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不同”路径和共同责任

2010-04-07 10:53:30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0年2期
关键词:公共课中国化哲学

王 静

(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党委办公室,河北 石家庄 050091)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不同”路径和共同责任

王 静

(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党委办公室,河北 石家庄 050091)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高等院校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即公共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和哲学专业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这两种教学传授的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都在向大学生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思想,区别只在于哲学专业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对更多地关注于“理论理性”,公共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多地关注“实践理性”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两种解释路径都是诠释和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创新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哲学;路径;责任

一、两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价值定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在中国的高校教学中有两种形态存在,一般把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教学称之为“学术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或者叫作“论坛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有的干脆称之为“专家式”、“学者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教学模式,认同西方的哲学语言,使用的多是规范式的、学理的哲学语言,概念、范畴也多是西方的语言体系,委身于所谓的“形而上学”的知识体系之中。而把高校里从事公共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称之为“意识形态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或者“讲坛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有的称之为“大众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教学模式,使用的多是“中国化”的哲学语言,少了许多思辨、抽象的哲学语言,概念范畴也多赋予了中国化的理解,存在着“形而下”的知识思想体系。

正是由于这种人为的、外在化的划分,使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存在着“两张皮”现象,使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产生了错位的理解,而不能完整地、准确地、全面地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者认为,这两种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划分,应当视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同解释路径,也可以将其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不同学派。

公共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尊重哲学专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承认,从一个学科的发展角度来讲,学术派别的多元化是一件好事,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学术自由的氛围;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产生不同的解释,发生学术争论,也是正常的,应当相信在信息时代生活的大学生是有免疫力的。多元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可以为公共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提供多维的视角和宽泛的理论资源,可以更好地促进公共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

哲学专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应当尊重公共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尊重“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尊重中国的思想和传统文化发展史。处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要不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是所有的高校教师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在社会转型时期出现了轻视马克思主义哲学、边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倾向,很多人说这是由于公共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将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的结果。笔者认为,这是不公平的。不管是哲学专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师,还是其他专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师,一个共同的目标都是向大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此同时,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也不仅仅是“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师的事情,更是所有教师乃至全社会的事情。

二、两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定位

公共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哲学专业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两种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路径,其区别是相对的,它们的区分只是两种诠释和研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平台,而且这个相对的区分也是以两种路径诠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互贯通和相互渗透作为前提和基础。而学习、研究、阐发的都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初创时的文本和文献资料。例如马克思留给我们的大量手稿和笔记,早期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后来的《1856-1857年经济学手稿》、晚年的《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等,都是最新面世的马克思主义文本。在这里需要两种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路径研究者共同探讨。比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哲学渊源要比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加深远,是以东方文明为本,并且与西方文明“综合”的产物,这就要求研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的哲学专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不要使哲学专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专一化”、“狭窄化”,要打破学科壁垒,整合学科之间的分隔。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讲马克思主义肯定不行,但如果以教条化或“西方化”理念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肯定会“水土不服”。目前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边缘化”,原因之一就是教条化或“西方化”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结果。

当然,公共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哲学专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其思想内涵上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区别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公共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内容是以中国的实践为基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智慧的源泉,以“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态为努力方向,即“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其目标就是建设中国、发展中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公共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还肩负着对哲学学理、学术的创新发展的光荣使命;二是哲学专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世界范围内的哲学潮流为背景,重在阐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理、学术研究,同时,也在规范性的程度上,用一种个性化的方式关注着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发展,从而做出对当代中国的个性化的诠释。

因此,笔者认为公共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哲学专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是既分工又协作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两种马克思主义哲学诠释路径问题。

第一,公共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哲学专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都必须首先具有规范性的学理意识,都必须以实践思想的建立作为主题,解读、诠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时两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路径也必须以“理论理念”的建立作为主题,进行深度和广度的中西方哲学史和哲学学理的研究。福柯曾提出,历史是“同心圆”的衔接,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历史不仅是同心圆的衔接,历史的存在更在于其话语的发展。借用诠释学的基本方法,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做到“五味”,即“意味、实味、韵味、史味、创味”,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探讨以及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是建立在线性的历史逻辑中,“撕裂”历史,在其“横断面”上来研读和体悟,而这就需要寻求“理论观念”的建立、继承,即规范性的哲学学理思考。因此,两种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路径必须进行分工和协作,尽管这种分工和协作是相对的。

