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文》方言词语汇释补

2010-03-22 15:10冯青青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广韵音义大词典

冯青青

(北京大学 中文系,北京 100871)

陈建敏在《〈通俗文〉方言词语汇释》[1]一文中总结了时贤对《通俗文》的研究情况,并利用《广韵》、《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等工具书,对《通俗文》中的六个词语进行研究,既考释了这些词语在古籍中的用例,又探讨了它们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分布情况。从陈文可以看到,段书伟先生、华学诚先生、林源先生等都研究过《通俗文》的性质,但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陈文探讨个别词语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传承情况,推广开去,如果能把《通俗文》中的全部词语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分布情况研究清楚,将有益于认清《通俗文》的性质。方言用字是方言研究的重要内容,游汝杰先生将方言用字分为以下几类:方言本字、方言训读字、方言俗字、方言杂字和方言拼音文字[2],其中方言本字的研究最为重要,因为它是“现代方言与古代语言的音韵和词汇的历时比较”[3]。考求方言本字,必须寻找文献材料作为佐证,而《通俗文》可以作为证明方言本字的重要材料,它对规范现代汉语方言用字有重要的价值。陈文也指出,《通俗文》方言词语研究“对了解方言词语的传播、方言的文化传承功能以及方言本字的探究都有重要的意义”。此外,该文在研究方法上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利用韵书、词典、古籍、方言材料考释《通俗文》中的词语,研究角度全面,研究方法科学,研究结论可信。因此,本文将借鉴陈文的研究方法,继续探讨《通俗文》中的方言词语,虽是举例性的考证,但这样的考证非常必要。

《通俗文》(一):侏儒曰矬(一切经音义二又六又十五又廿五)(按:“矬”是个名词,指身材矮小的人,即侏儒。)

《广韵》从母戈韵平声昨禾切:短也。《汉语大词典》中“矬”有五个义项:“身材短小”、“高度较低”、“从高到低向下降”、“容貌丑陋”、“逼迫”。第一个义项和《通俗文》上的解释相近,只是词性不同:一个是形容词,一个是名词。古籍中“矬”既有形容词的用法,也有动词的用法,例如:

“吾形貌矬陋,北土见之,恐不敬吾法。又先师以吾南中有缘,亦不可违也。”(《旧唐书》卷一九一)

(旦云)陛下,这人又矬矮,又会旋舞,留着解闷倒好。

(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那马十分跳跃,不堤防,一个蹶子把一位少年客的腿踢了一下。那少年便痛得了不得,矬了身子,墩下去。(《儒林外史》第五十二回)

前两个例子中“矬”都是形容词,指身材矮小;最后一个例子中“矬”是动词,意思为降低。

《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这个词,特指方言词,意思是身体短,为形容词。它可以构成“矬子”一词,是指身材短小的人,即侏儒。这与《通俗文》是相同的。

“矬”在汉语方言中很常见,主要作动词和形容词,意思为“矮”。例如:北京[ʦʰuo55]他比她~一头;哈尔滨[ʦʰuo24]娘~~一个,爹~~一窝;济南[ʦʰuɤ53];太原[ʦʰuɤ45];乌鲁木齐[ʦʰuɤ51]个子~;徐州[ʦʰuə55]~人肚来有拐;牟平[ʦʰuo53]爹~~一个,娘~~一窝;银川[ʦʰuə53]爹高妈~,养的儿子是秤砣;福州[ʦɔ242]这只锅锅野~;东莞[ʦʰɔ32]生起矮~。“矬”在汉语方言里还有“笨拙”的意思。例如:成都[ʦʰo21]紧说都不懂,太~了;金华[zuɤ313]侬格人真当~;格个人~猛~猛。也可以指“孬,差”:如成都[ʦʰo21]这个学校~得很。此外,“矬”作为动词,还有两个意思,一个指“把身体往下缩”:如北京[ʦʰuo55]这孩子不让人领着,直往下~;一个指“消减”:如北京[ʦʰuo55]~了他一块钱工钱。在洛阳、西宁、西安、扬州、绩溪、建瓯、东莞等方言中,“矬”可以作为构词语素,构成“矬子、矬不楞登、矮矬矬、矮矬敲、矬头”等词或词组。

