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剑林
(湘潭广播电视大学,湖南湘潭 411100)
论通货膨胀定标政策的客观基础
谭剑林*
(湘潭广播电视大学,湖南湘潭 411100)
通货膨胀存在主观性与客观性之差别。无论客观因素还是主观因素,通货膨胀都是市场经济中的常见现象。通货膨胀并不总是有害的,一定条件下也可能有利于经济发展。货币政策目标是发展变化的。实行通货膨胀定标需要一些前提条件,还应根据一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或者说需要一些合理的动机。政府既不会真心拒绝通货膨胀,也不会听凭通货膨胀肆意漫延。政府最佳的选择是通过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把通货膨胀控制在一个目标范围内。
通货膨胀;定标管理;客观基础
通货膨胀定标政策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西方国家较普遍运用的政策。通货膨胀定标也可以称为通货膨胀目标管理。通货膨胀定标是指中央银行直接以通货膨胀为目标,并对外公布通货膨胀的调控目标的货币政策制度。即货币当局以对未来一定时期通货膨胀预测作为中介目标。2003年中国在通货紧缩刚刚过去、物价指数节节攀升的情况下,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新发展观专题研究班上指出,2004年中国经济工作基本着眼点是: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重视防止通货膨胀,抑制物价总水平过快上涨,防止大起大落。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4月25日起,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通过将金融机构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与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等指标挂钩,来抑制信贷过快扩张。防止经济增长大起大落、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多种宏观经济政策可供选择,但为保持较旺的有效需求可以运用通货膨胀定标政策。2008年为抵御金融风暴的袭击,防止经济深度下滑,中国人民银行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2010年中国继续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宏观调控手段和经验的丰富,在货币政策目标实施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也可以借鉴西方国家通货膨胀定标政策。
无论客观因素还是主观因素,通货膨胀是市场经济中的常见现象,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相背离在市场经济中经常出现。通货膨胀是一个古老的经济范畴,是指由于货币供给过多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造成通货膨胀的最直接原因就是货币供应量过多。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是货币流通规律的根本要求。一旦违背了这一经济规律,过多发行货币,就会导致货币贬值,物价水平持续上涨。通货膨胀的深层原因则主要有需求拉上、成本推动、结构因素以及供给不足、预期不当、体制制约等。需求拉上是指经济运行中社会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激增,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从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上涨,形成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则是指由于生产成本上升引起的物价持续上涨的现象。成本提高的原因主要是工会力量要求提高工资和垄断行业和垄断大公司为追求垄断利润而制定的垄断价格。所以有把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分为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和利润推进性通货膨胀。结构因素即除了总量因素之外,即便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平衡状态时,由于经济结构方面的问题,也会使物价水平持续上涨,导致通货膨胀。对于这类通货膨胀的分析主要有两种模型。一种是以北欧一些开放经济的小国为对象的北欧模型。由于小国是世界市场上的价格接受者,世界通货膨胀从小国的开放经济部门传递到不开放经济部门,从而导致全面通货膨胀。另一种模型是以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并存的发展中国家为对象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在二元经济中资本短缺、市场化程度低、货币化程度低等结构因素的制约下,要发展经济,往往要靠赤字预算、多发货币来积累资金,从而带动物价全面上涨,引发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一样一旦形成便存在较大惯性,即会持续较长时间。
