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读者教育调查及分析——以西南林学院为例

2010-03-22 11:56:30张国飞
图书馆学刊 2010年10期
关键词:读者群公德规章制度

陈 琼 张国飞 房 华 马 华

(西南林学院图书馆,云南 昆明 650224)

1 西南林学院图书馆读者教育问卷调查

1.1 调查对象、覆盖面、问卷发放回收情况

为了了解本校师生对图书馆的了解和利用情况,以及读者的公德意识,以便为图书馆有效开展读者教育提供可靠依据,2008年5月至9月,西南林学院图书馆读者教育调查问卷小组面向全校师生读者进行了一次受调查人数众多、覆盖面广的问卷调查活动。

本次问卷调查是本校图书馆第一次全校范围内的读者调查。前后共发放调查问卷1440份,调查对象包括了全校12个教学院系的师生,包含了教师群体、研究生群体、本科生群体。本科生二年级以上老生约7275人,研究生520人左右,教师667人[1]。根据本校主要读者群的特点、结构,我们共向本科生发放、回收调查问卷86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826份,占受调查对象11.35%。研究生发放问卷284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283份,占受调查对象54.42%。教师调查问卷共发放320份,回收266份,回收率达83.12%,有效问卷216份,占受调查对象32.38%。调查表的发放与回收均已达到本课题预期的覆盖面。

这次调查活动还注意到了各读者群的受调查人数比例、院系专业设置及师生人数比例的平衡性问题,因此所做调查能真实反映全校师生利用图书馆的情况。本次读者教育问卷调查活动不仅回收率高,有效问卷比例高,而且答案也较能反映问题,是一次成功的问卷调查。

1.2 调查问卷的结构和内容

本次调查问卷的设计由课题小组原创。在内容和问题设计方面参考了《张家口教育学院图书馆读者调查分析》[1]一文。

根据受调查目的,本调查问卷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问卷说明。向受调查读者说明本次问卷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掌握读者对图书馆的了解程度和利用情况以及读者公德状况,为图书馆读者教育和读者服务工作提供依据。

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根据调查目的设计了两个大题、18个小题。第一大题是调查读者利用图书馆情况。共设计了9个问题,对读者去图书馆的目的,读者对图书馆的了解程度和利用程度,读者对读者教育包括内容和形式的需要等方面的问题做了调查。第二大题是读者公德调查。问卷设计了9个问题,根据图书馆图书受损的实际情况,从4个方面来调查读者对待图书馆图书的态度,读者对图书馆公共环境和公共财物的爱护意识,对图书馆规章制度的了解程度等,最后是向读者收集如何加强读者公德意识的建议,是不要求读者必答的自由作答部分。

2 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及其分析

2.1 读者对图书馆的利用情况的调查

2.1.1 对读者到馆情况的调查:本校有50%以上的学生是常到图书馆的,但教师常去图书馆的人数较少,比例也很低,仅占38%。有40%~50%的学生很少到图书馆,教师比例更高,达70%的教师只是偶尔或基本不到图书馆。因此,总体来说,本校读者群体有相当一部分对图书馆的利用还不够充分,尤其是教师群体。

2.1.2 读者去图书馆的目的:没有明确目的到图书馆的读者在各读者群中都不多,本科生在20%以下,研究性群体如研究生和教师在7.5%以下。本题选项说明总体来说大部分读者利用图书馆的目的性都比较强,无目的性地到图书馆的人数在各个受调查人群中都是少数。本科生为了求知、扩大知识面到图书馆来看书的同学占很大一部分,且高年级同学比低年级同学利用图书馆的目的性更强。本题选项也说明本校图书馆基本上达到了服务的目的,运作正常,能保证师生群体的学习、科研、教学需要。

2.1.3 读者对图书馆的了解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只有大概不到1/3的读者对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有所了解,而不太了解或不了解的读者,大四学生和研究生达60%以上,大二、大三和教师均达70%以上,这个比例相当高。这说明本校读者对图书馆的了解率是非常低的。

增加读者对图书馆的了解,使读者能更有效利用图书馆是图书馆的责任,因此,加强读者教育,或加强图书馆的宣传,让师生更加了解图书馆、走进图书馆是图书馆工作将来需要加强的一个方面。

此外,在加速布局海外业务的过程中,探索适应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海外税务管理体系迫在眉睫且意义深远。我们应对挑战、化解难题的思路是合理优化公司控股架构、管控税务风险、降低海外所得税成本。但是,通盘管控就需要全局判断和全球视野。也是这个时候,我切身感受到“厚积薄发”四个字的魅力。此前在德勤为制造业、金融业、能源业等不同领域企业提供审计和税务咨询服务的专业经验、职业敏感度以及全球性的广阔视野等积累集中释放,于无形中对我当时全情投入的海外税务管理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持。

