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雪
“火”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早期理解世界、理解宇宙的最为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中国的“五行说”把“火”作为万物的起源之一,古希腊哲学家也认为“火”是构成世界的四大元素之一。“火”的概念进入人们的观念世界,人们借助这一具体认知工具,逐步认识身边抽象的事物和概念,衍生出一系列与“火”有关的隐喻。
1.概念隐喻理论。
在当代研究中,隐喻被视为是“思想的修辞手段”[1],是一种认知方式,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研究对象。莱考夫和约翰逊指出:隐喻具有普遍性,语言中充满了隐喻,通过分析大量语料,他们发现英语的许多表述式都来自概念隐喻。概念隐喻是当代隐喻理论的重要术语,是对一般隐喻表达的概括和总结,是归纳语言事实后的抽象,是来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映射[2]。
莱考夫用“记忆术(mnemonics)”[3]来说明概念隐喻的映射关系,用公式表示为:+目标域是来源域+(TARGET DOMAIN IS SOURCE DOMAIN)或者+目标域作为来源域+(TARGET DOMAIN AS SOURCE DOMAIN)(概念隐喻在英文中用小体大写字母表示,在汉语中用+……+表示)。例如:在分析概念隐喻“+爱是旅行+”(LOVE IS A JOURNEY)时,莱考夫指出该隐喻是根据旅行的经验来理解爱的经验,即从来源域(旅行)到目标域(爱)的映射。概念隐喻是两个不同概念领域的映射互动,人们常通过具体事物认知抽象概念。
2.隐喻的差异性。
隐喻概念植根于语言,而思维植根于文化。由于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和历史传统的区别,不同的民族对同一类客体观察和理解的角度往往有所不同。所以,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对同一事物可能有不同的隐喻方式及其表达。
透视文化,了解隐喻所体现的文化色彩差异,可以揭示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目前许多研究只关注隐喻的普遍性,忽略了其差异性。考维塞思强调我们在研究中平衡考虑隐喻的普遍性和差异性,并就隐喻的差异性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共同的身体体验只为隐喻的普遍性提供潜在的基础,而不同的社会文化经验和认知加工过程带来隐喻的多样性[4]。
可见,我们应该从认知和文化两个视角研究隐喻。本文拟就汉英与“火”有关的隐喻进行收集、归类和分析,进而探讨不同语言文化中隐喻的普遍性和差异性。该文的语料主要来自网络搜索以及笔者反省。由于出处较多,谅不逐一列出。
1.汉语—英语“火”的隐喻共性。
通过对所收集的英汉语料的分析处理,笔者认为以“火”作为源域的共同概念隐喻可以归纳如下:
+愤怒是火+(ANGER IS FIRE)
(1)他怒火中烧。
(2)他顿时火冒三丈。
(3)He blazes with anger.
(4)His temper flared up.
+爱情是火+(LOVE IS FIRE)
(5)因为那团火在我心中,烧得我实在难耐呀。
(6)献给被爱情灼伤的人——放弃又何必执着。
(7)Love is burning in my heart.
(8)Sparks flew the moment they first saw one another.
+热情是火+(ENTHUSIASM IS FIRE)
(9)昨天去了工地,那里干得热火朝天,进度很快。
(10)三十二名支教老师,三十二颗火热的心。
(11)That is a speech lacking fire.
(12)No matter what happens,ignite your enthusiasm and keep the fire burning.
+思想是火+(IDEAS ARE FIRE)
(13)交流能产生智慧的火花。
(14)让我们以此次学习考察为契机,燃旺思想之火,激活发展潜力。
(15)It's amazing to me sometimes what can spark an idea.
(16)…Burning with the fire of lust,with the fire of hate,with the fire of delusion…
+枪炮弹药是火+(SHOOTING IS FIRE)
(17)争论“谁先开火”没意义,加沙需要的是停火。
(18)在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诞生了许多荡气回肠、意义深远的革命歌曲。
(19)The police opened fire on the protesters.
(20)The city came under fire from anti-government forces last night.
2.汉语—英语“火”的隐喻个性。
汉语中独特的“火”的隐喻
+病理现象是火+
(21)要避免“上火”,要按时作息、定时定量进餐,忌暴饮暴食。
(22)新鲜绿叶蔬菜、黄瓜、橙子、绿茶、绿豆汤、赤小豆汤都有清火作用。
英语中独特的“火”的隐喻
CRITICISM IS FIRE(+批评是火+)
(23)She answered the fire from her political critics.
