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媛 刘建国
(中国民航大学图书馆,天津 300300)
李 媛 女,1983年生。2005年毕业于中国民航大学,助理馆员。
刘建国 男,1966年生。副研究馆员,发表论文20余篇。研究方向: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教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数字化的网络时代。在此背景下,图书馆传统的简单服务已不能满足广大读者的迫切需要,由此一种以人为本,以资源共享、知识共享和一站式服务为理念的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服务模式应运而生,成为新世纪高校图书馆的主要发展方向。信息共享空间在国外已有近20年的历史,理论研究和实践日益成熟,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欢迎;但在我国则刚刚起步,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模式对我国高校图书馆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契机。
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简称IC,最早起源于上世纪末的西方,其诞生主要基于两种思想,一种以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Char-lotte图书馆IC前负责人Donald Beagle为代表,认为IC是一种新的基础设施,是围绕综合的数字环境而特别设计的组织和服务空间。作为一个概念上的教育空间实体,IC涉及从印刷型到数字型信息环境组织的重新调整,以及技术和服务功能的整合。另一种以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前主席Nancy Kranich为代表,认为“IC确保对理想信念的开放存取和利用,它以价值、法律、组织、通讯设施和资源等内容为特征,促进信息共享、共有和自由存取,鼓励人们在民主讨论中学习、思考和实践,它是民主活动的基础”。她的观点是在开放存取运动背景下,把IC作为历史意义上的社会共有设施,任何人都可以最大限度地自由存取和利用。
信息共享空间既是一种独特的在线环境,又是一种能够在数字环境下整合管理工作空间和提供服务的新型物理设施和空间。要想体现IC资源共享、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实现用户和信息资源的无障碍联通,信息共享空间应该包含三方面的因素,即实体层(物理层)、虚拟层和支持层。共享空间提供的一站式服务与图书馆的传统服务存在很大的区别。首先,构建信息共享空间需要一个独立的物理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要为读者实现资源共享提供一切必要的设施和多功能的区域,我们称之为物理层,包括计算机教室、计算机网络接口、网络设备、各种计算机硬件、影印机器、视听设备、咨询区、借阅区、读者培训区、个人学习区、小组讨论室、多媒体制作室、休闲区,甚至提供出租外借的笔记本电脑等。在这个特定的空间里读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选用适合的学习方式完成信息需求和学习任务。虚拟层则主要由数字信息资源和软件设施构成。数字信息资源包括数字图书馆、网上报告厅、数据库、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各种搜索引擎、知识导航系统等。软件设施包括OFFICE办公软件、多媒体播放软件、图形扫描与处理软件及获取电子资源必需的软件工具等。IC要想正常地运转单靠物理层和虚拟层是不够的,还需要大量具备良好信息素养、技术素养、专业素养的各方面人才的大力支持,这些人力资源和服务规范、服务评价体系构成了支持层。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包括参考咨询馆员、IT专家、多媒体工作者、学院指导教师及学生助理等,这些人员对于培养读者信息素养,协助读者完成学习、研究和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在构建信息共享空间上,物理层、虚拟层、支持层这三者缺一不可,密不可分,是构成IC的必要因素。只有空间、硬件、软件、数字资源、人力完全具备,合理安排,才会使信息共享空间真正做到受读者欢迎,为读者服务。
国外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始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已有近20年的发展历史。在这20年中,各方面的专家学者积极研究信息共享空间构建的理论和实践,使信息共享空间在北美、澳洲、欧洲等地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因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大量的经费支持,西方大多数的高校图书馆都建有信息共享空间,例如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图书馆,其IC投资1600万英镑,委托英国知名的建筑师事务所RMJM设计,于2007年4月投入使用,开放以来深受读者的欢迎,学生们亲切地称它为综合图书馆和大书房。国外IC的发展除在空间建筑和设施的配备上都有相当高的要求外,IC出资构建模式也多种多样,例如美国的衣阿华大学图书馆信息走廊是由该校图书馆、学校信息技术部门和学校三方出资投建的。此外,随着因特网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读者对虚拟信息资源的需求在不断地增加。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国外高校图书馆一般将经费的相当一部分用于购买数字资源。