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莎,钟晓卫,周 鸿,王长俊,许持卫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成都第二临床学院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1.内分泌科;2.彩超室;3.放射科,成都 610041)
目前三维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具有成像速度快、空间分辨率高、伪影少等特点,能够准确显示下肢三段的血管狭窄程度和病变范围,为临床提供准确的影像诊断信息。本文对有下肢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行MRA检查并进行相关评价。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1月至2009年10月,经临床评价考虑存在下肢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56~84岁。
1.2 方法
1.2.1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使用美国GE500彩色超声仪。探查股动脉(股深、浅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3段血管并分级:血流频谱改变及峰值流速无明显差异,反向血流速度无改变或有所下降为Ⅰ级;峰值流速增快,反向血流消失为Ⅱ级;管腔完全闭塞,流速骤降为Ⅲ级[1]。
1.2.2 MRA检查 采用美国GE SIGNA EXT 1.5T全身磁共振扫描机,采集从腹主动脉下段至足背动脉的图像数据。使用三维时间飞跃法(3D Time Of Flight,3D TOF)技术成像,图像后处理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技术。观察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3段血管。狭窄程度:<50%为Ⅰ级,50%~99%为Ⅱ级,管腔完全闭塞者(即100%)为Ⅲ级。
1.2.3 将彩色多普勒超声及M RA检查得到的各段相应血管分级结果相比较 按有无病变分级:本研究规定Ⅰ级为基本正常血管,Ⅱ~Ⅲ为病变血管,计算检查结果有无统计学差异。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 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以表示,组间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彩超分别显示股动脉,腘动脉及胫后动脉共125条,其中正常动脉42条,Ⅰ级血管17条,Ⅱ级血管 45条,Ⅲ级血管 21条。MRA相应的血管正常动脉39条,Ⅰ级血管23条,Ⅱ级血管48条,Ⅲ级血管23条。两者显示符合率达到 94.0%(125/133)。各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糖尿病患者并发症中最主要的是血管病变,也是治疗花费高,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但是仅有临床表现不能够反映患者病变的全貌,对于病变的严重程度等也只是主观指标,变异性较大。由于作为金标准的DSA系有创性操作,患者接受困难[1],多年来人们一直希望用无创的检查方法来取代X线血管造影。常规血管方面的检查包括扪诊胫后或足背动脉搏动[2],可作为诊断下肢病变的重要参考。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直接显示病变动脉部位和范围,还能间接显示动脉内径,敏感度较高,重复性好,易为患者接受;有研究显示超声可检测到内径约3 mm左右的中小型血管,超声检查安全、方便,对于大血管病变的检测较为准确[3]。因此,超声检查是目前诊断下肢血管病变的重要指标。
MRA扫描用于下肢动脉狭窄性病变的诊断,可以获取与血管造影相类似的图像效果,又完全无创伤,已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4]。对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较为准确、可靠,提供的信息远比多普勒超声多,比较常规的超声检查,有其独到的优势,特别是图像直观、清晰,其空间分辨率及对比分辨率明显优于多普勒超声。随着该设备的软件和硬件技术的提高,下肢血管的三维增强将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以便于临床及时、正确治疗。
对怀疑有下肢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初筛后行下肢彩色超声检查及M RA检查,可基本确定病变性质、部位及严重程度,并且可以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与DSA进行比较,了解其中的相关性及影响成像的因素。为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检查寻找更为有效的手段。
[1]S teffens JC ,Schafer FK ,Oberscheil B,et al.Bolus chasing contrast enhanced 3D M RA of the lower extremity[J].Acta Radioligica,2003,44:185.
[2]罗羽慧,梅霞,黄显霞.86例冠心病患者踝臂指数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研究[J].重庆医学,2009,38(12):1473.
[3]陶迎,丁希芳,李秋,等.超声检查对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与糖尿病足的探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18(8):937.
[4]张贵丽,张铎.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下肢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24(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