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俗文化研究回顾与展望——兼论湖南的研究成就与缺陷

2010-04-07 08:43李红琼黄正泉
关键词:龙舟生产力民俗

李红琼,黄正泉

(湖南农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端午节俗文化研究回顾与展望
——兼论湖南的研究成就与缺陷

李红琼,黄正泉

(湖南农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端午节是中华各地最主要的传统岁时节日之一,对端午节俗历史性的考察由来已久。其成果多从社会学、民俗学及政治学功用出发,注重民俗事象的缘起与变迁,为今天的端午节俗文化生产力研究提供了充分的前提条件。对其经济意义的研究依然处于起步阶段。文化生产力理论与端午节俗文化研究之间的结合,是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必然要求和必要尝试。

端午节;文化生产力;节俗文化;民俗文化产业

2006年,端午源头、龙舟故里——湖南汨罗申报“汨罗江畔端午习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汨罗一直被公认为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发祥地之一,端午节俗文化成为湖湘文化的品牌之一。早在 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就引起了国人对保护节俗文化遗产的重视。加上近些年假日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008年端午节被确定为法定假日,端午节俗文化生产力的研究与开发有了更广阔的发展潜力与空间。

一、端午节俗文化的研究动态

端午节是中华各地最主要的传统岁时节日之一,其节俗文化内容丰富,对端午节俗历史性的考察,由来已久[1-3]。其成果多从社会学、民俗学及政治学功用出发,注重民俗事象的缘起与变迁,这些累积为今天的端午节俗文化生产力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充分的前提条件。

(一)端午节俗文化的社会学、政治学表达

自魏晋以后,众多古代文献对端午节俗进行各种记录与描述,为后续研究留下了宝贵信息和资料。其中,《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所引《武陵竞渡略》一文,详细记载端午风俗和龙舟造法,堪称研究端午岁时文化最为详尽的历史文本资料。

近代以来,众多学者在当时社会流行的“革命”语境影响下,主张改变以往政治家与教育家看问题的眼光,转而将注意力投向民众生活,到民间去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出路。他们积极搜集民间歌谣、故事与传说,进行各种民俗的采录与编辑整理工作,形成大量早期民俗学成果,其中主要有胡朴安的《中华全国风俗志》和尚秉和的《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它们都曾涉及端午岁时的内容。这一时期,专门研究端午节俗文化的学者中,最著名的应该是闻一多(闻一多.端午考[C]//闻一多全集.北京:三联书店;闻一多.端午的历史教育[C]//闻一多全集:(五)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10-14)、江绍原[4]和黄石[5]等人。他们开始注意到官方节日与民间传统之间的二元结构的差异与冲突,着重考察与还原端午节俗文化的民间生活意义,认为端午节渊源于民间的祭神、祈福与送灾,是一种民间生活祭典,而非官方的政治祭典,从而对追悼屈原之死的政治学传统功能提出异议。这一论点也得到现代台湾学者凌纯声[6]的进一步支持。

现代学者继承近代研究传统,继续关注端午节俗文化的二元结构话题。其中,关于端午节俗与屈原的关联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政治文化意义依然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围绕这一话题,端午节俗文化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屈原与龙舟方面[7]。但也有很多学者在继续强调端午节俗文化的民间生活功能的同时,开始趋向对其经济、娱乐与卫生等多元功能的综合分析。乌丙安先生就认为端午节如果只是一个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未免过分强调了特定地方的纪念性内容,夸大了利用其政治性的功利目的,这从整体上冲淡并损害了一个全民共享的祝福祝寿、期盼吉祥的美好节日,应当抢救并保护端午节原汁原味的文化形态[8]。另外李瑞岐、杨培春等主编的《中国龙舟文化研究》[9]和日本学者直江广治的《祭典与年节活动》[10],就认为竞渡是防涝抗旱的生产礼仪。同时,因现代文化人类学的各种不同流派影响,端午民俗文化研究开始趋向对节俗文化的内部结构分析。如李亦园关于屈原与端午习俗的结合研究[11],以及美国民俗学家理查德·道森对两湖地区龙船节的考察[12]。萧放则在通过对明清端午节俗变化的研究,强调北方端午主要是辟邪和游赏,南方端午主要是避瘟与竞渡,但不管南方北方,端午的信仰心理都趋于弱化,娱乐功能在持续增强[13]。中国幅员辽阔,由于各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差异,多多少少地都会呈现出自身的端午特色,个案的研究可以说举不胜举。另外,学者们也从民俗学、社会学出发,对端午节俗的各个侧面进行清理,其中尤其是对端午食俗及驱邪避毒之俗给予了特别关注[14]。

