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安全与文明离校工作的初探*

2010-03-21 17:40:24张春华
外语与翻译 2010年2期
关键词:离校服务体系就业指导

张春华,胡 华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工作系,湖南长沙 410004)

高校毕业生安全与文明离校工作的初探*

张春华,胡 华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工作系,湖南长沙 410004)

每年大学生毕业期间,有各种“怪剧”在高校校园内上演,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环境。从各高校离校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原因,总结经验,初步探讨大学生安全和文明离校工作管理,为创造温馨和谐的毕业离校环境而共同努力。

教育服务;管理服务;就业服务;安全和文明离校管理

一、高校毕业生离校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毕业离校前后,各高校都为毕业生工作殚精竭虑,精心组织各种活动,出台相应的制度,来确保毕业生离校的稳定、安全和文明。可是,每年临近毕业时全国各地高校都有毕业生以各种“扔”、“烧”、“砸”的不文明方式离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发泄性地处理公私财物

这是大学毕业生在离校期间不文明表现的最主要形式,以“扔”、“烧”、“砸”等方式处理自己毕业时带不走或不想带走的东西,甚至包括曾经使用过的公共财物。这种现象带来的后果除了财产的损坏,还有成千上万的垃圾,恶劣的学习生活环境,甚至还会导致人身伤害。

(二)放纵性地面对自我生活和学校管理

在毕业离校期间,全国各高校周边的餐馆、酒店和娱乐场所生意兴隆。散伙饭的情境里酗酒成风,通宵KTV,挥霍浪费,夜夜通宵。这样既有较重的经济负担,又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甚至造成打架斗殴,带来惨痛的教训。

(三)放弃性面对情感问题和生活、就业的压力

安逸的学校生活就要结束,部分同学因为工作没有落实、毕业条件没有达到、或者在找工作期间受到了严重的创伤,就会选择轻生或者离家出走的方式。还有一个较普遍的问题,大部分人的恋情,因为毕业的到来走向泯灭。部分年轻人不能自拔,在这个情绪复杂的环境下,草率地做出决定——自杀、报复和仇恨。

针对以上的现象,我们也简单地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分析原因。

1.从社会角度来分析

大学生不安全、不文明行为产生的社会原因是社会上功利诱惑的存在,以及不正当追求的存在。其实,功利本身无善恶之分,然而,社会人对功利的认识和现实化的过程中存在了功利的善恶性质。因此,功利既可以使人产生高尚的道德,也可以使人走向罪恶的深渊。功利就是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及其实现,道德效应是具有双重性的。因此,要抑制大学生不安全,不文明的行为,首先要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社会上的不合理、不正当需要的功利诱惑,合理地去追求。

2.从学生的价值观角度来分析

人们如果在价值观上发生了错位,就可能发生不文明行为,甚至走向罪恶之深渊。一般情况下,价值错位一般有两种表现形态。

(1)个人与社会(集体)的价值错位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一个根本性的价值问题就是怎样处理个人与他人或社会(集体)的关系,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机结合起来。对此,在道德观上存在个人与社会错位的人大都主张个人利益第一,他们为了个人利益不惜损害他人或社会(集体)的利益。

(2)在价值的奉献与索取上的错位

奉献与索取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基本参数,奉献与索取是统一的,人的价值是以奉献为基础的。如果大学生颠倒了奉献与索取的关系就有了成为不道德的人的可能性,如果还转化为行动,就产生了恶。因此,要抑制大学生的不道德行为,关键是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要有远大理想和抱负。

3.从学生的心理因素来分析

大学生不安全、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心理根本就是放纵了欲望。欲望虽然是人生的一种自然存在,但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大学生不能对沉浸于为所欲为的纵欲加以约束,就会使人丧失尊严,使人没有远大理想,对他人满足欲望造成伤害。也就会导致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发现。

二、毕业生安全和文明离校工作管理

毕业生离校时是容易出现各类矛盾和群体性思想波动的特殊时期,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个环节,文明离校工作对于学校和学生都非常重要。因此各高校都非常重视,积极总结经验,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构建了一个完备毕业生安全和文明离校管理。分析研究,其根本内容就是为大学生打造三个强大的服务体系。

(一)教育服务体系

首先,从入学开始,强化大学常规的教育教学的育人功能。

从学生入校开始,立足日常的课堂教学、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根据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认真宣传、贯彻“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十字公民道德基本规范。要引导大学生把集体主义精神渗透到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他们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学校利益和国家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等。

