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彩萍
(常州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2)
佛教传到中国之后,中国的僧人进行大胆改革融合,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八大教派,其中禅宗的影响最为广泛。其宗旨可以概括为十六个字,这就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临济慧照玄公大宗师语录》序)。“不立文字”相传为佛祖释迦牟尼在灵山法会上所说。《五灯会元》有这样的记载:“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卷一,释迦牟尼佛)在禅宗看来,禅法是以心传心不可言说的,需要学人靠心灵去体悟,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一旦说出或形诸文字就成了禅宗所说的“第二义”或“第二句”。然而,根器有高下,悟道有深浅,不是人人都可以自悟成佛的。为了使后学早日开悟,禅师们不得不“放一线道”,运用种种方便施设、言语词句绕路说禅,因而才有了洋洋洒洒的《祖堂集》、《五灯会元》、《景德传灯录》、《古尊宿语录》等一大批传世文献。
成语是劳动人民在长期使用语言的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固定词组或短语,它音节整齐,言简义丰,因而普及性较强。我们在阅读禅宗语录时发现,为了使学人深刻地领悟某一禅旨、禅意,禅师们往往运用大量成语从不同角度说明同一个道理,这些成语意思相同或相近,我们称之为同义成语。由于禅宗文献的特殊性,这些成语与世俗文献所说的成语有所不同。首先,它只在禅宗内部流传,俗家文献较少使用;其次,它的结构不如一般成语严密,其构成成分可以用相似或相类语素替换,有着共同的语源;再次,即使有些成语与世俗文献成语字面语素相同,但内涵迥异。由于这些成语在禅宗文献中使用频率较高,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带有明显的禅宗行业色彩,在禅林内部已经约定俗成,具有固定的禅旨禅意,因此可以从广义的角度将其划归到成语范围之中。这些成语有的从正面说理,有的从反面设喻,妙趣横生,无不闪烁着禅师们的思辨睿智。下文摘取几组成语,分析它们在禅宗文献中的特定含义。
禅宗对佛教最大的改革就是反对拘束身心的坐禅打禅,反对向外寻觅成佛之道,主张自心就是佛,要求以自我为主,收回向外寻求的眼光,回归自心,到达本源,这是禅宗的基本精神。表达此类意思的成语比较多,可以分为两小类:A类“自心是佛、即心即佛、即心是佛、是心是佛”等;B类“回光返照、返照回光、回光返顾、回光返本、回光内烛、回心达本、返本还源”等。酌举数例:
(1)僧问:“即心即佛即不问,如何是非心非佛?”师曰:“兔角不用无,牛角不用有。”(《抚州曹山元证禅师语录》)
(2)南方有能和尚,受忍大师记,传达摩衣为信,顿悟上乘,明见佛性。今居韶州曹溪山,示悟众生即心是佛。(《祖堂集》卷二,惠能和尚)
(3)问:“如何是西来意?”师云:“若有意,自救不了。”云:“既无意,云何二祖得法?”师云:“得者是不得。”云:“既若不得,云何是不得底意?”师云:“为尔向一切处驰求,心不能歇。所以祖师言:‘咄哉丈夫!将头觅头,你言下便自回光返照,更不别求,知身心与祖佛不别,当下无事,方名得法。”(《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
(4)汝等诸人,各自回心达本,莫逐其末。但得其本,其末自至。若欲识本,唯了自心,此心元是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根本。(《景德传灯录》卷七,法常禅师)