从上面可以看出,《通俗文》中名词性的“矬”在汉语方言里虽然没有保存,但是变成了形容词和动词,是词性的转移,它们的意义还是相关的。

《通俗文》(一):足跌伤曰踒(一切经音义十三)(按:“踒”是一个动词,指脚扭伤。)

《广韵》影母戈韵平声乌禾切:躅也。《汉语大词典》中“踒”有两个义项:足骨折断,泛指骨折;通“痿”,风痺病。第一个义项与《通俗文》相同。古籍中也有用例,只是有的意思稍有变化,如:

“子非失相也。此其为马也,踒肩而肿膝。夫踶马也者,举後而任前,肿膝不可任也,故後不举。”(《韩非子·说林下》第二十三)

俗有戏妇法,於稠众中,问以丑言,或蹙以楚挞,系脚倒悬,酒客酗醟,不知限齐,至有踒折支体者,非峻刑不能止也。(《风俗通义·轶文》)

足屡踒而姿遊,目半盲而兢张。(汤显祖《哀伟朋赋》)

前两个例子中,踒有骨折的意思,并不特指足跌伤。第三个例子是足跌伤的意思。

《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了“踒”,是动词,指(手、脚等)猛折而筋骨受伤:脚~了。此与《通俗文》中的意义一致。

在很多方言里,我们仍能找到表示扭伤义的“踒”,例如:万荣[uɤ51](手、脚等)猛折而筋骨受伤:不小心把脚~啦,不能走;西安[uo21](手、脚等)猛折而筋骨受伤:走路没小心,把脚给~咧;雷州[ŋɔ31]扭伤(脚):冥头夜晚行路落放牛骹窟牛脚踩成的坑里~骹倒;海口[o213](手、脚、腰)扭伤:~腰上好久无好。而在有的方言里,“踒”的意思发生了变化,指“瘸,走路不稳”,例如镇江[uɛ213]:瘸子走路,一~一~的;福州话里的“踒”[kʰuo53]也有相同的意思。

从上面可以看出,《通俗文》中表示跌伤意义的“踒”在汉代很多方言中仍然使用,只是在少数方言中意义出现引申变化。

《通俗文》(二):直视曰眙(一切经音义七又二十)(按:“眙”在古代是个动词,有“看”的意思。)

《广韵》彻母之韵去声丑吏切。《方言》中收录此词:傺,眙,逗也。南楚谓之傺,西秦谓之眙。逗,其通语也。晋郭璞注:“眙”谓注视也。西秦、酒泉、燉煌、张掖是也。《汉语大词典》中动词性的“眙”有三个义项:(1)直视;瞪眼看;(2)惊视;(3)惊愕貌。第一个义项与《通俗文》中的意义相同。古籍中表示“直视”义的“眙”用例很多,如:

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史记·滑稽列传》)

陈遯字鸿节,闽之侯官人也。贷富人金为远游。抵陪京。过桃叶渡,遇曲中诸姬,揄长袂,着薄装,酒阑促坐,目眙手握,以为果媚己也。(《柳如是别传》第四章)

市朝而并纳,横阛阓而流溢。混品物而同廛,并都鄙而为一。士女伫眙,商贾骈坒。纻衣絺服,杂沓傱萃。(《昭明文选》卷第五)

《汉代汉语词典》中虽收此词,但它是名词,只用于“盱眙”这一地名中,没有收表示“直视”义的“眙”。

但是在近现代汉语方言中,我们还能找到动词性的“眙”,在胶辽官话区的辽宁庄河、吴语区的浙江温州、赣语区的江西西北部,都有表示“看、注视、瞪着眼看”等意义的“眙”。

从上面可以看出,动词性的“眙”在发展的过程中意义消失,更多是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其原义“直视”只保持在个别的方言中。

