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中西马哲学”对话空间,构建和谐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未来发展形态

2010-04-05 23:00王欣欣
东疆学刊 2010年4期
关键词:辩证法中西哲学

王欣欣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陕西西安 710049)

寻求“中西马哲学”对话空间,构建和谐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未来发展形态

王欣欣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陕西西安 710049)

中西和谐思想博大精深而又源远流长,本质相同而又特色互补。为了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客观需要,人类及其社会文明发展在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在寻求“中西马哲学”的对话空间中,须超越中西和谐思想的历史局限性,吸收其思想精华与合理内核,并实现其整合创新,重构科学形态的辩证的现代和谐哲学,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未来发展的新形态,也必然成为一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的重大理论课题。

中国和谐思想;西方和谐思想;和谐哲学;发展形态

和谐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时代课题,古今中外的历代哲人对此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和追求,形成了本质相同而又各具特色的和谐思想。在人类认识的历史长河中,中西和谐思想作为人类理性自觉的产物和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就像两颗璀璨的明星,交相辉映,照耀和引导着人类及其社会文明发展的道路。在全球化时代,面对和谐与冲突张力失衡而导致的种种危机和紧张局势,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期待聚焦两颗“明星”的光芒。在寻求“中西马哲学”的对话空间中,整合两种和谐思想的共同智慧,构建适应“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需要的现代辩证的和谐哲学,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未来发展的新形态,也是一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的重大理论课题。

一、中西和谐思想资源:构建和谐哲学的主要生长点

中国哲学中的和谐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西周的史伯最先提出了著名的和谐哲学思想:“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在先秦思想中,儒家从孔子开始研究“中和”,强调“适中”而不偏颇。道教讲究“太和”、“至和”,崇尚自然,把”和谐“作为宇宙造化生命精神的体现。古代的阴阳学说把“和谐”视为一种宇宙观或者说宇宙演化的图景,认为阴阳二气两者阳出阴迫,只有阴和阳之间达到和谐才能生成千差万别的事物。中国哲学从整体性思维出发,把人、自然和社会看成是一个统一体,强调“直觉体悟”。这种和谐思想外化到社会历史领域,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人自身的“和谐”修身,以缓和社会关系的矛盾和冲突,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安宁、有序。中国哲学的和谐思想突出强调人和、强调人伦关系的和谐,家国一体、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家和国和”、“天下为公”、“万邦协和”、“和为贵”、“求同存异”、“家和万事兴”、“和而不同,同而不和”等等,都是和谐本体论外化为伦理政治的表现。在这种和谐思想的深刻影响和作用下,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熟人社会”的社会政治文化结构体系和“分子”式的“个人”。

西方哲学中的“和谐”思想是从宇宙万物的状态为出发点来阐述的。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强调对立和斗争产生和谐。他认为和谐是对立的和谐,没有绝对的和谐,万物是和谐与不和谐的统一。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天体和谐论强调,作为本原的“数”之间的关系和比例的运动变化产生和谐。莱布尼茨则把“单子”之间的和谐说成是上帝预先安排好了的。西方和谐哲学思想从发散性思维出发,把人、自然和社会看成是一个对立的矛盾体。这种和谐哲学思想外化于自然界,出现了人与自然界的道德话语和环境伦理学思想;外化到社会历史领域,则说人与人之间是不和谐的,强调通过社会制度的约束和限制来消除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从而达到社会秩序的和谐。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亚里斯多德的目的论公民社会,从霍布斯的市民社会到洛克的社会契约论,从孔德的社会动力说和社会静力说到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等等和谐社会观念,无一不是从制度的设立、安排上与和谐联结起来的,都是强调社会的外部制度和机制的安排,甚至于把这种制度安排归结为上帝或神的意志。在这种和谐思想的影响和作用下,形成了西方社会所独有的以地域和财产关系为基础的城邦社会、契约社会、公民社会的社会政治文化结构体系和“原子”式的“个人”。

中西哲学沿着各自的哲学旨趣出发,形成了不同的和谐思想与和谐社会理想。中国哲学注重整体性、全局性、综合性的思维,重视人与自然的统一当中的和谐,认为世界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存,并从人自身出发,强调人的身心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肯定社会内部各种力量的中和有序,形成了一种向内探求和谐的演进路径和图景。而西方哲学则注重理性、抽象、分析性的思维,重视人与自然的对立当中的和谐,这种和谐哲学思想认为世界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对立。强调人要积极变革自然,并从人以外的制度和机制出发,强调外在的强力对不和谐因素的制约和限制,形成了一条向外探求和谐的演进路径和图景。中西方和谐哲学本体观为全世界各民族人民提供了一个可以相互学习、借鉴、融合、发展的思想资源,从而为促进整个人类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可能。

二、互补互用:构建和谐哲学的基础

追求和谐、构建和谐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终归宿。然而在相同理论统摄下所形成的理论体系因其赖以生长的经济和社会基础的不同而显出不同的特征,但这并不妨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和谐思想与中西和谐思想在互补互用中达到汇通与融合。

