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罡,党裔武,柳 亮,罗殿中△,冯震博
(广西医科大学:1.病理教研室;2.教务处,广西南宁530021)
比利时医学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启示*
陈 罡1#,党裔武1,柳 亮2,罗殿中1△,冯震博1
(广西医科大学:1.病理教研室;2.教务处,广西南宁530021)
医学研究生;比利时;招生;导师;课程
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Vrije Universiteit Brussel,Belium)医学院硕士教育包括培养临床型的临床医学硕士(类似于我国临床医学专业的临床型硕士)、口腔医学硕士、护理学硕士、药学硕士以及科研型的生物医学硕士。生物医学硕士的前身命名为医药研究硕士(master program in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research),类似我国基础医学专业的硕士及临床医学的科学型硕士。从2008年开始,该硕士项目与细胞基因疗法密切联系,故更名为“master program in biomedical sciences in cell and gene therapy”(下文简称“VUB生物医学硕士项目”)。该硕士体系面向全球招生,为两年计划,应用学分制。通过课堂教学、课外自学、参加研讨会(Seminars)、科研实践以及最后的论文答辩完成该硕士阶段的教育。作者在比留学期间,通过实地考察、亲身听课和对硕士生进行带教工作,对该硕士培养体系有了深刻的了解,其特色之处可为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培养机制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现从招生体制、导师制度、课程设置、国际化标准及Seminars的实施五个方面进行总结并报道如下。
因为比利时的医学硕士博士教育是大学教育的组成部分和本科教育的自然延伸,故不设置专门的入学考试,凡具有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医学、药学或者相关学科的学士学位的人员均可以申请VUB生物医学硕士项目。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国家的学生要提供英文水平证明。VUB生物医学硕士项目的招生计划由学校自行制订,招生范围全球化,生源追求国际化和多元化。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和导师组对申请者进行资格审查、导师组面试考核后决定申请者的取舍。导师的面试考核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强调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科研基础和发展潜质。比利时的硕士生导师可以自主确定录取标准,导师拥有研究生录取的决定权[1]。
相比比利时的硕士免试入学,中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明确规定:硕士生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阶段分为全国统一考试、联合考试、单独考试以及推荐免试,部分公共科目如西医综合、生物综合、基础医学综合等由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命题。注重的是对考生进行本学科专业基础知识的考核。复试阶段由各招生单位按照教育部的规定自行组织进行。初试和复试成绩结合起来作为录取的全部依据。目前这一体制考试内容过于片面,难以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初试结果影响过大,全国统考的几门考试科目成绩决定了考生的命运,使众多考生为了追求高分而忽略了创新思维等对个人发展更重要的因素的培养;复试的内容和方式过于陈旧,有的甚至是形式化的复试,根本不能依靠复试环节选拔高素质人才。针对这些现状,我国应该改革医学硕士研究生的考试选拔制度,加重复试的程度,更多的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综合素质和科研潜能这些重要环节,而不是侧重于对考生所掌握理论知识的测试。同时国内现行的录取办法也忽略了学生的个性。由于是凭学生的初试成绩及复试成绩录取,并且必须是过了初试分数线才有可能参加复试,因此那些考试发挥不好,初试总分不高、单科成绩却突出甚至在某专业领域有特殊才能的偏才就很容易被埋没。故应加大导师自主权,由导师对考生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深入考察,作为是否录取的重要依据,那些在某些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就也有进行硕士阶段学习的机会。
