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红 王淼森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概述
文/刘红 王淼森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既是两岸经贸交流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两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的重大成果,显示两岸和平发展正在向深层次延伸和两岸互信进一步加强,标志着两岸经济合作和交流从此进入常态化、机制化发展的新阶段。协议早期清单的落实和后续问题的解决,为增加两岸共同利益、累积两岸政治互信、推进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协商两岸文化教育协议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典范。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作为两岸关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对维护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随着2008年台湾局势发生重大变化,重新上台执政的国民党反对“台独”主张、承认“九二共识”,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因此有了政治基础。马英九早在竞选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的过程中,就提出了签署两岸经济合作协议的设想,就职后多次提出希望与大陆签署两岸“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operation Agreement,CECA)。按马英九的想法,CECA是介于FTA(自由贸易协定)与CEPA(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协议)间的第三条路,既可避免“国与国”争议,也不会有“台湾主权”被矮化之联想。
“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的提出得到了祖国大陆的积极响应,胡锦涛在“六点意见”中指出,我们期待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推动经济合作制度化;两岸可以为此签订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以最大限度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祖国大陆主张通过签订“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一是经济合作实现直接、双向、全面,人流、物流、资金流等可以自由流通;二是两岸经济合作基本实现“制度化”安排,使原先自发、松散、不稳定的经贸交流,逐步发展成机制化的经济合作关系,两岸经济一体化进程将从自发转向自觉;三是投资实现双向化,两岸产业布局将出现结构性调整,两岸经济合作将进一步深化,两岸共同利益将进一步增加;四是两岸经贸合作、优势互补,将使“大中华经济圈”的实力倍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基础更加雄厚。
自2009年起,两岸就“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开始具体准备时,台湾内部对此出现严重对立。泛绿阵营声称:“一是感觉CECA在名称上与大陆同香港签署的CEPA相似,担心被矮化;二是臆测开放大陆产品后会严重冲击台湾中小企业及传统产业,加剧失业;三是担忧台湾经济对大陆的依赖程度加深,成为附庸;四是抱怨执政党没有与在野党充分沟通取得共识,缺乏监督制约。”为此,为了减少阻力,国民党方面将协议名称定调为“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ECFA)。
在台湾内部为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激烈争论时,2009年11月15日,“两岸金融监理合作谅解备忘录(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MOU)”签署,象征两岸金融交流正式迈向正常化,也意味着两岸经济合作机制跨出关键性的一大步。在同年12月举行的第四次“两会”商谈时,江丙坤表示,“推动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架构,确实是刻不容缓的事情。”陈云林指出,“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大陆将努力去做,并且争取把它做好,态度一向是积极的。”
从2010年1月起,海协会和海基会连续举行五次“《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框架)协议(ECFA)》专家工作商谈”,形成由“序言、正文和附件”组成的“一个文本”、“货品贸易早收计划和服务业早收计划”的“两个清单”、“关于货品贸易早收计划的临时原产地规则、关于服务业早收计划的服务提供者定义、争端解决机制”的“三个附件”等《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台湾称《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的基本文件,6月29日在重庆举行的“两会”第五次工作商谈时正式签署,并且同意共组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负责后续磋商。
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符合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客观规律,一是有利于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在经过30余年两岸经济交流、两岸经贸总值近万亿美元和台湾顺差近6200亿美元、台商投资祖国大陆近500亿美元的基础上,如何扩大既有产业合作平台的生产服务功能,优化产业资源配置效率,扩大产业集聚效应,需要根据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合作制度化的总体目标,建立不同经济领域和行业的合作机制。通过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两岸经济界可以通过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进行更高层次的制度设计和战略规划,抓住两岸经济的整体优势,进一步拓展两岸合作的层次和领域。二是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两岸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两岸各自的产业调整、尤其是发展新兴产业势在必行。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可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利用两岸行业的互补性,进行新一轮企业结构调整,拓展新的合作空间,积极推进功能性合作平台、扩大企业间的项目合作等。三是有利于两岸共同应对日益严峻的国际竞争。面对正在逐渐度过国际金融危机、开始复苏而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国际经济形势,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合作制度化可以进一步谋求各自最大化利益的需要,提高各自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抗风险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两岸企业的竞争力。特别是对于经济边缘化危机正在加大的台湾来说,只有通过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合作制度化,才能帮助台湾尽快融入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总之,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合作制度化进程的加速,两岸可以携手进军国际市场,拓展更大的经济发展空间。四是有利于台湾经济的发展。台湾进入早期清单优惠项目539项,占台湾对祖国大陆出口总量的16.1%,台湾有2.3万家中小企业和42万劳工受惠。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对台湾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至少在0.5个百分点以上,马英九则认为有提高台湾GDP1.6%至1.7%的效果,台湾经济增长率将上看8%。
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合作制度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是在累积政治互信的同时,抓紧落实早期清单和解决后续问题。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属于框架性协议,在涉及许多产品与市场开放的问题的具体协商过程中,恰当处理因为资料重新配置带来的产业替代、局部区域、相关产业、部分阶层收益不均,特别是解决由“投资带动贸易”向“要素合作”转化过程中的贸易不平等问题,必须认真对待和妥善解决。二是继续为两岸实现经济关系正常化、合作制度化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台湾执政当局面对“台独”阵营宣扬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是“亲中卖台”、“牺牲台湾主权”、进行“十年抗争”的论调,要以台湾经济发展、台湾同胞福祉为重,摒弃“戒恐心理”,以更加积极、开放、务实的心态来看待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合作制度化。三是反击“台独”阵营的抹黑和挑衅。泛绿军宣扬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使得“台湾劳工没头路、农民害了了、传统产业死了了、矮化台湾‘主权’、为‘一中市场’铺路”等“十大谎言”,发动“反ECFA公投”等行为,要理直气壮地进行斗争。四是解除部分台湾民众对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疑虑。对于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合作制度化,台湾工商企业界一直是支持的主要力量,但是还有部分传统产业存有疑虑,部分台湾南部农民不理解“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对此,祖国大陆多次释出善意,强调“在商谈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时,我们会充分考虑台湾农民兄弟的利益”,祖国大陆商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立场是“可以让利”,表现出祖国大陆在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合作制度化上的极大诚意。当然消除疑虑需要时间,更需要效益显示。
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合作制度化,作为两岸经济共创双赢的新起点,已经成为两岸关注的焦点和努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