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德建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441021)
20世纪90年代以Internet为标志的信息高速公路开通,给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迅速发展的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使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从搜集到利用的整个环节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我国高校图书馆工作者为顺应这一变化,推动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关注和研究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笔者通过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99-2008年) 检索到,从最早的图书馆论坛1999年第1期发表陈湘玲的《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思考》一文开始至2008年,10年中探讨、研究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论文约100余篇。通过对这些文献的阅读和梳理,笔者认为10年来国内高校图书馆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研究主要集中在十个方面。
网络环境是指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相互结合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宽带、高速、综合、广域型数字式电信网络。高校图书馆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它面临着多重性的网络环境:一是高校外的各种网络系统,如国内外大量的商业网、行政网、邮电网、教育科技网,其中还有中国科学院网(CSTNET)、中国金桥网(CHINACAN)等;二是高校系统内部之间的联网,如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CALIS系统网等;三是各校内的校园网、局域网等[1]。
网络环境使社会信息的生产、传播更加快速,交流更加便捷,给传统图书馆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革,提高了高校图书馆的自身地位。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和知识在生产要素中占主导地位,人们对获取信息和更新知识更为强烈,其结果必然增强了人们的图书馆意识和对图书馆的需求,高校图书馆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突出;拓展了高校图书馆的概念范围。网络环境已经打破了图书馆的地域障碍,信息的压缩、存储、检索、输出方式已经代替了传统文献操作方式,“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的出现更使高校图书馆的概念范围发生了很大变化,改变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馆藏资源不再局限于本馆的物理实体,而且是可以扩展到全世界范围的虚拟馆藏。超文本文件、数字信息、电子图书等各种信息资源都可以直接从网络上获取,由此打破了读者与图书馆在获取信息方面的不平等,高校图书馆的传统资源优势日益减弱,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思想、服务意识、服务方式都随之更新[2]。数字环境对文献资源建设带来了理念的变革。一是由注重“收藏”到“收藏和存取”并重。这里的存取是一个较广义的概念,包括网络、计算机、用户信息素质和用户培训等多个层面。二是由注重“拥有”到注重“获取”。获取能力,即信息的提供和控制能力[3]。
高校图书馆肩负着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双重任务,与其它类型图书馆相比,馆藏信息资源既有共性方面,又有明显的不同特点。罗传玲认为,与传统藏书建设相比,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出现了许多新变化,表现在:馆藏文献特色化,馆藏建设合理化,馆藏建设多元化,馆藏资源数字化[4]。符之敏也做了五点概括:从载体形式上看,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种类更加丰富多样;从文献资料的分布看,不仅有本地馆藏资源,而且有异地信息资源;从馆藏文献的利用率来看,电子文献的利用率呈上升趋势,而传统印刷型文献的利用率相对来说呈下降趋势;从馆藏文献构成比例看,数字化的电子文献在馆藏中所占比例逐步增加;从馆藏文献的信息服务功能看,电子文献相对于传统印刷型的服务功能更加多样化,服务效率更高[5]。
网络信息资源是高校图书馆搜集、整合的重要资源。与联机型和光盘型数据库相比,网络信息资源数量巨大,增长迅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变化频繁,价值不一;结构复杂,分布广泛。从整体上看,网络信息资源尚处于无序状态,从而使得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更具艰巨性和复杂性[6]。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带来了很大影响。网络环境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管理观念的转变、管理模式的转变、馆藏载体的变化、采访工作方式的改变[7]。网络化使图书馆可利用信息资源扩大。信息传播的网络化,使图书馆不断地获取丰富的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的资源,打破了传统图书馆之间信息封闭的局面,突破时空与地域的界线,使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使用效率更高。信息资源的获取方式发生了变化。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的获取有购入、入网、联机使用、租用、交换和免费等多种方式。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发生了变化。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馆藏文献由单一的纸质印刷型文献发展到纸质印刷文献与缩微、磁介质、声像、电子出版物并存和网上信息资源互补的馆藏新格局。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发生了变化,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管理的重心是书目数据、联机检索库及指引库的建设[8]。网络环境拓展了信息服务领域,提高了服务层次;馆藏资源正由现实馆藏向现实与虚拟馆藏并存转移。信息资源加工对象从过去简单的印刷型书刊、视听资料、电子文献等载体的加工转化为网络信息的搜集加工[9]。此外,网络环境还对馆藏购置经费产生影响。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通过网络可以便捷地使用来自各地的信息资源,从而使图书馆有了可靠的信息资源保障。图书馆就可以将有限经费购置本馆最需要、最具特色的文献,其它信息靠网络来满足,为图书馆馆藏购置经费的合理使用提供了条件[10]。
