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筱玲
(湖南大学 图书馆,长沙 410082)
在全球化的今天,经济动荡已经超越了单一的民族国家而对世界整体产生深刻的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锁反应使经济危机不再是局部的现象,它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2008年开始的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使美国雷曼等大公司相继倒闭,冰岛整个国家面临破产,这场经济危机对高等教育也造成了巨大冲击。以美国为例,在55个州中,有31个州2009年预算不足,州和市政当局被迫削减劳动力和支出,其中包括对高等教育机构的投资,导致一些公立大学经费不足,从而影响了大学的教学与科研活动。[1]作为高校的三大支柱之一,图书馆受到的影响也非常普遍和严重,导致图书馆预算被削减,出现裁员、部分分馆被关闭等现象。日前,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ARL)就当前经济危机及其对出版和图书馆业预计的影响发表的一份声明指出,大型图书馆在近期内还无法摆脱当前全球经济危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随着捐赠基金的严重流失,政府对公共机构的支出也会日益减少,这就意味着多数ARL成员图书馆面临着预算的大幅减少。经济危机给图书馆带来的影响已经引起了国际图联的高度重视,在图联第75届年会上,一批专家就经济危机对图书馆的挑战进行了专题讨论。经济危机使我国各行各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经济正处于本世纪以来最困难时期。我国教育部2009年4月10日召开了“发挥高校科技支撑作用,服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视频会,周济部长在会上明确指出,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关键时刻,面对国家和人民的期望,高校有责任、有条件也有能力为应对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发挥最大的作用。
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展了相关讨论。近年来,在高等教育全面推进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形势下,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也表现出历史的必然和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2002年2月21日,国家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以下简称《规程》),在第四章的读者服务中提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这种规定为高校图书馆指明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2005年7月,在武汉大学召开的“数字时代图书馆合作与服务创新”国际研讨会上,北京大学等50多所大学图书馆馆长讨论通过了《武汉宣言》,专门提到了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问题。2008年10月28日,中国图书馆学会的第一个行业宣言《图书馆服务宣言》也宣称“现代图书馆秉承对全社会开放的理念”……可以说,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既有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引导,也在专业人才、信息资源、技术设备、信息加工等方面有着超越一般社会文化与信息机构的优势。因此,近几年来,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了一些以社会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如一些高校图书馆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开展了一些服务基层、服务社区的活动。在参与社会服务方面,广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重庆大学图书馆等成为服务地方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的排头兵。但总体上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进展仍然是缓慢的,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只能是部分的、有限制的,而不是全面的、无条件的。以社会服务对象为例,在美国、英国和德国等国家,高校图书馆基本上是全方位地向市民开放,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进出图书馆,并且不需要证件。但在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离社会化还有很大差距,很少为本单位以外的读者提供公开资源。即使一部分图书馆允许校外读者来检索资料,其服务也基本上是有偿服务。如清华、北大等高校馆需要有介绍信才能办理临时阅读证,时间为一天;上海复旦大学的临时阅览证有效期是一周。而多数高校图书馆由于治安等诸多问题,基本上是有限制地为校外读者提供服务。经济危机下,人们的职业规划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许多人开始把到图书馆学习、上网、接受培训与咨询等作为应对危机的一种途径。2009年6月8日,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发布的《2009零点城市生活调查报告》指出:经济危机之中,普通公众不经意的生活方式改变之中也蕴含着很多积极正面的信息,其中之一就是年轻人交际应酬休闲娱乐时间减少,而学习充电时间增加。显然,这为高校图书馆在社会发展中尤其是在危机时刻能发挥重要作用提供了途径,也对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对象和内容提出了更高要求。