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新机遇

2010-04-05 12:03张继久
党政干部论坛 2010年2期
关键词:经济带湖北长江

○ 张继久

湖北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新机遇

○ 张继久

湖北长江经济带西起恩施州巴东县,东至黄冈市黄梅县,沿江地区包括武汉、黄石、宜昌、鄂州、黄冈、荆州、咸宁、恩施等8个市州的48个县市区。本文拟对湖北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新战略机遇略作探讨。

一、湖北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现状

1995-2007年的12年间,湖北长江经济带的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增长了2.7倍、3.9倍、3.3倍和4.7倍,成为全省乃至长江中游地区最具有发展活力和综合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2008年,湖北长江经济带创造生产总值7647.2亿元,占全省67.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31.03亿元,占全省60.7%,主要经济指标约占全省三分之二[1]。目前,湖北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已进入新阶段。

(一)开放开发具备较高层次竞争力

笔者按照美国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体系”,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现阶段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已具备较高层次的竞争力。

1.经济发展战略具有新高度、新内涵。湖北省委九届五次全会提出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战略,这与20世纪80年代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长江中游经济带战略相比,较具有新的战略高度和新的战略内涵。从全国来看,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方案,全国将形成“两纵两横”的国土开发格局,长江经济带是其中一“横”(另一“横”是陇海经济带,“两纵”分别是沿海经济带和京广沿线经济带),以“长三角”为龙头的长江流域开放开发战略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从而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战略就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湖北省情来看,首先,湖北长江经济带是湖北地区城市、产业最密集的带状区域,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的开放开发,可以使资金、技术、人才迅速向沿江集聚,产生开放开发的规模递增效应和扩散效应。其次,依据湖北省委、省政府推动湖北科学发展的大战略——“两圈一带”总体战略,湖北长江经济带是未来若干年内湖北经济发展的主轴,该主轴横跨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的开放开发,将有利于整合“两圈”资源,加快“两圈”的开放开发步伐,从而带动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2.资源比较优势明显。一是劳动力资源丰富。湖北长江经济带是湖北人口最密集的地带,劳动力资源丰富,尤其是湖北长江经济带已经成为湖北最密集的城市带,沿线共有城市14个,受过较好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劳动力资源丰富,为产业结构转换提供了有利条件。二是自然资源条件优越。江汉平原历来是我国农业资源较好的区域之一,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加工基地;沿江地区“得水独厚”,淡水资源丰富,预计能开发的水能资源超过全省水能资源总量的80%,宜昌是世界最大的水电基地;拥有丰富的可供港口和基础工业布局的岸线资源,初步测算,具有岸稳、水深和宽阔陆域场地与良好城镇依托条件,且近期可利用的岸线资源长度就达320公里;部分矿产比较丰富,磷矿资源享誉全国;旅游资源集中,沿江历史古迹众多,自然风光独特。三是知识资源密集。沿江各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51万人,科研和技术开发机构120个,普通高校53所,在校全日制大学生超过110万人,职业学校在校生超过10万人,技术创新实力和潜力较大[2]。四是资本资源日益充足。进入新世纪后,武汉市已成为区域性的金融中心,企业融资条件较好。近年来,湖北长江经济带成为各类投资的热点地带,仅2008年底湖北省从国家新增千亿元投资中争取到的50亿元左右投资的绝大部分都集中在沿江地区。五是交通优势明显。从全国范围和整个长江流域来看,湖北长江经济带处于中心位置,贯穿我国东西南北的铁路干线在这里交汇;从省内来看,沿江经济带把湖北省东、中、西三大地带连接起来,区域内公路网密集,主要城市间的大通道已全部打通,是连接东西、辐射南北的交通枢纽。特别是通航里程长,约占长江干线航道总里程的30%,是沿江各省市通航里程最长的省份,“黄金水道”优势突出。

3.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基础较好。沿江地区多年来逐步建立了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开始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带、先进制造业带、大运量高耗水原材料工业带、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带,在钢铁、汽车、石化、机械、水电等领域涌现了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因此,湖北长江经济带与国内其他区域相比较,拥有比较健全的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为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增强了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为产业链延伸、产业集群壮大以及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

4.开放开发的竞争态势已经形成。从全国来看,随着以“长三角”为龙头的长江流域开放开发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长江沿线省市纷纷实施沿江开放开发战略,将发展重点逐步转移到临江城市或地区上来。例如:四川省提出要建设沿长江经济走廊;重庆市提出要依靠长江黄金水道的港口,促进港口与园区联动,建设沿江经济带;安徽省提出了“抓住机遇、开放皖江,强化自身、呼应浦东,迎接辐射、带动全省”的沿江开发思路,大力建设皖江经济带;江苏省从2003年开始正式实施沿江大开发战略,初步形成了颇具规模和实力的沿江产业带及城市群。这些省市沿江的开放开发为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注入了来自于外部的竞争压力。从湖北长江经济带自身来看,武汉、宜昌已先后被国家认定为第一批、第二批东部沿海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黄冈、黄石、咸宁、荆州等沿江市州近年来开放开发均呈加速发展的态势,湖北长江经济带内在的竞争动力正在逐步增强。

(二)开放开发区位优势凸显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国内发展格局的调整,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区位优势开始凸显。

