲水文化,唯独缺少节水文化[2]。这一观点很具启发性。如前所述,文化具有3个构成层面。一种社会现象、生活行为要成为“文化”,一般要在物质层面、行为(制度)层面、精神层面都有相应的内容。水文化也是这样。按照这样的标准来看,中国水文化传统中,治水、灌溉、漕运、水源保护、祈水、亲水等方面的内容,在物质载体、规章制度、观念意识等方面都有相应的体现,因此可以说,它们的确是形成了“文化”。治水文化、漕运文化等等都成为水文化的分支领域。但节水就不同了,其物质载体、典章、制度、法规以及前人关于节水的论述、见解都不多见。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水文化中节水文化的历史遗产比较淡薄,应当是符合历史事实的。直至今日,全社会的节水意识依然不是非常鲜明,也许与历史传统不无关系。
对这种现象,要结合社会发展历史来看。古代社会的资源条件与今日不同。中国历史上人口最兴旺的清朝乾嘉年间,全国人口总数4亿左右,不过是今天中国人口总量的30%。农业文明时代,除了生态用水之外,人类消耗的水资源主要用于生活、浇灌、漕运,那时还没有大规模的工业和服务行业消耗水,人与水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不突出。同时,由于科学认识水平的局限,中国人历来认为“黄河(长江)之水天上来”,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难以体会到水资源结构性短缺的矛盾,因而对于节水的思考和前瞻很不够。历史上也有干旱年代,河干了,湖浅了,井深了,老百姓亲身体会到“水贵如油”,能够自觉节约用水,但那些节水行为往往只是一种个体性的临时应对措施,还没有成为一种稳定的生活习惯,也没有从中生发出相应的社会规范。等到干旱解除,节水的意识又淡薄了。常年干旱地区的节水,在物质、习惯、意识上都有延续的传统,甚至可以形成小范围的“节水文化”,不过在中华水文化传统中不占主导地位。因此,总体看来,在中华水文化传统中,节水文化远不如治水文化、管水文化、亲水文化那么发达。
节水主要是对人类用水而言的,而人类社会的水资源消耗通常是体现为具体社会成员的个人用水行为。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人与水源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古代农业文明的社会环境中,人与自然水源的联系是直接的,不论是干旱地区还是干旱时期,一旦缺水,民众都能够亲身感受到生存压力。进入工业文明时代,特别是在城市化环境中,城市供水系统使民众能够方便地获得用水的供给,作为用水的个体人,与自然水源的关系是间接的、遥远的。除了特殊情况发生,城市居民一般不会亲身体会到水资源短缺的矛盾,不容易直接感受到缺水的生存压力。这就使得当今社会的节水文化建设中存在一对明显的矛盾:一方面,今天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需要节水,另一方面,现实生活环境使人不容易直接感受到水危机。在这样的社会环境条件下,就特别需要发挥先进水文化的教育、宣化、熏陶作用,培育全社会的水危机意识和节水理念。
现代意义上的节水不仅指水资源的控制使用,还包括对水资源的保护。有一个测试题说:什么东西越洗越脏?答案是——“水”。现代人必须树立“水够用就好,多用就是浪费”、“水用过就是污染”的理念。节水不仅是为家庭、单位节约水费,更是对宝贵资源的爱护,是现代生活必需的社会文明。
在节水型社会的建设中,水文化有什么用?关于水文化的实践应用价值,是水文化建设中经常要面对的质问。水文化不应当成为飘浮在空中的玄学和书斋中的学问,先进的水文化对水利行业和全社会都具有指导功能、教化功能和引领功能。其社会实践价值不是立竿见影式的,而是潜移默化的。这正体现出文化功能的独特性。文化,大而言之,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而言之,是一个行业的精神旗帜;小而言之,是个人行为的内在动力。文化决定观念,观念指导行为。在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进程中,先进的水文化一定会发挥重要作用。
前面引用过中国传统社会节水文化相对匮乏的观点,笔者对此基本赞同。总体看来,在我国水文化传统中,节水的意识和行为的确还没有成为普遍的社会文化习惯,也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制度约束。但也不宜对中国社会生活中节水的理念绝对否定。应当看到,在水资源缺乏地区,历史上形成了一些关于水资源分配和调控的管理措施,实际上也是节水文化的体现。另外,在部分地区民众的用水活动中,一些做法、民俗很好地体现了对水的自觉爱护和节约。例如,北京北海公园团城,早在公元15世纪初就建立起雨水利用工程,在地面上采用干铺倒梯形青砖和深埋渗排涵洞的做法,起到了良好的节水、存水效果,这里的古树长于高处不需特殊浇灌而能800年葱翠常青。云南丽江、安徽宏村等古城(古村落),泉水流遍全城(村),不同的用水严格遵守规矩,按地段、按时间进行,人人注意保护水源的清洁和安全。我国江南建筑(特别是徽州一代的民居),讲究“四水归堂”,即让四面屋面上的水都流入中间的厅堂(天井),下有水道流入田中,或在天井中放一水缸,收集雨水以备消防或浇灌花木。“四水归堂”含有“水生财气”、“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民俗心理,在实践上达到了充分利用雨水的效果。这些民俗习惯,很多都是不立文字的,然而在长期实践中已成为一种代代流传并自觉执行的信条,积淀为一种深入人心的价值观念、环境伦理,体现出了劳动人民爱水、节水的智慧和文化精神。在我国南方一些农村,至今仍然保持着这样的良好习惯,这是中华水文化中值得继承和弘扬的。
