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凤华,高书银,姚玉燕
(山东省冠县水务局,山东冠县 252500)
冠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民收入低,是山东省扶贫重点县之一。加快建设和完善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加强和完善农田灌溉、农村人畜水饮水工程等水源工程的建设是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由于区内降水量较常年偏少,持续干旱,旱灾不断加重,加之该县处于位山引黄灌区的中下游,并受到引黄上游的限制,适时引水得不到可靠保证,造成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部分村庄农民群众生活饮用水也严重困难。因此,水源问题已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冠县地势高亢,土壤沙化严重,气候干旱,是农业用水大县,又是一个贫水大县。冠县属暖温带季风半湿润气候,具有显著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干湿季节明显,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间有旱涝,冬季干冷少雨雪。区内多年平均降水量 565.4 mm,其中 7~9月 356.8 mm,占全年的 63.11%,最大年(1990年)降水 871.1 mm,最小年(1992年)降水 292.6 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 1247 mm,其中 3~5月水面蒸发量 450 mm,年内分布不均,年际丰枯悬殊,降水偏少,蒸发量偏大,导致春旱、夏涝、晚秋又旱。近几年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气候条件下,干旱趋势加重,特别是 2006年冠县遭遇了 50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全年降水量仅有 277 mm。因此,干旱缺水已是该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由于区内地表水贫乏,并过量无序开采地下水,全县每年地下水超采量近 4000万m3,致使地下水埋深连年下降。1988年浅层地下水埋深 14.30m,2008年下降到 27.28m,年均下降 1.39m。中东部乡镇深层地下水 2003年埋深 43m,现在已经下降到 57m,年平均下降 2.8m。2008年漏斗区面积达到 1007.82 km2,占全县面积的 87%,因此,优化水资源配置,合理保护和科学开发地下水,已经十分迫切。
目前,农民群众对科学用水、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的意识淡薄,普遍存在大水漫灌现象,浪费水资源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近两年,区内在农业方面搞了一些滴灌、微灌等节水方式,进行示范引导,但普及率还比较低。因此,观念落后、技术落后,设备落后是造成水资源浪费的突出问题。一些企事业单位不注重采取节水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用,计划用水的观念差,水资源耗量大,水重复利用效率低。区内一些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均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河道,严重污染了浅层地下水源,影响了城乡居民的人居环境。
目前,冠县现有总耕地 11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 92万亩。据统计,全县农业灌溉年平均总需水量 2.2亿m3,占到全县总用水量的 80.97%上,年均可供水量只有 2.029亿m3,年均缺水 0.171m3。现有水源工程数量少,特别是蓄水工程量少,且分散、效益差,远不能满足拦蓄有效降雨径流,加之多年持续干旱少雨,又受上游位山引黄区限量,以及引卫没有可靠保证,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浅层地下水污染严重,造成了水资源严重短缺,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在农村尚有部分单村饮水 2.2万人要求改善生活饮水条件,水源工程建设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据调查统计,现有水源工程设施大多数是六七十年代兴建的,这些工程已经运行 40多年,老化失修、退化十分严重。一是由于管理方法和措施跟不上,大多数工程已处于带病运行,设备完好率低,农田灌溉没有可靠保证;二是工程原规划设计标准低,配套水利设施不健全不完善,又不注重定期检修和维护,效益严重衰减,已不适应现代水利发展的需要。
农村水源工程面广量大,投资大。水源工程建设要坚持“谁建设、谁投资、谁管理、谁维护”的原则,但现行的管理体制下,农村水利建设和管理市场机制尚未建立和完善,上级对水源工程资金补助也越来越少,致使许多地方农村水源工程建设自筹资金投入少,管理措施跟不上,工程不能正常及时的更新和维护,远不能发挥工程的最佳效益。
部分单位和个人认识不到位,法规意识淡薄,执法力度不够,执法手段单一,执法力量薄弱,对一些违法开采地下水现象,没有严格控制。并且目前多数企事业单位没有采取节水工艺和节水措施,没有安装量水计量设施,浪费水的现象依然严重。
近年来,农民对水源工程建设的十分迫切,只要国家给予适量补助就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2001年以来,冠县注重农村水源工程建设的再投入,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机井建设的优惠政策,调动了农村共建井 4500多眼。近期还将进一步调整加大水利投资力度,把农村水利建设投入调整到以推广发展节水灌溉为重点上来,加快改善提高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条件。由于水源工程量较大,投入多,必须进一步完善投资机制,对重点工程及跨乡镇的主要水源工程还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强化骨干工程建设;对于分散的小型水利工程,采取政策补一点,广泛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加大对工程的投入。
冠县水资源短缺,全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220m3,低于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水平。农业作为用水大户,农业生产用水与农业产值存在严重不合理的现象,据统计农业、工业和城乡生活用水比例为 26:2:8:1.2,农业用水量明显偏高,不利于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必须优化水资源的配置,使有限的水资源合理开发和科学充分利用。同时利用省水利厅帮扶冠县的大好时机,近期计划建设引岳济鲁穿卫工程和南水北调引水西调工程,兴建平原水库蓄水,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水资源不足的问题,提高广大农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和环境。
加强农村水源工程管理,做到科学用水,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目前区内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系数只有 0.4左右,而农业用水量占全县总用水量的 80.97%。因此,应全面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新技术,采取多种形式节水措施,利用经济杠杆作用,合理调整水价,采取限额用水价格,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促进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采取股份制、供水协会等多种管理形式,吸收社会上有能力的人参与用水管理,提高社会全民节水意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达到节水增产,优质高效。
冠县出台了相关文件,按照文件规定的程序、标准和要求,积极主动地配合缴纳水资源费。水资源费征收的范围是:凡是直接从地下(含地热水)或者河流、坑塘取水的,均要缴纳水资源费。从河流坑塘取水的,按每方 0.2元征收;从地下取水的,按每方 0.45元征收;建设施工抽排地下水的,按地下水征收标准的 20%征收。考虑到冠县实际,农业灌溉、村村通自来水、农村非经营性用水的,也要缴纳水资源费。通过利用经济杠杆,保护和利用好水资源、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
在农业上,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新技术,推广实施渠道防渗、管道、灌溉、滴溉、喷灌、微灌等工程建设,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在工业上,要采取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等措施进行技术改造,进一步提高工业企业污水处理和污水排放达标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在城乡生活上,要以技术改造为重点,全面推广节水型卫生器具的应用,降低管网漏失率;同时,在农村修建坑塘蓄水池,建立集雨蓄水系统,补充地下水源,减少城乡雨水排放。另外,推广耐旱农作物种植、秸秆还田、地膜覆盖、膜上灌、喷洒化学制剂等节水农业技术,调控农业水分利用状况,提高农业生产率和水分利用率,可达到明显的节水增产效果。
广泛宣传和全面贯彻落实《水法》、《防洪法》、《水保法》等有关水法律法规。县水利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和尊严。要逐步完善取水许可监管制度,强化对取水口及取排水计量设施的日常监督,及时发现、制止和查处各类违法取水行为,一经发现违规、违纪现象,将严肃处理有关责任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