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图书分馆建设之我见——以海盐县西塘桥镇图书馆为例

2010-03-22 09:06张锦富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0年1期
关键词:分馆图书室阵地

张锦富

(海盐县西塘桥镇文化站,浙江 海盐 314317)

〔作者信息〕张锦富,男,馆员。

近年来,农村文化建设摆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日常议事日程上,尤其是党中央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从农村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的任务,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农村文化建设等方面对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这是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又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纲领性文件。使县、镇二级文化阵地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针对以前农村文化建设较为薄弱,特别是农村图书分馆建设进展缓慢的情况下,给繁荣农村文化,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带来了勃勃生机。

我们经过现场走访,召开座谈会,深入到村、户,对农村图书分馆建设和利用阵地开展活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剖析,探索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强化农村图书分馆建设。

1 西塘桥镇文化阵地建设的现状

西塘桥镇地处杭嘉湖平原、杭州湾大桥北桥堍,北接平湖市曹桥街道和嘉兴市南湖区,是海盐县的北大门,区域面积 70.91平方公里,11个行政村,人口 38323人。现有工业企业 536家,(其中年产值 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 52家,1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 30家),2006年工业总产值 26.1亿元。在企业就业的本地农民工人数 9447人,外地农民工人数 6469人。

西塘桥镇文体中心占地面积 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 500平方米,图书近 8000册,图书分馆面积 500平方米。镇图书流动点有盐东村、新兴村、永宁村 3个,村级图书室 11个,藏书均在 300-500册。

2 西塘桥镇农村图书分馆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镇农村图书分馆建设的发展有了良好的势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反映出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从该镇的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镇、村部分领导文化意识不强

在农村有这样一句口头禅:“文化工作讲归讲,做归做,只要能应付得过”。有的村干部做是做了应付着做,认为建图书室是劳民伤财。这表明了镇、村部分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和文化阵地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够,思想上不重视,主观上不支持。其主要原因是在对镇、村班子年终考核中所占比例小,更何况开展文化活动、建图书室既费钱,又费力。图书室建设往往是上级领导强调一下,有关部门动一下,到了基层应付一下,造成图书室建设得不到真正的落实,文化阵地建设缺少一个长远统一、科学合理的规划。文化站干部、村级文化管理员得不到重视,后备力量培养不够,农村文化工作是“二头热”(一“热”是中央、省、市重视出台一系列的发展农村文化政策;二“热”是农民群众的文化迫切需要)、“中间空”,造成农村图书分馆建设得不到有计划、有步骤的全面提高。

2.2 镇、村图书室建设资金不足

领导干部的意识不强也是导致对农村图书分馆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的原因之一,财政拨付的经费仅够维持日常的办公开支,村里干部随大流,县里、镇里拨多少经费,村里做多少工作。镇村图书室的经费难以得到保障。

2.3 图书室建设不够“三贴近”

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阵地偏少,而且多数阵地建设在集镇上,调查中发现有 79.2%的农民缺少活动场所,而且基层文化活动场所的服务时间与农民的空闲时间相冲突,据调查有 85%的农民一天中最空闲的时间段在晚上,而绝大多数的活动场所在工作时间开放,休息时间不开放,造成了活动场所开放时无人来,而农民想活动时没有活动场所。

2.4 图书室活动难搞

由于缺少村庄的整体规划,农村图书分馆的基础设施很难顾及,户与户之间的文化素质、经济收入、个人爱好的差别大,很难形成城市社区的管理模式;再则由于人口分散,密度低,给农村图书分馆建设带来新的难题,致使有限的设施得不到很好的利用,以致出现了图书室难建、文化活动难搞、文化阵地难管等弊端。

3 加强农村图书分馆建设的对策

农村图书分馆是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基础设施,是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促进城乡一体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之一。调查表明,西塘桥镇的非文盲率为99.62%,有近 80%的农民具有初中以上学历,农民的文化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2008年西塘桥镇农民人均纯收入 11065元。农村家庭的经济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农民开始在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上有新追求和行动。农村图书分馆建设既要重建设,又要重管理,管理其实也是建设的一部分,只有加强管理,充分发挥好图书室的作用,使图书室充满活力,才能满足群众需求,才能繁荣群众文化。

3.1 多视角审视制订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这就要求我们一要突出重点,兼顾全面,把农村图书分馆建设作为镇(街道、社区)文化建设的龙头,以村级文化阵地建设、村文化示范户为凤尾,制订镇、村微观文化发展的规划;二是要因村制宜,因势利导,结合新农村建设、农村村庄布点规划为契机,做好集农村文化娱乐、休闲、全民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阵地的区域规划。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才能起到节省资金投入,整合文化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文化阵地,从而达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活跃农村群众文化的目的。

3.2 多渠道筹措农村图书分馆建设资金

农村图书分馆建设是一项公益性社会事业,必须以政府为投资主体,乡镇补充,民间资本(主要是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捐助,农村自筹的方式筹集资金。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有很多的民营企业家、私营企业主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应该说,他们对农村有“感情”,应该“反哺”农村,有义务把农村的文化建设搞上去,要鼓励他们出资、出场地或组建图书室,打上企业名称、品牌,给他们营造一个为农村图书分馆建设作贡献的投资环境。

3.3 多类型建设各具特色的农村图书分馆

农村地域广、人口多,农民的生产、生活习俗都各不相同,势必要求我们按照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建设不同类型的文化板块来满足农民对文化的需求。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在农村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很少(大多数是年老者),其中大多数农民进企业工作、进城市另谋职业,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两栖型”农民,即:农闲时间从事工业生产为主。农忙时节以农业生产为主。因此,农村的多类型文化建设的主旨是农村图书室利用共享工程资源,搭好农民文化需求这个“窝”,让农民在这个“窝”里找到自己相应的位置,来带动农民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

3.4 多层次培育农村图书管理队伍

农村图书分馆建设需要有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经验丰富的管理人才,管理人才队伍培养任重而道远。要积极挖掘和巩固农村图书管理队伍,为农村图书管理队伍培养创造环境,对热心开展读书活动和热衷于文化建设的农民提供培训的机会或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展示交流的机会,使农村图书管理队伍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 文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http://www.ehinane.com.

〔2〕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2008’理论热点面对面.北京:学习出版社,2008.6

〔3〕 赵学清等编纂.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1

猜你喜欢
分馆图书室阵地
“无尾怪”和“独角怪”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关于图书馆分馆建设的思考
提高基层单位图书室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
商务印书馆双甲子
图书角和图书室的设计欣赏
台北市立图书馆北投分馆
图书室里故事多:桦南县福庆社区家庭图书室创办者刘德生关爱青少年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