世纪交替之际,尤其是2004年韩国的江陵端午祭申遗事件的发生,使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不断加强,在各地不断兴起的申遗浪潮中,湖南、湖北、浙江等省也就端午习俗展开申遗工作,端午节俗文化研究者也随之展开一系列的整理与研究工作,并围绕端午节俗文化议题,召开了多次专题研讨会,如2004年北京民俗博物馆的端午民俗研讨会、2006年厦门的“海峡两岸端午文化学术研讨会”、2008年湖南汨罗的端午文化论坛等,专家、学者们就端午节俗文化的源头、变迁以及端午习俗的文化意蕴、现代价值及其开发保护等问题进行讨论。他们认为端午习俗具有文化创造和文化积累的意蕴,发扬端午文化,保留端午习俗,有利于让世界人民了解和理解中国文化,有利于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沟通与互补。此时的学者们开始改变过去的二元对立观念,他们虽依然强调端午节的社会凝聚力作用[15],强调对端午节俗文化的心理与精神分析,但也力图趋向将端午节俗文化的个人生命关怀与家国情怀融为一体[16],在开始关注端午节俗文化的经济意义[17]的同时,也形成一定的文化保护意识[8]。另外,因为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地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传统岁时节日也开始获得人们空前的关注,端午节俗文化事象也从专业的学术探讨延伸到休闲类报纸、杂志等大众刊物中,以节日事象和民谣、传说为主要内容的普及类读物也屡见不鲜(彭国梁.我们的端午.长沙:岳麓书社,2004;孙正国.端午节.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冯骥才.我们的节日·端午.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陈连山.话说端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等等)。

(二)端午节俗文化经济视角的研究

现代社会,因为经济的发展以及民众地位的提升,端午节俗文化中的经济性与生活性表达日趋浓厚。这影响到端午节俗文化的研究,也出现这一发展趋向。在节日民俗的经济价值的开发中,端午节一直占据重要地位。这反映在国内各地对端午申遗问题的热衷和重视,也直接导致端午节在2008年成为国家法定假日,成为假日经济的一部分。所以,围绕其经济意义,关于端午节俗文化的研究,也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假日经济中的商机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目前假日经济正方兴未艾[18]。假日经济不仅是一个物质消费过程,也是民族文化再生产过程。与假日经济相关的产业,可称之为“民俗文化产业”。目前,民俗文化产业重点考虑的是,如何将假日经济中的经济消费活动有机地融入潜藏的民俗文化消费中,使欢度假日的人们能够从自身的经济消费活动中明显感受到民俗文化的消费。就目前的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状况看,重复性、复制性、表演性项目多,品牌性、标志性产品少。要改变这种局面,集合专门人才加强对民俗文化、民俗生产的研究、总结,甚至成立相关机构,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民俗文化产业的开发与利用,最重要的工作也许是对民俗文化产业的文化总量进行精炼式提纯,将全国性的、地域性的、区域性的民俗文化要素进行研究、归纳,从而获得对民俗文化产业进行开发的理性思维框架,并在这种理性框架的范围内进行民俗文化产业的开发[19]。

端午民俗文化产业也是如此。端午节俗文化虽依然不同程度地延续着,但今天,年轻人知道的端午节的原生状态已经越来越少了。当前的端午节庆活动已浸染了浓厚的现代文化色彩,在一些地区也卷入了“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创造环境,繁荣经济”的热潮,明显地反映出现代经济发展的功利内容和商业价值,这可能造成其无形的文化价值被忽略和掩盖。端午节俗文化能否在现代文化语境中得以延续和发展而不被异化,这取决于多种因素,必须综合研究[20]。而韩国端午申遗的成功似乎显示,我国的端午节俗文化研究与保护工作更为急迫。

端午节蕴涵着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丰富的文化资源,但端午节不是单纯为经济生活而存在的。端午节俗文化完全可以在新的现代生活方式和语境中,利用现代物质基础与经济技术手段,获得更大的适应力和感召力,谋求新的生命活力和舞台[21]。总体来说,文化与经济的结合,不仅作为经济发展的途径,更是民俗文化繁荣的手段,这一点在学界、政界,也在商界达成了一致意见,在文化资源的价值再发现方面也似乎也正形成一种力量的合流,政界开始加强政策支持、资金扶助和媒体宣传;学界则在民俗学普查和整理中,以文本史料的新发现、新梳理、新总结为基础,开始走向社会,结合文物发掘、田野调查、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等实感性文化资源,整合精神、制度、器物等诸文化层面,去发现和梳理更多、更新的文化资源价值[22];商界也公开倡导学商联营的文化创意,申明其有志于“为文化在当今资本时代找到价值体现,挖掘中国文化的产业价值”[23]。这种呼吁和建议,学术界、产业界目前正在行动中,但其真正的进展还有待时日。