(5)上堂:“腊月二十日,一年将欲尽.万里未归人,大众总是他乡之客,还有返本还源者麽?”(《五灯会元》卷一七,梵言禅师)
这组成语从不同侧面体现了禅宗的根本宗旨。A类成语是直陈式,根据字面语素就可以理解:本心就是佛。B类成语更具体些,强调收回向外寻求的眼光,顿悟自心是佛。有同源语素“回”。教导学禅之人须不假外求,明心顿悟,自心是佛,任何言教施设、权宜法门均不是佛法本身。
“回光返照”在现代汉语中也常用,其语文意义是比喻人临死之前精神忽然兴奋的现象,也比喻旧事物灭亡之前暂时兴旺的现象,与禅宗文献中的意思完全不同。
禅宗反对向外驰求,主张自心是佛,与此禅旨相反的做法则是“骑驴觅驴、骑牛觅牛、将头觅头、舍头觅头、担头觅头、使佛觅佛、将功用功、认影为头、迷头认影、认影迷头、迷己逐物、迷波讨源、认贼为子、认儿作爷、唤奴作郎、奴郎不辨、磨砖作镜”等,略举几例:
(6)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骑驴觅驴者。(《祖堂集》卷二,五冠山瑞云寺和尚)
(7)(西院)礼问百丈曰:“学人欲求识佛,如何是佛?”百丈云:“太似骑牛觅牛。”(《祖堂集》卷一七,福州西院和尚)
(8)道流,大丈夫儿今日方知本来无事,只为尔信不及,念念驰求,舍头觅头,自不能歇。……如此之流,取舍未忘,染净心在。(《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
(9)将功用功,展转冥朦。取则不得,不取自通。(《祖堂集》卷一四,懒瓒和尚)
(10)师初开堂示众曰:“祖师西来,特唱此事。自是诸人不荐,向外驰求,投赤水以寻珠,就荆山而觅玉,所以道从门入者非宝。认影为头,岂非大错?”(《祖堂集》卷九,先洞安和尚)
(11)且如今直下承当,顿豁本心,皎然无一物可作见闻。若离心别求解脱者,古人唤作迷波讨源,卒难晓悟。(《景德传灯录》卷二五,清耸禅师;按,“讨”为寻找义。)
(12)且唤什么作灵觉?有般汉,东西不辨,南北不分,便道经行及坐卧喏,吃粥吃饭喏。正是唤奴作郎,认贼为子。(《密庵和尚语录》)
(13)古人云:向外作工夫,总是痴顽汉。尔且随处作主,立处皆真……今时学者总不识法,犹如触鼻羊逢著物安在口里。奴郎不辨,宾主不分。(《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
这组成语均从反面说明,如果离心求佛就违背了禅宗自心是佛的基本精神。“骑驴觅驴、骑牛觅牛、将头觅头、舍头觅头、担头觅头、使佛觅佛、将功用功”这一组成语结构上均为“ACBC”式,字面意思很清楚,深层意思也是说自心就是佛,自心就是法,可是愚痴者不知此理,却到处向外求佛求法。“认影为头、迷头认影、认影迷头”来源于佛经故事,说是室罗城有一愚痴者名叫演若达多,早晨照镜子时,看到镜中自己头面映影,感到很高兴。但是离开镜子却怎么也看不到自己的头面,又极为怨怅,竟认为有鬼魅作怪而狂奔乱跑(《楞严经》卷四)。故事用痴者自身的头比喻人本来具有的佛性,镜中的影像则比喻虚妄不实之相。“迷己逐物、迷波讨源”是指迷失自心本源,却向外寻找佛法。“认贼为子、认儿作爷、唤奴作郎、奴郎不辨”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字面意思是将小偷错认作儿子,将儿子错认作爷爷,将奴仆错认作主人,或奴仆、主人分辨不清,均用来比喻参学者不明自心是佛、自我为主,却苦苦向外寻觅成佛之道,将种种言教施设、权宜法门认作佛法。“磨砖作镜”则是禅宗著名公案,记载的是唐代南岳怀让禅师接引马祖道一的故事。《五灯会元》记载比较详细:“开元中有沙门道一,在衡岳山常习坐禅。师知是法器,往问曰:‘大德坐禅图甚麽?’一曰:‘图作佛。’师乃取一砖,于彼庵前石上磨。一曰:‘磨作甚麽?’师曰:‘磨作镜。’一曰:‘磨砖岂得成镜邪?’师曰:‘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得作佛?’”(卷三,怀让禅师)“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得作佛”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自心是佛、顿悟成佛的宗旨,体现了禅宗的革新精神。
