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的魔法经济学

2010-03-26 05:17Fred
市场周刊 2010年2期
关键词:华纳哈利波特

Fred

J.K.罗林小说中的巫师不仅开创了一个产业,也让好莱坞改头换面。

北伦敦劳斯莱斯工厂旧址,一项新产业正在紧锣密鼓地运作着。哥特式的墙壁、特别定制的服装、化妆师给小妖精们结上头发、一位雕塑家为巫师立起高大的纪念碑,两位工人为屋顶填上泥料。这条在利维斯登(Leavesden)工作室运转了近十年的生产线不久后却将停歇。“大家都在讨论工厂关闭之后会有什么影响,”《哈利·波特》电影制片人大卫,海曼(David Heyman)如是说,“等到2010年5月电影拍完,至少会有800人将重新寻找工作。”

经济危机的2008~2009,商业步履维艰,于是许多人声称美国十分之一的工作机会都有赖于汽车业——后来发现,这需把出租车司机也计算在内。电信和道路建设产业也出现了类似的言论。但如若论及只手创造工作、制造财富,却鲜有人能与作家J.K.罗林比肩。

罗林女士对经济的主要贡献是七部巫师魔法小说。主人公哈利·波特成长于英国城郊一个让人窒息的家庭。11岁那年他收到霍格沃兹魔法学校的入学通知,倍感惊奇。在魔法学校中,他知道了杀害父母的凶手伏地魔——伏地魔邪恶至极,被大家称之为“神秘人”。而波特不但需要为体育,作业和爱情心焦,还要在此之余面对伏地魔的威胁。

论文学,《哈利·波特》谈不上伟大。这一系列的前三部都可以归为休闲读物,从第四部起,故事就开始混乱。书中还有一些对青少年心理的不靠谱描述。然而就算笔法再笨拙,情节却构架得很合理,并且创意不断。故事用魔法包装,避免了向孩子们灌输枯燥的意识形态。被经常拿来与罗林女士的作品作比较的c.s.刘易斯(c.s.Lewis),作品毁在内容过于虔诚:而菲利普·普尔曼(Philip Pullmen)的文字却因其刺耳的反教权也备受指责。尽管《哈利‘波特》系列推崇勇敢、忠诚等高尚品质,其写作目的却是娱乐至上。小说也数以亿次让大家展开笑颜。

从爱丁堡的单身妈妈的脑海中诞生,到最后成为全球大众传媒追捧的系列影片,这段旅程本身就是一个童话。没错,这是个灰姑娘的童话故事——伟大却不被重视,偶然被伯乐相中,最终成就财富。若非伦敦克里斯托弗·里特(christopher Little)文稿代理的员工被书稿的装订所吸引,挑出书稿阅读,《哈利·波特》可能至今仍旧默默无闻。这之后,小说又遭到了数家出版商的拒绝。灰姑娘从厨房女佣,摇身一变成为公主,既让人兴奋,也让人不知所措。而与《哈利·波特》相关的公司亦是如此。

第一家因哈利波特发家的公司是伦敦布鲁姆斯伯里出版社(Bloomsbury)。布鲁姆斯伯里成为轰动一时的儿童读物出版商,这在当时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1996年,公司儿童部的年销售额仅仅有732,000英镑(120万美元),而参考书籍却盈利470万英镑。出版社创始人奈杰尔。牛顿(Nigel Newton)让女儿阅读《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手稿以测试市场上读者的反应,随后落笔签下。

公司当时根本不知《哈利·波特》会有何等反响。布鲁姆斯伯里1996年的年度报告写于《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出版前夕,但其中丝毫没有提及这部即将面世的小说。1997年报告庆祝三部重头作品大获成功——威尔·赛尔夫(Will Self)《伟大的猩猩》(Great Apes),布莱恩摩尔(Brian Moore)《魔术师的妻子》(The Magicians Wife)和安妮迈克尔斯(Anne Michaets)《四处飘落的碎片》(Fugitive Pieces)。报告中的确言及罗林女士的作品荣膺由孩子们选出的聪明书奖(smerties prize),并且销路不错。甚至到1999年春《哈利·波特》售出763.000本,公司仍旧把重点放在其他儿童书上,称《哈利-波特》系列只不过是“出版的冰山一角”。

