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重大发展

2010-04-07 17:40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7期
关键词:生产力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林 春

(湛江师范学院 思政部,广东 湛江 524048)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重大发展

林 春

(湛江师范学院 思政部,广东 湛江 524048)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在马克思的哲学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在探索无产阶级解放的实践中都鲜明地体现了这种人本思想:关怀人、为了人、谋求人类的彻底解放;通过人、依靠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种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最具时代意义的基本精神之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发展第一要义”论、“以人为本核心”论、“发展成果共享”论、“建设生态文明”论,并作为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理论指南,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继承和重大发展。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

一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运用

(一)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

为什么人、以谁作为价值主体,以谁的利益作为价值标准,是价值观的主体问题,并且是根本问题、原则问题和核心问题,古往今来各种价值观体系的不同,归根到底就在于此。以人为本是人本主义的主体价值观,表现为一切为了人,以人作为价值主体,以人的利益和要求作为价值标准,它是区别于“以神为本”和“以物为本”的一种主体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都是“以人为本”的主体价值观,但两者又有根本区别。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以人为本”只是一种反封建神学“以神为本”的口号,由于阶级利益的局限性,他们在考察人时只能陷入抽象人性论、抽象的人道主义。其客观存在的“以人为本”实质是以资本家能自由赚钱为本,以工人能“自由”出卖劳动力为本。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把人和社会视为人劳动实践的产物,用具体的人和人的实践解释人和社会的关系,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P56始终把人的实践活动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把人民群众看作是历史的创造者。所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基本内容可以归纳为:关怀人、为了人、谋求人类的彻底解放;通过人、依靠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最具时代意义的基本精神之一。这一思想在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中以及马克思、恩格斯探索无产阶级解放道路的实践上都有充分的体现。

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哲学思想中最有价值、最具当代意义的哲学体系,它把实践活动看作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是人对待和处理外部世界的出发点,整个世界,自然界、人、人类社会,都可以纳入人、人的实践活动之中,由实践所决定,由实践来解释。实践唯物主义最鲜明的特点是从人和人的实践出发来看待世界,看待一切社会关系及人类历史的发展,这一哲学体系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哲学。

马克思、恩格斯在探索无产阶级解放道路的实践中也突出体现了人本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毕生都在追求人类的解放,他们的全部理论和实践都是为谋求全人类彻底解放、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理论和实践。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对无产阶级非人状况的深切同情,通过深入考察资本主义劳动异化现象,发现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导致劳动异化的根源,从而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非人道的本质。在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和寻求无产阶级解放的实践中,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并把人与人和谐相处、人性复归、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的重要特征,甚至最主要的特征。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宣布:“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P491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这样描述:“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3]P37这两段经典表述,前一段强调人的个性解放,后一段强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言而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彻底解放是共产主义追求的真谛。可见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最高体现。

(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运用

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他的根源深藏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4]P205科学发展观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它的提出一方面根植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另一方面有着深厚的思想理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作为指导。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虽然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使到这一思想在当代中国仍然是不可或缺的理论指南。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国情出发,立足于发展实践而提出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它遵循的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以人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承传和运用。

(1)“发展第一要义”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论”的唯物史观的坚持和深化。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运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所有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手里,即集中在已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更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2]P489可见,发展生产力既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前提条件,也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生产力本来就落后,再加上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指导思想失误,从1958年至1978年,我们错过了20年的黄金发展时期,把本来就落后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差距进一步拉大,使得当代中国发展生产力的任务尤为紧迫,现代化建设还要肩负着“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及“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双重任务。因而我国生产力发展也呈现出鲜明特点:在全球生产力发展的前沿水平进入“信息现代化时代”的今天,我们一方面既要补“工业现代化”的课,另一方面又要上好“信息现代化”的课。因此,发展生产力将是我国长期的“第一要务”。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绝不等同于生产力挂帅、GDP崇拜,它是以人为本的“第一要务”: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服务,当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发展发生大的冲突,损害到人的发展时,就算牺牲生产力的发展也要成全人的发展。例如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就算牺牲发展速度,也要把污染企业关停并转就是这个道理。因为环境问题事关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2)“以人为本核心”论,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直接承传。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着眼于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是在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中提出来的,其社会背景与当代中国的国情存在巨大差别。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和制度条件,但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阶段仍存在贫富悬殊、分配不公、甚至人的劳动异化。这就是当代中国所面临的复杂情况。科学发展观一方面承传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另一方面还不能追求纯一色的“以人为本”,只能在经济、社会建设的实践中,在思想观念上、执政理念上、政策措施上体现一切为了人、以人为中心,在物质财富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寻找平衡。笔者认为,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也存在差异:一是层次度不同:前者是一种哲学层面的价值观,追求的是理想世界的应然态;后者是一种结合中国实际的价值追求,是现实世界的现存态。二是适应度不同:前者立足于对资本主义现存制度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发展规律的提示,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理论武器,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后者是从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当代世界发展变化得出的经验总结,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对其他国家(包括资本主义国家)也会有良好的影响。三是对象不同:前者是普遍真理的原则,适于一切共产党人和社会主义国家所遵循;后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则,适用于当代中国,也能为世界所参考。四是手段方法不同:前者的实现要以私有制消灭为前提,主要使用无产阶级革命的方式;后者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背景下的实践,主要通过发展生产力、教育和实施政策调节来实现。因此在理论和实践中都不要把两者等同,以免出现教条主义式的错误。