这类成语有“饥来吃饭,寒来向火”、“困来即眠”、“热即取凉,寒即向火”、“遇茶吃茶,遇饭吃饭”、“如风吹水,自然成纹”、“随处任真”、“随处作主”、“随方就圆”、“随时及节”、“任运腾腾”、“腾腾任运”等等,例如:
(14)有源律师来问:“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师曰:“用功。”曰:“如何用功?”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大珠语录》卷下)
(15)僧问:“如何是平常心?”师云:“要眠即眠,要坐即坐。”僧云:“学人不会。”师云:“热即取凉,寒即向火。”(《景德传灯录》卷一,长沙景岑)
(16)有道者请益曰:“胡孙子捉不住,愿垂开示!”师曰:“用捉他作什么?如风吹水,自然成纹。”(《续传灯录》卷三五,破庵禅师;按,胡孙子,喻指心。)
(17)(黄三郎)云:“若不遇和尚,虚过一生;见师后,如刀划空。”师曰:“若实如此,随处任真。”(《祖堂集》卷一四,江西马祖)
(18)尔且随处作主,立处皆真,境来回换不得。纵有从来习气、五无间业,自为解脱大海。(《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
(19)出家人,但随时及节便得。寒即寒,热即热。欲知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金陵清凉院文益禅师语录》)
(20)晨时以粥充饥,仲时更飡一顿。今日任运腾腾,明日腾腾任运。心中了了总知,只没佯痴缚钝。(《祖堂集》卷三,腾腾和尚)
禅宗另一重要思想是“平常心是道”,对于这句话的内涵,马祖道一作了精辟的解释:“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景德传灯录》卷二八,大寂道一禅师)“饥来吃饭,寒来向火”、“饥来吃饭,困来即眠”、“热即取凉,寒即向火”、“遇茶吃茶,遇饭吃饭”这些成语均说明了这一点,这里的“道”即佛法,它其实离人们很近,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举止作为中,无须刻意苦行修炼、做作多事,只要随性适意,“如风吹水,自然成纹”,十分平常,绝无造作。所谓横眠竖坐、行住坐卧、般柴运水,佛法遍布一切,处处是道,是没有分别对立,超越染净对待的自然生活,是本来清净自性心的全然显现。所以要做到“随处任真、随处作主、随方就圆、随时及节”,处处事事顺其自然,不拘处所,自我为主,遇方即方,遇圆即圆,应随时节,平常度日。如果这样就能达到“任运腾腾”的境界,随性自在,不加拘束;自在无为,任其自然。禅宗有一则“赵州洗钵”的著名公案。《五灯会元》卷四,赵州从谂禅师:“问:‘学人乍入丛林,乞师指示。’师曰:‘吃粥了也未?’曰:‘吃粥了也。’师曰:‘洗钵盂去。’其僧忽然省悟。”公案说明佛法就在日常吃粥洗钵生活小事中。后世禅林常常拈提。
黄龙慧开禅师有一首著名的诗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禅宗无门关》)春花秋月、夏风冬雪,日日是好日,关键是什么?没有闲事挂心头,这里的“闲事”就是指种种贪嗔痴、种种执著之心。《景德传灯录》有这样一则公案:“有源律师来问:‘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师曰:‘用功。’曰:‘如何用功?’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曰:‘一切人总如是,同师用功否?’师曰:‘不同。’曰:‘何故不同?’师曰:‘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校。所以不同也。’律师杜口。”(卷六,大珠慧海禅师)“如何是平常心?”禅宗文献中有五十多次提及这个问题,报慈文钦禅师的回答是:“吃茶吃饭随时过,看水看山实畅情。”(《景德传灯录》卷二二,文钦禅师)无不说明,佛道是寓于平常生活中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体验到的人生智慧,如果我们能以平常心去面对日常生活中的横逆困顿,人际关系上的矛盾纠葛,那我们的人生便处处是“好时节”了。
