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精神的理性拓展──图书馆社会责任研究

2010-03-22 11:11
图书情报研究 2010年3期
关键词:图书馆学责任图书馆

范 并 思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系 上海 200062)

·理论探讨·

图书馆精神的理性拓展──图书馆社会责任研究

范 并 思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系 上海 200062)

图书馆社会责任研究是新世纪图书馆学研究的发展与继续。应该将图书馆社会责任当成一个专有名词,按照CSR和国外图书馆界的通常理解,将图书馆社会责任当成图书馆承担的本职工作以外的责任。图书馆社会责任的研究范围包括图书馆社会责任与图书馆原有业务的整合、图书馆社会责任的底线等。

图书馆社会责任 图书馆精神 图书馆学研究

近年来,我国图书馆学理论领域开始研究一批新的课题,其中包括图书馆社会责任。这些课题曾出现在西方图书馆学中,在世界图书馆学史上留下过非常清晰的理论痕迹,并影响到当今的图书馆学。那么,这些课题为什么会出现在我国图书馆学理论中?它们与前些年炽热的图书馆精神或公共图书馆理论的研究有什么关系?本文试图回答上述问题。

1 新世纪的图书馆学理论探索回顾

中国图书馆界对于图书馆社会责任的研究,并非始于今日。2009年甚至出现了这一主题的综述文章。但是前些年它却一直处于不冷不热的地步。一方面,这是由于前些年图书馆学理论热点主要集中在图书馆精神或现代图书馆理念的研究、普及与宣传上,为数不多的图书馆社会责任研究论文淹没在那些热点中。另一方面,也是更加重要的,是我们的图书馆学尚未发展到可以来关注图书馆社会责任一类话题的地步。但是,进入2010年,图书馆社会责任的研究终于成为热点,在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的论文征文中,这一主题的应征者人数最多。《图书馆建设》杂志也不失时机地推出了图书馆社会责任的专题栏目。

下面我们简要回顾一下新世纪图书馆理论的发展过程,以便让我们了解中国图书馆人研究图书馆社会责任的大背景。

新世纪以来的图书馆学精彩纷呈,对于现代图书馆理念的探索大致可以分以下几个方面:

1.1 1999-2004:探索曾经如此艰难

世纪之交,中国图书馆学理论走入一个令人困惑的时期。试图改变图书馆的公益性质,面向信息服务市场的改革走入了绝境,而数字图书馆研究的高潮也逐步冷落。但就在此时,中国图书馆学却迎来了转机。1999-2004年期间,一批理论家开始艰难地探索着现代图书馆理念或图书馆精神。这一时期,图书馆人文精神的研究起步了,如吴晞[1]、韩继章[2]的研究;公共图书馆的研究起步了,如范并思[3-4]的研究,图书馆权利研究起步了,如李国新[5]的研究(当时称为“图书馆自由”);图书馆精神研究重新起步了,如程焕文[6]的研究;图书馆职业精神研究起步了,如于良芝[7]的研究。

尽管探索现代图书馆理念的大幕徐徐拉开,但理论进军出人意料的艰难,这些理论研究无一例外地面对“理论脱离实际”、“国外的理论不符合国情”等多种责难,几乎无人喝彩。

1.2 2004-2006:百年一遇的理论进军

2004年,上述局面终于出现改观。2004年中国图书馆学会为纪念中国近现代图书馆百年,选择了“百年的图书馆精神”为年会主题。年会结束后,一篇会议综述以“重续图书馆精神的历史链条”[8]为题,形象说明了图书馆人对这一主题的认识。

2004年《中国图书馆学报》《公共图书馆精神的时代辩护》[9]一文为以《公共图书馆宣言》为代表的公共图书馆精神辩护,推动了免费服务研究、公平服务研究,信息保障制度研究和图书馆制度研究。2005年中国图书馆学会首次新年峰会以“图书馆权利”为首个议题,会后《图书馆建设》推出“走进权利时代”的专题栏目。同时,《图书馆》推出了为期数年的“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对公共图书馆研究和图书馆公平、免费服务研究产生极大推动。《图书馆杂志》的“职业精神与核心能力”专栏则更为冷静地推动着这一讨论。

无论从期刊的专门栏目、论文数量还是研究所涉及的主题看,2004-2006年的图书馆学都可视为百年一遇的理论进军。只有1917年开始的“新图书馆运动”可以与其相比。这一时期的理论家们意气风发,摧枯拉朽般地扫除了旧的理论,完全改变了图书馆学理论的生态。