(3)“发展成果共享”论,是对马克思共享劳动成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5]P126思想的具体化运用。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工人劳动成果越多越贫困,这是人的劳动异化现象,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实现“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5]P120。这种“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包含有让劳动者共享劳动成果的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成果共享”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公有制生产关系为主体基础上的“发展成果共享”,这种共享不能看作是“自我异化的扬弃”,而是劳动者共同体的主体自觉关怀。这本来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但我们长期以来没有很好关注这个问题,在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关系时,总是强调国家、集体利益而忽视个人利益。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成果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为了人民生活更幸福,就是要转变过去的做法,更多眼于对民生利益的关怀,让人民在积极创造财富的同时,能分享到更多自己的劳动成果,真正体验到自己劳动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5]P126的快乐,充分感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所以,“发展成果共享”论是对人民群众最直接的人本关怀,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又一大创新和发展。

(4)“建设生态文明”论,是对马克思人与自然互相促进、协调发展思想的深化运用。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重大战略,这一极具创新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战略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道并列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四大文明建设,其意义非常重大。在当代中国乃至当代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并不亚于其它三大文明建设,甚至更为迫切。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就是对人的关怀。马克思认为,自然环境是“人的无机身体”[5]P95,人的发展与环境(包括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人改变环境(自然)、环境(自然)改变人,[1]P55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推动着人和社会向前发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可见“生态文明”建设是共产主义事业的直接组成部分,意义重大。当代的社会发展,由于过分追求生产力的增长和物质财富的满足,对自然资源过分开发掠夺,已造成资源衰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成为不可待续发展,甚至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建设“生态文明”的提出,正是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环保思想在现实的运用,它既着眼于当代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迫切需要,也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和谐、更着眼于子孙后代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二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创新性发展

科学发展观并不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得出的理论产物,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总结概括而形成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思考的成果。正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所以科学发展观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普遍真理性,所以他才符合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他的人本思想才成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阐释和原则指导;也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实践性和发展性的理论品质,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力。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了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它从四个方面创新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

(一)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次,是马克思主义的首创,亦开创了世界各国发展思想的先河

科学发展观开章明义直接提出“以人为本是核心”,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直接创新。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原则是一切从人出发,以人为中心,要关怀人,依靠人,通过社会变革实现人性复归。但对于无产阶级执政党如何实现以人为本却没有具体细化和论述,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科学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决定论”更受无产阶级执政党领导人的重视,“以经济建设中心”自然成为主要的价值取向。从今天中国的社会发展状况看,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要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进了一步,更科学,更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和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党为了纠正“以阶级斗争为纲”错误而提出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战略思想,具有历史转折意义,它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这一思想没有过时,它至今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第一要义”论已包含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内涵,但又不局限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中“发展”既包括经济,也包括社会其它领域。当然,目前发展经济仍是重中之重,没有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其它发展都是空谈,但它不是唯一的,也不是越快越好。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是以人为目的的发展,是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经济建设为中心”也要服从人的发展需要。所以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更符合并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

(二)科学发展观开创了在生产力还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贯彻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范例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和共产主义的实现条件都是以社会生产力十分发达、消灭了私有制为前提,而科学发展观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开创了发展中国家在生产力落后、多种所有制生产方式并存条件下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这一实践意义非常重大,因为在可以预见的相当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阶段内,生产力的发展仍会是主要矛盾、多种所有制生产方式并存将是一个常态的客观存在。在这漫长的历史阶段,对人本关怀的诉求、对人性的关注和完善、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始终是伴随着人类的进步而发展。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是线性的,生产方式的变革更却是交错的,非线性的。科学发展观是在这种交错的,非线性的生产方式背景下探索社会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的实现,更具有普遍意义,也更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和世界发展趋势。在生产力还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贯彻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没有预见到和论述过。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实践在此领域也没有更多的建树(倒有不少失误教训)。邓小平、江泽民的探索已经开始关注到了科学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提出了很多宝贵原则和思想,并在实践中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直接的思想和实践源泉。时代发展的要求把科学发展的历史任务交给了胡锦涛第四代领导集体,可以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一个历史的机遇,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在生产力还不发达的国家贯彻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其困难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因为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人的物质生活基本满足为前提,也以社会物质财富较为丰富为基础,这样,个人才有不再为温饱操劳而追求全面发展的可能;社会才能提供更多更好的条件满足个人实现全面发展的需要。当代中国的生产力水平显然还达不到这一要求。因此,科学发展观仍需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第一要务”,落实“第一要务”就是落实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但又必须正确处理好两者关系,在落实“第一要务”时要把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放在核心位置,在顾及人的全面发展中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力争实现平衡、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在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探索,将是一项空前的事业,也是一种伟大创举。我们坚信,它将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一种全新的面貌,将给中国人民带来更多的幸福与自信、自豪,将把中国引向一个更加强盛和谐的国度。