通货膨胀存在主观性与客观性之差别。市场经济中客观上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可能。纸币代替金币流通后,纸币所代表的价值可能与商品和劳务实际价值脱节。当纸币的供应量超过实际流通的需要量,从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大于商品和劳务可供量,纸币貶值和通货膨胀便不可避免。主观性的通货膨胀是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产物。货币流通的调节构成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控制的重要手段。如果国家通过信用程序所投放的货币超过了货币需要量,那么必然会出现通货膨胀。西方国家在实行了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后,普遍出现了持续的通货膨胀。由此可见,通货膨胀不是单纯的货币现象,它受到货币当局主观愿望和主观判断能力的直接影响。如果以消费物价总水平变动作为通货膨胀的代表性指标,那么我国近年来的通货膨胀主要是需求拉上性的,但是成本推进、结构失调、制度变革以及微观经济主体的不合理提价行为等因素也形成了促使物价全面上升的强大合力,所以,有人认为,我国近年来的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种因素混合的。但一般来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货币扩张所致。而通货膨胀政策是导致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货币当局采取通货膨胀政策通常有比较复杂的原因,但也许有合理的政策动机。因为通货膨胀并不总是有害的,一定条件下也可能有利于经济发展。
中央银行作为市场主体之一影响货币供求关系。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是单纯的“守夜人”,而是能够影响市场供求关系的市场主体之一。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最高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在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金融调控是市场经济中重要的经济活动,是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宏观经济金融健康平稳运行的必要手段。广义的宏观金融调控通常有两项主要内容:一是制订和执行货币政策,目的是为宏观经济的运行设定框架,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加以调节,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同时避免其剧烈波动;二是实施金融监管,即政府为金融宏观运行制定规则并对金融活动加以监督,确保各类金融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金融调控充分体现了政府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随着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业地位和作用的提升,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对金融发展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的重要性也逐步显现。货币政策目标是发展变化的。货币政策实施条件也是发展变化的。中央银行并非一开始就以价格稳定作为其货币政策目标。1913年美联储成立之前,美国国会对于货币政策目标的确定就经历过长时间的争论。金本位制度条件下,中央银行没有把价格稳定作为其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20世纪60年代以来,货币主义政策主张是,要以货币数量为操作目标。以货币数量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货币数量可控性较好,而且相关性密切。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一些国家的货币数量与物价之间关系的稳定性发生新变化,出现了通货膨胀定标货币政策。
根据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中国需要建立以控制通货膨胀的框架。一是因为相对较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是经济长期繁荣的重要条件;二是因为需要增强货币政策操作的独立性;三是需要完善货币政策决策机制。但任何政策都有利有弊,通货膨胀定标政策应严格控制。从理论上讲,对通货膨胀和名义收入目标进行选择的问题依赖于经济对震动反应的性能。如果需求震动会对通货膨胀和产出产生影响,那么采取通货膨胀定标的货币政策更好;而从供给震动来看,通货膨胀和产出可能会在相反的方向变化,名义收入目标是货币政策的较好目标。这样,把通货膨胀和名义收入作为中介目标选择,要看供给和需求震动的相对重要性。实践中出现两种通货膨胀定标:一种是严格的通货膨胀定标框架,即赋予产出稳定的权重为零,这意味着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促使通货膨胀预期等于通货膨胀目标;另一种是灵活的通货膨胀定标,即给予产出一个稳定的正的权重,使通货膨胀预期逐步向通货膨胀目标靠拢。
实行通货膨胀定标需要什么前提条件?事实上,通货膨胀定标需要一些基础条件,主要包括:中央银行应该具有运用政策工具的独立性,能自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中央银行应该有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通过间接货币控制工具调控宏观经济;中央银行具有责任性,比如,中央银行要定期向公众报告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公开有关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和预期情况;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需要中央银行与公众保持较好的交流,以保证公众对通货膨胀定标的认识;没有名义锚,即没有中介目标的要求。这些条件并非完全必要:英格兰银行在没有工具独立的情况下采取通货膨胀定标政策框架,一些条件不成熟的发展中国家采取通货膨胀定标的货币政策框架,其他国家在尚未实现政策透明度和并未具有完全的责任性之前采取通货膨胀定标制度,这些国家包括:哥伦比亚、以色列、韩国、墨西哥、秘鲁、南非等,尤其是巴西等国家在一开始就采取通货膨胀定标制度。
我认为,实施通货膨胀定标政策还应根据一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或者说,实施通货定标政策可能出于以下动机:
1、刺激出口,实施出口导向战略。马歇尔-勒纳条件表明,进口需求弹性与出口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本币贬值可以改善国际收支。服从实施出口导向战略,即使没有成熟的条件,也可长期实行通货膨胀定标政策。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的是有利于出口的人民币持续贬值汇率政策。虽然通货膨胀定标政策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但可以说通货膨胀定标政策早已实施。然而,如果从1994年汇率并轨至今这一更长时期来看,人民币相对主要贸易伙伴国货币的汇率变动就大不一样,总体呈现升值态势。如果人民币升值,中国的商品会变贵,出口势必会受到影响。人民币升值后中国对外贸易会受到冲击,竞争能力降低,因为中国的货物成本核算是以人民币核算,人民币升值,中国货物及外国来中国加工的产品成本上升,中国外贸会下降,中国的“世界工厂”的地位会受到影响。中国的就业形势会有大的滑坡,人民的收入和国家的GDP都有不利的影响。汇率作为重要的杠杆性经济变量,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人民币汇率因美国等国不断施压而备受世人关注,必须正确理解和看待人民币汇率决定的历史背景与条件约束。随着金融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推进,决定和影响汇率的因素变得日益复杂,于是许多经济学家又从其他角度来解释汇率的决定。例如货币分析法认为导致货币市场失衡的各种因素,通过对各国物价水平的影响而最终决定汇率水平;金融资产说则认为金融资产的供求对汇率的决定性影响;我国学者提出的换汇成本说主要把考虑贸易品的价格对比作为决定汇率及其变动的因素,我国一直依据出口换汇成本作为确定人民币汇率水平的重要依据。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后,我国实行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到1997年末,因需应对亚洲金融风波的冲击,也应周边经济当时的要求,中国收窄了汇率浮动区间。它支持了中国对外经济发展,消除了扭曲。中国对外经济的稳定发展也有利于周边国家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2、在发生通货紧缩的情况下,通过扩张的货币政策刺激需求,最终滑入通货膨胀轨道。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供给不足而引起货币升值、物价普遍、持续下跌的货币现象。它描述的是与通货膨胀完全相反的货币经济现象。通货紧缩的治理通常有三种途径:扩大有效需求;调整和改善供给结构;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最有效办法是放松银根。自1996年成功实现软着陆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也遭遇了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并逐渐发展为通货紧缩。针对这种情况,政府陆续采取了一些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来刺激需求、启动经济,如自1996年5月到1999年6月三年间连续7次调低利率、不断追加政府财政支出和扩大国债发行以及提高低收入阶层的工资收入等,甚至连征收利息税、大幅度扩大高校招生都成了刺激居民消费支出的政策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目标也从力求稳健转向极具扩张性。然而,由于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这些政策措施的段期效果并不明显,居民消费和民间投资并没有随着这些政策的实施趋于旺盛。
3、鼓励就业缓解城乡就业压力。有时候通货膨胀会伴随高产出,但是,这种关系并不稳定。通货膨胀并不能够总是保证高产出。实行改革开放政策25年来,我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GDP年均增长率超过了9%,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虽然经济的高速增长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但是由于人口与劳动力增长较快、经济结构失衡状况不断恶化,我国的失业压力却有增无减,经济增长始终是在巨大的失业压力下实现的。2003年底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大约800万,失业率上升到4.3%,而实际失业数字可能要比这个数字高得多。另外,我国农村还有富余劳动力1.5亿,表明农村的就业压力比城镇还要大。要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就需要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同时还要运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对劳动力的需求。菲利浦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其基本观点为:第一,通货膨胀是由于工资成本推动引起的;第二,承认了通货膨胀与失业的交替关系,否定了凯恩斯关于失业与通货膨胀不会并存的观点;第三,当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时,通货膨胀为零;第四,为政策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凯恩斯主义认为失业与通货膨胀有交替关系(即菲利浦斯曲线所表明的关系是存在的)。货币主义也认为失业与通货膨胀的交替关系在短期内存在。实际上,维持温和的通货膨胀水平,可以增加较多的就业机会。许多经济学家长期以来坚持这样的看法,即认为温和或爬行的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对产出和就业将有扩大的效应。