1.3 2006-2007:实践与政策风生水起

如果图书馆学理论进军没有实践的支持,也许理论很快会冷落下去,并且逐渐被人遗忘。这样的理论也不配称之为百年一遇的理论进军。幸运的是,一大批图书馆管理者和普通图书馆人理解、接受、掌握了现代图书馆理念,并创造性地在自己的图书馆服务中予以发挥。2006年,杭州市公共图书馆发表宣言,实行全城免费服务。同年深圳图书馆新馆建成,开馆之时大张旗鼓宣扬公平免费的服务,对图书馆和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高校图书馆的管理者们也不甘落后,数十位馆长发表了资源共享“武汉宣言”[10],旗帜鲜明地声援现代图书馆理念。在佛山,在苏州,在嘉定,在嘉兴,基层图书馆的馆长们甚至走到了理论的前面,在图书馆延伸服务方面进行了出色的创新。

在政策层面,2006年秋出现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第一次以国家政策的名义对图书馆人的理论探索给予全方位的支持,该《纲要》提出了“两个基本”、“普遍均等服务”、“弱势群体人文关怀”等重要理念,使其成为中国图书馆学理论重建的一篇极为重要的文献。

1.4 2007-2008:疑似闭幕的理论探索

理论不可能永远处于高潮。2007-2008年间,大规模的理论探索似乎结束了。这一时期一些较为精彩的研究包括:图书馆的总分馆制度的研究;图书馆标准与法律的研究;中国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服务宣言》研究等。观察这些研究可以发现,它们都具有总结性研究的特点,都是在前一阶段理论探索或实践创新的基础上产生的一批成果。

1.5 2009-2010:其实,探索不可能穷尽

在上一个理论创新基本完成后,图书馆精神的研究将朝着什么方向发展,考验着中国图书馆学人的理论智慧。令人欣慰的是,中国图书馆人的理论探索没有停止。规模较大的是关于阅读的研究,包括对于社会阅读和数字阅读的研究,它使图书馆学从对图书馆实体的研究进入公众生活的更为一般的社会文化问题的研究。规模不大的也有社会包括的研究,这一研究的意义在于更加深入地探索图书馆服务的人性化细节。

有规模的图书馆社会责任的研究也形成于这一时期。这是图书馆社会责任研究的理论背景。

2 图书馆社会责任研究之我见

要了解图书馆社会责任研究,首先必须对这一研究的理论含义有基本的了解。目前不少图书馆人研究图书馆社会责任时,往往简单地从字面来理解它。也就是说,他们将图书馆为我们社会所承担的所有责任,包括图书馆对社会承担的保存文化遗产、为社会公众提供书刊资料或文献信息、对社会公众进行终身教育等,都当成了图书馆社会责任。这种理解,不利于我们研究图书馆社会责任,以及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创新。

在管理学中:企业社会责任(简称CSR)或社会责任是一个专有名词。通俗地说,企业的责任就是盈利,是为股东创造财富。为股东创造价值其实就是对社会的一种责任,因为这意味着企业生产了社会所需要的产品与服务,同时股东的财富是社会财富的一部分,对股东负责就意味着对社会负责。但在管理学中,企业社会责任却不包括为股东创造财富。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个专有名词,专指那些与盈利无关,甚至阻碍企业盈利的活动,如参与政治捐款、守法、保护劳动者利益、环境保护、社区建设、慈善事业等等。只有承担这些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却对社会有益的活动,才配称得上企业社会责任。

在图书馆学中,社会责任或者图书馆社会责任也是一个专有名词。如IFLA的社会责任讨论组(Social Responsibilities Discussion Group,SRDG)、ALA的社会责任圆桌会议(Social Responsibilities Round Table,SRRT),这些组织并不研究或讨论社会赋予图书馆的基本责任,如文献收藏、文献借阅服务等。IFLA和ALA等组织的社会责任机构有特定的工作范围,它们从事的是与正统图书馆服务不同的活动,如反种族歧视、女性歧视、同性恋歧视,保护环境,维护信息自由等。Al Kagan曾写过一篇《IFLA与社会责任:图书馆核心价值》(IFLA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A Core Value of Librarianship)的文章,其中统计了ALA社会责任圆桌会议所处理的一些主题:

国际责任 25

智识自由 18

ALA治理/民主 10

同性恋 6

环境 4

种族歧视 5

LC问题 3

劳资关系 3

贫困 3

选择性出版 1

妇女问题 1

图书馆教育 1

近年ALA社会责任圆桌会议的决议包括:

将民主当作核心价值的文化

结束对美国公民赴古巴的限制

结束美国对伊拉克的占领

对工作场所言论的保护

废除整个美国爱国者法案

酷刑与我们图书馆员价值观的冲突

以上议题看似与我们图书馆人所面对的问题有很大差异,但从中却不难发现图书馆社会责任的基本意义。虽然各国图书馆人所关注的社会责任有差异,但非常明确的一点是,这一研究领域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具有相同的价值取向,即:只有图书馆本职工作或社会赋予图书馆的基本责任以外的责任,才能够被称为图书馆社会责任。

因此,尽管我非常同意我国一些学者对图书馆社会责任的研究,同意他们主张结合我国国情研究图书馆社会责任,但我不主张将图书馆社会责任概念无限扩大,不主张将社会赋予图书馆这一机构/制度的基本责任当成图书馆社会责任。同时,我也不主张对图书馆社会责任进行学究式的概念研究,或将它当作一个口号随意套用。

