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桂系时期广西的特种教育

2010-03-22 14:37雪,付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桂系部族特种

杨 雪,付 源

(广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 桂林 054004)

古无特种教育的名词,首创于广西。20世纪30年代新桂系重掌握广西的政权之后,一改军阀穷兵黩武的做法,集中精力搞“四大建设”,重视对人才的培养,特种部族教育才有了发展的可能性,少数民族才能有受教育的机会。“广西省政府为改造其社会,适应其需求,已达到政权统一及同化合作起见,特创此种教育,而实施于全省的特种部族社会,因其自为体系,而有别于普通教育之外,故以此名。”[1,p39]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也有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

一、特种教育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一)特种教育产生的可能性

新桂系是20世纪20年代初崛起于广西的一个政治军事集团,30年代重掌广西政权之后,为了减少共产党势力发展带来的威胁,更为了增强其与蒋介石抗衡的实力,巩固广西的割据统治,于1934年颁布《广西建设纲领》,提出“建设广西,复兴中国”的口号,积极进行有助于增强其“独树一帜”实力的军事建设、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使广西出现了除旧布新、励精图治的新局面。

(二)特种教育产生的必要性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总面积2 363万平方公里,除汉族外,主要有壮族、瑶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彝族、京族、水族、仡佬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居住面积达 60%以上。在当时广西的行政区划下,99个县中,少数民族的分布达61县之广。他们大多居住在层峦叠嶂的深山之中,消息闭塞,语言不通,交通不便,而且有着严密的传统乡村社会的管理方式,难以管理。

1932年春,桂北的全州、灌阳、兴安、龙胜、义宁、灵川等县的瑶族人民,因为不堪土豪劣绅的残酷剥削和国民党政府的苛捐杂税的繁重搜刮,同时举起了反抗的旗帜,参加人数共计达三万人以上,时间延续了半年。瑶族民众的武装队伍,团结一致、声势浩大,震动了全省。新桂系当局惊恐万分,急忙调兵力镇压,使起义归于失败。这次起义发生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而且有很多少数民族参加,使得新桂系认识到实施“特种部族”教育的必要性,如果不对少数民族施以积极的教育,少数民族的反抗必将此起彼伏、愈演愈烈危及到其统治的稳定性。所以新桂系从维护自身统治的角度出发,“一改前代‘武力’‘羁縻’或‘放弃’的主义,而完全以教育的方式,制定具体办法,以推行于特区。”[5]着手考虑对少数民族的教育问题,并且制定了一套所谓的“开化”苗瑶的具体措施。现实的需要推动了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可以说这场轰轰烈烈的瑶族人民起义是促成特种教育开办的直接原因。

二、特种教育的实施及其特点

(一)实施过程

广西特种教育的实施,专以解决少数民族教育落后问题,在未开化的“特种部族”实施特种教育诚非易事。早在1928年 5月新桂系制订《广西省今后教育改进计划大纲》中就提出:“凡苗瑶等族非普通学校所能适应者,当有特殊教育之救济之,苗瑶教育均当早日分别筹设。”[6]这是新桂系第一次提出少数民族教育问题。1933年,省政府公布《广西省特种教育实施方案》,此后,于1934年新设特种教育委员会,正式明确了“特种部族”教育的管理、视导机构,并开始设计和规划全省的特种部族教育。深入“特种部族”开展户口调查、培养特种教育师资力量、拨款设立学校等工作逐步开展起来。具体的方法是在省会设立特种师资训练所,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入班学习,培养各类师资,在地方上,则由县府根据调查所得来的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等情况,因地制宜地分区设学。新桂系前后相继颁布《广西省苗瑶教育委员会办事细则》、《苗瑶教育委员会工作大纲》、《广西省苗瑶教育调查团组织规则》、《广西省苗瑶教育委员会调查计划纲要》等规章制度,使特种教育的各项工作都能有章可循地有效开展。

由于措施得当,广西“特种部族”的教育情况得到很大的改观,到1937年,全省219个少数民族聚居的乡,共1 026个村,已设立中心基础学校36所,教学分部5所,国民基础学校610所,分校37所。在校学生共计有49 534人,其中在学儿童达27 073人,在校成人22 461人。从1934年到1939年共计核发的教育经费为国币56 389元[7,p20-24]。通过特种教育的开展,少数民族子弟有了便利的学习条件,提高了自身素质,而且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民族隔阂,民族关系也渐趋融洽和睦,使得政府的政令能够在特种部族区域生效,广西成为“模范省”也得益于此。

(二)特种教育的特点

1. 政教合一,教育为政治服务

教育的目的总是被一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着,广西当局举办“特种部族”教育,其主观愿望是为了巩固其统治,新桂系的党政军领袖也曾宣扬“教育不能离开政治,教育不过是政治的一种手段或工具,因此教育本身无目的,是以政治的动向为其动向。”[8]