二、端午节俗文化研究展望——文化生产力的理论考察①

文化的创造性是人类进步的源泉,现代社会一切经济领域无不渗透着文化因素,文化生产力成为当前生产力发展的主题形态。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已成为21世纪核心的话题之一。尤其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一方向和任务以来,文化生产力更引起众多学者关注,成为研究热点。

联系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范畴,我们对文化生产力的理解,也形成广义与狭义之分。从狭义上讲,文化生产力仅仅只是指精神产品,主要是观念形态的能力。这主要是承接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将体现于生产过程中的智慧、知识、科学、思维等等,称为“精神生产力”、“智慧生产力”或“知识形式的生产力”,将其与种种“物化生产力”相对应[24],认为文化生产力不是直接生产力,而是知识要素凝结而成的潜在生产力,它是与现实生产力相区别的一种生产力状态,其内涵包括能够作用于生产力并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的文化要素,如哲学、教育、科技,以及潜藏于人类群体生活方式之下的共同观念和系统,即文化的核心特质[25]。它是创作和制造文化产品及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26],是生产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文化产品的水平和力量[27],是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促进社会经济、政治协调发展的能力[28]。从广义上讲,文化生产力包括人类的历史成果(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产品在内)的全部能力。著名学者金元浦就强调文化不仅仅作为物质生产力的渗透要素,而是作为一种产业(一种经济形式)而存在[29],认为不能把文化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简单相等同,文化生产力也是一种物质生产力,它具有一切生产力所共有的物质特性[30]。

可以说,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形式。文化生产力不但指生产文化产品的能力,而且还指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以及文化资源在非精神领域或非文化产品中的作用。这种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产力的一般论述,文化生产力应该包含:文化生产主体——人,生产主体以其对象化的独特方式,将自身强烈的主观因素,诸如思想、意志、情感、愿望渗透于全部文化生产过程;文化生产对象——文化资源;文化生产中介——文化体制、文化创意、文化消费等;文化生产成果——文化产业与文化产品等等各种要素共同组合而成。而文化产品只有通过传媒等手段进入社会领域,满足了人们的某种需求,创造了某种价值,才转化成现实形态的生产力。

当前,文化生产力理论还未涉足节俗文化领域,但随着假日经济的升温,节俗文化生产力研究就极显必要。由此,文化生产力理论与端午节俗文化研究之间的结合,有利于端午节俗文化研究及其在未来的延伸,更拓宽了众多节俗文化的研究范围,具有极为现实与深远的意义。

综观端午节俗的历史探究,可以发现,关于端午节俗文化研究成果众多,其丰富多彩的节俗文化不仅为其后续研究创造了广阔的研究空间与前期基础,也为其后续开发提供了丰厚的文化资源。但在研究中也存在诸多不足,如节俗事象研究过分集中于龙舟竞渡,对端午食俗的关注还有一定距离,对端午节俗中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表达有些生硬,文化保护流于形式与表层化,而在相关史料的发掘中,实证性研究方法与学科交叉性研究方法也有待进一步拓展。因此,端午节俗有几个特别值得注意的方面:1)端午节俗与农耕生活方式相联系,其一方面构成现代生活的基础与源头,作为传统在现代社会中的延续性需要得到保护;另一方面它也与现代生活方式存在重大隔阂。韩国申遗的成功经验就表明,必须在传统文化活动中注入现代元素,实现现代转型,使传统的端午节俗与现代文化共融耦合,才能真正将传统延续到将来。2)端午节俗的真正意义不仅在于家国情怀的表达,也在于个体生命的关怀。其存在与发展历程充分表达了生存智慧的内容,展示了文化生态的内涵。其价值开发,也不仅存在于经济利益之中,也体现在文化体验之中。端午节俗文化生态的价值体现应该是全方位多层次,才能做到合理利用其中所蕴涵的文化资源。3)以跨学科的姿态面对端午节俗,通过跨学科的沟通,包括理论范式和思维方法的互相借鉴,对端午节俗进行整体性探究。4)把握端午节俗的空间特征,通过地区差异对比,充分揭示中国端午节俗的区域性内涵。5)从区域社会、日常生活诸侧面对端午节俗进行个案实证研究,丰富端午节俗文化的内涵,体现端午节俗文化的整体性。