新时代的文化建设既需要纵向继承民族优良传统,也需要横向从世界其他民族寻求借鉴。限于资料,目前我们对于国外水文化的了解还不够广泛和深入,就现有资料看,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节水文化可以给我们深刻的启迪。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意识到了水资源问题的严重性。1972年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和1977年的联合国水事会议就发出呼吁:水不久将成为一项严重的社会危机,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就是水危机。有的国家甚至把水问题与政治问题、世界和平问题联系起来。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土耳其展馆中,有一条醒目的标语:“在伊斯坦布尔,用水是一种人权。”西方社会有人预言,人类20世纪为能源而战,21世纪将可能为水而战。全社会的水危机意识带动了全民的节水习惯。网上资料报道,法国巴黎组建了“节水警察”,违规者将面临500欧元以上的罚款,情节严重者甚至还面临牢狱之灾。澳大利亚是一个极度缺水的国家,政府制定的节水法规、措施相当细致,也相当严厉,比如,大部分城区限制使用洗碗机,不允许用自来水冲洗庭院过道等水泥地面、汽车和门窗玻璃。对违规者,第一次予以口头警告,第二次予以书面警告。如发现第三次,对个人处罚200~1 000澳元,对集体处罚1000~5000澳元。与政府法规相配合的是民众的广泛响应并自觉执行,还形成互相监督的社会机制。很多人家都有收集、积攒雨水的大水罐[3]。节水在全社会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在此基础上,节水型社会才会保持良性运行状态。台湾著名管理培训专家余世维博士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过西方社会的节水问题,他在英国一个公共场合洗手,打肥皂时,水依然流着。这时,旁边一位英国老太太神清严肃地盯着他。余世维马上关掉水龙头,并表示道歉,老太太才收回目光走开。到外国朋友家里做客,客人提出“喝一杯”的就给一杯,要“喝半杯”的即给半杯,说“不喝的”就不给倒水。而且,说“喝一杯”却只喝一点或一口没喝,是一种失礼行为,自己会觉得惭愧。这样的节水文化像血液一样遍布社会躯体,体现在每个细小的方面,让人不得不肃然起敬。当思想意识成为自觉的社会文化习惯时,它虽然无形,却无处不在;不是法律条文,但具有法令的约束效果!
相比之下,我国一些浪费水的现象很令人忧虑。在生产领域,传统农业延续数千年的“大水漫灌”的方式至今还在广泛使用。据报纸资料披露,兰州严重缺水,但该市的“长流水”特种行业——洗车——却格外“红火”,一年的耗水相当于洗掉一个杭州西湖。2009年,杭州市的小学生调查发现,杭州市洗车每天要用万吨水,全杭州1年光洗车就要洗掉两个西湖的储水量。郑州1年洗掉4个西湖的储水量,北京更是1年洗掉13个昆明湖的储水量[4]。大量的洗车用水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自来水资源,而且洗车的污水加大了城市污水治理的负担。我们经常看到,即使在一些水资源匮乏地区,也有大量用自来水浇灌草坪、刷洗车辆、冲洗马路的现象。在我们的会议室、接待室里,甚至是家里,满杯茶水一口未喝就倒掉,一瓶饮用水只喝了几口就弃之不顾的现象,岂不是司空见惯吗?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程。需要物质层面的措施,如推广科技手段改变传统的灌溉方式,利用节水器具、设备控制水流量,循环利用水,治理水污染等。也需要运用法治措施和经济杠杆,发挥制度文化作用,如,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即,管水不是简单地保证使用,而是要更多地考虑满足需要),依靠法规、制度加强水资源管理,调节水价等。2005年,国家6部委联合颁布了《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目标和措施集中于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已经产生了积极作用。但仅靠这些,并不一定能保证节水收到切实效果。因为,有了新的节水技术和器具,有的人(或单位)可能不感兴趣;提高水费,有的人(或单位)可能不在乎;修建雨水利用系统、废水处理系统,长远看来,都是有利于节约水资源的,但从暂时的经济效益看,有人觉得不如使用现成的供水更方便、更合算,因而对节水措施不积极。在生活领域,将水作为低成本而又取之不尽的资源,是城市人的一种惯性思维。现实生活中对水的浪费、污染等不良行为,深层都植根于不正确的用水意识,如“水值不了几个钱”、“(水价有政府补贴)不用白不用”、“(在地区与地区之间)谁节水谁吃亏”、“水不干净也影响不到我”、“先把经济效益搞上去,水污染了以后再说”,等等。这些不良行为和不健康的水文化意识,不是发生在个别人身上,而是带有一定普遍性,这就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了。由此可见,现代生活中的确存在一些落后的用水意识和水文化理念。水的使用涉及每一个社会成员,是他们的生活选择,有些行为是法律、制度鞭长莫及的,节水主要依靠人的文化自觉。文化的重要教化功能和培育功能正体现在这里。建设节水型社会,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就是发挥先进水文化的作用,进行文化心理上的除旧布新,培育全社会良好的用水素质和节水意识。当惜水、节水、爱水成为每一位社会成员自觉的生活习惯,发自内心的无言律令将在实践中体现为人的自觉行为,逐渐形成社会性的先进水文化理念。这样,真正的节水型社会就一定能够建立起来。
[1]李德山.弘扬水文化对塑造“节水型社会”的意义[EB/OL].[2008-11-21].http://www.greenview.cc/news_detail2.asp?id=104.
[2]贾绍凤.节水文化的传统缺失与创立机制[N].中国水利报,2008-09-25(2).
[3]杨蕴玉.澳大利亚的节水措施及其启示[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4):234-236.
[4]徐思莹,郑艳琼.小学生用数学计算节能:杭州洗车1年洗掉两个西湖[N].青年时报,2009-02-27(4).
G122
A
1671-4970(2010)04-0034-04
2010-08-28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TOTO水环境基金
尉天骄(1949—),男,安徽砀山人,教授,硕士,从事传播学、水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