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葵
(重庆教育学院 旅游系,重庆400067)
城乡统筹发展中乡村景观保护和再造问题
黄 葵
(重庆教育学院 旅游系,重庆400067)
乡村旅游良好的“城乡联动”机制,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而乡村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是要对乡村景观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再造。以乡村景观保护和再造为主题,客观分析了对重庆市乡村景观进行保护和再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结合重庆市乡村景观现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城乡统筹;乡村景观 ;保护和再造;对策建议
乡村景观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所依托的核心资源,它是乡村地区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自然文化景观业态,是乡村区别于城市的主要外在表象与文化内涵,具有 “可印象性”和“可识别性”的特征。乡村景观是一个完整的立体结构体系,主要由以下几种元素组成:
(1)田园山水:由田园景观、气候、水体、生物等要素有机组合形成的自然综合体,其中田园景观是乡村景观的基本元素。
(2)乡村聚落:乡村总体布局形式以及街巷、民居、水系等物质要素构成的多功能的空间活动网络,是容纳人们居住生活、邻里交往和游憩活动的场所,记录反映了乡村布局的历史变迁。
(3)乡土建筑:代表了一定地域的乡土建筑文化、社会文化和发展历史。由于地域差异,乡土建筑的风格形式各异,印刻着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的心理、行为与自然环境的互动、融合的痕迹。这些建筑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种元素,正是这些幸存的乡土建筑弥补了当今普遍存在的建筑形式过于单调的缺陷。
(4)民俗文化:以语言、礼仪、仪容、服饰、节日庆典等形态出现的行为景观,是长期积淀而成的社会心理、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外在活动形态,涉及到乡村的社会、经济、宗教、政治等各方面,是乡村景观中重要的文化元素。
近年来,乡村旅游之所以彰显出强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是由于它满足了城市居民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旅游需求,而这种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感觉本质上来源于乡村景观所营造出的乡村氛围。这种氛围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并逐渐成为城市居民逃离现实生活,放松身心压力,体验农家乐趣的主要心理动因。
可见,乡村景观构筑了乡村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是乡村旅游这一旅游产品区别于其他产品的主要标志之一。因此,任何乡村旅游活动的开展都必须服从和维护乡村景观这个整体,同时通过各种具体手段来展示和保持乡村景观,以增强乡村旅游的整体吸引力。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投资商和社会资本介入农村,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保护,耕地遭到蚕食破坏 、土地利用布局趋于零散和无序、乡村布局混乱、以及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城市化现象,破坏了千百年来保留下来的乡土风貌和文化景观。同时,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使得乡村原有的生活生产方式难以组织,农村出现空心化趋势,原有的乡村聚落和农耕生活风貌逐渐消失。乡村景观在时空格局上的破坏,以及随之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使得传统的农业生态系统不能满足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城市化进程速度日益增快的今天,需要通过对乡村景观进行有效保护,以保证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在城乡统筹的大背景下,建设新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仅要使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同时还要使新农村“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在乡村景观的保护和再造过程中,通过加强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规划和建设,优化乡村景观布局,从而达到了优化改善农村人文、自然环境的效果,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新农村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重庆特有的地形地貌决定了重庆市乡村景观的类型是以低山丘陵型乡村景观为主。低山丘陵型乡村景观属于山地型乡村景观的一类,它主要是指处于低山、丘陵、台地和崎岖不平的山地等复杂地形之上或之间的乡村景观,其坡度较大,居民的居住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组织以及景观特征等是在起伏不平的地形上来组织的。这与山区盆地型乡村景观(比如成都平原乡村景观)和高地型乡村景观(比如云贵高原乡村景观)有很大的差异。
首先,重庆的低山丘陵型乡村景观在景观异质性程度上比较高。与成都平原乡村的景观相比,重庆低山丘陵型乡村景观具有更大的差异性与较大的非规整度,在几何空间上,表现出非均衡性。在重庆乡村中的耕地地块、林地地块不可能形成如成都平原地区规则的、平齐的边界,更多呈现出的是形状复杂,有明显曲度或者垂直高差的特征。比如重庆垫江层层叠叠、错落高差的油菜花田,成为了当地特有的乡村田园景观。
其次,景观稳定性强。由于重庆低山丘陵型乡村景观更多的处在一些交通不发达、城镇化程度不高以及开发建设力度不大的地区,所以从景观风貌而言,具有较好的原生态性,也具有更高的稳定性。比如在重庆酉阳的乡村中,保存着大量完好的乡村古镇聚落,长期生活在此的人们,发展出了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构成了乡村中独有的非物质性的人文景观。
最后,景观类型多样,垂直地带性分布较明显。与成都平原乡村景观不同,重庆低山丘陵型乡村景观所在的地区往往是坡度较陡,具有一定海拔高差的山区。由于山地具有的垂直性,山体有了阳坡和阴坡之分,从而也使重庆低山丘陵型乡村景观的多样性较高,景观类型比较多元化。比如云雾缠绕的森林景观、怪石嶙峋的洞穴景观、巍峨峥嵘的山石地貌景观、溪流潺潺的水文景观等。