总之,端午节俗文化资源丰富。但作为一种与农耕生产方式相联系的传统岁时节日,其意义与价值在现代社会正发生巨大变化,有些正在逐渐被年轻的人们所遗忘。因此,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亟需对这一传统节俗文化加强研究与保护工作。从文化生产力角度入手探讨端午节俗文化,就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的必然也是必要的尝试。

三、湖南端午节俗文化研究成就与缺陷

区域性民俗研究对民俗学而言,意义极其重大。但20 世纪上半期,中国民俗学尚无显著的区域研究成果,80 年代以后,区域性民俗研究成果才相继问世。其中,中南地区民俗学以南楚沅湘民俗为对象,形成以华东师大和武汉大学为主的民间文艺学、比较故事学流派和以湖南师大等为主的南楚民俗学派。

(一)湖南端午节俗文化研究的基础

端午节在起源上虽有种种传说,但通常其与屈原之间的联系更为一般人所了解。根据考证,端午节地位的上升确实与屈原有着莫大的关系[31]。两千多年来,荆楚之地的人们每逢端午节,都要吃粽子、划龙舟、挂菖蒲,用传统方式来纪念屈原。其习俗和文化场景自汉以来就有零散的文字记载,如颜延之的《祭屈原文》[32]、吴均的《续齐谐记》及稍后宗懔的《荆楚岁时记》[33]、《隋书·地理志》中均详细进行了相关描述。同时也记载于岳阳等地的地方志中,如《岳阳风土记》[34]、《潇湘说古》②、《洞庭湖》[35]、《渔街志》[36]等。还可见于一些相关研究著述中,如何培金《中国龙舟文化》[37]、屈纯久《南湖之光》[38]等等。但这些关于端午节俗文化的记载仅只限于节日习俗活动内容的一般性描述,缺乏理论深度,不大能满足人们真正科学认知的需要,难以为端午节俗文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2006年,湖南汨罗江畔端午节习俗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此,岳阳市对端午节俗文化进行了大量文化普查与研究整理工作。2008年湖南汨罗端午文化论坛召开,与会专家、学者们就端午节俗文化变迁以及端午习俗的文化意蕴、现代价值及其开发保护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当然,学者们在研究中依据端午节俗文化的传统特色,依然着重强调端午节与屈原之间的关系,强调其政治与社会学意义[39],这多集中于屈原精神与龙舟竞渡研究(秦文兮.端午节与屈原——屈原爱国主义思想新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4(2):33-37;李亦园.端午与屈原[J].宗教与神话论集.台北:立绪文化有限公司,1999;孙适民.屈原、端午与龙舟文化[J].邵阳学院学报,2003(1):79-84;谭绍兵.端午龙舟的形制与竞渡规仪[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1):37-39.等等)。同时也开始主张端午节俗文化意义的多元化[21],倾向于端午节日经济学价值的探求与开发,这样,有关端午节俗文化的其他内容也日渐增多,并使端午节俗文化也日益丰满起来(杨树帆.采草习俗与献身祭神仪式[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3):116-121;孙永义.“端午”食粽祭屈原说源流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91-92;易炜.端午探源及其祭物考[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9(3):43-47;曾再新.端午闲语菖蒲酒[J].药膳食疗研究,2000(3):18;汪曾祺.端午的鸭蛋[J].教师博览,2007(6):51-52)。只是在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汨罗江畔端午节俗的文化内涵日益为年轻的人们所淡忘,文化抢救和保护的责任随之也日益沉重。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念增强的今天,人们开始努力于端午节俗文化意义的追溯,他们从不同角度,通过端午节俗文化意义的历史阶段性条分缕析[40-41],以谋求其文化意义的还原与保护。其中,王利华教授更从社会生态史角度,在端午风俗变迁中考察人类生命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极其密切的历史关联及其演变,其中便隐含了端午节俗文化生产力要素。他认为在长期流传的历史过程中,因为医疗技术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增强了人们应对各种环境威胁的能力和信心,改变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端午风俗文化意蕴也不断被转注,甚至其主题亦被更换[42]。而为了端午节俗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社会各方力量,包括网络都开始致力于搜集和整理端午节俗文化相关的端午传说、诗话、逸闻、歌谣、对联及其他文化素材,比如红网就作了相当的工作③。

