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娟(宁夏大学 图书馆,银川 750021)
1.1.1 服务理念的缺失
过去,图书馆以管理为出发点,只重收藏,不重服务,认为服务是对读者的恩赐。1945年《世界人权宣言》发布以后,图书馆人才逐渐认识到图书馆服务与读者文化权利之间的关系,图书馆服务是读者应享有的权利。图书馆是公益性、服务性的机构,提供免费的服务和平等的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精神的核心,[1]其免费服务、平等服务是针对所有社会成员的“无区别服务”。[2]就我国公共图书馆而言,图书馆免费向读者开放已进入起步阶段,但众多的馆舍仍存在“有条件服务”“区别服务”“有偿服务”,这些限定,不符合“国际图书馆的共识”,“与国际惯例不吻合”,与“公共图书馆精神相违背”,[1]剥夺了部分读者平等获取信息资源的权利,使图书馆信息传递失去了均衡性。
1.1.2 服务精神的缺失
由于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属于事业编制,工资收入只与学历、职称、工作年限有关,而与服务水平、服务效果关联不大,干好干坏缺乏科学监督,使员工缺乏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的动力。图书馆的管理制度、服务方式不能与时俱进,使得图书馆在知识信息服务方面的能力大打折扣。一般而言,图书馆的服务总是独守闺门,服务仅局限于到馆的读者,对于弱势群体的服务却忽视了主动性,这些均导致信息传递的不均衡。
1.1.3 服务意识缺失,对外宣传不到位
信息社会的人们都渴望运用知识来改变自己的生活,但文献价格大涨的今天,购买大量的书籍仍然是许多人的奢望,而以“开放、平等、免费”为口号的公共图书馆无疑是他们的最佳去处。但现实让我们看到,因为不了解图书馆,民众当中没到过图书馆阅读的人有很多,特别是占全国人口比例80%的农民读者更是寥寥无几。图书馆因缺乏宣传意识,致使很多人搞不清图书馆究竟是作什么的、为哪些人开放、座落在何方?因此,向民众深入宣传图书馆意义重大,也迫在眉睫。
由于公共图书馆按照行政区域分级设置,在政府单一供给体制下,图书馆的建设只能取决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由此决定的政府财力,这种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导致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政府对图书馆投入规模的差异。从城乡差距看,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公共图书馆规模大,技术设备和服务水平相对先进;而在很多县、乡镇公共图书馆,大都面积狭小、设备陈旧,馆藏和服务功能受到影响,无法为读者提供基本的业务服务。2009年,文化部组织开展了第四次全国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工作,参评地区除青海、海南、西藏三个省、自治区外,都拥有一级图书馆。其中一级图书馆数量最多的是江苏省,数量达到63个,江苏省上等级馆数量占省图书馆总数的90%以上。[3]公共图书馆图书的总藏量也有很大的悬殊,2008年处于前5位的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山东都在经济发达地区。人均购书经费的投入也很不均衡。据统计,2008年我国内地人均购书费是0.794元,不足8毛钱,而前5位的上海为7.60元、天津为2.80元、北京2.13元、浙江为1.53元、广东为1.3元。
长期以来,政府作为图书馆主要责任主体,在图书馆对人类社会进步中所起的积极作用认识不够,对图书馆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不大,制约了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主要有以下两点:(1)《公共图书馆法》未出台,图书馆事业发展缺乏法律和政策保障,各级政府对图书馆事业的投入随意性比较强,图书馆事业发展缺乏连续性和长效性。(2)投入不足。2008年,全国文化事业费中,用于公共图书馆的费用仅占19.3%。以县级图书馆为例,购书费总量虽然逐年增加,但是占经费总支出的比重却逐年下降。2005年,县级公共图书馆购书费占经费总支出的比重为10.9%,到2008年,县级公共图书馆购书费占经费总支出的比重则下降到l0.3%。就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来看,差距也在拉大。2008年,国家财政教育事业费是8937.9亿,科技事业费是2108.3亿,文化事业费是248.04亿,是教育事业费的2.8%,是科技事业费的11.8%,占国家财政比重的0.4%。[3]
近年来,为了使每一个公民都能共享到社会信息资源,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机构,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2006年文化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拉开了序幕,公共图书馆“免费、平等、无区别”的服务理念逐步深入。
2008年春节前后,国家图书馆颁布了一系列减免措施,许多服务改为无偿或低收费,使得国家图书馆春节那几日门庭若市,这说明图书馆公益性的回归是吸引读者回潮的主要原因。公共图书馆是国家和政府为普通公众提供的实现信息共享的公益场所,这种公益性优势促使了人们积极主动到图书馆获取信息的热情。因此,现今图书馆公益性多数还停留在理论上,尽快使其体现并深入在图书馆的日常服务当中,是图书馆工作的当务之急。
“钱”作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血液”,永远是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为了满足公众的知识需求,当务之急是应加快颁布实施图书馆法,通过法律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对公共图书馆的投入比例。应积极鼓励私人进入图书馆领域,发挥企业的供给作用。可采用联合供给,包括政府与私人企业联合投资创建图书馆,以及采用私人投资创办但政府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与政策扶持等多种形式的办馆模式。
拿什么来吸引读者,怎样让更多的人到图书馆来,近年来,图书馆人在人性化服务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在发达城市公共图书馆打造出了休闲服务空间,如“文化休闲”“科技休闲”“知识休闲”等。广东越秀区图书馆在这方面是一典范。在这里读者可约上三五个朋友来开座谈会,白领可以到这里办公。书吧提供咖啡、茶等低价服务。这种“平民书吧”吸引了大批读者,真正与民众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
长久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信息传递不均衡性的现状,也反映出政府部门对图书馆事业重视程度的不够。政府部门应想方设法在消除民众对图书馆陌生感上下工夫,通过大众传媒,如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介宣传图书馆,引导民众到图书馆;组织形式多样的以图书馆为主题的小品、歌曲等文艺节目,深入到农村、社区,广泛宣传图书馆,激发人们对图书馆的热情,促进人们对图书馆的认知;组织民众到图书馆参观,让他们通过听、看了解图书馆的功能,消除对图书馆的陌生感和神秘感;发放图书馆方面的手册,介绍公共图书馆的位置分布、职能、服务内容,使民众认知图书馆,融入图书馆,参与到全民阅读的活动中来,让图书馆信息资源得到更全面、均衡的传播。
[1]张勇,等.继承与弘扬公共图书馆精神,推进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J].图书馆,2005(1):5-6,2.
[2]王虹.当前缺失的是对“图书馆精神”的发现[J].图书馆杂志,2008(5):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督导和公共图书馆评估工作总结会暨古籍保护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EB/OL].[2010-02-02].http∶//www.mcprc.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