第二,公共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哲学专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都必须具有思维方式的创新意识。都存在着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发展哲学化、理论化和逻辑化的逻辑判断。因此两种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路径都必须以观察到的问题和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做深度的思考,提出各种个性化的哲学见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主要成果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并不是针对某一个问题或某一个现象,而是对中国历史、中国国情、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总体把握,其核心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际上已经演变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如果没有1978年的“实践检验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很难想象今天中国的改革发展会是什么样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维方式是把理性批判精神、历史唯物主义态度、价值观的导向、选择与建构的努力,在实践创造与自律相统一的机制中开辟了新的哲学原则。而这样一种思维的创新意识在哲学专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或者更进一步说在学术界没有体现出来,多数学者只是在“注释”、“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本、思想,并没有在整体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做出创新,但是却对公共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思维资源和学理依据。因此,如何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发展提供创新的思维方法,也是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条路径必须思考的问题。

三、两种马克思主义哲学解读路径的现实定位

首先,哲学专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对更多地专注于“理论理性”,而公共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多地专注于“实践理性”,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也就是说,公共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以“实践理性”为主题,在重新研讨马克思以来的各种哲学文本的时候,聚精会神地解读和阐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中的哲学思想,特别注重揭示和诠释其独特的、创造性的、具有中国实践和文化底蕴的非显性内涵。而哲学专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深入地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成果,包括哲学史方面的成果,也包括政治哲学、经济哲学、文化哲学、价值哲学、历史决定论、实践解释学等学术成果,将其合理的学理性成果整合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为大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理论理性的支撑。

其次,相比较而言,哲学专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注重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本本义解释,重在讲“经”;公共专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注重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本意义及其发展,重在释“径”。文本的本义是属于作者的,不能随意解读;文本的意义是属于读者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和发展。文本的本义是文本意义的基础和前提,而文本的意义则是文本本义的“释经”、发展和内容的发挥。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哲学专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培养大学生成为一名哲学专业的大学生,是培养“专门的”人才,而公共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则不是培养大学生成为“某一个人”的过程,而是培养大学生成为“一个人”的过程,是培养大学生成人的过程,是培养大学生成为一个“全才”,从而使一个大学生不仅学业上成人,而且社会上也成人的过程。

再次,哲学专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侧重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判断和价值判断,公共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侧重于事实论证和实证判断。但必须要说明的是,两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路径其共同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理论。“是什么”并不能必然地推论出“应是什么”;反之,“应是什么”也不必然地推论出“就是”。在“是什么”和“应是什么”之中,还必须思考“为什么是”。这是所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师的共同责任。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种解释路径都是诠释和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创新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只有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更加完整准确地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不断地为推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陈一新.论米歇尔·福柯的历史哲学[D].江西师范大学,2004.

[2]张燕梅.历史、文本与同心圆[D].陕西师范大学,2004.

责任编辑:焦世玲

责任校对:武玲玲

Different Approaches and Common Duty in the Teaching of Marxism Philosophy

Wang Jing

There are two distinct teaching modes of Marxism philosophy in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 specialty course for the students majoring in philosophy and for the rest of college students.Both of them teach students the theories of Marxism philosophy,offering them the basic theories,opinions and ideas and the difference is that the former focuses on the theoretical rationality while the latter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actical rationality.These two modes can interpret Marxism philosophy,contributing to its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Marxism philosophy;approaches;duty

B1

A

1673-1573(2010)02-0122-03

2010-03-25

王静(1964-),女,河北任丘人,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公共课中国化哲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中国藏学(2022年1期)2022-06-10 05:52:00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菱的哲学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58
Factors Affecting Memory Efficiency in EFL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配器课在师范高校公共课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37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2
实践应用取向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实验教学的有效实施与应用
高职院校公共课分类分项教学安排的实施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