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小学语文新课程高效课堂回放中段点评

2010-04-04 09:55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小学部特级教师
成才 2010年4期
关键词:三节课莫泊桑王老师

■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小学部特级教师 严 萍

武汉市小学语文新课程高效课堂回放中段点评

■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小学部特级教师 严 萍

中段的这三节课,课型很丰富,有古诗教学,有作文教学,还有阅读教学。刚刚听完这三节课,我的感觉是很激动,也很感动。感动的是,三位老师的三节课,带给我们的是三个共同的感受:第一个是“爱”——这是爱的课堂、爱的教育;第二个是“真”——课上是真教、真学;第三个是“效”——这样的课堂有效、高效。

为什么这样说呢?第一,我感觉这三节课的授课老师怀着一个大爱之心,唤醒了我们的孩子,点燃了我们的孩子。她们耐心指点,宽容等待,点拨鼓励,以孩子们在课堂上生动、灵动的发展为本,这些无不让我感受到这三节课是爱的课堂,在进行着爱的传递。比如,在最后一节习作指导课上,孩子们含着泪哽咽地说出的那段心里话,说明他们不仅仅是在学语文,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一个立人的过程。因此我说,这三节课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爱。老师怀着大爱,在我们语文课堂上,传递着这样一种爱,也点燃着我们孩子的爱——让他们懂得珍惜,懂得感恩。这样的语文课堂是我们呼唤的课堂,也是我们期待的课堂。

第二个感觉是“真”。真者自然之道也。不难看到,这三节课真读、真悟、真玩、真写,真贯穿始终。简简单单地教语文,扎扎实实地促发展,语文课堂找到了回家的感觉。整个课堂中,老师让孩子们做真人,用自己的脑,动自己的嘴,说自己心里的真心话。三位老师以扎实的语文功底和浓厚的语文素养给我们带来了三节朴实、真实、扎实的语文课。

用爱打底色,有真贯始终,三节课生动地展现了高效课堂的独特魅力。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来重温这些经典瞬间。

黄陂街小学童琦老师执教的《舟夜书所见》一课给我的感觉就是大气。用八个字来概括这节课,那就是“真爱满怀,享受语文”。不仅她在享受语文,而且带着我们的孩子享受语文。特别是古诗的诵读,童老师带领孩子自主经历整个学习古诗的过程,在体验中领略文字的美,感悟诗人的艺术匠心,受到艺术熏陶。

第一,童老师故意借用了一幅与诗意不吻合的画面,并以此为线索,串连各个教学环节,非常巧妙地在引导孩子自主地、饶有兴趣地、很有成就感地去品读这首诗。借用画面与诗意不吻合到吻合这样一个过程,就是孩子们自读揣摩诗意的过程,就是孩子们研读品味语言的过程,就是孩子们诵读丰富语言的过程,也是他们诵读提升的过程,这节课让我对“教是为了不教”、“简单也不简单”有了更深入的解读。

这节课的设计围绕“读”与“夸”展开,老师引领学生读中悟,行走课堂在夸中导。从读的形式上来说,有个别读、小组读、老师范读、跟读,还有找感觉读、男生展示读、助诗兴读,还有最后的一起诵读,读的形式非常多样。虽然一节课教学内容就是短短的20个字,但我们没有感到丝毫的疲劳,而且觉得时间过得好快。“在夸中导”是这堂课很值得借鉴的地方。童老师的“夸”有三个特点:夸得真诚,夸得具体,夸得有度。在夸中导既达到了教学目标,同时又激活了孩子参与的热情,而且带来了学生思维的活跃状态,主体的主动参与,这些结合得非常巧妙。其实这个“夸”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对话教学。童老师与孩子的对话是真正俯下身子来了。她参与孩子的讨论是真走下去、真讨论、真指导。简单与不简单在这一“读”一“夸”中一目了然。

第二,童老师引领孩子真实地经历将文本具体化、形象化的过程,体验诗人情感变化的全过程。读到最后,学生被诗中所描绘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了,确切地说是被童老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深深吸引。整个人全身心投入,仿佛跟随着诗人来到河边,分享着洞察“一点莹散作满河星”时的那份惊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达到了诗画合一的境界。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读是有目标、有层次的。一课结束,我们每个人的脑海中留下的是一幅如诗的画卷,一首如画的诗句,一段奇妙的情感经历。

课堂是遗憾的艺术,俗话说鸡蛋里面挑骨头,我也尝试着挑一下美中不足的地方。这首《舟夜书所见》全诗前面两句是为后面两句作铺陈的,在教学时间安排上,我个人认为后面两句诗的教学时间应该留长一点更合适一些。