4、调整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利益。货币政策是一种总量政策,不可能将各方利益都平衡到最好的位置上,总是有得有失、有利有弊的。通货膨胀可以导致收入和财富在不同社会阶级中进行再分配。一般而言,通货膨胀倾向于将财富从持有固定名义利息率的资产的人们手中再分配到负有固定名义利息率的债务的人们手中。通货膨胀对不同社会群体的影响各异。对债权人: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导致其负收益。对纳税人:未加以指数化调整的固定税率通常导致投资者的税后实际收入为负。对现金持有者:通货膨胀侵蚀了货币持有者的货币价值,即通货膨胀税。通货膨胀可以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即通货膨胀通过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通货膨胀这种再分配作用最大的获益者通常是政府。这是因为,第一,一般政府所得税是累进的。所以在通货膨胀期间,人们要多交些税。这不但因为他们的货币收入提高了,而且还由于他们进入了较高的纳税级别。第二,当政府是债务人,而居民是债权人时,通货膨胀就会将财富从居民户那里转移到政府方面。所以,有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很难希望政府会努力去制止通货膨胀。政府可能做的是控制通货膨胀的波动范围。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认为,政府既不会真心拒绝通货膨胀,也不会听凭通货膨胀肆意漫延。政府最佳的选择是通过运用宏观控制手段把通货膨胀控制在一个目标范围内。去年以来,我国经济出现了投资增长过猛、货币信贷投放过快、通货膨胀压力加大、部分瓶颈环节影响经济稳定发展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国务院直接领导下,我们加强运用多种货币政策手段控制货币信贷增长,加大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2003年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从4月份开始,采用多种方式回收市场上过多的流动性;6月份人民银行发布相关文件,对房地产信贷和按揭贷款进行了风险提示,进一步规范房地产信贷市场的发展;8月份宣布提高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2004年以来继续推进和完善金融调控:1月1日宣布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在较大程度上赋予商业银行根据货币政策导向和贷款风险确定贷款利率水平的自主权;3月以来实行差别准备金制度;提高再贷款利率0.62个百分点、再贴现利率0.27个百分点;在去年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后,4月11日宣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些措施可以看成是制止通货膨胀指数攀高,但又不是让通货膨胀指数回到0轴位置,这种操作可以看成是实施通货膨胀定标政策的预演。事实上,各国政府长期在制造通货膨胀和遏制恶性通货膨胀之间徘徊。从国际经验上看,一个典型通货膨胀定标政策的做法可以概括为:政府制定未来几年中的通货膨胀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一个点,也可以是一个区间;央行采取和自由运用适当的货币政策工具,承诺达到这一目标,而且这也是衡量中央银行工作绩效的唯一指标;央行就其政策意图向公众进行及时的沟通。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发生过四次较为明显的通货膨胀,分别发生在1980年、1985年、1988-1989年和1993-1995年。四次通货膨胀的通货膨胀率一次比一次高,持续的时间一次比一次长。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通常有三种观点:一是促进论。认为通货膨胀可以提高货币供给增长率,可以刺激有效需求。通货膨胀有利于高收入阶层的再分配。其边际储蓄率和投资率都比较高,因而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由于工资增长往往要落后于物价上涨,从而可以刺激私人投资的积极性。二是促退论。认为通货膨胀会降低借款成本,从而诱发过度的资金需求,迫使金融机构加强信贷配额管理,从而削弱金融体系的运营效率。增加生产性投资的风险和经营成本,从而迫使资金流向生产部门的比重下降,流向非生产性部门的比重增加。扰乱相对价格体系,使价格信号失真,引导失误,资源配套失调,阻碍经济增长。人们会增加现期消费,减少储蓄,使社会储蓄率下降,不利于增加投资。三是中性论。即认为由于公众存在合理预期,在一定时间内他们会对物价上涨做出合理的行为调整,从而使通货膨胀的各种效应相互抵消。
在我国主流观点认为,在货币政策方面,应保持“稳健”即既防止通胀又防止通缩。也就是说,为促进经济稳定、健康、快速发展,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也是所能做的最大好事便是维护币值稳定。我国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从长期来看,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弊大于利,特别是在总供求基本均衡或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通货膨胀的不良影响极大,危害面很广,对生产、流通、分配、消费都有破坏性作用。因此,必须坚决制止通货膨胀。由于通货膨胀作为纸币流通条件下的一种货币现象,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所以各国在治理通货膨胀时所采取的一个重要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减轻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的压力。