例如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主图书馆在开始建设信息共享空间时,投入的225万美元除了用于改善和购置基础设施,大量的经费专门用于增加新的学术数据和重新规划文献传递系统以提升信息共享空间的信息资源服务能力。另外,为了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美国各大高校图书馆积极进行数字化建设,将参考咨询部与科技院实验室之间建立定时的网络会议链接,利用网络会议技术为远程用户提供实时交互和面对面的虚拟参考资源服务。在支持层方面,国外高校图书馆对图书馆员的要求非常高,很多国家对图书馆员的学识和任职资格都有严格的考核标准。以美国为例,1951年美国图书馆学会新的标准规定:图书馆学教育限于研究生水平,图书馆的专业工作必须由图书馆员才能担任,图书馆录用的专业人员都应具有图书馆学情报学硕士学位或其他的硕士学位。高校图书馆则要求其馆员既要有图书馆从业资格又有教师资格,因此美国高校图书馆员大多具有双学位。如此高的认证标准使图书馆聚集了众多高水平高素质的馆员,为更好地提供IC服务,为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国IC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目前只有几所院校进行了IC的实践,例如台湾师范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视觉学校等。其中,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的IC构建具有一定的特色,该馆信息共享空间于2007年11月建成,服务内容有书刊借阅、参考咨询、信息交流、学科导航、视听教育、媒体制作、信息素质教育培训等,服务分区有参考咨询区、小组讨论区、文献资源区、读者培训区、文献复制区、休闲阅览区以及视听演示区。讨论室需在线预约。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IC之所以没有形成规模,有内在的主观因素也有外在的客观因素。我们只有客观地进行分析,找出差距与不足,才能构建独具特色的IC,丰富IC的理论和实践。
在国外深受读者喜爱的IC在本世纪初才被我国情报界所关注,相关学者发表的论文大多停留在引进介绍和实例调研上,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研究探讨氛围。IC一站式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没有得到广大图书馆员的深刻理解,没引起图书馆领导的重视,更得不到学校领导的理解和支持。因此,图书馆人改变观念是IC构建的前提,是推动IC在我国高校全面发展的动力。
信息共享空间的建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作为保证。由于历史原因,图书馆在高校一直得不到重视,划拨经费过少,致使图书馆的软硬件设施相对老化,得不到更新。近几年,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图书馆面临着和网络争用户的局面,艰难地生存,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然而由于投入资金的不足,使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步伐偏慢,信息资源建设的资金严重不足,已经成为构建IC物理层和虚拟层最大的制约因素。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方式还不能满足构建IC的需要,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在人才引进方面,每个馆都有相当一部分的馆员是引进人才的家属。这部分人学历低,专业知识匮乏,很难为读者提供深层次的服务。此外,虽然现在引进的新馆员都具备研究生学历,但大多知识背景单一,他们或具备图书馆专业知识而缺少专业学科背景,或有专业学科背景而缺少图书馆专业知识,这就造成其服务能力的低下。在人才培养方面,图书馆得不到校级领导的重视,学校每年的培训经费不把图书馆员作为培养对象,这严重打击了图书馆员的上进心和工作积极性,造成了人才的大量流失。IC的构建和运作需要一定数量的既具有图书馆知识又有学科专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不能满足这种人才需求。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现状已经不能满足广大读者和深层次办学的需要,积极主动探求新的服务模式,构建IC一站式服务就显得尤为必要。但因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高校图书馆的IC服务很难开展。因此图书馆界要积极转变观念,合理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应该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但很多学校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将图书馆与学校幼儿园、卫生院等划为教辅单位,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和资金支持。然而建设信息共享空间大量的资金是必不可少的,它的构建需要先进的硬件设备作为基础。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的馆舍在建设时大多没有考虑到共享空间的需要,而改建或另建都需要相当的经费支持。这就需要图书馆的馆长、馆员通过多方面的渠道做好宣传工作,可将国内外图书馆的先进服务理念在校园网图书馆主页上做报道介绍,让校级领导了解图书馆业的发展趋势和现状,理解IC一站式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图书馆划拨必要的经费。也可积极地对外进行融资,争取得到校外企业的捐赠,甚至私人的捐款。