《通俗文》(三):痛声曰痏(于罪反,一切经音义十五)(按:“痏”是个名词,指使人疼痛的感觉。)

《广韵》云母上声旨韵荣美切:疮痏。《汉语大词典》“痏”有五个义项:“殴人皮破血流者为‘痏’”、“受创伤”、“中医指针刺创痕”、“疮,指痈疽之类”、“瘢痕”,并没有《通俗文》上面“痏”的意思。古籍中“痏”多和“疮”连用,都指“疮”,例如:

客土无气,与地脉不相连,今总填之,亦犹人有疮痏,纵以他肉补之,终无益。(《太平广记》卷七七)

其旧勋故老,弃而不任,蛮蛋之人,痛深疮痏。(《旧五代史》卷一三六)

《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这个词,解释为:书面语,疮;伤口。这与《通俗文》中的解释也不相同。

在汉语方言里“痏”作为动词,是翻胃、咽不下的意思。如属于西南官话区的四川云阳:“胃翻曰~,食下咽不受也。”属于赣语区的湖南常宁,清唐训方《里语徵实》:“吐食曰~。”在现代建瓯方言里“痏”是一个构词语素,构成“痏人”[iu55neiŋ33]一词,意思是被人胳肢的感觉。

从上面可以看出,《通俗文》中“痏”的意思在汉语方言里已经不存在了,建瓯方言里“感觉”的意义或许还可以作为“痛声”意义的遗存。

《通俗文》(三):含吸曰欶(所角反,一切经音义二两引又四又九又十一又十四又十五又十六又十七又十九)(按:“欶”是动词性,表“吮吸”义。)

《广韵》生母觉韵入声所角切:口噏也。《说文》“欶”归欠部,吮也。《类篇》“欶”所六切,吮也。《汉语大词典》中“欶”只有一个义项,即吮吸。古籍中也有用例,如:

邓氏钱布天下其富如此文帝尝病癰邓通常为上欶吮之。(《前汉书》卷九十三)

荡荡正青若有钟乳状乃仰欶饮之。(《后汉书》卷十上)

车马获同驱,酒醪欣共欶。惟忧弃菅蒯,敢望侍帷幄。(韩愈《纳凉联句》)

《现代汉语词典》没有收录这个词。

在现代汉语方言中,“欶”仍保留了“吸”的意思,例如:广州[sɔk33]吸,吮:~骨髓;崇明[sɔk5]吮吸:~田螺肉吃;武汉[so213/ɕio213]吮吸:毛毛婴儿~妈乳汁;上海[sɔʔ55]吮吸:~螺蛳;镇江[suɑʔ4]、扬州[suaʔ4]、嘉兴[soʔ55]、定海[soʔ5]、宁波[sɔʔ4]、汕头[suʔ4]等地的“欶”都有“吮吸”的意思。在有的方言里,“欶”还可以作为构词语素,如梅县“欶[sok1]汗”:吸汗:热天着这种布衫最自然舒适,布衫~。上海方言里“欶”还可以重叠使用,“蹄髈笃笃,螺蛳~~”:形容生活富足,悠闲自得。

从上面可以看出,在许多南方方言中“欶”的原义还保存着,没有发生变化。

《通俗文》(四):手捏曰撚(一切经音义十四)(按:“撚”是个动词,指用手捏或拿。)

《广韵》泥母先韵上声乃殄切,以指撚物。《说文·手部》:“撚,执也。”《汉语大词典》中“撚”有七个义项,分别是:(1)执,持取;(2)揉搓,搓捻;(3)指揉搓而成的卷儿;(4)蹂,践踏;(5)接续,系。(6)弹拨琵琶的一种指法;(7)撵,驱逐。“撚”既有动词义也有名词义,第一个义项与《通俗文》一致。在古籍中表示“用手拿”义的“撚”也有用例,如:

手撚金仆姑,腰悬玉辘轳。爬头峰北正好去,系取可汗钳作奴。六宫虽念相如赋,其那防边重武夫。(杜牧《重送》)

