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女生月经病临床特点及中药调治

2010-04-03 12:46:27翟坤光谷亚平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阴寒经期月经

翟坤光,谷亚平

(吉林大学前卫医院,吉林长春130012)

近年来,高校女生月经病的就诊人数明显增多,其发病因素及临床特点也发生诸多变化,笔者以此为切入点,采用中药治疗及生活引导,取得较好疗效,试述如下:

1 临床特点

1.1 比例大,器质性病变少 按时间顺序随机抽取高校女生中医门诊病历119例,月经病64例,全部经专科及B超等检查,除外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本组病例62例,全部排除器质性病变,属中医月经病范围。

1.2 体质与生活习惯 本组病例,大多属瘦弱型体质,相当一部分人有意识地持续控制体质量,减少进食量,习惯性不进早餐,不注意冷暖调护,冬季衣着单薄,就寝时间晚,缺乏有效睡眠。长此以往,造成全身营养不良和机能减退。

1.3 临床症状 本组病例或月经先期、后期、先后不定期、或经期延长、或痛经,以月经量逐渐减少或闭经为主诉就诊者59例,3例为经期延长,淋漓不断,但月经总量不多。伴有小腹冷痛,喜暖喜按或形寒肢冷,舌质淡或隐青,苔白者53例,兼有手足心热、舌红,寒热错杂者7例。以腰酸、五心烦热、口干、舌红少苔,阴虚内热为主症2例。因此本组病例的辨证要点在虚、在寒。

2 病因病机

本组病例本为健康群体,因学习生活紧张,社会压力过大,心怀较高的理想和期望值,超客观地自我生活约束,减少饮食,冷暖失调,造成体质量减轻,体质下降,内分泌紊乱。月经量明显减少或闭经,经期紊乱。“血者,水谷之精气”,化源不足,脾失濡养,其功能减退,运化失司,精微不泌,气虚血少;统摄无权,冲任不固,形成多种月经失调。体质虚弱,久伤于寒,易伤阳气,阴寒内盛,客于胞宫,冲任受阻,则小腹冷痛,形寒肢冷。血为寒凝,运行不畅,阻滞气机,则舌质隐青,体倦乏力,甚有便溏、脱发等诸症。总之“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虚在气血,阴寒内盛乃病机所在。

3 中药调治

3.1 中药汤剂 以益气养血,健脾温经为原则,以黄芪、山药合少腹逐瘀汤加减,方药:黄芪、山药、熟地黄、当归、川芎、蒲黄、乌药、菟丝子、何首乌。小腹冷痛加小茴香、肉桂、木香、延胡索;形寒肢冷酌加党参、巴戟天、杜仲、附子;月经先期加龙骨、牡蛎、山茱萸、金樱子;月经后期加牛膝、枸杞子、杜仲;手足心热者加生地黄、牡丹皮、知母、白芍。水煎早晚分服。

3.2 中药散丸剂 因学生生活环境限制,中药汤剂因季节温度保管等诸多不便,大多病情缓解或好转后,根据病情,将上述中药研末口服,或以八珍益母丸、金匮肾气丸、归脾丸、知柏地黄丸调后。

3.3 疗效观察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治愈:月经量增加,伴发症状缓解,月经周期正常,连续3个月无复发者;有效:症状减轻或有反复;无效:无任何改变。本组治愈25例,好转34例,无效3例,治愈率为40.32%,总有效率95.16%。

3.4 食疗及生活习惯引导 姜枣红糖饮,代茶饮用,或零食姜糖片,忌食生冷。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坚持吃早餐,增加营养,冬季注意保暖,特别是足部保暖,增加睡眠,改善体质。[2]

4 体会

月经病气血为本,首先在气,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中药重用黄芪、山药益气补脾,补虚劳,益气力,助消化,长肌肉。针对青年女性,除重症阴寒内盛者慎用参类,合用少腹逐瘀汤温经活血,益气养血,祛瘀不伤正。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治疗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30-235.

[2]上海中医学院方药教研组.中药临床手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0,32,131,136,178,362,363,392.

猜你喜欢
阴寒经期月经
经期延长是怎么回事
伴侣(2023年3期)2023-04-10 16:18:45
我该如何去找到我
阴寒体质化痰除湿需补阳温阳
基层中医药(2021年7期)2021-11-02 07:19:58
月经越来越少,是衰老了吗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经期用药须谨慎
女性经期怎么吃都不会胖吗
经期不适需调养,准确辨证药食疗
月经量变少了,怎样可以多起来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