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华 易育萍 谢小勤
近年来,我们对201名手术室实习护士锐器伤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并提出管理及防护对策。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名手术室实习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年龄16~24岁,平均年龄18.8岁,其中,大专生15名,5年制高职生54名, 3年制中专生132名。
1.2 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法,内容包括:年龄、学历、锐器伤的种类及原因,锐器伤次数,防护意识包括伤后的处理情况、有无向带教老师或护士长报告等。发放调查问卷201份,回收有效问卷201份,有效率100%。
2.1 锐器伤情况
201名实习护士,177人受过锐器伤,受伤率为88.06%。发生锐器伤的次数每人1~5次不等,总计316人次;其中大专生7名(占46.67%),高职生41名(占75.93%),中专生129名(占97.73%),洗手护士233人次(占73.73%),巡回护士83人次(占26.27%);锐器伤≥3次者共34名,高职生6名(占17.65%),中专生28名(占82.35%)。
2.2 锐器伤的种类及原因 安瓿玻璃划伤158人次(158/316,占50%),注射器针头刺伤118人次(占37.34%),手术缝针、刀片刺伤33人次(占10.44%),带钩器械划伤7人次(占2.22%);受伤原因:违反操作规程84人,整理用物52人,工作忙乱24人,工作疲劳17人。
2.3 防护意识
本次调查显示,122人在锐器伤发生前不知道患者有无血源性传播疾病,135人发生锐器伤后伤口处理不规范或未处理,仅38人发生锐器伤后向带教老师或护士长报告,被调查人员中仅7名大专生及9名高职生在校接受过职业防护教育。
3.1 深刻认识锐器伤的危害
锐器伤的危害由国际职业安全和健康学会提供:美国每年有60万~80万专业人员被针头刺伤,通过血液传播引起严重的或者潜在的致命感染[1]。目前我国乙肝总感染率高达60%左右,丙肝感染率为3%,艾滋病的流行在我国已进入快速增长期[2]。而手术室实习护士因职业特点发生锐器伤的概率极高。因此,手术室实习护士正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危险,应引起医院及学校管理者高度重视。
3.2 防护对策
3.2.1 加强职业防护教育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本组锐器伤的发生率为88.06%(177人),其中,中专实习护士129名,锐器伤≥3次者,中专生占85.29%,这表明实习护士,尤其是中专实习护士的防护知识缺乏、防护意识淡薄。因此,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学校应加强防护知识的宣教,增加自我防护意识。其次,医院护理部、感染办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组织专题讲座,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同时护士长和带教老师应对实习护士的职业防护做具体的指导和管理。
3.2.2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对锐器伤害的认识不足是导致锐器伤不断发生的原因,在操作过程中不按规程进行操作更易发生锐器伤。本组违反操作规程致锐器伤88人(占49.72%)。主要由于注射完毕未回套针帽,折安瓿时未包纱布,输液(血)不戴手套等引起。因此,带教老师应加强管理,督促实习护士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如使用锐器收集箱,禁止用双手将用过的针头套回针帽及用手弄弯、扳直针头,输液(血)时应戴手套等。进行高危操作时,可戴双层手套以减少利器刺伤时进入人体的血液量,降低疾病感染几率[3]。根据需要制定一套锐器放置、传递、使用和用后回收的规范程序,对实习护士进行岗前培训,规范操作训练,避免各个环节的锐器伤害。
3.2.3 指导处理锐器伤 锐器刺伤后应立即脱去手套,并用肥皂水和流动水清洗伤口,由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最后用碘伏消毒,敷料包扎。对乙肝病人污染的锐器伤,应在24h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进行乙肝表面抗体检测,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并随访。被HIV病人污染的锐器伤,必须在4~24h内口服大剂量叠氮脱氧核苷,尽快于暴露后检测HIV抗体,并定期复查[4]。伤后48h内应将伤情准确记录和逐级上报,建立完整的检测系统及锐器伤害档案,并追踪监测与观察。同时加强教育与管理,让学生了解汇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切实维护实习护生的健康权益。
[1]米光丽,唐彦,柳萍.379名护士针刺伤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8):1136-1137.
[2]曹明霞.血源性传播疾病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J].护士进修杂志,1999,14(1):51-52
[3]刘小玲,许琼,等.手术室护士血液传染疾病防护知识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4,19(4):70.
[4]李华君.手术室护士锐器伤调查分析与防护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2):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