实际上,《哈利·波特》就是整座冰山。该系列的每部新书一出版都会吸引众多新读者,并像滚雪球一般增大前几部的销量。布鲁姆斯伯里1995年营业额为1100万英镑,1997年才逐渐上升到1400万,而自从经这位小巫师的点化之后,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两年后,公司营业额升至6100万,2005年前后已然过亿。出版商的对手们连连叹息,与布鲁姆斯伯里竞争儿童书奖项是一件纯属徒劳的事情。《哈利‘波特》系列在美国由学乐出版社(scholastic)出版,截至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经销售出4亿本。读者并非清一色的孩子。书的销售之所以成功,重新包装颇为重要,出版商专门为成人设计了暗色封皮,避免了他们因为读儿童读物而被他人看到的尴尬。

对于天上掉下的馅饼,牛顿说自己“又敬又怕”。突然一击足以让任何公司摇摆不定,但是在招摇的传媒产业,危险尤为严重。布鲁姆斯伯里将大笔盈利存入银行,瞅准资产价格猛跌的时机收购专业和学术出版社。现在,公司拥有以出版莎士比亚系列闻名的雅顿(Arden)、法律出版社托特尔(Tottel)以及有板球圣经之称的威斯登(wisden)。布鲁姆斯伯里学会魔咒后,开始回到自己的麻瓜(非巫师)根基。牛顿称,公司的目标是能在小说产业的风险及其巨大的潜在利润和专业出版高利润的可靠性之间达到平衡。

商业魔杖点化的下一家公司规模甚至还不及布鲁姆斯伯里。当时,海曼先生在伦敦创建的制片公司Heyday正在寻求可改编成电影的书籍。又是险些错过,但仿佛被施加了魔法,1997年夏天,海曼先生的秘书读到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他将此书呈给华纳兄弟,并与其签订了第一优先合作协议。虽然他在华纳的主要联系人对哈利·波特系列兴趣甚厚,高管却连眼皮也不抬的不感兴趣。华纳直到1998年10月才买下该系列前两部的版权。华纳兄弟将剧本委任,但是接下来几个月都在同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斡旋。直到2000年2月斯皮尔伯格退出,拍摄工程才得以继续。

回顾起来,《哈利·波特》在美国的起步甚为缓慢。1999年7月,《纽约时报》一篇文章还提出“哈利是谁?”的质疑。后几部电影的执行制作人威格拉姆(Wigram)甚至指出,奇幻题材已经过于土气了(此时《指环王》还未出品)。作为一家好莱坞电影公司,美国观众会不会买一部英国风味故事的账,这个问题始终无法回避,并且飞天笤帚和火龙的成本也并不便宜。乍一看,这项工程“对好莱坞来说太英国,让英国出品又太庞大”。

但结果却是,《哈利·波特》为华纳兄弟带来了巨大成功。迄今为止,哈利·波特系列的影片已经出品了六部,有两部尚待推出,已在美国创造了价值17亿美元的票房,在世界其他地区售出37亿美元。在美国,每部《哈利波特》电影DVD和VHS带销量都名列前五,即便年底上映亦是如此。电影杂志《综艺》7月刊报道,全球范围内《哈利·波特》系列影片DVD销量高达27亿美元,几亿美元的电视广告收入又为此锦上添花。据尼尔森统计,今年1到10月间,《哈利·波特》影片已在美国播放65次。虽然滚滚金钱动人心魄,但是如果说这就是《哈利·波特》对好莱坞的影响,那可就小看它了。

2001年当该系列的第一部亮相影院前,主管和媒体专家预测《哈利·波特》有望同《蝙

蝠侠》匹敌。《蝙蝠侠》当时名列四部大预算电影之一,但两者的反差却发人深省。《蝙蝠侠》是20世纪90年代的大片典型,包揽了杰克·尼克逊和迈克尔·基顿(以及后来的乔治·克鲁尼和阿诺德·施瓦辛格)诸位大牌。但影片后来却患上了所谓的“续集综合症”质量和票房都江河日下。

