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发展观的现代性基础

2010-04-03 08:29
关键词:现代性科学发展

陈 霞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南京 210048)

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的特殊历史时期所提出的战略指针。由于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同时伴随着“现代性”本体属性的不断提升和“现代化”实践拓展的有机统一,因而作为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战略整合中心,科学发展观必然有其现代性品格。现代性是指现代化的事物和现象所具有的区别于“传统性”的内在属性和特性,是现代化的结晶、本质和灵魂,同时也是衡量现代化程度的理性尺度。因此,有必要从现代性的方法论、价值论和本体论视角看待科学发展观,以期达到准确理解和普遍应用的目标。

一、从方法论的现代性看待科学发展观

(一)理性化本性

从发生学角度来考察,现代性是以西欧中世纪以宗教蒙昧主义“退场”以及科学、人道的“出场”为开端,人类开始摆脱宗教的支配地位,揭开笼罩在世界上的神秘面纱,运用理性来重新审视周围的世界。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等科学家的一系列科学发现,导致世界的世俗化,自然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进而引发工业化、市场经济、全球化等现代因素。启蒙运动的基本诉求使人们从迷信和偏见中解放出来,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走向光明。黑格尔将理性提升到“绝对理性”的高度,实现自然、社会、思维的同一。理性统治地位的确立导致世界的“合理化”,韦伯称之为现代性的本质。“我们时代的命运以理性化和理智化,最主要的以世界的祛魅化为特征。”[1]一般的说,理性是人所特有的思考、理解、解释事物、改变现状的能力与方法。用理性的方法看待周围的世界,就要查找不足,求新求变,以期提高效益,增进福利。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内涵,就要求执行者具有理性的态度,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途径,任何回避问题、敷衍搪塞的态度都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事物的发展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消解矛盾是否定的结果,也是发展的起点。消解发展中的弊端、解构阻碍事物发展的旧框架,乃是实现事物再生与重构的一种特殊方法。注重不断消解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就成为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发展起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有问题意识,注重研究和解决问题、务求实效,既要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又要解决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社会议论较多、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衡量学习实践活动是否真正收到实效,最终要看这一条。”[2]从思想、作风、纪律上为贯彻落实党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提供有力保证。在此基础上,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二)复杂性观点

现代科学复活了古希腊的原子论,将世界理解为一个还原论式层次结构,近代哲学家笛卡儿等人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分割式认识方法,即把一个复杂的对象分割为各个简单的部分加以认识和把握。还原论造成了“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的片面性,对人类目前的生态困境负有很大责任。为此,科学的发展思路要从自然的祛魅走向自然的返魅,从简单走向复杂,扬弃传统科学所遵循的简单性原则和还原性原则,代之以复杂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研究客观世界的分形、混沌、非线性系统,以复杂性眼光看待世界及其规律。匈牙利哲学家拉兹洛提出:“就是把这种复杂性情况当作结合在一起的一整块来考虑……观察一定数目的不相同的、相互作用的事物,看它们在多种多样的影响作用之下作为一个整体的行为”的方法。[3]

从复杂性观点来看待发展问题,就要注意发展的综合性和全面性,而不能简单地将发展等同于经济规模扩大和总量增加。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忽视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的协调发展,就会出现增长失调、从而最终制约发展的局面,最终也可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区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要考虑复杂的情况,地区之间、部门之间更存在着巨大的发展差异和不同情况,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矛盾特殊性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条件和发展需要有重点、有步骤地采取措施,不能强求一律,搞齐步走、一刀切。同时,复杂性观点还要求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反对单打一的片面性。具体来看,就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发展的合力。