2.1.4 读者获得学习或科研所需图书资料的途径调查结果:各年级同学单从图书馆借阅图书来满足自己学习科研需要的占65%以上,研究生更高达80.57%。两个选项之外的途径,在学生群体中均在20%以下,教师则达30%。可见学生群体在获取自己学习或科研所需的图书或资料方面比较依赖图书馆,而把从图书馆借阅图书作为获取教学科研资料主要途径的教师也达43%,说明从图书馆借阅图书仍是教师获取教学科研资科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个调查结果表明本校读者获取自己所需图书资料的途径较为单一,图书馆对他们的学习、科研影响很大,是他们从事学习、科研的重要文献保障。

2.1.5 对读者了解所需图书信息的主要渠道的调查表明:本校读者了解所需图书信息的主要渠道较为单一,两种以上渠道了解所需图书资料信息的读者除教师群体达6%外,学生群体均在4%以下,本科生群体更低至2%以下。这说明目前图书馆在为读者提供图书信息、帮助读者有效获取图书信息方面做得还很不够。因此图书馆应加强宣传,加强读者教育如导读、加强书刊的宣传等,让图书馆更加贴近读者,为读者提供更多图书信息,成为为读者提供图书情报信息的好帮手。

2.1.6 对图书馆藏书和电子文献资源的利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常使用图书馆资源的读者主要集中在研究生和教师等研究型群体,均占50%以上,但本科生常使用图书馆藏书和电子文献资源的读者较少,只占20%~34%。在不常用图书馆藏书和电子资源的原因中,本科生选因为不了解而不常用图书馆的比例相较研究生和教师高得多,这说明在本科生中加强图书馆读者教育,引导、指导本科生更好利用图书馆还有待加强。

2.1.7 对图书馆馆藏资源的了解程度的调查显示,了解不多,不清楚如何能更有效率地找到自己所需图书的读者在几个读者群中比例都是最高的,加上不了解和不太了解,不知道如何使用图书馆的读者,除研究生群体为64%外,其他群体都高达70%~80%,可见读者对本校图书馆的了解程度和使用程度还处于很低的水平,需要引起图书馆的重视,加大宣传力度,在帮助读者了解图书馆、有效使用图书馆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2.1.8 图书馆帮助读者提高图书馆利用能力的形式调查表明:认为图书馆采取导读手册、图书馆网页等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利用图书馆的读者都较多,高至60%以上,低至44%以上,是读者主要的两个选项。而认为需两种以上形式帮助他们更好地利用图书馆的读者占学生读者的54%以上,教师群占43%,占了所调查各读者群的大多数。这可以看出读者对提高图书馆利用能力有很大需要。其次约占35%以上至48%的读者认为他们需要书库工作人员的指导帮助。

本题统计结果说明,大多数读者都需要图书馆的帮助,因此图书馆应重视编制符合读者需要的导读手册、图书馆网页建设、书库现场指导服务等读者较需要的形式来帮助他们更好地利用图书馆,同时改进读者培训课的形式和内容等,以便更有效地帮助读者利用图书馆。

2.1.9 对读者教育的内容方面的调查:从本题的统计结果可看出,如何使用数据库、如何查找各类文献、怎样进行文献检索3个选项各读者群比例都很高,学生读者均在50%以上,教师读者也在45%以上,可见这几个方面是读者需要帮助和学习的内容,应成为今后图书馆开展读者教育的重要方面。其次“怎样进行信息咨询”读者也有相当的需要。

2.2 读者公德调查

2.2.1 从对读者是否爱护从图书馆所借的图书的调查结果表明:爱护图书馆图书的占绝大多数。各读者群都在90%以上,但曾轻微勾画图书馆图书,加上偶尔勾画、污损、裁剪过图书馆图书的读者,大约有20%~28%的学生、15%的教师,说明有小部分读者在较轻程度上没有很好爱护图书馆图书。但从爱护图书的意识调查来看,因为是公共财物而爱护图书馆图书的读者比例各读者群均在43%以下,只是1/3强一点,各读者群因为有爱护书的习惯而爱护图书馆图书的读者比例均占50%以上,说明读者行为和公德仍是靠读者个人素质和平时养成的习惯来维持,公德意识仍需加强。

2.2.2 未经借阅就把图书私自带出图书馆的行为调查结果:有过多次将图书馆图书违规带出的读者,各读者群均达1%以上,学历、年龄越高还略呈上升趋势;有过违规带出图书馆图书的读者比例除大三稍低,大二、大四、教师均在5%以上,教师更高达6.7%,而认为这种现象不好,应加以解决或改变的读者在95%左右,认为无所谓或偷书不算偷者大四学生达6.5%,其余均在5%以下。可见绝大多数读者是有一定公德意识的。但违规将图书带出图书馆的行为在读者中还有一定程度的存在,说明虽然大多数读者有公德意识,但实际行动上却较为松懈,绝大多数读者都认为图书馆应加强管理、加强对读者教育、加强对违规读者的惩罚力度,杜绝这个现象。