导师制一般可分为“单一导师指导制”及“导师小组负责制”。在比利时,基本所有的高校研究生培养均采用“导师小组负责制”。导师组成员常常由下列人员组成:负责导师(promoter)1人(必须是教授),一般也是实验室及课题负责人;其余导师(supervisor)及合作导师(co-supervisor)数人,可以是本科室的其他教授、科学家、博士后或者博士研究生,也可以聘请其他科室或者其他专业的专家,还可以是本国校外甚至是国外的学者教授。如作者所在的肿瘤基因治疗课题组目前有四位硕士研究生,导师组成员包括了负责导师1人,他也是肿瘤医院的院长及多个课题的负责人,还有本院肿瘤专业教授1人,分子生物学教授2人,外校肿瘤免疫学教授1人,细胞生物学教授1人,本科室具有分子免疫学专长的博士后1人,肿瘤学博士生8人。故硕士生导师组人数达到了15人,导师组人数众多,知识背景和学术层次百花齐放。导师的专业水平要求高,首先必须获得博士学位或正在进行博士学位的攻读,有博士后工作经历的人才优先考虑;其次要求在有一定的科研成绩,即有高质量的论文发表在国际刊物上。同时对导师组成员的要求也强调教学经验的积累,如果有培养研究生教学经历的导师可以优先得到录用。导师小组精湛的专业水平及教学水准也保证了学生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科研素质的提高。硕士生一般由博士生或者博士后直接指导,负责指导日常的科研工作,为硕士生的直接导师。同时课题组根据具体课题招聘相应的合作导师,由科学家或教授承担,负责指导和监督直接导师(博士或博士后)的工作。负责导师作为课题负责人处于该人员树状结构的最主干位置,负责科研课题的宏观整体调控,同时也参与到日常对各层次人员(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低年资导师等)的指导工作。导师组定期组织科室会议,集体讨论硕士生的研究工作及培养计划。对于学生的招生录取,培养计划的制订,科研训练及论文撰写答辩等事务均由导师组集体协作进行。比利时的导师制度下师生关系除了传统的教育关系之外还带有浓烈的雇佣色彩,故教学管理上有着企业化的特点,即课题负责人不仅作为导师以专业指导来培养研究生,而且作为老板雇佣学生,让学生承担导师主持的研究课题和从课题经费中得到经济资助。这种体制的优点在于课题负责教授在指导硕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从事科学研究的同时也兼管实验室的管理工作。负责教授在领导实验室进行研究和解决科学问题的同时,也要考虑实验室的生存和良性发展。
目前,我国的医学研究生培养大部分依然采取一师一徒的“单一导师指导制”,这种培养模式在学科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不断加大的趋势下已不能适应医学高级人才的培养需求,为了避免将学生培养成单个导师的“复制品”,医学院校在研究生培养和导师管理体制上必须与时俱进,积极地尝试“导师小组负责制”,充分的利用不同特长的师资资源,为研究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2]。目前我国的医学研究生导师还不能保证所有的人员都有博士学位,更不能保证所有的人员都能发表第一作者的SCI论文。但应该朝着这个目标奋斗,提高导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学术造诣。同时应该对研究生导师进行严格的评估与考核,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取消研究生导师的“终身制”;加强研究生导师的岗前培训及日常培训,优化导师知识结构。
VUB生物医学硕士项目开设的必修课程有:Molecular Targets in Cancer Cells,Hematopoietic Cell Therapies,Gene Therapy Genetics and Reproduction,Cell Therapy in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Tissue Biology and Engineering,Beta Cell Therapy in Diabetes,Embryonic Stem Cells Molecular Imaging,Adult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s,Manipulation of the Immune System,Mechanisms of Cell Death,Molecular Targets in Infected Cells,Data Analysis,Orientation thesis Training Journal and Data Clubs,Introduction to the master thesis Master共14门,每门课设置有相应的学分,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可以拿到学分,一次考核不合格有一次补考机会。所有课程内容设置密切追踪前沿,均不使用统一教材,由主讲教师根据相关领域知识的更新情况,提供关键词、文献资料以及结合他们自己的专长和最近的科研工作成果开展教学。以作者所在学科负责讲授的molecular targets in cancer cells课程(以下简称肿瘤课程)为例,该课程主要介绍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肿瘤诊断、治疗的最新进展,特别是在分子靶向治疗方面的动向。由于该硕士项目要求学生具有相关的细胞生物学、基因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背景,故在肿瘤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可以直击前沿,基础理论基本不讲授。教学方式上强调探讨及自学的授课方式。