(三)系统性观点

现代系统论思想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系统的集合体”,系统的各个组成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事物的发展必须考虑到事物系统内部各因素的相互协调、相互作用,才能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否则就会导致畸形的发展。在考察事物发展的动力时超越“一分为二”的限制,从“一”与“多”的方面,即从系统的整体去进行综合考察,重视系统内部各要素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多因素的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从多方面去加以考察,促进各要素的协调共进。从系统性的视角看待社会发展,就要注意社会有机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有序联系、协调一致,使社会系统在运动中保持良性循环,发挥其最优功能。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对系统性观点的运用和发展。“这就需要我们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从多因素、多层次、多方面入手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自然形态的大系统。”[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社会都不可能健康地向前发展。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个要素,以及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自然界的复杂关系。因此要从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各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等方面来确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充分运用我国的体制资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资源、技术资源以及国外资源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和有利因素,推动发展进程。

二、从价值观的现代性看待科学发展观

(一)价值合理性

人的主体性是现代性的基本原则。黑格尔第一次明确把“主体性”概括为现代性的基本原则,“现代世界是以主观性的自由为其原则的”。[5]具有自我意识的个人逐渐成为整个世界的本体,价值则是主体性的人与客观世界关系的一个概念。休谟首先明确区分了价值与事实,认为价值无所谓真假,但他在伦理观上是功利主义者。美国的实用主义者杜威则把价值等同于效果或效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历史是主体的自觉创造活动的结果,是人类进行价值选择的过程。马克思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6]人类社会也是历史观与价值观的统一,发展具有价值性,是事实与价值的统一,发展本身就包含着价值选择,是一个与价值相关的范畴。

科学发展观具有价值论意蕴。科学发展观所讲的发展同人的价值实现和社会的和谐进步直接相关。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固然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但也基于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深切愿望,通过社会发展逐步消灭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使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强调在社会价值体系中以人民为价值主体,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是贯穿科学发展观始终的核心内容,科学发展观要求一切的发展实践都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价值、人的利益作为发展的内在标尺,“以人为本”这一发展的核心内容,应该具体体现为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主体地位的提升和人的价值的弘扬。

(二)物质利益价值

现代性的理性本质在现代人身上的体现就是从“人是机器”到“经济人”的假设。将人看作机器是主体的“祛魅”以及人权复苏的前提,而理性“经济人”假设则为市场经济奠定了基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人为了自我的实现利益最大化而参与竞争,从而促进效率和经济活力。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美的规律来构造。”[7]人的主体尺度指向人或主体的结构、本性、目的、利益、需要等内在规定性。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在对象、客体所提供的可能性空间范围之内,不断实现主体自身目的、满足主体自身需要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经济最集中的表现”,人们从事政治活动本质上也是人们表达诉求和追求利益的过程。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一脉相承的,在社会利益本源上坚持人民是历史和价值的创造者。广大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推动者。因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满自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要细心体察群众愿望和利益要求的变化,使各项方针政策全面、准确地反映群众利益,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千方百计帮助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不断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科学发展观科学地回答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的成果由谁享有”这一核心问题,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归宿,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发展的最高目标的价值理念。

(三)精神价值

“经济人”假设作为关于人的“非嵌入编码知识”显然不能代表人的全部属性和内涵。人的属性的本质方面在于社会属性。人的价值追求除了物质利益,还有丰富的精神价值需求,包括人文精神、理想与道德、生理与心理、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美国现代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精神价值追求概括为: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没有精神文化和制度约束的状况下,社会很可能陷入“自然状态”而不可自拔。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提出了人的现代化概念,认为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根本条件。即便从法制社会的契约交往来看,也需要“集体意识”来支撑。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则主张集体意识是社会分工和交换的精神基础,这就需要建立起现代社会制度结构与价值体系的联系,否则就会造成社会同一性及政治秩序的合法化危机。

科学发展观不但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指导方针,也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扶正祛邪,扬善惩恶,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思想道德是改革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大力弘扬“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三、从本体论的现代性看待科学发展观