(一)从理论精髓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更高级的唯物辩证法形式扬弃和兼容了中西和谐哲学中的朴素的辩证法。和谐是在矛盾的不断产生而又不断解决的过程中达到的一种动态平衡状态。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西和谐哲学都看到了这一点,即都具有辩证法的观点和思维方式。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742~743)。列宁也曾说过,“马克思主义中有决定意义的东西,即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辩证法”[2](689)。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用中国化的语言即“实事求是”四个大字表达出来。从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历程来看,同样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古代先哲在探讨自己的哲学问题时达到了朴素唯物论与朴素辩证法的统一。根据冯契先生的观点,中国古代哲学主要是由“两个圆圈”画成的。一是“先秦时期争论的‘天人’、‘名实’关系问题,由荀子作了比较正确、比较全面的总结,达到了朴素唯物论与朴素辩证法的统一”。二是“秦汉以后,哲学上关于‘有无’、‘理气’、‘形神’、‘心物’等问题的争论,由王夫之作了比较正确、比较全面的总结,在更高阶段上达到朴素唯物论和朴素辩证法的统一,完成了又一个圆圈”[3](19)。在西方哲学中,最早论及“和谐”的是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和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在肯定事物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立和谐观”,他认为“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毕达哥拉斯提出了“整个天是一个和谐”,认为天体按一定的和谐的数的关系运动,形成了“天体和谐”。理论在任何时候都生长在现实的土壤中,正是客观历史条件上的巨大落差,使得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得以在更高的形式上实现了对中西和谐哲学中朴素辩证法的扬弃和兼容。

(二)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孕育着中西哲学和谐思想的朴素的历史唯物论的光辉思想。中西哲学中包含着很多唯物史观和历史辩证法的合理因素。在“古今之辩”问题上,中国古代哲学阐述了历史进化以及社会变革的思想。如荀子的“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是说历史是前进的而不是倒退的,应当变革过时了的历史传统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韩非的“上古”、“中世”、“当今”,《春秋公羊传》中的“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等概念都体现了历史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思想萌芽。在“君民”关系上,中国古代哲学阐述了极其深刻的民本思想,与唯物史观对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的强调不谋而合。早在《古文尚书·子五之歌》中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论述,成为民本思想的源头。在“食礼”关系上,提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已经触及到了物质与精神、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深层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了。在财产分配问题上,中国古代哲学强调了财富均等分配对于构建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重要性。如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与唯物史观在分配问题上有相通之处。在西方,如斯宾诺莎认为应该在理性指导下,遵从自然必然性,使人的身心和谐,实现国家内部的和谐;洛克和孟德斯鸠提出以“三权分立”来确立国家权力运行的平衡和谐的思想;卢梭在社会契约理论中,论述了社会和谐的道德基础;康德以“人为自然立法”之说,实现了人的自由与自然规律的统一和谐。

(三)从理论的终极关怀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融合、汇通和超越了中西和谐哲学思想。中国古代和谐哲学在先哲们描述的和谐社会的理想境界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这种社会理想最初反映在《诗经》中对于“乐土”的向往,而后在《礼记·礼运》中得到经典表达:“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4](265)。最后由康有为著的《大同书》得到全面阐发。从这些表达中可以看出“大同”社会至少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在经济制度上实行财产公有;二是在政治制度上实行民主政治,推行选举制度;三是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互相关爱,各尽所能。这些特征与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论述是一致的,都是一幅和谐美好、其乐融融的生活图画。中国古代圣贤终究未能找到通往这一理想社会的正确途径,他们要么以神秘主义的方式来幻想它,要么提出一些超越历史的要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首先把哲学中的“和谐”和公平正义联系在一起,认为正义就是社会和谐。柏拉图继承和发挥了苏格拉底的观点,提出了“公正即和谐”的观点,认为通过理性和正义以控制人们的行为就可以达到和谐和至善。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想政体应该能很好地协调贫富两个阶层的利益,一个国家的政权应该由中等阶层来掌握,这样就能很好地协调贫富两个阶层的利益,避免矛盾和冲突,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对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前提的,并科学地揭示了到达共产主义大同社会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从而使这一和谐美好的社会理想找到了其实现的切实途径,超越了中西和谐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未来发展形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运动的、发展的、开放的、多元的理论体系。“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5](291)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变自身的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当今世界正处在知识经济时代和经济日趋全球化的时代,人的主体性在社会历史发展和社会实践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在寻求中西马哲学的对话过程中,建立一种新的哲学形态,从冲突哲学、斗争哲学走向和谐哲学,即构建和谐哲学,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面向未来的一种新的哲学形态。