(三)科学发展观没有彰显意识形态对立,不仅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国家也会有良性的影响作用,因为它是解决全球面临共同危机的有效方法

世界进入21世纪,“冷战”结束后,全球的彰显的意识形态对立逐步为共同“反恐”和应对全球危机的合作需要所代替。正因为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关注贫富分化、关注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等内涵具有全球性意义,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和共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面临着同样的发展问题,因而也在不自觉地“践行”着科学发展观,这一点从他们对当代中国和胡锦涛主席的赞誉和认同中不难看出。科学发展观意识形态对立并不彰显这一特性,有利于我们发展国与国友好关系,尤其是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关系,也有利于我们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大业,并已在实践中体现出良好效果。例如,我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坚持和平共处原则,不搞意识形态对立,大大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大国和平崛起的形象;在应对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中,我们尽了一个发展中大国的义务,为资本主义国家尽快摆脱危机也给予了巨大帮助,从而大大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又如,在处理两岸关系时,“胡四点”对台展现出最大诚意,尤其是“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使到对民心的争取和关怀成为对台政策的主旋律,取得了良好效果。我们并非主张“阶级调和”论,但毕竟阶级斗争是人类无奈的一种选择。历史证明,意识形态的对立冲突,终究增加世界成本,也会带来世界的不和平和不稳定,随着“冷战”的结束,在世界进入多极化发展的今天,各种不同意识形态国家能在和平共处原则下各自发展并非坏事。如果能从和平共处中能找到一条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路,更是人类的福祉。科学发展观正有此意义,这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大发展。

当然,科学发展观并非无原则性。在指导思想、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祖国统一等问题上毫不含糊,寸步不让,意识形态旗帜鲜明。但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上升到对立层面,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四)科学发展观为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跨越提供了可能

怎样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事实上,自由王国只是在由必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这个自然必然性的王国会随着人的发展而扩大,因为需要会扩大……但是不管怎样,这个领域始终是一个必然王国。在这个必然王国的彼岸,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6]P926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跨越,这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但尚未找到可行的跨越途径。从马克思的理论看,只要发展生产力还是人们追求的目标,生产规律和追求物质财富始终是对人的奴役,始终达不到彼岸。要由此岸跨越到彼岸,就要追求“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即人的个性自由发展;要追求人的个性自由发展就要让“必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要让这种不自由的劳动终止,就要满足人生存的物质“需要”。这一逻辑思路很清晰,关键在于“需要”的满足。“需要”既是客观的,也是观念的。当它作为人的生存发展基本条件时,是刚性的、客观的;当它作为人的奢侈需要时,又是弹性的、观念的。也就是说当刚性的、客观的基本条件满足后,实现“跨越”的关键就在于观念的转变了。当前人类的生产力还未达到普遍解决前者需要的水平,后者的需要却令人担忧地膨胀起来。人们以拥有多少亿万财产、多少套豪宅、多少辆豪华汽车作为自身的炫耀和别人的羡慕,这种现象普遍存在,真的有这种需要吗?能否转变这种片面追求物质财富的观念是实现“跨越”的关键,科学发展观就能为这种转变提供了可能。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强调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其实质就是对片面追求生产力发展的纠正,是对人过分追求物质财富观念的一种纠偏。有人测算过,美国人均GDP是中国的100倍,人均消费水平大约是中国人的35倍,如果中国人的消费水平也达到今天美国人的平均水平,则需要增加7个地球才够用,这真是一个骇人的数字。从保护地球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改变人们过分追求物质财富观念,比单靠发展生产力来满足人的物质财富需求意义更大。当然我们不是禁欲主义者,改变观念的目的只是为了引导人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其实物质财富的需要对个人来说,能达到基本满足就可以了,不是越多越好。一心追求财富的人其实并不幸福,反而成了“钱奴”和“物奴”。而就社会来讲,个人拥有过多的财富,社会财富的使用边际效益就会大大降低,其实是一种浪费。如果每个人都践行科学发展观,把追求放到人的全面发展上,这个浪费就会大为减少,社会资源将得到极大节约。久而久之,人们的观念就会向共产主义方向转变,这就为实现由“此岸”向“彼岸”提供了“跨越”的可能性。当然,这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4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5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责任编校:燕廉奚)

D028

A

1673-2219(2010)07-0050-04

2010-02-09

本文为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008ZY025)的研究成果。

林春(1958-),男,广东廉江人,湛江师范学院思政部书记,副教授,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与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生产力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