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江文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 青岛 266510)
科研文化建设与大学内涵发展
孙江文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 青岛 266510)
科研文化建设是大学内涵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支撑,充分认识科研文化,打造先进的科研文化,对促进大学内涵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大学科研文化建设必须在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切实开展,才能打造出高水平的科研文化。
科研文化;大学内涵;建设;发展
自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以大兴土木为标志的大学“扩张运动”风起云涌,至少从规模上,可谓已经达到了历史的顶峰。然而大学的这种大跃进式的扩张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后遗症,如教师素质急剧下降,教育质量滑坡,科研效率低下,毕业生就业难,学科建设、制度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跟不上等,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的声誉和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梅贻琦先生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可见大学的发展徒有形式还不行,还必须有内容,因而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以大规模基本建设为代表的外延式扩张,转向以提高核心竞争力、软实力和办学实力为代表的内涵发展上来。而内涵建设和发展,必须以大学文化尤其是科研文化建设为重要内容,文化是软实力,文化作为精神力量是物质的统领,因而,加强科研文化建设,对于促进大学内涵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内涵建设,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大战略性转折。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改革中的主流是好的,但如前所述,也存在着重规模数量轻结构优化、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现象,尤其是教育质量的滑坡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主要任务是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把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由以宏观领域为重点和以外延发展为主及时地转变为以微观领域为重点和以内涵发展为主。在大扩张之后,大学应走入大质量时代,重质量的内涵建设是大学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许多大学已开始认识到这个问题,并在大学学术论坛中屡有提及。
那么内涵建设的内容是什么呢?可以概括为八个字:“文化、质量、特色、效益”。可见,大学内涵首要的、核心的是文化,即大学文化。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人力资源、资金、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学科生长机制和大学文化传统。有人概括为四力:学术生产能力、人才生产能力、管理能力、文化力。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也是一种软实力。文化力是大学核心竞争力最深刻的内涵。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在大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长期培育、积淀而成的,它蕴育于大学文化,并深深地融合在大学的内质之中。一所大学如果缺乏深刻的文化内涵,永远不可能成为一所卓越大学。一个时代的大学精神和风气从本质上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兼容并蓄、学术自由”已经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精神”的最核心内容。大学文化是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形成的,其本身具有相对独立性及鲜明的特色。它深深融合于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办学传统中,并为全体师生共同拥有,难以为其他行业和其他学校所模仿。大学作为一个典型的文化单位,只有在大学文化的建设上善于研究,善于创新,才能在观念创新上先人一步,在体制创新上优人一着,在机制创新上高人一筹,在成果创新上快人一拍。一流大学之所以能成为一流,本质上更多的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精神积淀,并在社会中形成的“声望”,它具有不可替代性和持续后发性。科研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亚文化单元,也同样是大学内涵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内质之一。
众所周知,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欧,直至20世纪初期才在中国真正开始。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科学研究水平与国际顶尖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不仅仅是经济因素,更多的是文化因素。文化的不发达和文化不能与时俱进是近代我们科学、教育等落后的重要原因。因而,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是改变这种劣势的重要手段和重要支撑。同理,大学文化的落后,也是大学内涵建设的重要障碍,加强内涵建设,同样需要大学文化作为支撑,文化的提升必然带来内涵的提升。科研文化建设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样需要科研文化的支撑。因此,加强大学科研文化建设,成为促进大学科研发展和内涵建设的当务之急。
有学者认为:大学科研文化就是大学科研机构、团体和科研人员的主流价值观,道德观,团队精神,行为准则以及单位形象、制度规范、管理模式等,是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以文化功能为手段、以激励广大科研人员的自觉行为为目的的文化观念和管理理念的意识形态综合体。同样,大学科研文化也是在长期的科研活动和科研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并上升到广大科研人员的意识自觉和行为习惯之中的。
大学科研文化的内容也如一般的文化一样具有三个层面的内容:即器物、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器物层面,也可谓物质层面,是指科研文化的物质载体,科研工作条件和运行环境等,包括各种科研设备、科研平台、科研机构和经费等,它是开展科研活动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也是构成科研文化的最基本的物质载体。制度层面是指科研文化的制度和机制层面,主要指高校的各种科研管理制度和规章。精神层面是指科研价值取向和科研道德观等。这三个层面由表及里、由浅及深,其中,精神层面是科研文化的核心,在科研文化中起主导作用;三者又相辅相成,没有器物和制度层次,是失去基础的科研文化,而没有科研价值取向和科研道德观的科研文化是没有方向和目标的科研文化。