由肖希明教授主编的《信息资源建设》(第三章: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因素),从新的信息环境、知识信息需求、国家政策环境和知识产权制度、国内外文献出版发行状况、网络书店的兴起等,对影响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因素进行了比较全面分析[11]。
我国地域辽阔,地区间经济、科技、教育发展不平衡,各地、各类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亦有不同。例如:信息资源购置经费的管理问题。电子资源本身的年度更新费用和所需的硬件软件更新及维护费用往往是很难准确预计的。此外,围绕电子资源利用所增加的读者教育、馆员培训、高水平数据库整合技术和维护人才的引进及文献传递等工作都需要增加经费投入,这些都使得经费管理工作更为复杂。信息资源的稳定性和长久利用性问题、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问题、信息资源建设机构变化问题、读者教育问题[12],缺少统一的规划和有效的管理,馆藏缺乏特色,缺乏资金,缺少一支高素质的采访人员队伍[13]。“大而全”“小而全”的馆藏资源建设思想,使很多高校图书馆已陷入资金越投资越多,包袱越背越重的恶性循环中,但仍在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结果造成文献收藏重复和遗漏,大大降低了文献信息系统保障能力。忽视对读者信息需求的分析,据资料统计全国各类型图书馆的文献利用率在25%,这说明我国图书馆的资源大量闲置、浪费。原因固然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忽视对读者需求的调查,分析、研究。馆藏发展政策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14]。
我国高职学院大多是由中专学校合并组建起来的,虽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至2006年底,全国已拥有普通高职学院1105所。与此同时,和普通本科院校图书馆相比,高职学院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表现在:馆藏量少,且文献不适用;观念落后,馆藏文献类型单一;信息资源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基础设施仍然薄弱,相对落后;技术人才匮乏[15]。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关乎图书馆的发展水平和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学校教学和科研。针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学者们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
陈湘玲的具体建议是:进一步加强馆藏体系建设,优化馆藏结构。在网络环境下,馆藏建设急需探讨的是如何建立起具有本馆特色的核心藏书保障体系。同时,也要更新传统的馆藏观念,使馆藏由单一印刷型向多类型、多载体方向转变,要加大电子文献的入藏力度;网内协作可有效提高馆藏利用率。网内协作在途径上可通过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协调,在方法上主要有编制联合目录、馆际互借、协调采购等渠道;开发网络信息资源,弥补馆藏不足[16]。
赵天琪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加强对高校图书馆藏书发展政策的研究,从理论上来指导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加强高校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的特色化建设,突出馆藏重点,保证其系统性、完整性和权威性便成了特色化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加快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要走资源共享的道路,使各馆之间的馆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互补,在第一时间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国家应集中有限的经费,重点加强国家级、地区级文献信息资源中心的建设,并建立起学科齐全、类型多样的综合性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各图书馆应建立有特色、有重点、符合宏观规划的信息化保障体系,从而满足本单位、本系统绝大多数用户的信息需求;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17]。赵禁、张伟华介绍湖北大学图书馆采取的对策是:建立合理的采访机制,实现馆藏体系科学化,做到重点学科与一般学科相结合,研究用文献与教学用文献相结合,中外文书籍与中外文报刊相结合,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相结合,馆藏实体资源与网络虚拟资源相结合(中外文书籍占40%,中外文报刊占30%,电子文献和网络资源占30%),购买文献载体与购买文献使用权相结合[18]。构建新的用户服务环境,新的用户服务环境建立在本馆书目数据库和图书馆Web站点基础上,使用户既可以对本馆的物理馆藏进行光盘检索、联机检索,也可以在网上浏览、查询,对虚拟馆藏进行访问,同时还可以通过主页向全球发布信息;加快图书馆流通网络化,实现资源共享,CERNET为我国高校图书馆打破自我封闭,开展馆际互借交流与协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加强网上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新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和图书馆Web站点;对用户进行信息检索技术培训[19]。加强数据库建设,如书目数据库、文摘索引数据库、特色数据库、科研信息成果库及教学信息、教学案例库;网上信息资源的开发与组织,如建立学科导航库、高校科研课题导航索引,下载网上信息,组成自己的特色数据库等[20]。
信息资源建设原则是信息资源建设客观规律的反映,是信息资源建设实践的科学概括和总结[11]。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必须遵循相应的原则,以便有效地整合、利用馆内外丰富的信息资源。这些原则有:共享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层次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文献信息资源本身的层次性决定了信息资源配置的层次性,贯彻层次性原则,是指根据专业设置和服务对象及藏书结构的不同,建立起适合不同层次要求的最佳的信息资源模式组合[21]。与高校学科建设相统一原则,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高校学科建设相统一,是高校图书馆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用户需求原则,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必须与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相结合,如果资源配置脱离了读者的实际需要,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就难以得到保证。资源共知共建共享原则,是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整体化文献资源建设的要求[22]。