(二)湖南端午节俗文化研究的缺陷

端午节俗文化在洞庭湖地区,尤其在岳阳,一直是其蜚声中外的文化品牌。因此,关于端午节俗文化的开发,也一直为岳阳市所重视。80年代以来,学者们对于端午节俗文化的经济与产业价值的研究也一直在持续之中(舒圣祥.让端午真正成为“经济”[J].企业文化,2004(8):150;何俊阳.环洞庭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50-52;杨丽娟.端午节文化及其旅游价值探析[J].宜宾学院学报,2005(4):9-13;郑晔、刘英杰、郑如赐.龙舟赛事的城市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01(增刊):99-100;鲁银.话说资源大端午[J].当代广西,2007(8):56;张劲松.端午源头,龙舟故里[J].新湘评论,2008(6):37-39),而围绕端午节俗的文化产业,也已奠定了一定规模(其中主要是旅游业)。尤其是在汨罗江畔端午节被公示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汨罗市每逢端午节都在筹划包括粽子文化节、国际龙舟邀请赛在内的龙舟月活动,并以此为契机,造就充满锐气的汨罗文化劲旅,打造龙舟文化品牌,发展优势产业。他们将屈原、龙舟、粽子与美丽的汨罗江有机联系,烘托出端午节俗文化的闪亮“名片”,营造一种大众参与的地域节俗文化氛围[43]。但在营造过程中,以政府为主体,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关注龙舟文化产业园的打造,建设国际龙舟竞渡中心,抢修春秋战国古存遗址,重建屈原书院,构筑楚人风情街,营造中国屈原博物馆,开辟龙舟艺术怡情园,增设水上休闲娱乐项目平台,与汨罗工业园、再生资源产业园、现代农业科技园相呼应,追求汨罗经济社会的新风貌,却忽略了端午节俗的传统与生活意蕴。在围绕龙舟文化的文化产业开发中,也忽视了端午节庆的主题。加上端午节本身存在的时间限制,这些都使得龙舟文化的影响也似乎再难上新的台阶。

这种状态在很多方面都有反映。远的如湖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研究[44],虽提及屈原,但有关端午节俗文化并未进入湖南省文化产业的规划之中。近的如洞庭湖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与规划,以欧阳涛教授的《洞庭湖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为代表,并未提及端午节的文化品牌[45]。尤其突出的是,端午民俗旅游一直作为岳阳的品牌项目,存在一定影响,可在洞庭湖区域旅游产业开发研究中,却也并未充分考虑端午旅游文化资源的处理[46]。不仅如此,端午节俗文化历来与饮食文化相关联,内含丰富的饮食文化资源,如粽子、鸭蛋等等,可在有关洞庭湖地区民间饮食的研究中,居然也欠缺端午小吃与食俗的部分[47]。这些现象虽在表面上只显示端午节俗未受到学界的广泛重视,但也充分证明,关于端午节俗文化的宣传力度与影响有限,端午节俗文化的系统研究不够充分,也不够深入。洞庭湖地区端午节俗文化的系统梳理与研究工作还仅仅只是起步阶段。

注释

①李怡心.近年来文化生产力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7):76-79;李校利.新世纪文化生产力研究概述[J].科技和产业,2007(6):13-15.这两篇作为文化生产力研究综述中的主要成果,对文化生产力的理解存在重要参考价值.

②笔者所见《潇湘说古》为1973年翻印本,藏于岳阳市图书馆.

③红网http://www.rednet.cn上就有很多这一类的文章和材料.

[1]黄 珍.20世纪80年代以来端午节俗研究述评[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7(3):118-125.

[2]萧 放.传统岁时与当代节日关联研究论纲[J].西北民族研究,2004(2):105-108.

[3]宋 颖.端午节研究:传统、国家与文化表述[D].中央民族大学,2007.

[4]江绍原.端午竞渡本意考[C]//江绍原民俗学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203-221.

[5]黄 石.端午礼俗史[M].香港:泰兴书局,1963.

[6]凌纯声.南洋土著与古代百越民族[J].学术季刊(台湾),1954(3).

[7]倪依克.中国龙舟运动发展的文化研究综述[J].云梦学刊,2001(4):56-58.

[8]乌丙安.文化记忆与文化反思——抢救端午节原文化形态[J].西北民族研究,2005(3):77-80.

[9]李瑞岐,杨培春.中国龙舟文化研究[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62-72.

[10]直江广治.日本儿童日与中国端午风俗[C]//苏敏.域外民俗学鉴要.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220-227.