其次,毕业离校前,以活动的形式开展文明离校的主题教育。

主要采取的办法有:高校通过广播站、宣传橱窗、校园网等媒体,宣传学校有关文明离校的通知精神和要求,并发出倡议书;要积极组织“优秀毕业生”评选工作,积极宣传毕业生中的先进典型;开展“带走知识,留下爱心”等形式的教育活动,增强毕业生的节约意识和热心公益意识,教育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物品;要加强特殊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针对贫困生、就业困难生、学业差生、心理素质差的学生等,做好谈心、沟通、引导工作,给予热情帮助和关怀。通过这些活动,多方位多渠道地引导毕业生、感染毕业生和影响毕业生。

(二)管理服务体系

第一,制定完善合理的毕业生离校管理制度,做到责任明确。

各高校都要制定一系列的毕业生离校管理办法,毕业实习的严格管理,从毕业生财产的审查,到毕业离校手续的办理,到就业协议和户口迁移的办理,到毕业证书的发放等,要明确时间和责任人。把相关的管理办法和具体要求制定成册,事先发放给毕业生,组织学习,要求严格执行。在此期间,严格督促各相关部门优先处理毕业生的事宜,对于处理不当、不及时的责任人和部门要及时处理。

第二,强化遵守校纪校规的教育,严格处理毕业生违纪违规行为。

开展“严格校规校纪”教育,增强毕业生的遵纪守法意识,整治安全隐患,强化行为管理。教育毕业生自觉遵守学校的管理规定,文明礼貌、遵纪守法、不酗酒、不滋事、提倡广大毕业生离校时以健康文明的方式告别母校,自觉维护学校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对于毕业生在办理离校期间的违纪一定要严格处理,不能大打“人情牌”,从而导致毕业生依此“大做文章”。

第三,加强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队伍的建设,站好最后一班岗。

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历来都是学生工作中的主干力量,在毕业离校时更加需要。召开会议,给每个干部和党员分任务压担子,明确责任。要求他们在毕业离校手续的办理做好引导作用;指导他们积极地投入到毕业晚会、毕业典礼、毕业留影和毕业聚餐的组织策划中;帮助部分特殊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疏导在就业、学业和情感上的问题;要求他们引导同学们正当表达离校情感等。

(三)就业服务体系

各高校积极拓展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广泛细致的指导与服务,从而取得积极成效。

首先,以职业规划为基础,构建适合社会发展和大学生发展需要的就业指导理论体系。

职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连续性的发展过程,职业选择也不是在就业当时才有的事件,而是一个发展过程。职业指导工作也应该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应贯穿于长期的教育工作中。因此,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贯穿于不同教育阶段的始终,以独特的方式去发展及表现个人的才能,协助个人适应社会的变化与职业环境,以达到个体的生涯发展目标。然而,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的理论体系和工作体系与实际工作相差甚远,需要我们构建适合社会发展和大学生实际发展需要的就业指导理论体系。

其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就业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就是专业建设的社会性和专业技能熟练度。专业建设的社会性主要集中在课程的开发、课程的教学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专业技能的熟练度取决于学生对专业的学习态度、能力等。

随着就业形势越发严峻,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专业创新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人际协调能力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能力的提升可通过丰富的校园文化、学生社团、社会实践等活动来获得。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成就事业的核心竞争力。另外,高校、社会和企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要以建设性的姿态,探索新机制,开辟新途径,追求“多赢”。

再次,多方联动,有针对性地组建多样化的就业指导体系。

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有专门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能做到就业指导机构专门化、指导人员职业化、指导工作社会化、服务途径信息化。高校、企业(单位)和社会都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体,政府也要进行宏观就业政策方面的管理。高校要转变观念,发挥其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渠道作用,注意加强各高校之间,以及与社会机构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顺利就业;社会要不断完善和规范就业市场。

安全和文明离校体系的三个主要系统——教育、管理和就业服务体系,是相辅相成的,是一个有机体系。就业服务体系是根本因素,教育服务是其他两个服务体系的基础,管理服务体系为就业和教育服务体系提供保障。这个体系需要多方联动,从高校到社会,到政府,到学生家长以及学生本人,一起行动起来,共同搭建安全、温馨、和谐的毕业离校环境。

[1]樊铮钰.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09,(8).

[2]孙丽霞.以学生为本,做好毕业生离校前教育工作[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

[3]姚立.论大学生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EB/OL].十堰职业技术学院·思政网,2006-11-21.

2010-05-18

张春华(1978-),女,湖南吉首人,辅导员。

猜你喜欢
离校服务体系就业指导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3:18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人大建设(2019年5期)2019-10-08 08:55:18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32
学生放学后未离校被烫伤谁来担责
中华家教(2018年11期)2018-12-03 08:08:44
基于流程可配置的数字化离校系统建设实践*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离校系统建设实践
离校出走的女儿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初具规模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中国卫生(2015年1期)2015-01-22 17: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