但是,“货币稳定”的意义在于它是政治宣示,不见得实际结果真保持货币稳定。除非是出于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从长期看,物价总水平不会停止上涨,因而货币稳定是相对的、暂时的。一国经济在市场话、货币化的过程中存在一个价值重估、价格发现的过程,因而物价总水平上涨是其趋势。通货膨胀定标理论认为:从根本上说,通货膨胀水平并非越低越好,而是要有一个适当的范围,因为把通货膨胀降低到一定的程度,就会牺牲经济增长,尤其是通货膨胀越低,经济增长的牺牲率会越大。零通货膨胀目标是危险的,因为通货膨胀的执行结果在零上或零下的概率是相同的。通货紧缩可能会对经济发展造成很坏的影响,需要加以防范。对于发达的经济来说,最优的通货膨胀水平可能为1%左右。而对于新兴市场经济体而言,最优通货膨胀水平可能为3%左右。而按照通货膨胀分类,10%以内属于温和型通货膨胀。温和的通货膨胀在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是具有代表性的。如60、70年代的美国、60年代的德国。
通货膨胀定标货币政策框架是新新古典综合学派理论提出的货币政策规则,以真实商业周期、理性预期、动态价格调整等为理论基础,也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货币政策实践的最新发展。理论上采取通货膨胀定标框架的理由主要是:第一,从中长期来看,货币供给具有中性的特性,即货币扩张只对价格水平产生影响,而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影响甚微;第二,无论是从资源配置还是从长期经济发展来看,通货膨胀都是有害的;第三,短期来看,货币不是中性的,它会对产出、就业等真实经济变量产生作用,进而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第四,货币政策对于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不确定的时滞,其影响的程度也不尽相同,这会削弱中央银行控制通货膨胀的能力;第五,当中央银行独立运用货币政策时,其货币政策决策具有通货膨胀偏好,如此,在缺乏承诺的情况下,中央银行缺乏信用把通货膨胀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通货膨胀定标这种货币政策制度意味着,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以通货膨胀预测为目标,即以对未来一定时期通货膨胀预测作为中介目标。其历史背景是:金融创新和金融发展使货币数量与货币政策目标之间关系的稳定性有所减弱,致使有关国家原有的货币政策框架日趋失效,需要改进货币政策操作,以适应金融业务发展的需要,通货膨胀定标的货币政策框架便应运而生。实行通货膨胀定标政策的现实好处在于:通货膨胀目标可以引导公众形成合理预期,产生实现货币政策的向心力;可以增强中央银行的责任性,评价标准不是看M2或利率等参考指标是否达到目标,而是要看通货膨胀的最终执行结果是否符合要求;货币政策决策的透明度将进一步提高。通货膨胀定标政策实施的结果,有利于降低通货膨胀水平。
[1]郭树清.中国的外汇政策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EB/OL].中国经济信息网,2004-07-08.
[2]唐旭.金融理论前沿课题第二辑[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谭剑林.通货膨胀稽原[J].经济师,1990,(6).
[5]周小川.谈金融宏观调控人民币汇率[EB/OL].新华网,2004-10-02.
[6]汪同三,李涛.通货紧缩的深层次原因[EB/OL].中国经济信息网,2004-07-12.
[7]扬建明.通货膨胀钉住:一种新的货币政策框架[EB/OL].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2003-12-29.
[8]潘金生等.现代金融通论[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2.
[9]梁优彩.为什么经济的持续高速度增长未能缓解就业压力[EB/OL].中国经济信息网,2004-09-17.
[10]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71.
Abstract:Inflation has different of subjectivity and objectivity of the inflation differential.Regardless of objective factors or subjective factors,inflation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the market economy.Inflation is not always harmful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may also be conducive to economic development.Monetary policy objective is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Inflation needs to implement some conditions the calibration should be based on a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needs,or need some reasonable motivation.Government is not really refuse to inflation,it will not let inflation spread indiscriminately.The best option the government is through the use of macro-control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within a target range.
Key words:inflation;calibration management;objective basis
On the Policy Making for Inflation
TAN Jian-lin
F822.5
A
1009-5152(2010)04-0058-05
2010-11-15
谭剑林(1962- ),男,湘潭广播电视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