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民族中心主义的羁绊—文化冲突中《阿凡达》的自我身份认同

2010-04-04 01:52
城市学刊 2010年4期
关键词:阿凡达中心主义杰克

李 丹

超现实主义作品《阿凡达》被誉为电影史上的里程碑,其最新票房统计达到27亿美元以上,成为迄今为止世界电影票房之首。作为一部广泛热捧的作品,究竟有什么魅力让人如此执迷?走进《阿凡达》,发现它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轮轮视觉冲击,影片中所表达的众生平等和对民族中心主义的不屑与唾弃更是心灵强烈震撼的根源。

民族中心主义就是认为本民族是世界中心,所有其他民族都要以本民族的标准为参照物。由于民族中心主义,我们习惯于将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看作是‘正确的’,‘自然的’”。[1]美国社会学家孙墨楠给它下的定义是,“以其个人所属群体为一切事物的中心为出发点来看待事物,对其他所有群体则按照自己的标准把它们分成等级……每个群体都认为只有自己的社会习俗是恰当的,看到别的群体有不同的社会习俗,就会嘲笑。”总之,它是一种主观主义的态度,偏爱本群体的生活方式,以自己的生活方式为标准,用否定的态度,否定或贬低其他民族群体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成就。[2]《阿凡达》正是通过不断文化冲突中杰克自我迷失和不断反省的过程,揭示了民族中心主义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羁绊,只有摆脱超越它,才能更好的认识自己,进行自我定位。

一、文化碰撞中的自我迷惘

《阿凡达》中不断的文化碰撞和冲突,揭示了民族中心主义是阻碍民族交往和文化融合的主要障碍。影片采用对比手法展现的是人类高度文明和纳美人几近原始社会的强烈反差。在这种反差下,人类与生俱来的优越感更是加倍膨胀,他们藐视其他物种,把自己利益看成无比重要,不惜牺牲他人来满足一己私利。影片看似高级社会形式和低级社会形式之间的冲突,实则是人们对待其他文化时经常犯的“民族中心主义”错误。

(一)文化冲突的客观存在

影片《阿凡达》在一个人同为杰克和阿凡达两条线索之间辗转,一方面作为杰克,虽然生活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人类社会,却不得不面对自己身体的残疾、人类之间的争斗和生活中处处存在的身不由己;另一方面作为阿凡达,在享受身体灵活自如的同时,还被纳美人接受认可,并收获了爱情。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杰克的心理也在现实人和克隆人之间挣扎。最终内心中对淳朴的追求,对真正美好生活的向往,使之奋起与那些人性泯灭的人类战斗。表面看来,故事是在杰克对于自己身份认同和选择上发展,实际却表现出一个向往和平自由的人,在两种社会文化之间的抉择。让观众们不得不扪心自问:什么才是正确的文化价值观?究竟该如何选择自己的社会角色?

(二)文化价值观冲突中迷失

文化价值观是指:文化领域里一些现代和历史被重视和被否认的理论及言行所引起的感想。文化价值观不分等级,不分高低,不分贵贱,没有阶级性,所不同的就是在某一阶段是否有利用的价值。[3]换言之,文化价值观是平等的,不存在二元对立。《阿凡达》却在有意无意的塑造着两种相去甚远的文化价值观。一方面人类社会中的文化价值观是表现在人类可以违背自然进化规律,有悖纲常,肆意进行生物改造,打造新物种阿凡达。另一方面纳美人与自然和平共存珍惜生命。在遇到伤害和无助时,他们会求助自然神力树之灵,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崇拜和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情绪。人们不得不惊叹:人类社会如此处心积虑地进行外星球开发和新物种的打造,其目的却只是为了掠夺其它星球的能源。而纳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却是为了找到精神上的寄托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令身为阿凡达的杰克不禁对自己作为人类的身份产生质疑,不得不拷问人类的物质致上实用主义文化价值观是否正确?