《哈利·波特》则完全不同。电影没有招揽一线演员,而是使用了毫无名气的孩子和英国演艺界人才。可能影片中最大的腕儿耍数艾伦里克曼(Alan Rickman),就算美国影迷知道他,也不过是《虎胆龙威》中的恶棍。时光荏苒,他们不管在商界还是文艺界非但辉煌不减,反而更加光彩照人。前两部过后,哈利·波特系列影片交至非美国导演手中,他们大多有过执导独立影片电视的经验。阿方索·卡隆(Alfonso Cuaro)、迈克·纽威尔(Mike Newell)和大卫·耶茨(Dayid Yates)都从华纳兄弟那里得到了相当大的导演自主空间。

《哈利·波特》在大预算影片制作中另辟蹊径。多数系列型大片都有两个共同点基于成名作品,如书和漫画,导演一般虽受尊敬却少为人知。名声大噪的《蜘蛛侠》影片由因拍摄恐怖片而成名的导演山姆·雷米《Sam Raimi》执掌,新西兰人彼得·杰克逊则受邀拍摄《指环王》——影片的第一部在《哈利·波特》播出后的一个月就上映了。可能这种新模式的最佳范例要数新《蝙蝠侠》系列,现在由独立电影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掌管,并再次将热烈的呼声和滚滚钞票带给华纳。这些系列大片虽然没有一部邀请大牌助阵,但却创造了很多新星。

《哈利·波特》之所以能够创新,是因为影片在制作等诸多方面都实行严格控制。《哈利·波特》影片制作团队之稳定,着实罕见。海曼等重要出品人在整个制作过程中都从未走开:剧本除却一部以外都由史蒂夫·克劳夫(Steve Kloves)执笔:特效制作也颇为精湛。更不寻常的是,某些设备能够在利维斯登工作室放置十年之久。海曼说,导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拍摄,但是拍摄的必须是同一个霍格沃兹。这种独特的导演风格,似乎和战前好莱坞惯用的制片手段交融在了一起。

哈利·波特和各种收入来源

2000年,罗林称自己“最恐怖的噩梦”莫过于自己作品中的小巫师出现在快餐盒上,华纳兄弟也曾经一度担心出产俗气的周边产品会玷污这部让人尊敬的文学作品。然而等到2001年第一部电影上映之时,一场销售闪电战也随即上演,哈利开始无处不在。货架上堆满了小雕像。雪花玻璃球,沙滩中和各种小玩意儿。当年主打玩具产业的美泰公司

(Mattel)单单通过销售哈利波特系列产品就赚了1.6亿美元。

可是销量好景不长。美泰称,接下来一年第二部影片上映后,玩具销售额仅为1.3—1.4亿美元,这时候孩子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玩具每出一部《哈利·波特》影片就买一个可以拆下笤帚的罗恩·韦斯利(Ron Weasley)小雕像实在没有必要。电子艺界公司出产的电子游戏销售量也出现下滑趋势,据市场调研公司NPD统计,电子艺界已经在全美盈利4.27亿美元。几年来,电子游戏玩家年龄出现上升趋势——娱乐软件协会称现在的平均年龄是35岁。而大龄玩家对电影改编的游戏就不是那么感冒了。

新的销售机遇却隐约浮现。2010年,“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即将在佛罗里达的环球影城开放。通过哈迷为建筑工地拍摄的图片和视频(在Youtube和哈迷网站上可以找到上百个记录)来看,可以看到其中的几幢高楼,其中包括霍格沃兹魔法学校。届时魔法世界中将有三条魔法交通线,还将提供黄油啤酒,南瓜汁以及“传统英式食品”。当然了,购物的潜在力量也不容小觑。