信息共享空间作为一种新型服务模式,资源和服务是核心,人员是关键,馆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服务的质量。新的服务理念必然需要新的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模式与之相适应。可将大学教育改为3+1或4+X的形式,使学生完成图书馆专业知识以后再进修一年以上的其他专业知识,以便他们成为复合型人才,工作后能成为图书馆IC服务的中坚力量。而作为图书馆管理层则应积极向学校争取人才培训经费,从一个机构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出发,缜密地设计和策划。在人才引进方面提高馆员任职要求,招聘合格馆员。在人才培训方面要针对不同学科背景的人提出不同的培训方式,英语、机械等背景的馆员要加强学习图书馆知识;对于图书馆专业背景的馆员,可充分利用高校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让他们走入不同的学科,学习不同的专业知识。此外还要对馆员进行定期培训,以跟踪本专业最新知识动态为培训重点,强化IC服务意识,使在岗的每个馆员都具备较好的职业素质、优秀的学科情报能力、协同互动能力、信息挖掘能力。只有馆员素质和待遇同步提高,才能吸引大批不同专业的优秀人才投身到图书馆事业中来,才能保障图书馆与知识社会同步发展。另外,面对专业人才不足的局面可邀请或聘用专业教师作为在线的学科专家,使其通过网络及专家导航系统等平台,有针对性地为用户解答问题。这样既为师生交流架起了桥梁,也为不同专业相互交流提供了更好的途径。除此之外也可利用即时通讯等方式,实现区域高校馆的人力资源共享,为读者提供更好的虚拟咨询服务。
IC之所以诞生在美国而不是出现在中国,这与中美两国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有很大的关系。美国的学生多为自主性学习,以自学为主,老师不规范统一教材,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获取大量信息才能参与到课堂中来,所以学生会千方百计搜寻信息,图书馆就是最适合他们的场所。中国情况则明显不同,教师多是填鸭式教学,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遇到问题时学生首先想到的是去问老师,而不是自己去想办法搜寻信息解决,图书馆也就无用武之地了。信息时代信息素养已经成为现代公民的基本综合素养,所以培养学生不该只是二级学院的事情,也是图书馆责无旁贷的责任。首先,构建信息共享空间前要向学生广泛宣传IC的理念,以网上调查和分发调查问卷的形式积极进行调研;在构建IC时要充分考虑广大读者的意见;建成IC后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让学生使用IC,从他们的兴趣阅读入手把专业教师和学生组织起来。可采用广受学生欢迎的英语学习沙龙、专业研究小组等形式,让广大学生接受IC,喜欢IC。
我国历史上有两次高校修建图书馆的浪潮,最近的一次是在本世纪初,各大高校为了教学评估积极修建、扩建图书馆,使馆舍面积大幅增加,但大多数高校修建图书馆时没有考虑到IC的需要。虽然没有充分的空间条件,但建设IC也不无可能,因为各新建高校图书馆硬件设施还是比较先进的,所以在构建IC时应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有条件的高校为了实现IC一站式服务的理念,要最大限度地打破图书馆传统的空间格局,对其进行重新规划,根据IC所提供的服务要求,将整个图书馆按其职能和学习目的的不同划分为办公区、服务区、阅览区、交流区和休闲区等。没有空间改造条件的高校图书馆,可以先适度地缩小服务范围。可先开辟出来一块空间或一个楼层作为试点,整合资源。例如可以将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和视听室先规划进来,为读者开辟讨论区、冲浪区、咨询区、个人学习区等,允许学生自带电脑,图书馆为学生提供接口。
信息共享空间是为适应用户的研究和学习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基础设施和新的服务模式,它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用户营造了良好的交流空间和资源环境。信息共享空间必然在我国高校图书馆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Donald Beagle.Concetualizing an information commons.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1999(2):82-89.
[2]Nancy Kranich.Libraries and the information commons:a discussion paper.[2005-06-28].http:www.ala.org/ala/wasboff/oitp/icprins.pdf.
[3]刘旬玲.国内外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理论研究综述[J].图书馆建设,2008(5):23-26.
[4]邹婉芬.国外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1):7-11.
[5]任兴洲.基于信息共享空间再探图书馆服务创新[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10):183-186.
[6]郝郡,朱莉,成俊颖.信息共享空间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相关实践[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3):8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