第二节课是姚妮娅老师执教的《莫泊桑拜师》。我认为她的精彩之处有三个地方。

精彩之一:这节课设计非常精美。教师引领学生紧紧抓住行文的思路纲举目章。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语言活动和心智活动。它必须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的阅读规律。对重点词句、段落的教学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忽略或者弱化了篇章整体,是不可取的,因为整体把握住了,才能够对文本获得一个更深层次的解读。姚老师紧紧扣住“功夫不到家”这句话,对“功夫”这个词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演绎,获得了“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

精彩之二:创设阅读教学的对话情境,引导学生的阅读渐入佳境。《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姚老师在这两点上给我们带来了启示。

第一,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姚老师在对教材重难点的确定和把握时,没有把它作为一个一般意义的写人文章来解读,而是在最后才回到整体引导学生思考“莫泊桑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的重点内容是莫泊桑三次拜师学艺,教师把感悟写作方法作为教学重点,这个定位是有道理的。对文本的细读,最有新意的地方是对福楼拜提出的八个问题的补白。老师首先跟文本对话,进行了八次补白,设计非常精巧。教师还巧妙地利用三个“也许”将文本还原成生活画面,让孩子们细细感受,而与文本的对话就这样走向深入。

第二,教师平等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当学生两次默读了福楼拜和莫泊桑内心想法的内容时,姚老师说,刚才老师仔细倾听了你们的交流,我发现大家都能够联系福楼拜的话走进莫泊桑的世界,现在呢,我想和你们一起合作把这个段落读好,你们读福楼拜的问句,我在后面来补白莫泊桑的内心想法。很自然地,教师就这样平等地参与到了学生活动当中。这里有一点值得我们商讨,就是在八次对话补白时,如果当时老师示范着跟孩子们先做一次对话交流就更好了——因为教师的示范能够更好地起到帮助学生理解的桥梁作用。

第三,教师对于话题的引导匠心独运。比如说,学生在“经历了”莫泊桑第二次拜师之后,老师问,这里“全神贯注”地观察和第一次“看”有什么不同。这个话题引导得很好。教师还引导学生想象“他会怎样全神贯注地观察呢?”学生开始只能简单地概括:看马,看人,此时,老师用了三个“也许”来还原画面,把孩子们朦胧的、零散的思维引向深处、高处,走向清晰完整。学生在读中品,读中悟,读出了神,读出了形,读出了感慨和赞叹,也读出了莫泊桑执着的信念以及他的努力与奋斗。学生的心与文本产生了共鸣,情感自然流淌。

精彩之三:这节中年段的阅读教学课体现了在重视对重点词句理解的同时又重视学习表达。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的内容,还要让学生感悟作者是怎样表达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后者更是我们语文学科的重要任务和使命。

紧扣重点词句体会感悟,这种方法,我们平时的教学中都在使用,然而“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姚老师的梅花开在何处呢?我认为是开在这三处:

第一,在朗读中把理解与情感体验结合起来。比如说体会“全神贯注地观察”,教师动情的语言提示——三个“也许”,这番情境的描述让学生的眼前浮现了栩栩如生的画面,正是上午点评嘉宾特级教师董老师讲的“变话为画”的妙处。它将朗读与理解、理解与情感体验结合起来感悟人物品格,培养孩子的语感,体会莫泊桑的形象,可谓一举多得。

第二,理解词语与感悟文意紧密结合。比如对“烙印”的品读让学生感受到了福楼拜对莫泊桑的教诲影响深远。“终于”这个重点词的教学也让学生体会到莫泊桑的勤奋与努力,教师的相机引导拓展也恰到好处。此时,孩子们对“功到自然成”的道理已是心领神会。这一设计还巧妙地“回扣”了前文。通过对“终于”的品味咀嚼,通过对“莫泊桑是怎样一个人”的思维素描,阅读又回归了整体,虚心求教、勤奋努力的种子也已经悄悄地撒向孩子们的心间。

第三,除了理解词义和感悟文意相结合,最可贵的是对词句的理解不仅仅限于内容,而是与引导学生理解语言表达的形式相机结合。比如“详细”和“详详细细”的对比理解等。姚老师的教学告诉我们理解语言形式如何表达内容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这个教学实例使“个性化阅读”、“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些理论变得鲜活起来。

要说鸡蛋里面挑点骨头,我觉得教案设计非常好,但表现的时候还没有把它淋漓尽致地反映出来,课堂操作时问题稍稍显得琐碎了些。如果老师的示范主导、“对话中的首席”作用发挥再到位一些就更棒了。