2.2.3 对图书馆公共设施的爱护情况的调查:在使用图书馆的阅览座位时,各读者群没有刻划、涂抹过桌面的均约占90%以上,相对来说,高年级读者曾刻划、涂抹过桌面的人比例比低年级读者更高一些,接近3%,可见高年级学生维护公物自觉性略低于低年级读者,公德意识略有放松。因此建议图书馆今后在读者公德教育方面,在爱护公物的问题上仍需不间断地对读者进行一定提醒。

2.2.4 对公共环境的爱护情况(在图书馆是否随地吐痰或随地扔垃圾)的调查表明:各读者群基本没有随地吐痰的习惯,偶尔随地吐痰的比例在2%~7%之间,也少有常随地扔垃圾的读者,只有7%~9.80%的读者偶尔随地扔垃圾,这说明本校读者在爱护图书馆公共卫生方面做得较好。

2.2.5 对图书馆占座现象的读者态度调查的结果表明:真正对图书馆占座现象持较为严厉态度,认为图书馆应该加大管理力度,希望能杜绝此类现象的在读者中只占1/3左右,大三的学生只占27%左右。而学生中有1/3以上的人,教师占58.99%对图书馆占座现象持理解、宽容态度。但是认为占座这一现象不好的读者却占大多数,这说明大多数读者虽然认为占座不好,但相当一部分读者对这个问题的态度却较为矛盾,认为是因座位有限而这个问题难以解决的均在20%以上。这个现象可能与实际情况中图书馆座位有限,而读者中对座位使用的需求之间的客观矛盾有关,因此对这个问题如果只从加强读者教育和管理的角度是难以根本解决的。还应从客观上解决读者对座位的需求上来杜绝此现象。

2.2.6 读者对图书馆管理规章制度的了解程度的调查表明:了解和基本了解图书馆管理规章制度的读者占30%~37%,而选择了解一点和不了解的大二学生占69.17%,大三67.72%,大四 61.28%,研究生 62.90%,教师 64.52%,这个比例很高,说明本校读者对图书馆规章制度的了解程度很低,需要引起图书馆的注意。虽然在第一题第9个问题中反映出读者不重视这个问题,但在读者教育中仍是不能忽略。

2.2.7 读者对加强读者公德意识、提高读者素质的意见和建议:本题是由读者自由回答,也无备选答案。对本题作答提出建议和意见的读者占受调查人数的39.09%。所提意见涉及管理方面、教育方面、宣传方面、规章制度方面(包括制度的执行和监督方面)、环境和客观条件方面、图书馆教师和学生个人因素等7大方面。其中对加强教育(占30.31%)、加强宣传(占19.11%)、加强管理(占 17.95%)、提高个人修养(16.22%)、处罚违规行为或加强处罚(11.58%)几方面提出意见的人数最多。读者的回答多样化,有的读者给出的建议也很具体、细致,对图书馆改善读者服务工作、加强读者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 结论和建议

从读者问卷调查的统计及分析来看,本校读者对图书馆的利用还不够充分,对图书馆的了解也很不够。而读者在利用图书馆方面存在获取图书资料的途径单一、图书信息来源、渠道单一,亟需提高图书馆利用率的问题。因此,本校读者对图书馆读者教育的需求是很大的。如何针对读者对读者教育的巨大需要,开展内容、形式丰富而有效的读者教育是图书馆读者服务的一个重要课题。

根据本次读者问卷调查所反映的情况及读者对图书馆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西南林学院读者研究课题小组对本校图书馆读者教育和读者服务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3.1 加强图书馆读者教育工作

3.1.1 改进读者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注意针对性和丰富性。根据对读者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的读者需求调查,从调查结果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图书馆应重视编制符合读者需要的导读手册、图书馆网页建设、书库现场指导服务等读者较需要的形式来帮助他们更好地利用图书馆;内容方面应更注重对读者提高图书馆利用能力有帮助的实际技能,如如何使用数据库、如何查找各类文献、怎样进行文献检索、怎样进行信息咨询等。

3.1.2 读者教育的形式应更加全面、多样化、人性化。不少读者在对图书馆如何有效开展读者教育的建议中,提出了教育形式人性化、多样化的建议,如印制小手册指导大家,开设培训课、讲座、座谈会等方式开展教育、宣传、交流;融教育于平时的工作之中,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进行强调和培养,在图书馆设置读者公德最薄弱方面的警示标语等方式来加强对读者的教育。

