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晓青
(上海金融学院 人文艺术系,上海 200422)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外国文学教学与改革
曹晓青
(上海金融学院 人文艺术系,上海 200422)
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世界大趋势,高校的外国文学教学在此进程中,确实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迎接全球化的基础在于实行教育创新,建立一种能与国际教育接轨的教育体系是教育要面向世界的必由之路。本文将以马斯洛的教育理论为基础,以高校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为切入点,探讨一种能与国际教育接轨的教育模式,培养高校学生适应全球化进程所应具有的创新品质和实践能力。
马斯洛;外国文学教学;教育模式;教学改革
在全球化的时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与多元文化影响密不可分。早在 20世纪 80年代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根据国际形势和国内现代化的要求,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而为教育创新确立了战略纲领。传统教学培养出来的是应试型的人才,我们的培养目标则是能参与全球化进程的实用型人才。只有改变我们以往的不合理的、不科学的、不切实际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全球化的今天才能达到与国际教育接轨,最终达到与世界同步的目的。面对这样的形势,要实现社会的交流、文化的互动,引入并介绍外国文学作家作品对于我国的精神文明的建设就有着重要的作用。早在 1999年我国的著名翻译家草缨先生就说过:“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人民迫切需要了解世界的真实情况,大家希望彻底消除封建社会的遗毒,跟上世界前进的步伐。在这样的形势下,更多更好地介绍优秀的外国文学就成了当务之急。”[1]如此,高校中的外国文学教学将要承担更重要的职责。而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而来的改革浪潮,围绕如何培养适应面向 21世纪人才进行课程改革成了教育工作者不断在探讨和实践的工作。本文基于自己多年的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经历,针对高校的外国文学改革略陈管见,以就教于方家。
外国文学课程改革的方向是什么?这是外国文学教学工作者首先要思考的问题。而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有赖于对高校教育目的的认识。笔者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马斯洛的教育理论对我们有极强的启示意义。
马斯洛的教育理论是基于其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之上的。他认为人的创造性是人性中固有的与生俱来的本质特征,是潜在丰满人性的展现,每一个自我实现的人都是创造性的实现自我,“人本质上是革命的,他们是背对着现成的东西,不满意现状的”[2]而教育的目的应该就是让人的本质得以实现。由此,马斯洛进而提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独特本质的创新精神引发出来,使其成为能够自觉、自由创造的人。”[3]
由这样的认识出发,马斯洛对美国的教育制度进行了批判,马斯洛认为:“我们的时代比历史上任何以前的时代更明显地处于流动中,处于过程中,更迅速地在改变着。因此,我们需要创造性的人物。”但是,“当前的学校制度是一种破碎高峰体验,扼杀创造性的极有效的工具。”他认为,当前的学校关心的只是效率,即用尽可能少时间、费用、人力灌输最大数量的事实给最大可能数量的学生。“课堂学习往往以使教师满意从而得到奖励为不言明目标。所以,学生在课堂上很快就懂得创造性会受到惩罚,与之相反,机械背诵鹦鹉学舌的特别受到老师的青睐。”而为了促使大学生自我实现和潜在创造力的释放,马斯洛十分推崇艺术教育,“假如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变成丰满的人,能逐步实现他们所具有的潜在的能力,那么,就我所知,今天存在的唯一能有这种作用的一种教育就是艺术教育,……因为艺术教育能让心灵的深蕴层暴露出来,使之受到鼓励、培养、训练和教育。”[4]
由马斯洛的理论,笔者认为高校的外国文学教学的改革应是向着培养人的创造性,使人的创造性本质能得以实现的目标而努力。如此,外国文学教学作为文学教学首要的是要避免当今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实用取向。刘小枫就说过:“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实用技术人才,高等教育的实用取向无可非议,但如果以教育品质的败坏为代价,那么,这一代价就高得无以复加了。”[5]而不幸的是,我们现在的外国文学教学还难以跳出马斯洛说的“关心效率”的毛病: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人力将知识灌输给最大数量的学生。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记,学生学习的好坏以考试成绩为唯一的考核标准,学生根本无法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何一门课程的改革都会关涉到“道”与“技”的两个层面,既要有理论的指导,同时也要有具体的操作方法。从“技”的层面来说,笔者在多年的外国文学教学中,坚持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教学内容上。一方面在教材上,外国文学课程和文学理论课程引入国外值得借鉴的最新教材,从网络或国际交流中获取国际上同专业的最新信息,教师编写或整理出与教学相关的资源传输到网络上或印发给学生,以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在对作家作品的分析中,注重讲授与全球化相关的知识及价值观。尤其是外国文学的教学要突破已往的社会学的单一的分析方法,引导学生吸收与全球伦理相关的价值观。
教学方法及手段上。传统教学一言谈的方法,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外国文学的教学应注重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传授知识,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力性,具体做法是:一是将学生分成 6人左右的科研小组,使小组成员为达到某个科研目标合作互助;二是在某些课程中采用双语教学,增强学生的英语能力,使其掌握相关专业术语;三是运用相关的文学影像资料、设立相关的文学网络论坛,打破传统教学所受到的时空局限,使师生及学生间能就教学内容进行双向互动,基本做到信息的实时互换。
教学时间安排上。为改变学生长久以来在课堂上被动的听课、盲目的记笔记的现状,每堂课都留出一部分时间给学生,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创造条件。通过学生和老师的互问互答以及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展开的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活跃课堂气氛。另外,每学期留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作课题小组的论文答辩时间。课题小组的论文成果就是学生的平时成绩,如不能通过答辩,这个课题小组的成员将失去平时成绩。