(三)不同审美取向中迷失

对于美的事物进行评价和判断,自古以来已有无数美学大师订立了众多标准,而这些标准无一例外的都有诸位专家学者的个人观点在其中。美其实是一种主观体会。[4]《阿凡达》中的审美标准不仅是个人的主观经验,也是对于民族中心主义的拷问。习惯上评判人的美丑主要是以自己民族的标准决定,通常白种人眼中其他人种都有或多或少的缺陷,只有白种人才是完美的。所以剧中上尉帕克·塞弗里奇毫不客气的把纳美人称为猴子,而当杰克第一次看到实验室中的阿凡达时,却由衷的赞叹他的美丽。在此时大多观众会觉得好笑:这种奇形怪状的东西能用美丽来形容吗?但是当杰克的思想进入阿凡达体内,并随之来到一个纳美世界,到处都是与阿凡达长相相似纳美人的时候,人们不再认为阿凡达相貌奇特,所以当阿凡达被纳美姑娘(Neytiri)所吸引产生爱情时,对观众来说已是情理之中,以致于到了最后当杰克从昏迷中苏醒看到身旁的妮特丽时,尽管纳美姑娘比一般地球人大出了很多型号,尽管她面貌看起来如此与众不同,但杰克发自肺腑的表达“你真漂亮”,已不再令人意外。这种审美观转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情感态度的转变。之前阿凡达是在人类社会的实验室中,他比起其他人类而言的确有些格格不入的感觉,此时观众主要是以自我民族审美观来评价的,而当阿凡达来到纳美世界时,人们已变得见怪不怪了,开始习惯于长着这样一幅面容的种族做为主角在影片中出现,大家的审美观也随着这种情感的接受程度转变了。而帕克上尉一直生活在人类社会,没有也不愿与纳美人朝夕相处,所以他的眼中纳美人是异类是丑不可耐的。影片通过两种二元对立的审美观冲突,表现了杰克的观点和思想并不符合普通人类的衡量标准,所以他在回到人类社会后会显得处处被动,比如生活中不知所措,到处打破东西,这种现实主义手法也表达了他内心的迷惘和无助。

(四)对待“他文化”态度的差异

在其对待“他文化”态度上人类和纳美人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差别。一面是人类社会过分纠结于追求物质利益,对他文化漠视,为了一己之私不惜损坏他人的家园,纳美人生命之树的倒掉看似纳美族失去故土,颠沛流离的开始,实则是人类人性沦丧的顶峰,以致于后来发展到他们不仅要杀害纳美人,对于那些有违他们意志帮助纳美人的同胞们,他们也兵刃相加。这种人性的泯灭,正是民族中心主义的极端表现。另一面,却是纳美人对外来文化的宽容。在对待问题上便可见一斑,阿凡达作为外来入侵者,他们并未简而化之的将其杀掉,而是通过逐步了解建立相互信任,他们甚至将自己生存的看家本领都一一教给了阿凡达。在阿凡达身受重伤之时,全体纳美人都在为之祷告。这种彼此之间的关心和信任是超越种族的,是最大公无私的。所以每当回到人类社会时,杰克表现出的是精神的倦怠和疲惫,但是一进入纳美世界他又恢复了生龙活虎。他越来越眷恋纳美社会,不想回到现实的自己。影片通过种种客观存在的文化冲突表明两种文化之间虽然可能存在截然相反的差异,可这并不代表一个文化可以否定另一个文化的价值,也不能说这个文化是正确的,另一个文化是错误的。来自两种文化的人所持有的价值观以及其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但在他们各自所属文化背景中,又都是各自正确的。影片中以抹灭“他文化”为代价求发展的文化态度是片面的,是独断的。世上没有绝对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对待他文化时更需要的是一种包容之心。

二、超越民族中心主义的自我身份确立

世界上任何民族、任何文化、任何群体成员都常常自觉和不自觉地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民族/群体中心主义。[5]民族中心主义也并非洪水猛兽,它有其积极的作用也有其消极的影响。[6]《阿凡达》中的文化冲突,不过是民族中心主义消极面的极端表现。

(一)正确对待民族中心主义

如何因势利导地消除民族中心主义的负面影响?当看到另一种社会文明时,人们不能简单地论其优劣对错,只有通过缩短交际距离,增加彼此沟通交流,进行换位思考,才能正确解读他们的社会文化语境。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所面临问题,审视自己对待他人的态度。《阿凡达》中帕克上尉为代表的一群人为了争夺其他星球上的矿物元素,肆意毁坏他人赖以生存的家园。如果人类也是如同纳美人一样的弱势群体在遇到外星人袭击时,是否也会当其理所当然,弱肉强食是否就真正合理?所以换位思考能帮助人们冷静下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得失,正确认识自己。

另外,应培养跨文化意识,在文化价值观差异中求同。跨文化意识指的是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知,从异文化持有者的角度感知异文化,这是跨文化意识的最高境界,要求参与者具备“移情”和“文化融入”的能力,这往往需要长期生活体验才能获得。[7]具备这些能力,对待他文化价值观时,会有更多的包容与领悟。因而,就不会再把《阿凡达》中企求树灵庇佑的巫术看成愚昧无知,也不会心安理得地看着所谓的科学家们任意进行基因整合。

(二)主人公的自我身份认同

自我身份认同,弗洛伊德认为“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个人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去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过程,认同是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原初形式。美国精神分析家埃里克松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认同的相关理论,主要是说明个人在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归属感问题等。简单的说,认同就是人们对于自己身份的确定,就是回答和解决“我是谁”这一命题。[8]