课程教授非常重视课堂讨论,特别鼓励学生在课前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在课堂上教师提纲挈领的讲解授课重点以及介绍科研方法,然后由教师或者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教师组织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并在讨论的过程中给予引导。由于每年学生人数均不超过20人,故每个学生要挑选一个主题进行汇报(presentation)并由学生亲自组织课堂讨论,这在该课程的总成绩上占有40%的比例。主讲教师还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专业进行实际问题的相关分析和讨论,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并能积极的将课堂知识与学生自己的专业交融在一起,训练了学术交流的方式。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很快就能够适应学术研究的方法与氛围。同时,该课程也强调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每次授课结束后,教师都会将多媒体课件上传到该课程在VUB的网络空间上,供学生课后自由下载并且自学课堂上未讲授的部分。同时,也会提供一些关键词,给学生查询文献起到导向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术思想。在考核方式上注重口试考核法的使用。大部分课程的最终分数由课堂presentation及讨论答辩和学期结束时的口试两部分组成。课堂presentation由学生选择一个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角度,制作多媒体幻灯片,介绍相关基础知识及自己的学术设想,组织课堂上学生间的讨论及回答教师和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最后由授课教师给出分数。期终考试则全部为口试,每个学生大概40min时间,由3~4个教授组成考试教师团,就课程内容的应用及学生的科研思维等提出问题。考题密切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多为偏重方法性、实用性及综合性的问题,并且一般没有标准答案,教师根据学生表现打分。如果考官发现学生的理解有偏差,也会及时的指出并给予相关指导或者建议。所以,这样的考试不是单纯的考试,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学生为了能够在课堂考试及期终考试表现积极,都会在课前预习或者考前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积极思考,在课堂或者考场上全面参与,锻炼在公众场合的口头表达能力,加深对课程及自己研究项目的理解,还有助于不同学科知识和研究方法的融会贯通。这样的考核方式促进了学生形成研究的风气,养成研究的习惯,学会研究的方法。
目前国内医学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尚不完整。课程设置部分与本科阶段部分重叠,教学内容更新不够迅速,前沿性不强。由于学生众多,课堂讨论的教学方式不易开展,众多学校仍沿用教师讲、学生听的讲授为主的课堂单边教学方式,学生缺少争鸣与思考,不利于学会研究的方法和形成研究的习惯。考核方式上也仍以笔试为主,不利于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综合素质。因此,在研究生教育中,应加强课程建设,密切追踪学科发展动态,让学生可以站在学科的最前沿。在教学方式上,要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意识的提高[3]。在考核方式上,提倡加重口试的比重,注重考核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对知识融会贯通的应用能力。
VUB生物医学硕士项目一个突出特点是国际化,来自全球各地的学生构成本身就是一种国际化的表现。在导师构成及教学内容方面,除了聘请国外的知名专家教授参与研究生课程的讲授及Seminar的讲授[4]之外,甚至直接聘请国外的学者作为合作导师进行硕士研究生的指导工作。硕士研究生也有相当多的机会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开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以开阔视野,使学生能够走在国际学术前沿,具备国际化思维。VUB还与国外名牌大学联合开办一些课程,共同培养研究生,VUB生物医学硕士项目中的某些学生就有机会到国外的实验室进行学习和科研工作。
国内的研究生教育也应走国际化道路,包括从教师国际化、学生国际化、教学内容国际化、实习场所国际化、学位制度国际化、研究生教育观念国际化等多方面入手。例如提供机会让教师和学生积极参加国际会议,让教师走出国门进行进修学习或者学位攻读,聘请国外专家教授到校进行学术交流和直接指导科研工作,创造机会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使用英文教材,英文授课,鼓励研究生在国际期刊杂志上发表高水平论文等。