第三节课是王桢老师执教的《神奇的盒子》。这位老师年轻、漂亮、活力四射、创意无穷,我非常佩服。她给我们的孩子,也给我们在场的每一位老师带来了一堂设计新颖、悬念迭起的课。整堂课紧紧扣住学生好奇心、好胜心及探究欲望,放手但不放任,是一节耳目一新的好课。

王老师的作文指导课融活动体验和写作于一体,体现了小学习作教学的儿童化、生活化、活动化特点。儿童文化和成人文化最根本的区别就是游戏精神。王老师以孩子的眼光与标准去审视他们的写作心理,去设计活动方案,带着一颗童心走进孩子的世界,将游戏引进课堂,在游戏中让孩子有话可说,有话想写。她懂得孩子们交往中奉行平等的游戏规则,而且很会吊胃口,孩子们就在她不露痕迹的引导中一直保持着浓厚的探究兴趣,这是极其难得的。整个游戏过程中老师与孩子们平等地遵守着共同的规则,这样的情境令孩子们体验的是真玩,而且玩得特别开心,玩得特别投入。基于此,孩子们一步一步地随着课的深入,才有了鲜活的、真实的、灵动的语言跃然纸上。整节课的观察、揭秘、写作都围绕着神秘的盒子里面是什么来展开,一次次的猜测将“火”越燃越旺。孩子们把先睹为快和成为揭秘的那个人当作自己要写好习作的动力,描写内容也正是孩子们当时心底发出来的感受。课堂上,学生始终积极参与,情绪高昂,忘却了作文动机,产生了直接的表达需求,避免了传统习作指导带来的学生被动写作的状况,从根本上体现了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的要求。短短的40分钟,学生写出的那些生动的习作的确让我们感受到了王老师对孩子们生命发展的一种关爱。

王老师在教学中放手但不放任,指导得当却不着痕迹。这一点我也非常佩服。游戏的设计从孩子的生活和兴趣当中捕捉,整个情境设计引起孩子的高度关注,从一开始抛出悬念到后来神秘的话语、课上摇动盒子的细节,王老师调动孩子写作兴趣的技巧非常到位。老师在引导孩子们把当时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时说的是“此时你脑海里的问号越来越多”;点评孩子的发言时老师说的是“你不仅会猜还会思考”、“你这种语气用表演完全可以表达”;观察孩子们写的时候老师自自然然地跟孩子们聊起来:“他还用了比喻句。”“他把‘迫不及待’这个词用得真好……哦,你也用了。”“‘心急如焚’这个词用得真好啊!”指导就是这样不留痕迹地进行着。这里的指导,王老师已经非常到位了,我还有一个小小的建议,提出来与大家商榷。在孩子们听完了一组同学读现场习作后引导孩子们互相欣赏这个设计非常好,但我认为,在欣赏之余,老师有必要让孩子在欣赏别人习作的同时取长补短去修改完善自己的文章。这样指导就更到位、更有针对性了。

老师不着痕迹地指导还表现在几次采访活动中。几次采访让学生畅谈此刻别样心情,从观察一位同学到观察四五位同学的表情,写作的内容在课的推进中变得越来越丰富。学生对盒子的浓厚的兴趣一直被保持到最后,甚至到最后教师还紧紧守住悬念,把游戏精神进行到底——“要倒数三声,才能打开盒子哦!”正如后来学生夸老师的:“你也非同一般!”“你比我们更漂亮、更可爱,是我们漂亮的大姐姐。”我想此刻最幸福的就是我们的王老师。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再一次感受到“学文先学做人”。课的尾声,师生真情对话令我非常感动,也非常感慨。感动于孩子们的感恩之心、感恩之情、师生互相欣赏之情;感慨于课堂上那种懂爱、珍惜爱的真情流淌。真情地自然流露源自王老师通过游戏活动拨动了孩子的心弦,所以这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课。

王老师创造并总结了“话题速写”这一习作指导教学形态。从创设话题情境、引导观察体验到现场速写,”话题速写“作文教学形态既为学生打开发掘写作题材的新天地,也为我们的课堂习作训练开拓了一片绿洲。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童年是人生最好的时期,它不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时期,而是真正灿烂地度过的独特的、不可重现的一种生活,所以值得我们珍视。”愿我们的作文教学踏上皈依童年本真的求索之旅,让星光洒满所有的童年。

责任编辑 廖 林

猜你喜欢
三节课莫泊桑王老师
奇妙的旅行
莫泊桑眼里的“傲慢与偏见”
莫泊桑眼里的“傲慢与偏见”
Guy de Maupassant居伊·德·莫泊桑
有趣的动物
一块棉布造就莫泊桑
巧排课程表
我演孟子
从“小豆包”到“大辣椒”
我们班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