主人公杰克原本也是为了开发潘多拉星球才来进行“阿凡达”项目的,从这一角度他原本也是个助纣为虐的入侵者,但他并非一个侵略机器,从他来到潘多拉空间开发站时对周围处处充满好奇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不是个麻木的人。但在接下来的一次次文化冲突中,杰克不得不在人类社会与纳美世界之间不断徘徊,艰难做着选择。一方面作为人类,他不得不每天从棺材般的试验箱中起来,挣扎着执行帕克上尉等长官们下达的一项又一项命令。他越来越害怕回到这种世界。另一方面,作为阿凡达他不仅享受身体上自由,还有充分时间和机会与纳美人交流。随着接触深入,他用心去体会纳美人的感受,同时也得到了他们的平等对待,享受到了精神上的解脱。所以他的感情天平越来越向纳美倾斜,他也越来越渴望留在纳美人世界。

影片在拍摄时采用二元对立的手法,在杰克回到人类世界时,空间十分狭小,处处都是冰冷的仪器设备;杰克的思想跟随阿凡达来到纳美世界时,天地豁然开朗,大自然到处都焕发着勃勃生机。其实这一环境的改变,也注定了杰克最后放弃了初衷,与纳美人并肩作战,捍卫潘多拉。

虽然在双方冲突中,杰克经历了不断挣扎。但他不是个观点固化的人,所以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要比一般人强,这点从他赞美阿凡达漂亮之时就可以察觉到杰克并非一个民族中心主义极端分子。随着与纳美人的接触,杰克也越来越喜欢这个纯朴世界。逐渐融入他们之中,开始为他们着想,用心去体会他们的感受。但此时杰克并没有完全放弃自己作为人类的身份,他仍然会回到人类世界领取新的使命。真正促使其做出身份选择的是以帕克上尉等为首的人类开始不顾一切的疯狂开垦新疆土,把所有阻拦的人包括他们的手足同胞都当成敌人开始大肆杀戮。杰克在战斗中也身受重伤,是纳美人向树灵呼唤和祷告才挽救了他的生命。此时人类的冷酷和纳美人的善良,成为杰克最终身份抉择的关键,他不再徘徊,他选择成为了一名纳美战士与那些人性泯灭的家伙进行奋战。

总体而言,当前时代背景下,母文化传统与定居文化民族风尚和文化习俗这二者发生碰撞和交融时便产生了一种不纯的或“混杂”的身份认同,这实际上正是全球化的一个直接后果。[9]影片《阿凡达》围绕主人公自我身份认同的过程展开,揭示了民族中心主义是不同民族交往的最大障碍。人类社会在追求自身利益过程中不惜伤害他人,是民族中心主义的集中体现,是一种扭曲的思想,最后得到的将是众叛亲离。《阿凡达》中处处表现出的文化冲突,其根源正是民族中心主义作祟。摆脱这种思想的负面影响,不同文化之间会有更多的相互理解和包容。阿凡达重新确立自我身份的过程,也是正义战胜邪恶、交流促进理解的过程。作为一部当代文艺作品,《阿凡达》也反映了现实人类社会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在目前全球化语境下,随着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交流增多,更应正确对待民族中心主义,不能以“我民族”为核心,判断“他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学会换位思考,才是化解民族隔阂,促进民族交往,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和信任,用平等之心来对待“他文化”,才是多元文化共存的有力保证。

[1] 许力生.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292.

[2] 叶丽华.民族中心主义与英语词义变化[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1):136-138.

[3] 许力生, 吴丽萍.新编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5.

[4] 孔建平.跨学科比较文学如何深入——试论美学个人主义的启示意义[J].中国比较文学, 2008(1):17.

[5]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108.

[6] Lukens J.Ethnocentric Speech[J].Ethnic Groups, 1978:35-53.

[7] 陈二春, 袁志明.文化移情能力与跨文化意识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8(3):138-140.

[8] 张成付.身份认同与中国外交[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41 .

[9] 王宁.重建全球化时代的中华民族和文化认同[J].社会科学, 2010(1):98 .

猜你喜欢
阿凡达中心主义杰克
杰克和吉尔
重返阿凡达
论我国实体中心主义的非法证据排除模式
习近平外交思想对“西方中心主义”的回应与超越探析
变成什么好
法益中心主义的目的解释观之省思
迪士尼版图再次扩充 米老鼠“收编”阿凡达
On Cultivation of Learners’ Pragmatic Competence in ELT
An Eco—crit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flicts in the Poem “Snake”
被冤枉的小杰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