Seminar意为研究式讨论会。VUB的Seminar形式与规模多种多样,有以实验室或科室为单位的小型研讨会、以二级学院为单位的中型研讨会、以整个医院或者学校为单位的大型研讨会、还有跨学校跨医院覆盖全国范围的超大型研讨会。这些Seminars都要求硕士研究生积极地参加。参加以实验室或科室为单位的小型研讨会,硕士研究生要汇报自己的课题进展,或者进行与自己课题相关的小专题的介绍。每次Seminar都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即学生汇报内容必须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每次有一个中心议题,由标题、研究背景、方法、结果、讨论和展望等部分构成,必须制作幻灯片使用多媒体进行陈述以及答辩。汇报时间30min,接下来的答辩和讨论时间则不定,一般在1 h以上。汇报后可以由教师或者同学询问一些原理或者技术的知识,而更多的是商量和探讨课题的下一步工作方向。如果课题遇到困难,则在这些研讨会上由课题组所有成员共同商量后决定处理的方法。为了保证研讨会的质量,主讲人在进行科研工作的同时要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并且积极地进行思考,通过追踪并把握本学科的最新前沿动态,并将之运用到自己的实践工作中,对研究生科研洞察力和创造性地培养是非常有益的,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的学习方式。主讲人随时被与会者打断汇报,要即时分析回答相应的问题,会议气氛活跃,在汇报之后的讨论部分,大家更是各抒己见,信息交流量大,对研究生的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等帮助很大。通过参加中型、大型、超大型研讨会,为学生提供了与世界级知名学者进行面对面学术讨论和交流的机会,使其有可能直接了解到相关医学学科的最新发展动向,直接获取相关领域最新的研究前沿。其知识结构不局限于某一导师、某一学科,既开阔了视野,又开辟了广阔的造性思维空间。研讨会模式对建立学生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具有重要作用[4]。
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中一师一徒制培养模式仍在大范围的使用,而Seminar这种培养方式运用不多,直接影响了医学研究生教育质量。因为Seminar参与者角色多样,构成了本学科点内的研究者群体与导师群体的双向互动,可营造浓厚的学术气氛。比利时完善先进的Seminar教学法,值得我们在医学研究生教育中学习和借鉴。
与比利时VUB的医学研究生项目相比,我国研究生的招生体制有一定缺陷,单一导师制也不能适应多学科交叉的发展,课程体系的建设尚不完整,不能够有效地追踪学科发展的前沿,学生的大数量造成了讨论式教学的实施难度增大,教学环境的国际化程度不高,Seminar的应用不够深入,学生的综合能力不高。故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应把教育重点放在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说,可以借鉴VUB的做法:改革招生体制,完善导师制度,课程设置密切联系学科动态,走国际化道路,增加Seminar教学法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术思想,培养具有高学术水平的医学创新开放型人才。
(志谢:感谢比利时Bart Dewaele博士协助提供相关资料。)
[1]陈罡,罗殿中.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启示[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S1:52.
[2]贾晓军,周华东.培养优秀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新思路的探索[J].重庆医学,2008,37(7):738.
[3]黄春霞,陈俊国,邓学才.军队医学科研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重庆医学,2009,38(5):612.
[4]陈罡,柳亮,罗殿中,等.比利时医学研究生教育中讨论课教学方式的启示[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30(6):69.
10.3969/j.issn.1671-8348.2010.17.017
G643
A
1671-8348(2010)17-2284-03
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资助项目(2008A13)。广西 2008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专项课题资助项目(2008105981001R10)。广西医科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十一五”重点资助项目(2009A06)。#中国留学基金委2006年度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VUB)博士生项目CSC留学人员,目前在VUB攻读第二博士学位。△
,E-mail:luodianzhong@yahoo.com.cn。
2010-04-18
201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