文化具有行业的特征,而科研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亚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大学科研文化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1)科学性。科研工作就是按照科学的方法,遵循客观规律,以科学的精神和科学态度从事的科学研究工作(包括科研管理工作),其本质和特点决定了科研文化作为科研工作者的意识形态,必然首先具有科学性。文化科学性决定了科研工作的导向、业绩与结果。
(2)先进性。科研文化的科学性为其先进性奠定了基础;另外,科研工作的宗旨是推进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思想观念的不断进步,在这个过程中,不但促进了科研活动主体思想和认识能力的提高,而且也不断产生新的思想和观念,从而推动整个社会思潮的发展。因而,科研文化在其科学性的基础上,通过科研活动本身的不断创造铸就了自身的先进性特征。
(3)创新性。科研工作的价值体现在创新上,勇攀前沿,勇于探索,敢为人先,敢于突破,是科研工作者必备的精神和素质。因而,创新是科研工作的灵魂,科研文化必然具有创新性特征。
(4)人本性。科研工作是为了社会进步和社会需求服务的,说到底还是为人的需要服务的,因而,科研工作必须要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为全人类的福祉服务。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没有人本理念和伦理规范的科学对人类是有害的,因而,科研工作必须要体现人本性,科学技术、科研成果必须服从和便利于人们的需要,把科学性和人本精神结合起来。所以,科研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其所包含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工作规范等,不应是冰冷的,而应该是体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
大学科研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主要涉及上述三个层面:器物(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因而,必须围绕着这三个层面进行,才能打造出高水平的科研文化。
科研平台和经费是科研活动赖以进行的最主要的物质基础,加强科研平台(包括科研设备等)和经费的投入,是搞好科研物质文化建设的基础。
制度文化建设是科研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大学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支撑。例如山东科技大学对现有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认真梳理,终止和更新了部分过时的管理文件,新制定一批激励和促进科研发展的文件;同时在科研管理工作中积极引入ISO9000国际管理标准的理念和方法,建立一系列的工作操作规程和工作制度,制度文化建设初有成效;另一方面,他们还将进一步完善以业绩为准的考评体系,建立以业绩为标准的聘任、晋升和资源分配制度,让科研人员形成必要的紧迫感。
(1)增强创新能力
创新是科学的生命,正因为有了科学的创新精神,人类才得以不断进步。具体地说,就是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敢于质疑权威。墨守陈规和等级森严的传统,给现代中国社会遗留了长远的影响。权威统治和遵奉心态造成的氛围,无助于形成一个培育个人创造力的社会环境,而个人创造力是科学探索的关键。应激励师生追求知识的热忱重于传授知识本身,尽信书不如无书。
二是鼓励批评性的态度。在中国的学术交流中有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学者之间缺少公开的批评性学术交流。公开、坦诚的交流将使学术交流成为使人受益的学术活动。对学术批评的正面态度将有助于建立一种科学文化,同事间批评性的坦诚建议对于一个学者的成长是极其重要的。
(2)提倡团队精神21世纪的人才竞争是人才组合的竞争,拥有优秀的人才团队,科学研究才会具有真正的创造力、竞争力、凝聚力。大凡具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均是由具有协作精神的科研团队来完成的。众所周知的“曼哈顿工程”、“阿波罗计划”、“神舟飞船工程”、“嫦娥工程”等,都是科技团队协同作战的成果。建国初期,在经济困难、科研条件十分落后的情况下,我国科学家相继成功地研制了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等高科技产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发扬了团结协作精神。
(3)促进和谐发展
在工作中正确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即科研、教学、学科建设之间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教学和科研是高校工作的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科研是教学的重要支撑,没有科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就会成为无本之源,教学与科研对于大学来说,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教学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基,只有“教研相长”才能建设高水平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强科研工作也是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基础。高水平的大学必有高水平的学科,而高水平的学科是以高水平的人才和科研成果为标志的。如果把学校比作一棵树,教学和人才培养是树根,学科建设是树冠,而科学研究则是树干。各方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和谐发展,才能树大根深,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4)加强学术道德建设
科学研究以创新为灵魂,以质量为生命。“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学术风气就是学术研究的规矩。创新离不开严谨的态度和艰苦的劳动,严格遵循学术研究的程序、方法和规范,以此为基础,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像力,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能出精品、出力作,推动科学繁荣和发展。但是由于社会不正之风和个人名利思想的影响,高校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某些方面还比较严重的学风不正、学术不端现象。这些现象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性质也不尽相同,主要有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学风不正,突出的表现是浮躁;一是学术不端,突出的表现是造假,这些行为严重阻碍了学术进步,影响了学术声誉,也败坏了社会风气。因而,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学术道德建设,营造和构筑求真、求实、严谨、创新的学风和科研文化。
经过近十年的大跃进式的规模扩张后,大学转向内涵建设是必然的趋势也是内在的要求,形式与内容、数量与质量的高度统一,是高等教育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和标志。大学内涵建设以大学文化建设为首要内容,只有努力培养和营造具有时代特点的、先进的科研文化和大学文化,才能为大学内涵建设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责任编辑:金锡萍
G640
A
1671-2277-(2010)06-00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