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状况及驱动模式

2010-04-03 09:34王敬敏孙艳复
电力需求侧管理 2010年5期
关键词:服务公司能源管理驱动

王敬敏,孙艳复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3)

近几年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态势积极,表现为产业规模迅速扩张、公司逐步成长并且产业竞争加剧、节能市场逐步扩大。2009年,产业总产值增长到587.68亿元,节能服务企业达到502家,从业人员11.3万人,综合节能投资360.37亿元,年节能1757.9万t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133.85万t碳。根据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对节能服务产业的估算,我国2010年节能服务产业产值有望达到800亿元,增速保持在30%~40%,未来行业市场容量高达4000亿元,发展空间非常巨大。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根据美国能源公司协会的研究,在过去的10年间,美国节能服务产业平均每年收益的增值率达到24%,远远高出我国节能收益的增值率。同时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能源浪费严重,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①数据来源于http://www.emca.cn/bg/epc/EPCDT/20100318033513.html。。

目前我国对于节能服务产业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以下阐述合同能源管理的现状并对制约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然后针对该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3种驱动模式。

1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一种基于市场的、全新的节能新机制——合同能源管理在市场经济国家逐步发展起来,而基于这种节能新机制运作的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在我国也迅速发展起来。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正式引进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作为节能新机制,合同能源管理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保障措施。EMC是节能概念的全新创举,不只是销售产品或技术,而且是提供综合性的节能服务。在实施节能项目的过程中,客户通过与节能服务公司(energy management company,EMCo)签订合同,由节能服务公司承担与项目实施相关的所有前期资金投入和项目大部分的风险,解决当前推广节能项目最大的难题。合同能源管理的实质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投资和运营成本,即通过节能服务公司的第三方融资来撬动节能市场。这种节能机制允许节能企业使用未来的节能收益进行设备升级,降低当前的运行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合同能源管理运作模式的一般流程[1]包括同客户接触、能源审计、节能改造方案设计、能源管理合同的谈判与签署、节能项目融资、设备采购、工程施工及性能调试、人员培训及维护、节能及效益检测、节能效益分享等。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新机制是以盈利为目标的节能服务公司的运作模式,目前有3种主要模式,即节能效益分享型、节能量保证型、能源费用托管型。随着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在我国的不断发展,除了以上3种基本模式外,还发展出改造工程施工模式和能源管理服务模式[1]。改造工程施工模式适用于节能意识很强的企业,由企业委托节能服务公司开展各项节能工作,并支付工程实施的各种款项,如工程预付款、进度款和竣工款。能源管理服务模式是企业把能源管理外包给节能服务公司,节能服务公司不仅提供节能服务,还提供能源管理业务。这样就解决了企业能源管理方面的困扰,有助于企业核心业务的扩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从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来看,大部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与电力工业与用电有关,所以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是节能和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措施[1]。该机制为节能服务产业在中国的发展提供运作模式,使节能服务公司成为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的重要力量。

2 制约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虽然近年来我国节能服务产业中节能服务公司数量猛增,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节能服务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还面临诸多制约因素与障碍。对该产业的发展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节能服务产业的融资问题[2]

目前国内大多数的节能服务公司的规模相对较小,经济实力弱,自有资金有限。由于产业内部担保体系不完善,缺乏完备的节能融资服务体系,很难向商业银行进行贷款,导致融资能力不足,面临融资难的困境,很多好的节能项目无法及时实施,这就制约了节能服务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2 节能服务公司的运营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3]

现阶段节能服务行业的准入门槛较低,多数节能服务公司缺乏综合技术能力、管理能力、财务及风险管理能力等,整体服务能力较弱。此外,对于节能量测算还没有一套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实证模型,在节能效果的度量和节能效益的分享上很难与节能企业达成共识。

2.3 大众节能意识不强

现在很多企业只是注重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品市场份额的增加,忽略了企业的能源管理,没有建立能源消耗账簿或统计产品单位能耗,对节能工作不够重视。加上缺乏政府强制性措施,企业对节能工作积极性还不够高。目前虽然国家正在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但是节能宣传工作还需进一步扩展,尤其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节能宣传。

2.4 专项资金投入力度不够

政府的专项资金主要是对节能服务公司的节能专项贷款和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基金,相比国外而言,我国政府对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投入力度还不够。