禅师在接引学人领悟时,往往根据根器的深浅采取相应的接引措施,相应的成语有“随机应变、随波逐浪、看风使帆、见兔放鹰”等等,例如:
(21)休歇也,如大海受百川相似,无不到这里一味;放行也,如长潮乘疾风相似,无不来这畔同行。岂不是达真源底里?岂不是得大用现前?衲僧家随机应变,恰恰恁麽,又几曾立心想尘缘来?(《宏智禅师广录》卷六)
(22)复举赵州问僧:“曾到此间麽?”僧云:“曾到。”州云:“吃茶去!”又问僧:“曾到此间麽?”僧云:“不曾到。”州云:“吃茶去。”师云:“到与不到,吃茶一样,不著机关,殊无伎俩,且非平展家风,岂是随波逐浪?唯嫌拣择没分疎,识得赵州老和尚。”(《宏智禅师广录》卷一)
(23)不见道,善为师者,应机设教,看风使帆。若只僻守一隅,岂能回互?看他黄檗老善能接人,遇著临济,三回便痛施六十棒。临济当下便会去。及至为裴相国,葛藤忒杀。此岂不是善为人师?(《碧岩录》卷一,第九十则)
(24)上堂:“布大教网,摝人天鱼。护圣(系思慧法号)不似老胡,拖泥带水,祗是见兔放鹰,遇獐发箭。”乃高声召众,曰:“中!”(《五灯会元》卷一六,雪峰思慧禅师)
现代汉语中也有“随波逐浪”“随机应变”等,意思与禅籍迥异。此外,禅宗文献中“随波逐浪”还是著名的“云门三句”之一。《五灯会元》卷一八,九顶惠泉禅师:“昔日云门有三句,谓函盖乾坤句,截断众流句,随波逐浪句。”这是云门宗接引学人的一种方法,即随缘接物,应病与药。“见兔放鹰”,意为看见兔子就放出猎鹰,比喻根据来机不同,采取相应的施设,以准确、迅速地启发、接引学人。
这类成语有“单刀直入、不历时节、不历阶梯、不落阶级、不涉程途、剔起便行”,“不许夜行,投明须到”等,例如:
(25)若也单刀直入,则凡圣情尽,体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潭州沩山灵祐禅师语录》)
(26)无佛无众生,无古无今,得者便得,不历时节,无修无证,无得无失。(《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
(27)问:“如何得不落阶级?”师云:“终日吃饭,未曾咬著一粒米;终日行,未曾踏著一片地,与摩时无人我等相。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方名自在人。”(《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28)到这里上根利智剔起便行,不落言诠,不拘机境,直下向文彩未彰已前一时坐断。(《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九)
(29)举,赵州问投子:“大死底人却活时如何?”投子云:“不许夜行,投明须到。”(《碧岩录》卷五,第四十一则)
禅宗要求单刀直入、立地成佛,即抛开一切语言文字、知识见解、俗情妄念,彻见本来面目,直接明了,当下领悟,无需中间过程,一念省悟,便可立即成佛。这是禅宗特殊的传道悟道方式,是禅宗思想的另一重要特点。这组成语均说明了这一禅理。“不历时节”侧重强调禅悟不应有先后时间程序。“不历阶梯”、“不落阶级”侧重强调禅悟没有等级阶位。“不涉程途”侧重强调禅悟不应有渐进的过程。“剔起便行”是说根机敏捷,当下领会。“不许夜行,投明须到”是著名公案,是投子大同禅师的著名语句。字面意思是不许夜间行走,但天亮必须赶到(目的地),深层意思是夜和明没有区别对立,夜即明,明即夜,领悟禅旨无须中间过程,直了见性。
禅宗典籍中还有大量同义成语,限于篇幅,这里不一一阐述。禅宗语录中的同义成语有以下特点。
