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润,钱 先
(1.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苏南京 210029;2.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 210029)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
陶 润1,钱 先2*
(1.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苏南京 210029;2.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 210029)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现状。方法对近年来文献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药物研究、动物模型研究方面对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进行总结。结果中医药治疗具有其独特的防治方法及肯定的疗效。结论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值得肯定。
骨质疏松症/中医药疗法;病因病机;临床研究;实验研究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1]。其发病机理主要由于骨吸收超过骨形成。目前国际公认的诊断标准是双能X线吸收测定仪测量的骨矿密度指标。一般予以钙剂、二磷酸盐、性激素、降钙素以及氟化物等药物治疗,但实际治疗过程中仍存在疗效不理想,价格高、副作用大等缺点。人口老龄化所导致的骨质疏松症及其引起的骨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本文参考近年相关文献,对本病的中医药研究现状作一概述。
1.1 病因病机 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古代医家大多认为与脾肾有关,其中又以肾虚为主,脾虚为辅。“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骨生髓”;《医林改错》:“肾藏精,精生髓,髓生骨,故骨者,肾之所合也;髓者,精之所生……髓强则骨强”,均提示肾亏是本病之源。《素问◦玄机原病式》曰:“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受气于脾胃。”现代医家多认为本病关键在肾虚,但脾虚、瘀血也是重要发病因素。袁荣清[2]认为本病与肾精亏虚有关,肾精虚少,骨髓化源不足,不能滋养骨骼致骨髓空虚,骨质疏松必然发生。索元臻[3]认为骨质疏松症的根本原因是肝肾阴虚,气血不足,加上年老体弱,各脏器的功能衰退,特别是脾胃功能的减弱,而致本病。张敏等[4]认为骨质疏松症的发病肾虚是根本,同时还兼脾虚和血瘀,是以脾肾虚衰为本、血瘀阻络为标的虚实夹杂证候。陈琼科[5]认为,脾肾两虚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基础,瘀血则是在脾肾两虚的前提下产生的重要病理产物,瘀血的形成又会进一步加剧脾肾的损伤,从而加速骨质疏松的发生。孔祥琴[6]认为骨质疏松症病位主要在肝、肾,后天之脾胃是骨质疏松症发病的重要因素,治疗应注意顾护脾胃。李玄[7]认为骨质疏松症的病机是为脾肾亏虚,精血不足,脉络不通,以肾、脾虚为本,以瘀为标。
1.2 辨证论治 水正等[8]根据肾虚及血瘀之轻重将骨质疏松症分为3型:肾阳虚血瘀型,药用右归丸;肾阴虚血瘀型,药用左归丸;瘀滞骨节、肾虚火炎型,药用桃红四物汤。费震宇等[9]将骨质疏松症分5型:肾精不足型,药用虎潜丸或河车大造丸加减;脾肾气虚型,药用右归丸合四君子汤或理中丸加减;肝肾阴虚型,药用左归丸合虎潜丸加减;气滞血瘀型,药用身痛逐瘀汤加减;寒湿侵袭型,药用独活寄生汤加减。金甬[10]治疗骨质疏松分为4型:肾阳虚型,药用右归丸加减;肾阴虚型,药用左归丸加减;脾气虚型,药用归脾汤加减;血瘀型,药用养血四物汤加减。王和群[11]认为骨质疏松症可分为4型:肝肾亏损型,药用左归丸或大补阴丸加减;脾肾阳虚型,药用右归丸合归脾汤加减;脾气虚弱型,药用参苓白术散加减;风寒湿盛、气滞血瘀型,药用身痛逐瘀汤加减。
1.3 有效方治疗 黄耀明等[12]自拟骨疏愈方治疗骨质疏松症65例,对照组采用鲑鱼降钙素加乐力钙,4周后观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1.5%高于对照组的87.5%。刘维嘉等[13]自拟补肾健脾活血汤治疗骨质疏松症33例,并与复方氨基酸螯合钙胶囊治疗33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骨密度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且治疗组骨密度提高优于对照组。张晓君等[14]运用补肾活血胶囊治疗高龄男性骨质疏松症66例,分为两组,每组33例。试验组口服补肾活血胶囊,对照组口服阿仑膦酸钠。治疗12个月,两组腰背疼痛、下肢疼痛症状均较治疗前逐渐改善、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李晓春等[15]观察骨痿灵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结果表明骨痿灵胶囊具有明显的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等作用。赵长伟[16]发现鹿茸多肽可不同程度缓解骨质疏松导致的骨痛。
1.4 单味药研究 朱志刚等[17]研究表明淫羊藿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多糖等。淫羊藿总黄酮能够促进大鼠骨组织中Ⅰ型胶原蛋白的合成,抑制其水解吸收,从而提高大鼠骨密度,达到改善骨质量的作用。付萍等[18]研究蛇床子总香豆素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骨组织骨矿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骨组织中的 Ca、P、Zn、Cu、Fe、Mg含量显著降低,蛇床子总香豆素各组可明显增加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肖静等[19]观察杜仲总黄酮对新生大鼠颅盖骨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筛选杜仲防治骨质疏松的药效成分。发现杜仲总黄酮能直接促进体外成骨细胞的增殖。