优化配置网络信息资源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整体原则,合法原则,质量优化原则[23]。在虚拟化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针对性,根据本馆的性质、任务、特点,本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目标、馆藏特点、馆藏状况、馆藏体系等因素来考虑选取。实用性,首先,被选取的信息资源本身应具有价值,其次,它还能被用户利用。系统性和互补性,网络信息资源的选取应从整个馆藏结构体系出发,考虑对现实馆藏资源在内容、载体类型、特征、体系等方面的互补。时效性,网络信息资源是一个极大的动态资源库,具有较高的时效性和随机性等特点,选取的重点应限定在稳定的信息资源上。可靠性和权威性[24],在进行电子资源建设时必须注意,要选择专业对口的数据库,数据库的学科要符合学校的学科发展,尤其是重点学科的发展需要;选择国内外公认的权威的数据库,这是保证电子资源质量的重要原则;尽量使用网络型的数据库以便于读者使用和资源共享;选择价格/性能比较优良的数据库,兼顾文摘索引型和全文型两种形式,把重点放在全文型文献的建设上面;尽量采取组织团体联合引进的方式,争取更优惠的条件和更好的服务;加强对欲购数据库的调研,考察数据库使用的统计,检索界面是否友好,网络环境是否良好,售后服务是否完善,读者对其质量评价如何[25]。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主要内容包括:传统的纸质文献资源、电子文献资源,网络虚拟信息资源的搜集、组织、整合。加强纸质印刷型文献建设,未来社会,印刷型出版物、电子型出版物将长期并存,数字信息、印刷型文献也会长期并存;加强新型载体文献的建设;馆藏文献数字化。可采取:重点选择其它图书馆没有或不同的文献进行数字化,将有较高价值的文献数字化,选择使用频率高的文献数字化,读者需要时数字化,四种方法结合使用。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包括:(1)网络信息资源建设范围的确定,可采用以下标准:URL地址相对稳定,本馆用户需要或可能需要的网络信息资源。(2)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组织与揭示。(3)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包括网络综合性信息资源,网络学科专业信息资源,专题文献资源,网络数据库资源[26]。注重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协作,集成各方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优化馆藏结构,实现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特色化[6]。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组建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最具影响的是,1998年国家投资建设成为全国高校文献信息共建共享体系核心的全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其目标是以中国教育与科研网(CERNET)为依托,通过文献信息服务网络和文献信息的数字化建设,初步实现系统公共检索、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协调采购、联机联合编目等服务。此外,江苏省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JALIS)、天津市高等学校文献保障系统(TALIS)、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项目(BALIS)等数字图书馆工程相继建成,为实现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便捷和必要保障,极大地缓解了单个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不足与读者需求多样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重复建设所造成的资源浪费[27]。开发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建立“全国高校图书馆文献书目”搜索引擎,建立规范和统一的书目数据库,开发建设具有高校特色的各类数据库,加强机读目录建设[28]。
高校图书馆面对海量、无序的网络信息资源,怎样组织开发和利用,怎样把已有的馆藏文献信息转化为网络环境下可供利用的数字化信息,在信息资源建设中,科学合理地配置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实现区域性、系统范围的共建共享。为此,必须加强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一是组织机构保证。图书馆应该设立类似“信息资源建设委员会”这样的机构,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做出阶段性的发展规划,积极开展网络环境信息资源建设中有关开发、组织、模式以及管理等课题的研究;二是专业人员培训。图书馆应该有目的地培养一批高水准的复合型人才;三是调整部门设置。可设立信息资源搜集部、信息转换部、虚拟馆藏部、数字化阅览室等,对网络资源、网络型出版物、电子出版物等应设立专门机构,由专人负责管理,开展用户服务[29]。建立强大的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图书馆需要有一种以知识重组和知识导航为主体功能的更加强大的管理系统,才能适应虚拟环境的需要,既提供解决大系统的稳定性,网络结构的有序性和高速率传输中的各种问题外,还要研究信息网络上的组织方式和信息服务方式,探索各种适合网络特点的信息系统、信息媒介和利用方式等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服务。制定数字资源引进规划。高校图书馆引进数字资源是一项耗资巨大,操作复杂,且涉及管理、服务、版权等诸多问题的系统工程。因此,只有在引进数字资源时做好规划,才能有效地管理数字资源,才能适应信息环境的变化,适时地调整馆藏发展政策和重组工作等,才能有效地促进我国高校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加快电子期刊的编目,整合数字资源,采用新的信息服务模式,如采取信息推送技术(Push)、电子邮件通知、虚拟参考台(VRD)等手段向用户进行信息推送服务、原文传送服务、数字资源导航和推荐服务等,以及近几年推出的Mylibrary系统的个性化信息服务[30]。
