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仁抽水蓄能电站坝基断层带渗透变形试验

2010-04-04 12:15:18苑平永王立姣祁德志
东北水利水电 2010年10期
关键词:测压管水泥砂浆冲刷

苑平永,王立姣,刘 弘,祁德志

(1.中水东北公司工程勘察院,吉林 长春 130061;2.淄博市黄河工程局,山东 淄博 255000)

1 试验目的

主要了解断层泥的渗透稳定性(断层泥与岩石接触面的抗冲刷能力)。要求通过试验取得渗透系数和细颗粒随渗流逐渐流失的临界坡降(管涌)及土体整体浮动时破坏坡降(流土)。

2 试样的基本情况

F1 断层产状 Ν6°—30°E,倾 ΝW,倾角 75°,可见宽度15 m左右,真厚度约8m。为灰色—灰绿色断层泥、碎裂岩、岩屑。断层泥已高岭土化,黏粒含量高,硬可塑,滑腻感强;碎裂岩块径一般2~5 cm,呈强风化—全风化状。断层影响带为安山凝灰集块岩,接触部位节理裂隙发育,呈片状,薄层厚度约5 cm,岩石呈强风化状态。

3 试样制备

取样位置由地质人员选定,试验人员根据地质人员所选定的位置,清除表部覆盖物,视岩性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制样方法,以确保试样的天然结构,认真切取,不得扰动。此次取样,因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呈片状,脆弱易碎,即按试验所需尺寸,以钎锤、扁铲凿刻成形。清除扰动岩屑后原位套试验筒,沿筒的内壁灌注水泥砂浆。待砂浆凝固后切除试样下端。安装仪器底座。从填料口向试样的上游面(进水面)充填缓冲料(卵砾石)防止试样凌空脱落,完成取样。此次共取3组原状试样:F1—1,F1—2为岩石与断层泥接触带,F1—3为断层泥。

4 试验方法

根据F1断层带的断层泥(岩石与断层泥接触带及断层泥)的性状,适宜采用原状样大型渗透试验方法。此法可切取大体积试样(试样筒直径为30~80 cm、高度为 40~100 cm),试样与试样筒之间以水泥砂浆灌注止水,试验在封闭体内进行,具有良好的渗流条件。测压管插入试样内部,分析内部和边界的冲刷、细粒移动等情况,测压管垂直间距10 cm。进水口填充砂砾石作缓冲层,出水面不加反滤压重,试验人员可直观水下试样表面的管涌现象。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L237—1999《土工试验规程》中粗颗粒土的渗透及渗透变形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1)试样饱和。试验用水为贮存多天且进行碳和海绵体过滤的自来水,水温与室内温度相等。饱和时的水流方向与试验时的流向一致,由下向上。饱和坡降约0.5~1.0,一般8~12 h提高一次水头,待饱和水出现于试样下游面(出水面)时,视为达到饱和,当试样饱和并在溢流口出现水流时,开始试验。

2)试验时的水力坡降由小到大,级差先小后大,逐级提高。

3)测试的时间间隔为0.5~4 h,当测压管水位及渗流水量连续3次基本不变,且不出现新的泉眼和异常现象时视为稳定,稳定后抬高下一级水头,直至试样破坏,试验结束。

5 关键技术问题

1)现场切取原状试样是关键技术问题,试样体积大,断层带破碎,取样方法稍有差错,试样即散,这样既浪费时间又会延误工期。因此解决这一问题,有经验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到场亲自取样,以保证试验顺利进行。

2)试验过程时间长、必须连续不得间断,按排好试验人员三班倒,确保试验质量。

3)试样饱和结束,从抬高第一级水头开始,每隔30~60 min测读测压管水位,测量流量及水温。仔细观察水面出现的多种现象,如水的浑浊程度、冒气泡、细颗粒的跳动、移动或被水流带出、土体膨胀以至悬浮等,一并做好记录。素描出现异常的位置,必要时应照相。卸样时要做好描述。

6 试验结果

试验在无反滤压重,由下向上垂直渗透条件下进行。渗透变形试验成果表明:

1)F1—1试样为岩体与断层泥接触带,在渗压水作用下,首先失稳的是岩体裂隙中的自由颗粒,形式为冲刷,冲刷结果只是渗漏量略有增加,而不影响岩体稳定。失稳的是断层泥,其破坏形式为流土。

2)F1—2试样为岩体与断层泥接触带,岩体部分用水泥砂浆封闭,岩土界面之间未见冲刷现象,两者同时在水压作用下,首先失稳的是断层泥而不是岩体,其破坏形式为流土。

3)F1—3试样为断层泥,为流土破坏。

猜你喜欢
测压管水泥砂浆冲刷
黏土坝测压管水位异常原因分析
不同纤维对磷酸镁水泥砂浆早期性能的影响研究
金湾闸测压管技术创新与应用
高钛型高炉渣砂代砂水泥砂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江西建材(2018年2期)2018-04-14 08:00:08
透射槽波探测技术对煤层冲刷带的研究与应用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8:35
硫酸铵侵蚀作用下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水库坝区冲刷漏斗的形成机理
南水北调京石段测压管渗透性检测分析
基于CFD的液固两相流冲刷腐蚀预测研究
塑料骨料对水泥砂浆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