“见一骑马悄如飞到,撚一柄丈二长枪,骋粗豪,妆就十分恶。”(《西厢记诸宫调》卷二)

贾充呼成济曰:“司马公养你何用?正为今日之事也!”济乃绰戟在手,回顾充曰:“当杀耶?当缚耶?”充曰:“司马公有令;只要死的。”成济撚戟直奔辇前。髦大喝曰:“匹夫敢无礼乎!”(《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四回)

《汉代汉语词典》中收录这个词,但是作为“捻”的异体字收录的,词义也不是“手捏”,当动词时指用手指搓,当名词时指捻子。

现代汉语方言中,只有部分地区保存了“撚”的原义,如:广州[nin35]捏:~烂咗个气球把气球捏破了;黎川[niɛn44]用两个手指头使劲夹:~伢儿个耳朵;萍乡[ȵie35]手执:~脉;建瓯[niŋ42]用手指捏。虽然有的方言有“撚”这个词,但意思发生变化,如:东莞[nɐn35]有三个义项:摆弄;打扮;捉弄。更多的方言中写成“捻”,或当动词,指用手指搓,如:万荣[ȵiæ55]、洛阳[nian53]、太原[nie53]、上海[ȵie53]、福州[nouŋ53]、厦门[liam31]、雷州[lieŋ31]、海口[niam35]等;或当名词,指用线搓成的条状物或用线织成的带状物,如:牟平[ȵian213]、西安[niæ53]、徐州[niæ51]、南京[lien11]、武汉[niɛn42]等。

从上面可以看出,与《通俗文》中的意思相比,“撚”在现代方言中的意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只有少部分方言还保存着“撚”的原义。

《通俗文》(十一):去汁曰潷(一切经音义五)(按:“潷”是一个动词,“去汁”即“取汁”,把汁取出来。)

《广韵》帮母质韵入声鄙密切:去滓。《汉语大词典》中解释为挡住渣滓把液体倒出来,举的例子就有服虔的《通俗文》,还举了《新儿女英雄传》中的一个例子:“大水看药吊子里熬剩半罐儿了,就滗出来,满满一小碗。”(孔厥、袁静第七回)它可以构成“潷取”一词,指撇开沉淀物,舀出液体。如:

在酒醅中滗取上层清酒,在沉淀物上面撇去上层清水,在水面上掠取上浮物质,在《要术》都叫做“接”。(《齐民要术》卷第六)

《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这个词,意思是:动词,挡住渣滓或泡着的东西,把液体倒出:~汤药|把汤~出去。这与《通俗文》中“潷”的意义是相同的。

在汉语方言中保留了“潷”的这个意义,而普通话也从方言中吸收了这个词。万荣[pei55]挡住渣滓或泡着的东西,把液体倒出:粉条丢下,把水~唠;金华[piәʔ4]挡住固体,把液体倒出:水~掉去;盐城[pʰɪʔ5]:请你弄勺子把汤锅里的血沫子~得了;阜宁[pʰɪʔ5]:把汤锅里的沫~掉;巢湖[pi]:~油水。“潷”还有比喻义,比喻便溺不畅,勉强挤出来,如浙江苍南金乡[pieʔ54]:尿攋不出,~点~点。

从上面可以看出,汉语方言中保留了“潷”的原始意义,还发展出了一个比喻义。

《通俗文》(十一):然火曰焫(一切经音义十一又十九)(按:“焫”是个动词,指焚烧。)

《广韵》日母薛韵入声如劣切:烧也。《汉语大词典》中“焫”有两个义项,一个是作动词,指焚烧;一个是作名词,指中医的一种疗法。第一个义项与《通俗文》完全相同。古籍中“焫”也多指焚烧的意思,如:

阳气壮,則梦涉大火而燔焫。(《列子·周穆王》)

大军泛黄河以角其前,荆州下宛、叶而掎其后,雷震虎步,并集虏庭,若举炎火以焫飞蓬,覆沧海而沃熛炭,有何不消灭者哉!(《三国志》卷六)