1.对外开放格局变化引起区位优势凸显。改革开放以来,从区域上讲中国对外开放是由沿海、沿边、沿江逐步向中部、西部地区推进,对外开放长期处于充分利用国内资源而争夺和占领国际市场阶段。在这种对外开放格局下,长期以来,中部的对外开放与沿海地区相比较在区位上处于劣势。有统计资料表明,在1979-2005年间,我国各地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81.2%集中在东部10省市,而中部6省、西部12省市区和东北3省则分别只占7.6%、4.5%和6.7%。2005年,中国对外出口的88.5%集中在东部10省市,而中部6省、西部12省市区和东北3省则分别只占3.6%、3.5%和4.4%。现在,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由充分利用国内资源而争夺和占领国际市场的阶段向整合国际资源而开发国内市场的阶段转变,地处中部的湖北长江经济带,当产品销往国内市场各地的时候,运输成本将大大低于沿海地区。依据新经济地理理论,国内外厂商投资于湖北长江经济带将有利于形成规模报酬递增效应,从而,湖北地处中部的区位优势开始显现。

2.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变化引起区位优势凸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投资与出口拉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并且还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国要成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向型为主向内生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的转变,随着国内市场规模的日益扩大,湖北长江经济带的区位优势将凸显。

3.国内发展格局调整引起区位优势凸显。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为加快中部地区的发展,实施了促进中部振兴崛起战略,批准武汉城市圈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为境外境内企业向湖北长江经济带的转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较大的吸引力。近年来,随着西门子、康明斯、威斯卡在沌口汽配基地的建成,冠捷、唯冠、中芯国际等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制造企业抢滩武汉。

(三)开放开发进入加速转型期

所谓加速转型期,不是简单地指开放开发在某个方面、某个领域的快速变化过程,而是指开放开发向广度和深度两方面的拓展,呈现加速度的结构性优化升级。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全球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湖北长江经济带的开放开发将加速进入结构性优化升级时期。

1.开放格局由主要是对外开放转变为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并重、外向型经济与内生型经济相促进。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转变,这将促使湖北长江经济带的开放开发以国内市场为重点,通过充分发挥本地区在自然资源、文化旅游资源、历史形成的工业基础、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形成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并重、外向型经济与内生型经济相促进的格局。

2.对外贸易由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为主转向一般贸易、服务贸易、加工贸易并重。目前,从全国来看,外贸发展已逐渐进入高成本时期,劳动力成本和资源成本的压力在逐步上升,靠牺牲劳动者福利获取出口商品价格优势的做法难以继续维持,而国家也加大了对“两高一资”(高污染、高能耗、资源型)产品出口的限制力度。这将促使湖北长江经济带出口产品由主要依赖农产品、轻纺工业品出口转向主要依赖高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和高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促使湖北长江经济带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实现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为主向一般贸易、服务贸易、加工贸易并重的转变;促使湖北长江经济带的企业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加大对品牌培育的投入,形成较低水平的两头在外的对外贸易模式。

3.引资质量由低层次转向高层次。从利用外资方式来看,目前在国际上,间接投资已超过直接投资成为资本流动的主导形式,这将促使湖北长江经济带的开放开发必须要注重利用间接投资这种方式,形成间接投资为主、直接投资为辅的外资利用格局;从引资的结构来看,鉴于湖北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的投资较少、服务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比重较低的现状,促使湖北长江经济带将要更加注重吸收欧美跨国公司对湖北的投资,更加注重吸引外商投资服务业;从引资的目的来看,随着省内资本的日益丰富,促使湖北长江经济带将要充分发挥利用引进资本在推动省内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不断促进省内产业的技术进步,提升湖北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动力。

二、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面临的新战略机遇

“十二五”时期,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尽管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例如,全球经济复苏尚需时日、世界经济动荡有可能加剧、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上对新兴市场的争夺将更加激烈,等等,但我们更应看到它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战略机遇。

(一)低碳经济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展望后危机时代,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低碳经济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家萨克斯2009年撰文指出,现在是实施“绿色救助计划”的时候了,经济危机提供了历史性机会,那就是将泡沫经济和过度消费转向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来。目前,美、日及欧洲许多国家已经将新能源投资与低碳经济建设作为应对危机的重要手段。西方国家以此为新起点,将长期把低碳经济作为新的需求增长点,并在国际上推动其他国家加入这个市场。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氛围一旦形成,以中国为代表的众多发展中国家也必将参与其中,形成新一轮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大趋势,这一大趋势将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尤其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如果能抓住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机遇,将促进湖北经济发展形成可持续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新兴战略性产业将会成为经济发展的热点

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全球每一次大的经济危机都会伴随着科技的新突破,进而推动产业革命,催生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当今世界,一些主要国家为应对这场危机,都开始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来选择和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新兴战略性产业是对国家发展有支柱性和带动性作用的产业,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将成为新兴战略性产业的代表。新兴战略性产业具有应对两个危机的特点:一是应对金融危机。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的产能过剩,同时也能占据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制高点,将有助于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国家竞争力;二是应对气候变化。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同时,对全球最重要的气候变化问题也能够产生积极作用。因此,一些国家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的战略会很快使这些产业成为热点。湖北长江经济带的新一轮开放开发,如果能抢占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制高点,将为湖北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缩小湖北与沿海地区的差距带来新的战略契机。

[1][2]中共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两圈一带”展宏图》,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0、70页。

(作者系湖北省委党校教授)

(责任编辑 劳 谦)

猜你喜欢
经济带湖北长江
The rise of China-Chic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长江之头
驰援湖北
湖北武汉卷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
长江之歌(外二首)
长江图(外二首)
长江经济带与汉江生态经济带如何协调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