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颖
从女性主义批评到性别批评
刘 颖
性别批评作为一个整合的研究模式,是对女性主义批评的扬弃和发展。性别批评的发展使文学研究扩展到社会性别现象之中,从而对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和男性的性别建构进行社会文化分析。
女性主义批评;社会性别;性别批评
不同历史时期的的女权运动和批评视角勾勒出女性主义批评的三个主流方向: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以凯特·米莉特的《性政治》为标志,选用男性作家经典文本,通过分析由男性建构的社会价值规约下的女性形象及其经历,揭示了在文学这种父权制意识文化产物中的性别歧视和压制,对男性作家在作品中表达和再现女性形象的权威性和可信性进行质疑和挑战。七十年代后期,伊莱恩·肖沃尔特以“女性批评”(gynocritics)致力于女性的文学创作和批评阅读,重寻再版被湮没于男性权威话语之外的女性作家及作品,重读审视历史和神话中的女性形象和主题,以求重新建立以女性独有的生活历史、审美体验为内容的女性主体身份。以米莉特和肖沃尔特为代表的英美学派所主张的这种细读和阐释文学文本,并视文学文本为社会政治对妇女生活命运的直接观照的实践性,与同时期出现的、以伊利格蕾和克里斯蒂娃为代表的法国学派的偏重理论性不同,后者将批评的着眼点放在后结构主义对西方哲学传统中的逻各斯中心的解构上,注重文学批评中的语言、表征、符号和心理表达,通过分裂的语言,多元的差异来消解西方文化中的男性知识和理性主体,颠覆大一统的菲勒斯男权话语价值中心的二元对立体系。后结构主义的女性主义者认为,女性和男性都是不确定的、无界定的主体,不存被概念化和归类化的所谓主体,只有通过演示性的意义规范化才能获得其男性或女性的性别认同。海伦娜·西苏的女性写作 (l’écriture feminine)正是探寻被压迫的女性独特的自发性表述,并由此引发对女性写作和女性言说的后续讨论。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 两种女性主义批评模式,一种是具有鲜明政治色彩的、通过文本的社会批评重塑女性身份的努力,一种是学院气质浓厚的、对父权制传统主体和传统语言进行描述和解析的尝试,在不断碰撞并相互渗透中衍生了一种新的研究方向——性别批评。性别批评的相对化整合倾向有助于从广泛多重的层面理解和把握性别关系,使实践操作和理论研究形成优势互补,并结合当前对性别研究的最新成果,采取科学的分析方法,从全新的视角阐释文学文本,而避免重走本质主义的旧路,把文学批评等同于社会政治批评。性别批评的发展使学科的研讨对象不再局限于研究女性及其女性的作品,探寻女性身份和女性语言,而是继续扩展到社会性别现象之中,对女性和男性的性别建构进行系统化分析。
在讨论性别研究之前,需要厘清“生理性别”(Sex)和“社会性别”(Gender)这一对立的概念范畴。生理性别,作为生物的构成,指的是与生俱来的男女生物属性,而社会性别是一种文化建构的产物,是通过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对人的性别意识和性别行为的塑造,并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变化。“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的区分抽离了性别差异所依托的生物学载体,强调了男性和女性在性别角色认知中的社会文化意义。西蒙娜·德·波伏娃在她的作为西方女性主义经典文论《第二性》中,明确指出女性在父权制的历史文化中处于劣势的根源:“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在生理、心理或经济上,没有任何命运能决定人类女性在社会的表现形象。决定这种……所谓具有女性气质的人的,是整个文明。只有另一个人的干预,才能把一个人树为他者”。[1]这一女性主义批评的开创性论断在此后被不同的思潮流派包括社会性别批评吸收和发展。无疑女性主义的两种认识论在重新评价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建立女性自己的美学,呼吁妇女独立解放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是无论是英美学派的重构,还是法国学派的解构立场,都无法避免陷入两种极端的困境之中,即把男、女两种性别看成二元对立的两个极点,以此为基础,探讨女性从属于男性的边缘劣势地位,要求女性以男性为参照系获得同等的价值和权益,部分女性主义者因过于强调女性的独特经验及女性内在品质的优越性,从而进一步肯定并加剧了这种二元分化走向。而对女性的社会压迫和文化歧视正是源自西方十八世纪理性主义以来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等级化的性别二元对立,好/坏、精神/肉体、文化/自然、主体/客体、男性/女性渗透影响到社会各个领域的思维定式之中。因此后期的女性主义批评也提出了对这种二元对立的性别关系的质疑,这也正是性别批评研究的出发点。
鉴于这一基准认识,即性别身份和性别差异是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的产物,并非由两性的生理属性所决定,社会性别的形成与阶级、种族和其他权力形式密切相关。社会性别不是个体的固有本质,因此不能片面地单求从女性的生活与体验中归纳出所有女性共有的性别身份原则。性别批评着力于探究具有社会文化内涵的社会性别的建构机制,对社会性别问题进行整体性思考,认为男性和女性身份的形成不是本质化、自然化的结果,而是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变化的文化现象。性别批评因此强调女性身份和男性身份界定的相关性,即男性的性别角色是通过什么是女性而获得,女性的性别角色是通过什么是男性而确立。这种性别关系的能动性体现了文化的制约机制,反映了个体与主流的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话语的相互作用。性别批评关注的是历史和文学中的性别塑造,分析在社会对性别现象的想象与观念中,女性和男性不同的感知,对性别关系和角色的差异理解和对此发挥影响的权力结构,识别为适应性别秩序而内化的文学和美学策略,捕捉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性别颠覆和反抗,目的是要在一个具体的社会和文化的文本中去分析性别关系,从权力和性别的互相作用中理解和把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极其可能的改变。