魏义勇等[20]研究固本壮骨胶囊、金匮肾气丸、补肾益精方、知柏地黄丸4种补肾中药对大鼠成骨细胞VDR、Cbfal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在大鼠成骨细胞中,固本壮骨胶囊、金匮肾气丸可上调VDR、CbfalmRNA表达,促进骨形成。黎波等[21]分析成骨细胞分化因子cbfα-1基因在去卵巢骨质疏松(OP)大鼠的表达水平,观察益骨胶囊的调节作用。结果:益骨胶囊可上调cbfα-1的基因表达水平。陈希等[22]通过观察补肾健脾活血方对骨质疏松症信号转导基因的影响,探讨补肾健脾活血方抗骨质疏松机制。结果:补肾健脾活血方能上调成骨细胞抗凋亡和增殖基因,上调成骨基因和胶原基因,抑制破骨因子,抑制破骨细胞增殖基因。
我国社会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症日趋凸显其对老年人健康的危害。目前中医药治疗本病以补肾为主,多数研究者在补肾的同时,也兼顾他脏,并注重祛瘀、温寒、降火等,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而临床研究缺乏统一的辨证分型、诊断、治疗和疗效判定标准,缺乏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中医药研究与治疗应按流行病学、循证医学进行设计研究,以期进行对比、选择最佳方案。
:
[1]刘忠厚.中国人骨质疏松症的建议诊断标准(第二稿)[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0,6(1):2.
[2]袁荣清.温阳益肾法治疗骨质疏松症体会[J].黑龙江中医药,2008,37(4):21.
[3]索元臻.骨质疏松症的中医治疗[J].中西医结合与祖国医学,2009,13(4):350.
[4]张敏,何树梅,章晓凤,等.健脾补肾活血法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研究[J].陕西中医,2009,30(2):244.
[5]陈琼科.骨质疏松症辨治探讨[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20(8):459.
[6]孔祥琴.读《内经》谈骨质疏松症病因[J].吉林中医药,2007,27(9):62.
[7]李玄.骨质疏松症之虚、瘀论治[J].光明中医,2009,24(8):1548-1549.
[8]水正,水淼.益肾祛瘀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1995,7(5):230-231.
[9]费震宇,王文健.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J].现代康复,2001,5(4):26-27.
[10]金甬.辨证施治骨质疏松症43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8(6):368-369.
[11]王和群.中医辨证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07,26(3):2-3.
[12]黄耀明,刘和波,魏玲,等.骨疏愈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65 例[J].陕西中医,2009,30(8):1019-1020.
[13]刘维嘉,麦敏军,刘永坤,等.补肾健脾活血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9(9):558-559.
[14]张晓君,聂晶.补肾活血胶囊治疗高龄男性骨质疏松症疼痛的临床观察[J].药学进展,2009,33(6),274-278.
[15]李晓春,赵长华,闻辉.骨痿灵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的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5,21(4):10.
[16]赵长伟.鹿茸多肽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6,26(2):22.
[17]朱志刚,宋利格,张秀珍.淫羊藿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I型胶原代谢及组织蛋白酶K表达的影响[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22(3):213-217.
[18]付萍,李伟,杨铭,等.蛇床子总香豆素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矿和骨微量元素的影响[J].世界元素医学,2008,15(3):41-43.
[19]肖静,李三华,莫宁萍,等.杜仲总黄酮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8,31(3):238-240.
[20]魏义勇,石印玉,詹红生,等.补肾中药对成骨细胞VDR、CbfalmR NA表达的影响[J].中国骨伤,2006,19(11):659.
[21]黎波,张荣华.益骨胶囊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cbfα-1mNR A表达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8,24(4):759-762.
[22]陈希,梁祖建,邵敏,等.补肾健脾活血方对骨质疏松症信号转导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J].新中医,2008,40(3):60-61.
R274.9
B
1007-4813(2010)01-0052-02
陶 润(1984-),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骨质疏松症。
钱 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Tel:025-86617141-31012 E-mail:moneyfirst1@163.com
(
2009-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