3 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驱动模式

基于对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现状的研究以及目前节能服务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制约因素的分析,采用3种推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资源整合驱动模式:超级节能服务公司(以下简称super EMCo)驱动模式、大型节能服务信息平台驱动模式和混合驱动模式,旨在推进我国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对于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3.1 super EMCo驱动模式

super EMCo是一个大型的国有节能服务公司,不仅是在规模上的扩大,其服务综合能力如融资能力、运营能力及管理能力等也有进一步完善和提高。super EMCo既是一个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更是一个技术密集型、智慧密集型的企业。super EMCo规模大,信誉高,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通过扩大公司经营规模,强化节能服务功能以及提高公司知名度,能够寻求和开发出更多的节能项目。当项目示范成功后,super EMCo将这些项目转包给中小型节能服务公司,由它和节能企业一起完成节能项目,以此来带动中小节能服务公司的发展,进一步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4]。super EMCo通过科学的测算方法和模型准确计算节能项目实施前后的节能量,为super EMCo、中小节能服务公司和节能企业的节能效益分享提供数据支持。

为了解决节能项目融资难的困境,super EMCo有比银行更强的项目运作和管理能力。借鉴巴西法律体系下的super EMCo模式,我国将建立的super EMCo在创建融资租赁公司的基础上,在产业内部组建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国家、省、市3级合作共同建立贷款担保体系。通过建立产业内部的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提升产业的融资能力,减少节能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本。

3.2 大型节能服务信息平台驱动模式

据统计,我国节能服务产业的网络信息平台约有10家左右,其中部分信息平台专门提供节能服务,如中国节能服务网和中国节能信息网。然而中国节能产品网这类信息平台主要是推广节能产品,提供节能产品供求信息,节能产品库等。此外还有针对某一行业做节能服务的信息平台,如中国电能服务网。总体上讲,我国现有的节能服务网络信息平台对于节能服务产业的驱动作用甚小,缺乏在线服务功能,在驱动整个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方面尚未形成一套能有效整合各种资源的、完整的、系统的信息服务平台。

在对现有节能服务网站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对节能服务产业的驱动作用的基础上,基于对目前我国节能服务信息平台的研究,确定大型信息平台实现产业驱动力的目标定位、平台的组成与功能模型。建立大型节能服务信息平台,旨在强化信息化建设对节能服务产业的驱动作用,进一步为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提供网络支持,增添新支点。具体而言,大型节能服务信息平台的创新之一在于除了与法律、会计事务所这些最早为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提供专业服务的中介机构建立商务平台外,还要建立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商务平台,打造节能服务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提供形式多样的专业化服务。平台组成有了这些机构的介入,将促进节能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推进节能服务专业环节的细分化和社会化,使节能服务产业日趋成熟。创新之二就是建立大型节能服务信息平台的功能模型,该模型将主要为广大需要节能的客户提供在线培训服务,提供关于节能量检测和确认的相关在线培训服务以及与节能相关的知识培训,扩大节能服务公司的业务范围和综合服务能力。

3.3 混合驱动模式

作为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其自身可能没有能力完成全部的节能服务,因此可以应用混合驱动模式整合各类外部资源达到合同规定的节能效益。

混合驱动模式下的节能服务产业将工业节能与能源管理服务节能同时进行,结合super EMCo的融资和运营优势以及大型节能服务信息平台的管理和功能优势,集综合性、管理性、与专业性于一体,通过大型节能服务信息平台与国际上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成熟的国家建立战略联盟合作关系,建立国际super EMCo,进行跨国咨询与服务,寻求节能潜力大、节能效益高、节能项目易于操作和实施的国际客户,与国际接轨从而扩大节能服务的规模,进一步驱动我国节能服务产业的成熟发展。

综上所述,super EMCo在融资、公司运营以及管理方面的新举措为节能服务产业开辟了新道路;大型节能服务信息平台的建立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持,同时完善了节能服务体系。3种驱动模式能够解决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面临的部分困难,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节能服务产业的成熟发展。但是对于如何增强大众节能意识和建立强有力的政策法律支持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4 结束语

在我国,节能服务产业正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研究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基础上总结了3种推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资源整合驱动模式正处于萌芽阶段,每种模式的实施途径与方法措施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在走向成熟的道路上需要政府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在国家政策和驱动模式推动下的节能服务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增长高峰,为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实施节能减排作出突出贡献。

[1]胡兆光,韩新阳.综合资源战略规划与需求侧管理理论方法与实践[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沈龙海.合同能源管理与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7,9(5):17-18.

[3]石东,李方,张利梅.基于市场的节能新机制——合同能源管理创新发展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541):104-105.

[4]青岛市国家税务局课题组.促进节能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J].公共经济评论,2009(9):1-16.

猜你喜欢
服务公司能源管理驱动
高速公路能源管理信息化平台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合同能源管理会计核算优化对策
论油田服务公司的经营之道及启示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节能量保证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收益分配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风险分析与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