可见,重庆低山丘陵型乡村景观自身的独特性,为重庆市乡村景观的保护和再造提供能可行性。
各级政府及相关单位应进一步加强对乡村景观的保护,应将乡村景观的保护通过法规政策加以具体的落实和实施,加强对乡村景观开发过程中的监管力度。
在乡村旅游开发前,政府和开发商应对项目建设进行认真严谨的可行性分析,充分评估项目开发对乡村景观和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正确引导乡村景观的开发。
同时,政府应积极引导乡村景区经营者转变经营理念。可由政府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邀请专业人士,通过定期培训经营户和服务人员,培养其市场意识,转变观念,培养以游客为中心的观念,强化经营的特色和差异性,突出农村天然、朴实、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强调天趣、闲趣、野趣,尽力展现乡村旅游的吸引魅力。
在维护好现有的乡村景观基础之上,开展科学的乡村景观规划。在规划过程中,以自然意趣、诗化田园为灵魂,充分挖掘农耕文化所承载的 “以农为本”思想及人与自然和谐、政治秩序与自然规律和谐的思想,将“天人合一”的观念物化到规划之中。
规划的总体格局应该呈现出田园聚落分散式的居民点体系布局、适度面积的农业耕地、林地、草地等自然景观体系布局,同时有河流、湖泊、湿地等乡村典型的景观要素镶嵌在景区中,以保持生态的多样性,达到自然循环的稳定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细部处理上,应充分挖掘田畴、林盘、农舍、篱笆、沟渠、湿地、河塘、水磨、水车、泉水、古井等众多乡村景观要素,从多层面、多角度共同维护农村生态的自然环境,保留传统的耕作技术,保护人与自然接触过程中形成的优美独特田园风光,营造与城市截然不同的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和宁静祥和的生活氛围。
乡村景观的再造过程中,应该保持乡村的传统聚落与乡土建筑,坚持景观乡土性与建筑功能现代性的统一。传统聚落与乡土建筑是乡村历史文化的体现与写照,是乡村景观中文化积淀深厚的景观。对于传统的乡村聚落塑造,应按地脉肌理合理布置,依林就势,宜藏忌显,错落有致,与环境有机融合。在乡土建筑风貌的塑造中,建筑风格应结合当地乡土建筑特色,宜少忌多,遵循小体量、分散化的原则。在建筑材料上应充分体现自然、休闲、朴素、简洁的风格,用料突出环保化和生态化。同时改善乡村中的旅游基础设施,积极整治农村生态环境,推广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推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及推广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在农村的使用,美化绿化亮化村容村貌,为乡村旅游营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这样在保证乡村社区服务功能健全的基础上,继承乡村聚落景观特点,融自然、社会、传统文化于一体,营造出乡村原真性景观意境,打造“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特色浓郁”的乡村景观。这不仅有利于加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同时也加深了本地居民对自身文化环境的认同感。
各级行政机构应加强旅游管理职能,建议在规划区成立旅游管理小组,乡镇政府及旅游局双重领导参与旅游经营管理工作,对当地村民进行民族文化与乡村景观保护的主题教育,为游客提供环保教育,以保证乡村景观的有效保护。
可见,对乡村景观的保护和再造,离不开政府的科学引导、景区的有效管理和经营者及游客的大力配合,只有通过各方的参与和共同努力,才能将乡村景观的保护和再造落到实处,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1]杨振之.黄葵.乡村聚落景观与乡村旅游规划[N].中国旅游报,2006.
[2]杨振之.黄葵.乡村旅游规划中的土地流转与用地布局问题[N].中国旅游报,2006.
[3]杨振之.黄葵.周坤等著.乡村旅游研究----理论与实践.待发表
[4]漆明亮.城乡统筹发展与重庆旅游产业布局[J].重庆社会科学,2007,(9).
[5]陈绍友.发展乡村旅游与重庆大城市带大农村战略[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3).
[责任编辑 江水蓝]
Protection and recreation of rural scenic spots in the urban-rural coordinate development
HUANG Kui
(Tourism Department, Chongqing Education College, Chongqing 400067, China)
The good “urban-rural chain reaction” tourism mechanism provides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the urban-rural coordinate development.One of the key point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s 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and recreation of the rural scenic spots.This paper, with the protection and recreation of the rural scenic spots as its theme, analyses objectively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protection and recreation.And it forwards some concret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ongqing rural scenic spots.
urban-rural coordination; rural scenic spots; protection and recreation;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590.3
A
1008-6390(2010)06-0070-03
2010-05-13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庆市乡村景观功能评价及保护对策研究”(批注号09SKQ09)
黄葵(1982-),女,重庆市人,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系,讲师,主要研究旅游开发与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