(一)生态自然观

古代和中世纪自然观大都主张自然是有魔力的或有生命的,体现了自然附魅的观点。十七世纪欧洲科技革命后形成了以几何关系看待自然的机械论自然观,自然被还原成一个呆滞的存在,充满了因果必然性。由于人们对于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关系、人类实践活动的两重性等方面的认识存在片面性。对于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只看到人是自然界的主人,能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一面,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对自然的破坏已达到空前的地步。随着当代混沌学、系统论、自组织理论等复杂性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自然界中存在大量不可还原、不可分离等复杂性和有机性特征,现代生态学则把自然界看作具有极其丰富联系的开放系统。

马克思主义辩证自然观也把自然界看作具有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强调人类改造自然必须以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并设想在共产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和解前景。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要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人、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有机体社会观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基础。十九世纪的社会学家孔德、斯宾塞等人采用机械类比的方法,将社会与生物体机械类比,提出社会肌体的组织和结构之间的平衡协调问题,为资本主义社会辩护。马克思汲取了以往社会学理论中把社会看作协调有序的有机体的成果,在自然与社会系统、社会形态和经济结构等各个层面上将社会视作有机整体。马克思指出:“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的,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其中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血缘关系、伦理关系等。各种因素按照特定的方式组合起来,而使社会成为一个具有内在统一性的整体,社会有机体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8]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达“临界点”的关键时期,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为避免“拉美化”怪圈的重演,必须重视社会中出现的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消除社会排斥等不和谐现象,不断促进社会融合,实现社会发展成果共享,为社会进一步发展提供和谐的社会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有机社会观为指导,遵循社会自身发展规律,使社会系统在其自身发展中实现内部诸要素或子系统的协同一致,组成合理的体系结构。这就要求科学地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9]

(三)和谐世界观

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从制度转型的角度提出:“现代性的根本后果就是全球化”,即现代性的各项制度包括资本制度、工业化、军备、社会监督向全球的扩张。仅从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扩张的层面上看,出现所谓“趋同论”不足为奇,是这一客观过程在某些西方的自负学者思想上的表现。同时,全球化挑战了自十七世纪中叶后确立的民族国家主权至上、平等、独立等观念,在一定文化意义上又反过来刺激和强化了民族主义心态。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从民族文化的稳固性等特征出发,认为随着世界距离的缩短,加剧了文明之间的差异和敌意,文明的冲突将成为世界矛盾和冲突的真正根源。我们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既要与世界接轨,同时要保持中国特色,这是科学发展观必须面对的一个外部环境问题。[10]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从本体论角度为此提供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渊源于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思辨哲学。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将绝对理念视为世界历史的基础和本质,绝对理念对偶然性的扬弃决定了各个国家、民族不论其历史和现状如何,都必然走上世界历史的道路。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世界历史的神秘主义、唯心主义观点,将世界历史的研究放在现实的基础上,指出由于工业革命后的普遍竞争消除了各国闭关自守的状态,使各国的生产消费和精神文化均具有世界性,“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世界历史是各民族国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获得整体发展的历史。就普遍性来看,世界历史发展要超越资本主义的残酷掠夺阶段,最后必然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就世界历史的观点来看,当今的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更高阶段,是世界历史展开到新的深度和广度的产物。面对全球化过程中的种种矛盾和冲突,科学发展观强调以开放的思维方式来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把经济社会发展置于宏大的全球视野中去思考,探索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处理全球问题上,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协和万邦”、“海纳百川”、“强不执弱”等精华,在交往中“博采各种文明之长,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11]

[参考文献]

[1] 江怡.理性与启蒙—后现代经典文选[M].东方出版社,2004:116.

[2] 一开始就要研究问题[N].人民日报,2009-3-26:第2版.

[3] [匈]拉兹洛.用系统论的观点看世界[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4.

[4] 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七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6-3:第1版.

[5]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1996:291.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19.

[7]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8.

[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2.

[9]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第1版.

[10] 刘明海.科学发展观中的发展哲学[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6):84.

[11] 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N].人民日报,2006- 4-23:第2版.

猜你喜欢
现代性科学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浅空间的现代性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由现代性与未来性再思考博物馆的定义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浅谈梦窗词之现代性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