[11]李亦园.人类的视野[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353-360.

[12]理查德·M·道森.庆典中使用的物品[C]//维克多·特纳.庆典.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54-58.

[13]萧 放.明清时期的端午节俗[J].文史知识,2004(6):93-99.

[14]赵德贵.诗中粽子韵味浓[J].饮食文化,2005(6):6-7.

[15]林亦修.龙船:社区共同体的历史记忆[J].民俗研究,2007(4):208-226.

[16]萧 放.端午节俗意义的现代阐释[N].文汇报,2008-06-06(8).

[17]杨丽娟.端午节文化及其及其旅游价值探悉[J].宜宾学院学报,2005(4):9-13.

[18]黄义志,李衡雄,潘莉敏.关于中国假日经济的现状分析[J].商业研究,2000(11):5-6.

[19]蓝爱国,何学威.假日经济与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3):241-244.

[20]孟修祥,陈亮军.端午节文化意义的淘汰与选择[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9(3):102-106.

[21]高丙中.端午节的源流与意义[J].民间文化论坛,2004(5):23-28.

[22]孙 健.现代企业经营新思路——从粽子文化想到的[J].中国食品工业,2005(5):24-25.

[23]施炎平.从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传统文化的价值重建与再创[J].探索与争鸣,2007(6):50-54.

[24]许崇正.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与生产力增长[J].社会科学,2008(1):31-40.

[25]曲 岩,刘贵富.文化生产力的内涵、本质及其特征[J].学术交流,2005(8):127-130.

[26]李德顺.形成强大的文化生产力[N].人民日报,2005-02-17(8).

[27]李春华.“文化生产力”初探——文化生产力研究之一[J].生产力研究,2005(3):85-86.

[28]贾岚生.文化生产力的社会功能[J].理论与改革,2005(3):112-114.

[29]金元浦.文化生产力与文化产业[J].求是,2002(20):38-41.

[30]王鲁娜.文化生产力是一种客观现实的物质力量[J].学术论坛,2005(9):81-85.

[31]萧 放.端午节的来源和民俗[J].百科知识,2005(6):57-59.

[32]萧 统,李 善.文选(下)[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清嘉庆十四年胡克家刻本,1977:790.

[33]谭 麟.荆楚岁时记译注[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

[34][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M].方敦福堂,1881.

[35]何林福、李翠娥.洞庭湖[M].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1993.

[36]黄华山.渔街志[M].长沙:天马出版社,2001.

[37]何培金.中国龙舟文化[M].长沙:三环出版社,1991.

[38]屈纯久,赵建良.南湖之光[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39]徐蔚明,周冬霞.天才的创造——汨罗江畔端午习俗“非遗”杰出价值初探[DB/OL].湖南文化遗产网:http://www.hnwhyc.com/xsltlist.asp?id=8.

[40]赵东玉.端午龙舟竞渡民俗的文化选择[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16-119.

[41]孙正国.互动演化:当代端午民俗的文化思考[J].民俗研究,2003(3):35-47.

[42]王利华.端午风俗中的人与环境——基于社会生态史的新考察[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22-34

[43]樊进军、白维国.让龙舟文化品牌走向世界[N].湖南日报,2006-05-29(B04).

[44]长 秋,薄明华.新世纪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J].湖湘论坛,2001(3):58-60.

[45]欧阳涛,蒋 勇.洞庭湖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61-63.

[46]韩艳红,陆玉麒,周玉翠,等.洞庭湖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生态经济,2005(10):319-323.

[47]刘飞龙.洞庭湖区民间饮食风味小议[J].科技经济市场,2007(1):150.

A review and the expectation of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culture——relating research on the achievements and defects of researches in Hunan

LI Hong-qiong,HUANG Zheng-quan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HNAU, Changsha 410128, China)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s, and people has studied it for a long time.The study focuses on the folk origins and changes of the festivals from the view of sociology,politics and folklore and provide a sufficient precondition for today's culture productivity research on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But the research on its economic significance is still in its infancy.It is an inevitable and necessary attempt in the new era that a combination between cultural theory of productive forces and the study on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cultural productivity; festival culture; folk cultural industry

K892.4

A

1009-2013(2010)01-0072-06

2009-12-09

李红琼(1970─),女,湖南邵东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

曾凡盛

猜你喜欢
龙舟生产力民俗
冬季民俗节
屈原 端午 龙舟
民俗中的“牛”
民俗节
龙舟
《金娃——龙舟》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展望2014: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第一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