(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发展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西哲学经历斗争与融合后将进入和谐状态。整个2l世纪,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样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与这一大背景相适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斗争和融合将继续深化。在这次交锋中,各方都试图吸收他方的有益成果以便发扬自身,哲学大融合的时代将真正到来。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将进一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将与中国的哲学研究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自觉有机地结合起来,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发掘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加以提炼和改造,使之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更加扎实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将自觉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实践相结合,从当代中国现实社会和文化生活中吸取鲜活的思想内容和理论营养,在中华民族的现代文化创造中提炼具有时代特色和民族特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继续大胆吸收西方哲学和文化中的理论成果。在全球化的时代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要求我们以一种真正广阔博大的世界胸怀来从事真正科学的批判和建设性的探索,从中提炼出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丰富与发展的新元素、新材料,吸取其中一切有价值的思想,将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二)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形势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将由矛盾辩证法向和谐辩证法转变。自马克思以来,唯物辩证法、实践辩证法、自然辩证法、革命辩证法,其核心都是否定性的,从本质上来说,都是矛盾辩证法。尽管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矛盾辩证法作为人类智慧的积淀成果仍然是有效的,但是,历史进入了新的时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辩证法的理解和需求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要由过去的向斗争性倾斜而转变为向对立面同一的全面回归。这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改革开放后深厚的思想积淀的成果。中国改革开放前,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深重灾难向传统理解的矛盾辩证法提出了尖锐挑战。辩证法不能只诱导人们进行残酷的大批判,还应该带领人们驶向稳定、团结与和谐的彼岸。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矛盾辩证法走向和谐辩证法的思想动力和不竭的力量源泉。这既是对过去矛盾辩证法向斗争性倾斜的反思,又是对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和谐辩证法是对对立面之间关系的重新认识和对待,是向对立面的同一性的倾斜。邓小平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思想;江泽民提出了以“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国际力量的和谐”为中心的和谐思想;胡锦涛在中共中央省部级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里,进一步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现阶段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应有的重要位置。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是贯穿了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主旋律,郑重提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6]等一系列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任务。

(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发展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将由体系研究向问题研究转变,而和谐社会问题研究将成为其研究焦点。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由于过分地强调体系化、公式化,从而扼杀了哲学发展的活力,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远离现实生活,自觉不自觉地脱离了社会实际。当前,哲学面临的困境是没有积极地回答现实生活提出的问题,主要的表现是当理论成为一种需要时,哲学则表现为“缺失”或“不在场”。[7](106)因此,我们需要反省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需要在注重体系研究的同时,更要加强问题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不是从建构新的体系开始的,而是从解决时代性问题开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建构不在于体系的完成,而在于它对时代性问题的科学解答和科学阐释。马克思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作为时代精神的哲学,“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8](121)因为,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问题,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况的最实际的呼声。新世纪,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世界格局,构建一个怎样的和谐社会和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科学回答的问题,解决当代中国和谐发展道路问题的现成答案不在马克思的书本中,而在运用各种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当代中国问题进行不懈探索的过程中。从和谐社会问题出发,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焦点。这对进一步完善马克思主义和谐理论体系,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由冲突走向和谐起到积极作用。体系是维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框架,而对社会问题和时代问题的解答,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

(四)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功能的发展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将由战争年代的革命批判功能向和谐社会的建设创造功能转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发挥哲学批判的革命的功能,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是必须面对的一个挑战。[9](12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在于实现人和人类的解放。改造世界既包含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旧世界的批判,也包含对新世界的发现和建设。以前,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是发挥了它的“批判与解释的功能”。在革命战争时期,更多的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对旧制度的破坏与摧毁联系在一起,同时,由于民族解放的优先性与重要性,革命战争形势的复杂性与紧迫性,决定了我国不应当也不可能把主要精力放到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新社会建设中去。建国之后,由于认识上的失误,也没有很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设功能,由此影响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由主要发挥其批判和革命的功能转到以建设和创新为重心的轨道上来。在今天,和平与发展成为了时代的主题,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设和创造功能,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应该是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第一历史使命。就建设与批判来说,建设第一,批判第二,批判应围绕建设的主题而展开。建设与批判两者之间,批判侧重的是破旧,是“破”;而建设则是以立新为主要内容,侧重于“立”。我们经常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都是强调“建设”的重要性。建设是以“创新”为主旨,以“创新”为导向的。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更重要的是要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创造功能。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成为国家建设、创新的精神支柱和思想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的功能和使命。

[1][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苏]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杨天宇.礼记译注(上)[M].上海:上海书籍出版社,2004.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02).

[7]吴致远.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后现代解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2).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9]易小明.从差异与同一角度看平等与效率[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责任编辑 张克军]

B 089.1

A

1002-2007(2010)04-0072-05

2010-05-15

王欣欣,女,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与中西比较。

猜你喜欢
辩证法中西哲学
论辩证法的总规律
影響中西的波希戰爭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菱的哲学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关于质量的辩证法
“味其道”与“理其道”(一)——中西诗与思比较谈片
转诊率下降背后的“辩证法”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