这些成语使用的范围大都局限于禅宗文献,在俗家文献里很少使用,是典型的禅宗行业成语。内容大多为禅僧师徒之间的禅机问答或禅僧之间的机锋较量,以及禅师们的上堂说法。除非是专门论述禅学,在世俗文献中不常见到。比如“自心是佛、即心即佛”类成语,我们调查了唐宋笔记、元明话本小说等大量俗家文献,均未发现用例。有些成语字面语素虽然与现代成语相同,究其内涵却迥然不同,如上文所举“随机应变”“随波逐流(浪)”“看风使帆(舵)”“单刀直入”“回光返照”等等,禅宗论述的是接引学人的手段以及对禅旨禅意的领悟,而现代成语表达的则是另一层意思,当然禅宗中有些成语就是现代成语的源头。由于这些成语只在禅林内部使用,不谙禅籍的人较少知道,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生命力不强,远远比不上现代常用成语。
禅林中的这些成语虽然在俗家文献中不大容易见到,但在禅宗内部使用频率却很高,仅调查了《大正藏》诸宗部及史传部电子语料,发现“即心即佛”用频205次,“即心是佛”126次,“自心是佛”48次,“不许夜行,投明须到”35次,“随处作主”32次,“单刀直入”26次,“不落阶级”15次。可见这些成语已经“约定俗成”,被禅僧普遍接受,在禅林内部得以广泛使用开来。
现代成语字型固定,结构成分和结构关系也比较固定,不能随意改动,如“指鹿为马”不能说成“指鹿作马”,“谈天说地”不能说成“说地谈天”,当然也有个别例外,如“异曲同工”也可以说成“同工异曲”。而禅宗成语有的比较随意,如“认奴作郎”可以说成“认奴为郎”(1次),“唤奴为郎”(1次),“唤奴作郎”(1次),但使用频率上,还是“认奴作郎”次数较多,共18次。再如“回光返照”有“返照回光、回光返顾、回光返本、回光内烛、回心达本、返本还源”等多种说法。“不许夜行,投明须到”也可以简省为“不许夜行”。禅宗成语语序还可以随意调换,因而有不少逆序成语,如:“回光返照—返照回光”,“迷头认影—认影迷头”,“任运腾腾—腾腾任运”。以上特点说明禅籍中的这些成语正处于发展之中,尚未定型,这些成语经过彼此竞争力量消长,终有部分成语被淘汰,部分成语得到认可,保持较强的生命力,在群众语言中扎根下来。
为什么在禅籍中会出现这些同义成语?同一个意思可以用多个成语来表达,固然是语言表达多样性的需要,同时也是禅宗语录文体使然。禅宗文献大都为语录体,多为僧人上堂说法、应机设机、问来答往的对话,如果词汇贫乏,表意单调,其说法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因此禅师们想方设法,变换手段,不仅动作上有棒打吆喝,如著名的“德山棒,临济喝”,语言上也往往运用譬喻、夸张等手法,通过多种角度,反复说明禅理,因此才出现了如此丰富多彩的同义成语。
[参考文献]
[1]大正藏[M].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
[2](南唐)静、筠禅僧.祖堂集[M].大韩民国海印寺版,日本京都花园大学禅文化研究所影印本,1994.
[3](南唐)静、筠禅僧.祖堂集[M].孙昌武,(日)衣川贤次,(日)西口芳南,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
[4](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M].妙音,文雄,点校.成都:成都古籍书店,2000.
[5](宋)普济.五灯会元[M].苏渊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4.
[6](宋)赜藏主.古尊宿语录[M].萧萐父,吕有祥,蔡兆华,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
[7]袁宾.禅宗词典[K].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