在我看来,图书馆社会责任是图书馆人本职工作以外的责任。研究图书馆社会责任的目的则是:一方面,对于实践工作者,这一研究能够使图书馆服务更加丰富多样,通过走出传统的馆内文献服务,使图书馆人有更多的社会担当;另一方面,对于理论工作者,这一研究使图书馆学人具备更加宽阔的理论视野,通过深入研究图书馆与社会,推动图书馆学理论向更深的层次发展。

3 图书馆社会责任研究的时代意义与研究内容

图书馆学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在我们确立了开放、平等、以人为本的现代图书馆服务理念后,图书馆学家应该继续研究图书馆服务的新课题,特别是传统图书馆学尚未涉及的课题。

在中国图书馆人持续进行了多年图书馆精神的研究之后,图书馆社会责任研究成为值得我们关注的新领域之一。

现代图书馆正在日益发展成为一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空间。现代图书馆服务的特点之一是突破文献与信息服务的限制,在社会、文化的层面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公众。图书馆的这些不再与知识与信息相关的服务,曾给一些图书馆管理者带来困惑,他们既无法用图书馆理论来解释这些服务,也无法用图书馆学理论指导这些新的服务品种与图书馆原有业务整合为一个整体。而图书馆社会责任的研究则有可能解答管理者的困惑并促进新的服务与原有业务的有机整合。

因此,现代图书馆学需要与图书馆发展的这种态势相适应,突破文献与信息的研究领域,与社会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图书馆人需要更加深入、全面地研究现代图书馆学,吸收国外图书馆学精华,用包括图书馆社会责任理论在内的新理论,继续完善我们的图书馆学。

图书馆社会责任研究是一个很大的领域,至少包括以下一些子课题:

3.1 中外图书馆社会责任比较

国外图书馆社会责任研究历史较长,有许多先进的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对中外图书馆社会责任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学习这些先进的东西。

3.2 图书馆核心价值、使命与图书馆社会责任的关系

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中是否应该包含图书馆的社会责任,图书馆的使命与社会责任有什么关系,需要从理论上进行严密的论证。

3.3 公费支持的服务机构承担社会责任的合理性

图书馆不同于企业之处,在于只要企业这些资源的拥有者愿意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所造成的资源“浪费”或盈利减少并不影响其合法性。但图书馆的资源是公共物品,所有权属于全体纳税人。在没有征得纳税人同意或授权的前提下行使图书馆社会责任,其合理性何在?

3.4 图书馆社会责任与核心业务如何整合

目前很多图书馆围绕图书馆社会责任开展服务,举办了很多活动。但这些活动却难于与原有业务活动有机结合,造成传统知识、信息服务与图书馆社会责任活动的分离。如何将这两类活动整合到一起,已成为理论与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3.5 社会责任的底线

理论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以是无限的,例如企业可以将所有盈利全部变成捐赠。但图书馆的资源是用于图书馆知识与信息服务的,图书馆管理者可以将其中的多少用于承担社会责任,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1] 吴 晞.图书馆与人文关怀[J].图书馆,1999(1):46-47.

[2] 韩继章.中国图书馆发展的人文化趋势[J].图书馆,2000(1):24-29.

[3] 范并思.论公共图书馆问题研究[J].图书馆,2000(6):1-4.

[4] 范并思.维护公共图书馆的基础体制与核心能力[J].图书馆杂志,2002(11):26-29.

[5] 李国新.对“图书馆自由”的理论思考[J].图书馆,2002(1):16-21.

[6] 程焕文.文华精神——在纪念文华图专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演讲[J]. 图书馆建设,2001(6):101-103.

[7] 于良芝.图书馆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8] 梁灿兴.重续图书馆精神的历史链条[J].图书馆,2004(6):56-57.

[9] 范并思.公共图书馆精神的时代辩护[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2):5-11.

[10] 中国大学图书馆馆长论坛.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武汉宣言[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6):2-4.

ExpansionofLibrarySpirit:AStudyoftheSocialResponsibilityoftheLibrary

Fan Bingsi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Study of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library is the advance made in the library science in the new century.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library, which should be regarded as a proper noun, is the responsibility taken by the library beyond its own duty according to CSR and the librarians abroad. Integration of its social responsibility with its former functions, the bottom line of its social responsibility, etc., are all included in the study of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library.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library; library spirit; library science

G250

范并思,1953年生,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系主任,教授,发表论著若干。

猜你喜欢
图书馆学责任图书馆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图书馆
期望嘱托责任
去图书馆
寂寞与喧嚣:当代图书馆学研究现状剖析
中国图书馆学之当下:反思与瞻望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3年年会暨第31次科学讨论会在贵港举行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30次科学讨论会在南宁举行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