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5月出版的《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报告——2007》对高校图书馆馆舍建设、文献资源建设、数字化网络化状况作了如此描述:文献资源建设经费的“基本情况是,国内一流高校图书馆〔每年〕的文献购置经费通常保持在2000万元左右,一般重点大学的文献购置经费通常保持在1000万元,普通本科院校的文献采购经费在500万元以上”。据调查,我国目前有高校图书馆2286所,藏书6.4亿册,平均每2万学生就拥有一所图书馆,生均藏书80册。而目前我国平均每50万人才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人均拥有馆藏图书只有0.39册。[2]高校图书馆拥有网络版电子期刊的65%,公共图书馆仅为28.6%;高校图书馆拥有联机数据库为30%,而公共图书馆馆仅为2.9%。而令人遗憾的是,目前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约为40%,有的甚至只有20%,尤其值得提到的是,高校这些资源在节假日都基本处于闲置状态。2007年,《国际先驱导报》与新浪网就“高校图书馆是否应该向公众全面开放”进行联合调查发现,有76%的被调查者认为“高校图书馆没有独占资源的权力,公众应该从高校图书馆中广泛获取利益”。[3]2009年8月5日《中国改革报》的《书店“泡泡族”:读者还是顾客》一文也指出:调查显示,公众期待书店提供什么服务时?69.8%的人希望“自由免费看书”,27.6%的人希望书店能提供权威的书目推荐,17.5%的人希望书店定期举办读书讲座和讨论活动。显然,这些服务都是高校图书馆的基础信息服务项目。图书馆功能是不断变革的,不同的历史阶段,图书馆表现出不同的功能特征的不同侧重点。经济危机下,开放性和社会化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些年,高校图书馆在一定范围内开展了包括馆藏资源服务、网络信息服务、信息开发服务和教育培训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服务。经济危机下,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应该以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宗旨,根据各自的情况和能力作出适当的调整和更多的努力。
竞争情报是21世纪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经济危机背景下,企业在面临更大发展空间的同时,也会承受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竞争情报作为一种系统性、连续性的信息资源,能有效提高企业驾驭市场竞争和应对竞争环境变化的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和竞争优势。但是企业往往受制于人员、场地、设备、经费等条件,要独家独户、单枪匹马把这项工作做起来非常不容易。而高校图书馆丰富的馆藏、便捷的信息服务通道和高素质的专业信息服务人才能够为企业提供竞争服务。可以说,经济危机背景下企业竞争情报与高校图书馆咨询服务供需各有所求,可互结良缘。作为企业,通过高校图书馆高效优质的信息服务,迅速占据市场主动权;作为高校图书馆,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在网络咨询服务方面的优势,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在美国等许多国家,高校图书馆非常注重与社会机构的合作,并且通过少年儿童服务项目、国际信息服务项目和综合性服务项目等合作项目来实现对社会的服务。经济危机下,人们“抱团过冬”的观念明显增强,与社会信息机构甚至国际机构的合作也就成为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而我国地区性图书馆协作网的建立及其影响又为高校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部分高校图书馆得以借助这个平台将自身服务延伸到社会范围,进入到公共文献信息服务领域。如2008年11月7日,湖南大学图书馆和湖南图书馆就两馆联盟建设的各项细节达成共识,双方合作的第一项标志性成果——“湖南大学图书馆、湖南图书馆共建历史文献阅览室”正式对读者开放,只要持有一方借阅证即可入馆借阅,这意味着高校图书馆资源真正实现了无障碍的流通,也是高校资源共享社会化实质性的进步。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核心价值的表现形式不再是传统的馆藏,而是由以数字资源为主体的信息流动性来表现。在结构上,数字信息是一种立体、多维的网状结构,可远程传递与调用,为开放服务提供了便利。1998年3月,联合国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在巴黎召开的“高等教育图书馆暨资源中心专家会议”就明确指出:图书馆工作者面临的新使命是引导学生、教师和整个社区利用数字化世界。[4]因此,高校图书馆应依托网络,加强面向最广大社会公众的信息服务,如通过开展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文献信息中介代理服务、网络资源导航服务、数字化参考咨询等服务,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1] highteducationinvestmentact[EB/OL].[2009-03-02].http://president.asu.edu/files/higher%20Education%20 Investment%20Act%20NYT%20Ad%201216 08.pdf.
[2]彭飞.略谈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J].新世纪图书馆,2009(5):3-4.
[3]七成以上网友认为高校图书馆应该对外开放[EB/OL].[2007-07-23].http://news.sohu.com/2007 0723/n251197234.shtml.
[4]鄂鹤年.以促进学习为宗旨:当代高校图书馆规划设计的新视角[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6):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