评价机制上。改变传统教学中只以学生考试成绩来评定的做法。一是对平时成绩记分改革:平时成绩是根据学生的科研水平来评定的。它包括三个部分:课题小组提交的论文的成绩;答辩成绩;在别的课题小组答辩时提出问题的成绩。二是对整个课程的记分方式改革:扩大平时成绩在学生总成绩里所占的比例,缩小闭卷考试在总成绩里所占的比例。学生课题小组的科研论文在总成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突出这一部分成绩,会使学生自己体会到要改变以往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在活学活用中学习的重要性,最终使他们感受到通过一门课程的学习,不仅要从中学到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要注重对自己的某种能力的培养。
在采取以上措施进行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向。
一是“教”师向教“师”的转向。传统的教学更注重的是教师身份中的“教”,教师在这种模式中是丝毫不可侵犯和超越的权威,学生只是不具备主体人格、不能享受平等地位、消极等待灌输的机械客体,这种“单向度”的教学必然导致课堂教学的机械沉闷,学生缺乏积极主动性与自主创新意识,教与学理所当然会变成一场苦役。尤其是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由于外国文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异质文化的东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要用外国文学知识占有学生,将学生视为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
但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教师的身份必须要向“师”转向,或者说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导师。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中有硕士生导师,但却没有学士生导师的说法。本科生只有毕业论文阶段有一论文指导老师,笔者以为应采取课程导师的制度。在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也应该起到导师的作用,引导学生独立科研,培养他们的作品阅读、资料查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相应的科研能力。
二是学生由被动接受向积极参与的转向。德国教育家洪堡指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体现在大学育工作者身上,就是既是教师,又是科学研究工者;体现在受教育者身上,就是既是学生,又是究者。他们都是献身于科学、用比较系统的科学法进行研究的学者,他们为科学而共处。于是,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并不是“教”,而是诱导学生究的兴趣,再进一步指导并帮助他做研究;学生主要任务也并不是“学”,他们在教授的指导下,协助教授进行科学研究,养成独立从事研究的力。科学研究既是发展科学的手段,也是培养人的手段。没有科学研究,不通过科学研究,大学不能培养出“有修养的人”,“在大学中,听课只是次要的事情;重要的是,使学生与情趣一致、年龄相同以及具有自觉性的人紧密合作;在这里应当有一批卓越的有教养的人才,他们只为发展和传播科学而献身,而且在若干年中,只为自身和科学而活着。”[6]外国文学的教学不能纯粹为了教学而教学,而应将教学转变为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的一种手段。
三是知识由单向传授向对话完成的转向。传统的教学受主体性哲学影响,知识是由教师向学生单向地流动,师生是主客体的关系。而当今的外国文学教学更多的是应该转向主体间性哲学,将师生双方都看作独立主体。师生构成的应该是主体与主体间的关系。这种关系首先是平等的关系。教育是一个双向交往的活动,而不是单向度的占有。雅斯贝尔斯说过:“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外国文学的教学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不是对学生做统一化和标准化的要求。对于具有不同成长经历的学生来说,外国文学的意义是不同的。比如外国文学中独特的基督教文化特质,对于某些学生来说是可笑的虚幻,而对于某些学生来说则是包含美好情怀的。如果忽视了学生的这种差异,在教学中只是将看作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者,那样的知识只能是一种死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是以一种将心比心的态度和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
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世界大趋势,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将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全球化进程。全球化意味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它有其自身的特点,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高校的文学课程教学在全球化进程中,确实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迎接全球化的基础在于实行教育创新,建立一种能与国际教育接轨的教育体系是教育要面向世界的必由之路。现实要求我们在高校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中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以探讨一种能与国际教育接轨的教育模式,培养高校学生适应全球化进程所应具有的创新品质和实践能力。
[1]草婴.改革开放更需要外国文学[N].文学报,1999-12-30(2).
[2]弗兰克·戈布尔.第三思潮 [M].吕明,陈红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3]亚伯拉罕·马斯洛.人性能达的境界 [M].林方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
[4]熊华军.马斯洛“创造性理论”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
[5]甘阳,刘小枫.古典西学在中国 (之一)[J].开放时代,2009(1).
[6]熊华军.洪堡的大学教学价值取向:由科学达至修养[J].大学 (研究与评价),2008(1).
G511
A
1674-5884(2010)01-0083-03
2009-12-03
曹晓青 (1962-),女,湖南湘潭人,硕士,教授,主要从事西方文学研究。
(责任编校 朱正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