(24)The proposition was subjected to a fire of criticism.
3.讨论。
根据上面提炼出的概念隐喻我们发现汉英中以“火”作为源域理解抽象事物的共性大于个性。共性的原因应归根于我们共同的身体经验。火,情感,军事,战争等是人类共同的经验,汉英两语言中都存在用“火”这一具体的事物来理解抽象事物情感、思想和战争等,体现了隐喻的普遍性。
首先,借助“火”来表达愤怒的情感是以生理现象为基础的。不同民族的人们对愤怒的体验大体是相同的,即在生气时,会产生体温上升,脸红等生理反应,就温度提升和颜色变红而言,这与火燃烧时候发出的光和焰的物理性质具有相似特点,所以人们用“火”来概念化愤怒的情感。爱情也是一种情感体验,虽然各民族在文化习俗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别,但恋爱时经历的心理过程相似。甜美的爱情给人以温暖,正如歌词中所描述的那样:“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火焰温暖了我的心窝”,但等待爱情、失去爱情的感受却可能是极度狂热与无奈,让人心痛如同烈火烧身,有被灼伤的感觉。情感有强弱之分,火则有大小之分。强烈的情感就像炽热的火焰燃烧一样,情绪热烈,气氛高涨。除了愤怒和爱情之外,火还可被用来隐喻热情:火一样的期待,火一样的渴望,火一样的诚挚等。由此,我们发现,在+愤怒是火+、+爱情是火+和+热情是火+这三个概念隐喻的类属层面存在概念隐喻+情感是火+。汉语、英语中都存在用“火”来隐喻情感的认知方式体现了隐喻的普遍性,这要归因于我们共同的体验:情感是人类共同的身体体验,“火”是人类共同的生活经验。用“火”来隐喻愤怒、爱情和热情等是将抽象的情感映射到具体的相似的日常生活经验上来。
火在西方思想中是文明、理性、光明的象征。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一切都在流变之中。赫拉克利特也认为人类的思想意识本身是火的一种形式。思想是人类特有的共同的身体体验,汉语中也存在将思想映射到火的隐喻,+思想是火+这一概念隐喻是汉英基于共同的身体体验而形成的共性。火具有二重性,可以带给人类温暖,也可以带来灾难和破坏。在古代的战争中,火就成为一种作战的手段了,被用来消灭敌军,破坏敌人的武器等。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很多现代化使用火的武器和器材,包括枪炮弹药等。人们在认知过程中便形成了用火来概念化这些武器,进而形成概念隐喻+枪炮弹药是火+。
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指导下,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中医医学理论体系。中医上用“火”的概念类比人体阳气的正常状态,是基于人们对概念抽象的原型“火”有温煦、给人以热量的原始认识和直接体验。中医上的“火”还可用以表达在致病因素作用下阳气失常的病理状态,是受人体五脏理论影响的结果,汉语中有“上火,败火”等隐喻表达法,可以提炼出概念隐喻+病理现象是火+,这是汉语中独特的隐喻。另外,同一概念隐喻尽管在类属层面上表现出普遍性,但在种属层面或者具体性上可能表现出差异4。我们发现汉英以“火”作为源域的概念隐喻中就存在这种现象。批评本身是思想的体现,+批评是火+与+思想是火+这两个概念隐喻是类属与种属的关系。+思想是火+是汉英共同的概念隐喻,然而+批评是火+却仅存在于英语中。
隐喻是认知得以深化的前提之一、是丰富人类语言的有效手段。语言中隐喻的表达能够帮助我们分析人类认知模式、思维特点和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等重大问题。上文概括了汉英“火”的隐喻的共性和个性并对普遍性和差异性存在的原因做了解析。作者将普遍性归因于人类共同的身体体验,支持莱考夫等人的关于隐喻具有体验性的观点。同时,依据考维塞思有关隐喻差异性的观点,文章指出了汉英“火”的隐喻的差异所在。研究发现丰富了语言和思维微观层面的对比分析,在跨语言研究方面给予“当代隐喻理论”有力的支持。
[1]Lakoff,George.A Figure of Thought.in Metaphor and Symbolic Activity,1986,(3).Vol.1:215 -225.
[2]Lakoff,George and Mark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Lakoff,George.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in Ortony Andrew(Ed.),Metaphor and thought[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202-251.
[4]Kovecses,Zoltan.Metaphor in Culture:Universality and Varia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151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