这尽管让人眼花缭乱,但是罗林女士的小说所展现出的商业王国绝非仅此。大量盗版DVD涌现出来,此外,还有堆积如山的评论文章,小到报纸书评,大至学术研究。《哈利波特》甚至也成为了宗教批判(《哈利·波特福音书》)的研究对象,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和女权解构的分析材料。经美国国会图书馆计算,围绕这个巫师男孩,迄今已有100余本英文书籍出版。

哈迷的力量则更是强大。随着书籍和电影的风靡,人们对哈利·波特新闻和内容如饥似渴,以至于华纳兄弟和在媒体面前愈发低调的罗林女士都已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渴望,于是替代资源迅速涌现。新兴的互联网也大大促成了它们的成长。最典型的要数粉丝建立的“哈利·波特”网站和麻瓜世界。2002年和2003年间,持续不断的效应将“哈利·波特”从一个出版现象升级为文化现象。网络社区、博客等都相继加入其中,粉丝写自己的版本,讨论人物,情节。

《哈利·波特》同人小说成为流行消遣。专门收录同人小说创作的网站“小说巷”2009年11月就新增了14章,同时发布的还有许多其他短小作品。未来的罗林们把重点放在不同角色中,抑或撰写书中没有记述的年代,将《哈利波特》故事推向了新的方向。许多写手深入到了故事主人公的爱情——这或许是被尊称为“正典”的原著最薄弱的环节。虽然这些业余写手的故事受到书迷的广泛批判,小说却着实不错,并充满了《哈利,波特》的气息。

但是问题也接踵而来。当《哈利·波特》商业足迹越走越远,书迷的活动愈发商业化(某些网站出售广告位)之后,纠纷于是不可避免。2001年初,华纳兄弟律师向网站管理员们发出了“停止并终止”的警告信,而不少管理员都还是青少年。规模稍大的网站予以了回击,他们写道,“比伏地魔更加黑暗”的势力正企图破坏他们的快乐,语气颇为强硬。波特战争由此打响。来自弗吉尼亚的16岁女孩希瑟洛夫尔(Heather Lawyer)显示出了她在媒体管理上的天赋,在她的带头反叛下,媒体只得打了退堂鼓。但是他们还不收手,继续对希望赚波特“油水”的人们穷追不舍。10月,一家伦敦晚餐俱乐部被逼无奈,取消了哈利·波特主题的活动,而改为“巫师”晚会。

好莱坞公司现在知道了,影迷不会仅仅满足于坐享其成,冒犯了他们,整个影片的前景可能就会毁于一旦。在乔治-卢卡斯导演的带领下,一些开明导演已经开始鼓励影迷同片中角色互动,甚至为他们在家中自制的电影提供带宽;影迷也可以优先获得新闻。如果这些奇幻电影的导演不去参加圣地亚哥的影迷大会——动漫博览会,那真的是愚蠢至极。

《星球大战》告诉电影公司:玩具也有得赚。《哈利·波特》则给出版商上了一课:孩子,成人要一网打尽。它同时也教会电影公司如何制作和维持系列大片,如何应对影迷。可能未来许多年中,都不会有儿童系列书籍可以超越罗林的高度。加之数码媒体崛起,盗版日益猖獗,《哈利·波特》很有可能是传媒产业的高潮标记。

然而也会有新的惊喜。的确,已经有一个初露端倪。现在人们在公交车、火车上阅读得最多的是一个关于女孩和吸血鬼的爱情故事。斯蒂芬妮·梅尔(stephenie Meyer)的《暮光之城》(Twilight)和《哈利·波特》颇为相似,起初也是不被好莱坞知觉。但据尼尔森图书销售调查,梅尔女士的《暮光之城》四部曲在美国的销量已经达到《哈利波特》的一半。顶峰娱乐公司已经出品两部电影,其中第二部《新月》上映一天就打破了美国票房纪录。《哈利·波特》虽不易模仿,但是这位小巫师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未来的方向。

猜你喜欢
华纳哈利波特
华纳影业高层大调整
赌局的智慧
A Harry Potter exhibition 哈利·波特展
哈利的花毛衣
华纳影业公布多部新片档期
赌局(深度好文)
华纳兄弟把其官网列成盗版网站
波特的儿子
波特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