从特种教育的发动者和推动机构来看。特种教育是新桂系领袖根据广西的实际创制的,李宗仁强调“教育要跟着政治走,不容分开”,“教育绝对不能违背政治的施政方针。”[8]它在产生的基因上已经注定是政治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然不会再与政治脱去联系。特种教育的推动机构是1934年由广西省教育厅成立的苗瑶教育委员会,规划和策动全省的“特种部族”教育。它隶属于省政府,在其领导下进行工作,执行省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和指示,这就决定了,特种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在与现行政治保持一致的基础上开展的。

从特种教育的培养目标来看,共有五项,其中“第三,破除种族界限,求民族的互相亲爱,互为同化,互为合作。第四,统一民族意志,求民族的协同创进,协力改造,协和上进。”[4,p360]从以上目标可以看出,特种教育是为了实现政治上的同化,实现“特种部族”的自卫、自治、自给,促进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四大建设,进而完成其“建设广西、复兴中国”的政治目的。

兰博基尼擅长打造限量版车型,但这辆SC18无疑更具个人色彩。作为首款由兰博基尼Squadra Corse赛事运动部门联手兰博基尼设计中心和客户打造的one-off定制车型,SC18专为赛道驾驶打造并适用于公路,空气动力学和轻量化设计极致,灵感源自Huracán GT3 EVO和Huracán Super Trofeo EVO赛车,大型碳纤维尾翼可调节,采用770马力V12发动机搭配7速ISR变速箱,从排气系统到内饰造型都创意独到。SC18属于一位中国汽车收藏家和赛车手,而车身上的“Alston”是他儿子的名字。

从特种教育的教学内容来看,学校学生要进行升旗、降旗、纪念周等活动,借以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如特种教育师资训练所的每次纪念周,“除讲解总理遗教外,同时并将一周内的国际大事、国内、省内、所内大事,分段报告,并令学生书于日记,以验其心得。”[1,p31]显然新桂系是通过教育的手段向“特种部族”的民众传播其政治主张,培养忠实于自己的政治“新人”,并且结合“三位一体”制度很好地整合和掌控“特种部族”社会。

2. 儿童教育和成人教育兼施并重

“本省的特种部族,分布达六一县之广,共有三十二万余人,学龄儿童有五万余人,失学成人近十万人。”[9]一谈起教育,往往人们只关注于学龄儿童的教育问题,但是鉴于失学成年人是学龄儿童人数的两倍这样的现状,新桂系认识到儿童教育固然重要,而成人教育亦不可忽视,采取了儿童教育与成人教育并重的方法来普及教育。

具体做法是,“合儿童教育与成人教育于同一学校办理,采取合校分班制,并运用说服,劝导配合免费强迫入学之政策推行。”[10,p59]特种教育的课程大体上依照《国民基础学校课程编制纲要》设置,“全部课程,采用单元组织。儿童班课程大纲分为乡土概况,本省建设,民族历史与现状,世界大势等四大单元;成人班课程大纲分为乡土概况与社会建设(即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四大建设),及中华民族与世界大势两大单元。”[11]特种教育的这种儿童教育与成人教育并重的方式不仅使教育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而且有助于培养儿童成为未来的主人,培养成年人成为现在国家的主人,对广西建设和整个抗战救国都是有益的。

3. 办学原则上,因地、因时制宜

广西的少数民族,“过去政府对他们仅采羁縻政策,屏置化外,致使汉、蛮之间,迄今尚存留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7,p7]加之现实中存在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条件上的种种困难,所以要实现“统一其思想,发扬其固有美德,促进其生产技术,以期提高其文化,改善其生活,达到民族统一”[7,p16]的教育目标,推行“特种部族”教育必须遵循因地、因时制宜的办学原则。

从着手之初的政策看,由于在环境特殊的部族中开展教育,诚有“林深竹密,教樵夫如何下手”之慨,所以当局确定了“避难就易,先树信仰”的原则,即在办理特种教育时“要从较易集中施教的村落着手;从同一‘特种部族’的村落着手;从经济状况较好的村落着手;从‘特种部族’与汉人情感最好的村落着手。”[4,p368]反映出特种教育推行是依特殊环境区别对待,不拘一格、不拘泥于成法,这种因地、因时地逐步推进特种教育的政策,不但可以减少“特种部族”民众的抵触心理和阻力,节省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可以收到潜移默化之效。“散处穷山僻野之苗瑶同胞,亦莫不获教育之熏陶,茅塞顿开,随处可闻书声琅琅。”