3.1.3 注意读者教育工作的持续性、全面性。如对读者违规带出图书馆图书的调查表明,学历、年级越高的违规比例越高,通过对图书馆的阅览座位使用时的爱护情况的调查,学生中高年级读者曾刻划、涂抹过桌面的比例比低年级读者更高一些,说明读者公德意识有可能在老读者中反而有所忽略,因此图书馆在读者公德教育方面仍需不间断地对读者有一定提醒。

3.1.4 重视普通图书馆老师在读者教育中的作用。在利用图书馆方面,读者中也有1/3至半数的读者认为他们需要书库工作人员的指导帮助。在读者对读者教育和读者公德意识培养的建议中,也有不少读者提到管理人员的示范作用、以身作则对读者态度、公德意识培养的影响,这说明了读者教育工作的长期性和日常性,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只有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贯彻服务意识和教育责任,读者公德意识培养、读者教育活动才不会流于形式,才能取得实际效果。而这些教育活动,只能是由与读者每天都有接触的图书馆老师来承担。可见图书馆普通馆员在读者教育活动中不容忽视的地位。

3.2 加强图书馆管理

从读者问卷中反映出来的图书馆管理方面需加强的地方,和读者建议中所反映的加强图书馆管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3.2.1 加强管理制度的执行,加大监督和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认为应处罚违规行为或加强处罚、加强监督及规章执行力度的读者达15%;对违规带出图书馆图书行为的读者态度调查中,认为图书馆应加强管理,杜绝此类现象的读者占42%以上,加上应加大惩罚力度的读者,62%以上读者认为是与管理有关的。这些调查结果说明图书馆在管理方面应对违规现象加大惩处和监督。

3.2.2 完善规章制度。在读者对图书馆规章制度了解程度的调查中,不了解图书馆管理规章制度的读者比例很高,而且读者不重视这个问题。在读者所提培养读者公德意识的建议中,有5.98%的读者都提出要加强和完善规章制度。因此,进一步完善图书馆规章制度,在制度建设中考虑符合读者与图书馆双方的利益,让规章制度更具可操作性、具体化、人性化,走近读者,让读者易理解与接受,同时又能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并且在读者中加以有效的宣传也是必要的。

3.2.3 增强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虽然在读者提的建议中只有占6.95%的读者提出这个问题,但鉴于图书馆管理人员在读者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这仍是图书馆管理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3.3 加强宣传

3.3.1 读者教育工作中应加强宣传,帮助师生更多了解图书馆的服务内容、馆藏资源信息和规章制度。图书馆加强宣传的必要性,反映在读者对图书馆缺乏了解上,在对图书馆了解程度和利用程度的调查中,结果显示,对图书馆完全了解且能较有效使用图书馆的读者在各个读者群都不算多;了解不多,不清楚如何能更有效率地找到自己所需图书的读者在几个读者群中比例都是最高的,学生群体均在50%以上,低年级学生占到60%以上,教师群体也达到46.19%的比例。在读者对图书馆规章制度了解程度的调查中,了解和基本了解图书馆管理规章制度的读者只占30%~37%,而选择了解一点和不了解的各读者群体均占60%以上。以上两个调查可以看出,本校读者对图书馆的了解和利用仍处于较低水平,对图书馆规章制度的了解也非常有限,因此,加大宣传力度,对于帮助读者更多了解图书馆、了解图书馆规章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3.3.2 图书馆应多方面、多渠道、多途径进行广泛宣传。在建议中,很多读者认为图书馆应该加强宣传,如有读者提出,在图书馆醒目位置多做一些宣传,宣传内容应设计得新颖一些,别出心裁,不要出现如严禁、不准、禁止等生硬的语气。这对图书馆宣传也是一个有益的提醒,有的读者在强调加强宣传让读者了解规章制度的时候,提出从情感层面促进读者公德意识。还有读者提出借助校园广播进行宣传等,这些建议体现了读者对多渠道、多途径进行广泛宣传的理解和支持。

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既是问卷调查所反映的问题所在,也是读者对图书馆搞好读者服务和读者教育工作的殷切希望,值得图书馆重视,并进一步加强、完善图书馆服务工作。

[1] 马骥华.张家口教育学院图书馆读者调查分析[J].贵图学刊,2008(4):47-48,44.

猜你喜欢
读者群公德规章制度
从《新晚社区报》看读者群顶层设计思路
新闻传播(2018年7期)2018-12-06 08:57:54
雷云:基于四种类型公德行为的教育策略
“墙化”更需“强化”
党员生活(2018年8期)2018-06-07 09:45:56
太没公德
第三部分 规章制度
英国小学的规章制度
小学时代(2016年30期)2016-02-24 06:42:09
大学生公德意识培养浅探
学习月刊(2015年2期)2015-07-09 03:50:30
读者群
“隐私”是个公德概念
英语学习(2015年3期)2015-01-30 18:31:43
编辑如何挖掘特殊读者群?
出版广角(2014年7期)2014-05-29 23:5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