从大量研究文献中我们得到如下启示:网络环境给高校图书馆带来的变革是深刻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影响是多方面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严重制约图书馆的发展,而有的问题涉及到体制机制方面,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需要我们有锐意改革、攻坚克难的精神。学者们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谋划了很多良策,但重要的是贯彻落实;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原则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遵循这些原则,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才能整体推进,健康发展。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内容广泛,任务繁重,需要各图书馆根据本馆实际,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重在实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目的是保障社会全体成员能够无障碍地获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形式是图书馆联盟。高校图书馆要加强联合及合作,建立图书馆共同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信息资源建设管理是优化信息资源建设,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有效保证,加强和改进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以提高信息资源建设质量。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是长期的,随着网络环境信息资源不断丰富和变化,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与此同时,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探讨、研究也会不断深入,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将日趋成熟。
[1]冯泽英.新世纪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构成及开发与利用[J].现代情报,2003,(11):40-41.
[2]肖巧鸿.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发展对策探析[J].图书馆学刊,2002,(3):50-52.
[3]刘素清,李晓东.数字环境下文献资源建设的再思考[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6):14-18.
[4]贾淑敏.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J].图书馆学刊,2008,(6):123-124.
[5]符之敏.基于网络背景的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J].现代情报,2008,(2):70-72.
[6]王绪林.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J].现代情报,2003,(9):127-128;130.
[7]冯 琼.试论网络环境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J].河北科技图苑,2001,14(3):36-37.
[8]涂 茵.网络环境与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3):71-72.
[9]赵 丽.试论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3):120-121;125.
[10]刘淑娥.试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6(1):43-45.
[11]肖希明.信息资源建设 [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68-95,56.
[12]韩子军.电子资源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及对策[J].图书馆论坛,2002,22(5):79-82.
[13]刘文学.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略论[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18(4):28-31.
[14]周晓丽.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应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 [J].图书情报论坛,2006,(1):55-57.
[15]张景生.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探析[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9(3)78-80.
[16]陈湘玲.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1999,(1):3-5.
[17]赵天琪.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26):61-62.
[18]赵 禁,张伟华.网络环境下大学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3,21(2):40-42.
[19]李学钰.Internet的普及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及其对策[J].安阳大学学报,2003,(3):101-102.
[20]王英杰.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6,(24):264-266.
[21]贾满玉,邢燕丽.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探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20(10):21-2.
[22]张桂荣.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26(1):36-38.
[23]郭鹏飞,张海滨,郭志勇.浅谈高等院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的信息资源建设[J].图书情报通讯, 2008,(1):27-29.
[24]席玉秋.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战略选择[J].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05,(3):30-33.
[25]黄修玲.网络环境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走向探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5,(1):66-68.
[26]郭家义.网络环境下大学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J].辽阳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7(4):77-80.
[27]刘 中.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8(18):153-154.
[28]冯泽英.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8(18):51-52.
[29]周光辉.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3):55-57.
[30]曹秋霞.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探析[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07,(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