性别批评认为所有的艺术形式和行为都可以从性别的视角来阐释,因此社会性别具有普适性,是各项知识的基础。[2]然而渗透到性别秩序中的权力及受惠群体的利益往往刻意掩盖性别关系的本质。福柯的权力概念和主体理解给性别研究提供了可能性,即在特殊语境中分析女性和男性的具体经验,也即作为通过历史话语所建立的主体。主体的思维和行动刻上了社会规范和控制的烙印。个体成为主体并非只是由于臣服于话语与权力,它还可以塑造和决定自己的生活,对异质规定进行反抗,从而产生反对话语,达到重估主流话语的目的。福柯把话语视为知识组织的历史形式,使之与权力的生产和再生产相联系,这就使当下的权力操作对个体的控制得到了历史的系统的解释。权力是控制影响话语的根本因素,话语和权力是不可分的一体,权力是通过话语得以显现,对话语的掌握就是对权力的掌握。性别话语对进入到政治、经济、文化中的话语进行规范和生产,将女性置于男性的“他者”地位,将女性话语置于男性主流话语之下,并促使这种权力话语分配的标准化和正常化。性别批评就是要在文学文本这一历史的见证中聚焦于社会权力的基本要素——社会性别,揭示并质疑象征帷幕下的等级性别话语秩序。
姿势、表情等行为规则和衣着打扮等服饰要求也构成了男性和女性的特征与差异,社会对女性的形体和行为的要求显然比对男性苛求许多。女性为迎合淑女规范的种种身体控制和自我约束实际上是对社会统治关系的臣服。被写入男性或女性特征的社会规则和惯例是处在一个持续地被演示的过程,个体通过着装或言谈等行动,产生建立了依据社会要求而形成的性别。所以性别的形成,采用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用语,是一种行为,或以朱迪特·巴特勒所言,是述形性的效果。每一个文化所定义的性别特征和差异都有所不同,性别批评的任务还要关注“差异获得转义或者新义的过程。”[3]因此,性别批评的研究对象还要包括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性别特征及其差异,以及性别转化过程中所承载的社会文化动因。
社会性别是文化建构的产物,这就要求性别批评也把男性研究作为性别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性别批评框架下进行两性视角的对话。更多情况下性别批评把注意力投向女性,相对于女性对女性性别特征的丰富表述,男性表现得似乎是一种毫无特点,中性化和模式化的人,性别本质所包含的男性体验和身份常常被有意或无意地忽略掉。实际上男性的地位是通过女性的阶级、伦理、宗教、年龄等因素而确定的,男性与权力的关系,男性的社会化进程,男性的危机是社会性别关系中不可回避的话题,因此“研究男人和男性作为历史、文化和社会中不断变化着的构成现象,”[4]不仅是男性研究的目的,也是在性别批评的框架下更好地与女性研究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从而更为客观地探讨文学作品中的性别建构及其内含的社会文化意义。
性别批评作为一个整合的研究模式,是对女性主义批评的扬弃和发展。它突破了传统的学科界限,在社会学、人类学和文化学知识的交叉网络中进行文学批评,采用话语分析、解构主义和阐释学等多元化研究方法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性别关系,其明确的问题意识,兼收并蓄的批评实践,为文学理论和研究开拓了广泛的思考空间。
[1]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309.
[2]Vgl.Christina von Braun/Inge Stephan,(Hg.): Gender Studien.Eine Einführung. Stuttgart/Weimar:Wetzlar,2005.S.18.
[3]Marie-luise Angerer/Johanna Dorer (Hg.):Gender und Medien.Theoretische Ans?tze,empirische Befunde und Praxis der Massenkommunikation.Ein Textbuch zur Einführung Wien:Braumüller, 1994.S.11.
[4]BauSteineM?nner(Hg.):Kritische M?nnerforschung.Neue Ans?tze in der Geschlechtertheorie.Berlin/Hamburg:Argument-Verlag, 1996.S.6.
FromFeministCriticismtoGenderStudies
Liu Ying
Gender studies, as an integrated research mode, is both discard and development of feminist criticism. The development of gender criticism has enabled literary studies to extend to the phenomena of gender in the society and thereby to analyze the gender structure of male and female characters in the context of social culture.
feminist criticism;gender;gender studies
ClassNo.:I206DocumentMark:A
赵洁婷 蔡雪岚)
刘颖,在读博士,副教授,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邮政编码:116029
1672-6758(2010)06-0079-2
I20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