入火蹈水,不焫不濡。(宋濂《陈彦正丹室铭》)

“中国无事于秦,则秦且烧焫,获君之国。”(《日知录》卷二十九)

《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这个词,但作为“爇”的异体字,词义为“点燃;焚烧”。

现代汉语方言中,部分地区保存“焫”,但词义发生变化,如:南宁[nat3]烙:烟头~着渠喇;东莞[nɛk22]有两个义项,一个作动词,指“烫、灼”:因住小心被滚水开水~着;一个作形容词,指“滚烫的”:呢碗汤好~,慢慢饮啦。广州[nat33]与东莞意义和用法相同。

从上面可以看出,“焫”在现代汉语方言中意义发生了变化,原义消失,保留引申义。

《通俗文》(十三):以刀去阴曰犍(一切经音义十一又十四)(按:“犍”是个动词,指阉割。)

《广韵》见母元韵平声居言切。《说文新附·牛部》:“犍,犗牛也。”《汉语大词典》中“犍”有五个义项,分别是:(1)阉过的牛;(2)阉割;(3)“犍椎 ”的省称,指佛教用的钟或磬之类;(4)古代樗蒲戏的采名;(5)通“揵 ”、“楗 ”,闭塞,堵塞。第二个义项与《通俗文》相同,第一个义项范围小,是特指。古籍中“犍”指阉割或阉割的牛。例如:

今身犍猪狗者死堕尖石地狱中。(《佛说善恶因果经》)

其子三日便掐尾,六十日後犍。(《齐民要术·养猪》)

江干高居坚关扃,犍耕躬稼角挂经。(苏轼《西山戏题武昌王居士》)

犍牛对牝马,水浅对山深。(《声律启蒙》下卷)

家中有个绝大的犍牛,正在那里耕地,倒下不肯起来,打了几鞭,当时绝气。(《醒世姻缘传》第五十三回)

《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这个词,特指阉割过的公牛。

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犍”广泛分布于北方方言区,但它只作为构词语素,构成“犍牛”或“犍子”等词,词义都为“阉割过的公牛”。说“犍牛”的方言点如:哈尔滨[ʨian53niou24]、银川[ʨian44niәu0]、乌鲁木齐[ʨian213-13ȵiɤu51]、西宁[ʨiã44ȵiɯ24-44]、西安[ʨiæ21niou24]、忻州[ʨiɛ313-33niәu31]、文水[ʨien22-11ȵiou22-35]、太谷[ʨie45niәɯ22]、阳曲[ʨiɛ213nieu22]、长治[ʨiɑŋ44iәu24]、呼和浩特[cʨiecniәu]、淄博[ʨiɑ213-31niәu2]、广灵[ʨiæ53niәu0]、合肥[ʨiɪ212-21liɯ55]等;说“犍子”的方言点如:济南[ʨiã213-21ʦɿ0]、保定[cʨian·ʦɿ]、寿光[ʦiæ213-21ʦɿ0]、利津[cʦiɑʦɿ]、桓台[ʨiɑ213-31ʦɿ2]、牟平[cian51tә0]、烟台[cian31rә21]、临朐[ʨiã21tθɿ0]、长岛[ciɑn31ʦɿ0]、徐州[ʨiæ51ʦɿ0]、费县[cʨiɑʦɿ]、东平[ʨiã214-21ʦɿ55]等。

从上面可以看出,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犍”的意思没有太大变化,只是从泛指变成特指,用法上从独立成词变成了构词语素。

猜你喜欢
广韵音义大词典
“乡音无改鬓毛衰”之“衰”字音义的词源学解释
《汉语大词典》“籀”释义辨证
王国维《广韵》批校与治学精神
《汉语大词典·火部》书证断句献疑
佛经音义同形字辑释
上古汉语“施”字音义考
从《离骚》看《楚辞补注》与《广韵》反切注音的差异
《新论》词语释义:兼论《汉语大词典》之义项疏漏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字译写偏误研究
明孤抄本韵书《辨音纂要》舌音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