从学校设立上看,“实施特种教育,必须在特种部族住区设校,依照本省普及国民基础教育法令之规定,每乡(镇)须设立中心国民基础学校一所,每村(街)须设立国民基础学校一所。而‘特种部族’住区的民户编制,与一般乡村组织大体相同,因之,设校标准亦无二致。”[7,p19]但考虑到“特种部族”村落星散、交通不便,经济贫乏等因素,采取了灵活措施,不搞“一风刮、一刀切”。先勘定适中地点,然后再设立学校。这种随时随地地根据情形和需要而设立学校普及教育的方式,使特种教育不致流为死板的教育,而能充满着活力和生机。

从修业时间看,教育厅规定“6足岁至12足岁未满的学龄儿童,修业期限为4年,分前后两期,每期限两年;12足岁至18足岁未满的失学儿童,修业期限为一年,但必要时延长一年;18足岁以上45岁以下的失学成人,修业期限为六个月。”各个年龄段的人承担的社会责任、空闲时间是不一样的,分年龄段施教符合客观规律。为普及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六足岁至12岁未满的学龄儿童,修业前期2年课程,即为强迫教育终了。”这种缩短施教时间的做法不但使得大部分儿童能够接受到教育,而且增加了家庭困难者的劳动力。

三、广西特种教育开展的意义

(一)对“特种部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积极意义

广西的少数民族过去是几乎无教育可言的。特种教育的推行,是广西历史上第一次以政府的力量把基础教育推广到少数民族住区。在新桂系倡导和实施下,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特种部族区域的学校覆盖率逐年提高,从1933年学校共计88所,村学校覆盖率约为9%,1937年学校共计688所,村学校覆盖率为67%;1941年学校共计727所,学校覆盖率约为71%。”[11,p59]

此外,新桂系还十分重视对“特种部族”师资的培养,成立广西特种教育师资训练所,制定详尽的计划、多方筹备资金培养师资,截止到1941年底,统计实支出615 000元。特师教育培养了一批适合“特种部族”教育所需要的老师。新桂系开展的特种教育,实行免费教育和失学成人补习教育,因此,特种教育的推行不仅使得“特种部族”的学龄儿童得到了免费的义务教育的权利,而且还给失学成人尤其是妇女以受教育的机会,并在一定程度上真正地使他们受到了教育。

(二)对改良社会风俗,改善特族地区的卫生状况有积极的影响

新桂系在大力进行政治教化的同时,也力图改变农村的一些不良风俗。由于各部族迷信巫鬼等各种陋习妨碍教育进行,所以组织特种师资训练所成立特区文化推动委员会,“该所的使命,不仅学生个人学业的养成,而在整个特族社会的改进。”[1,p33]改装、识字、习汉语、革陋俗种种,均为此会的重要工作。工作步骤是,先就调查研究特种区域之所得,订立方案,然后利用服务生及寒暑假回乡学生之余力,推行文化运动。随之迷信巫鬼者逐渐减少,民众们生病也开始求医;特区妇女,改从汉装者,日日激增;饮食卫生方面意识也有所改进。这在一定程度上使落后的“特种部族”乡村得到了一些启蒙。

(三)提高了省政府整合、控制特种部族社会的能力

特种教育的推行使新桂系的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特种部族”民众的全方位控制。为了解决实施特种教育政治上的困难,当局强迫实施《广西苗瑶民户编制通则》,以五户为一甲,五甲为一村,五村为一乡,将苗瑶民户正式编户为乡村。依照乡村编制,健全了基层组织,并且培植了一批基层干部人才,在“三位一体”制的配合下,加强了对“特种部族”社会的控制。政令能够上传下达,畅通执行,基本结束了20世纪30年代以前,广西“特种部族”的乡村自治状态。这不仅为新桂系的乡村建设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有利于稳定新桂系的统治。特族民众由长期与外界隔绝,在社会变动中被边缘化,所以他们不关心政治,但是新桂系以教育为手段,将其政治主张和意志灌输给少数民族。随着特种教育的推行,新桂系的意志深入到“特种部族”社会,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民众所接受。

四、结语

特种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模式,在“特种部族”区域普及了教育,改良了社会风俗,提高了省政府整合、控制“特种部族”社会的能力。主观上虽然是为了维护其在广西统治,但是客观上推动了“特种部族”文化教育的发展,增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社会进步。特种教育的实施给我们今天的教育提供了借鉴意义,但是存在的问题亦不少。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发展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稳定的经济来源和加大相关技能、机构等因素的支撑,这是特种教育留给我们的启示。

猜你喜欢
桂系部族特种
一、卫拉特蒙古与天山北麓各部族
部落里的秘密
民族寓言与部族叙事——阿来创作简论
特种侦察游骑兵
小型地面特种机器人初露锋芒
桂系为何会垮掉
这些特种蔬菜种植前景广阔
小荷已露尖尖角
——“桂系”农业“走出去”侧记
桂系品牌全国崛起
新旧桂系决裂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