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红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利因素在增加
文/刘红
2008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在实现历史性转折的基础上,和平发展实现顺利转型并取得重大成果,展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如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利因素在继续增加,同时也要求两岸同胞共同思考一些问题。
两年来,台湾局势发生积极变化,两岸关系良性互动机制初步形成,对话协商取得重要成果,“三通”基本实现,交流交往迈上新台阶,同胞感情进一步加深。两岸“两会”协商制度化机制建立起来后,一共进行了四度商谈,签订了12个协议,达成2个共识,完成2次有关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工作商谈。从内容上看,一是实现“三通”,就两岸空中和海上“直航”、通邮和通商问题,达成系列协议并顺利实施。二是关于陆客赴岛旅游,在台湾经济不景气、旅游业难于振兴的气氛中,2009年有祖国大陆游客63万人次进岛旅游,今年这一态势继续扩大,祖国大陆游客成为推动台湾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客源之一。三是关于“三通”制度化建议方面的,“两会”就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协助协议、渔业劳务合作、农产品检验、两岸标准与检测合作协议等议题达成协议,为“三通”的顺利进行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四是其他专业领域的谈判成果,两岸金融监管协议备忘录(MOU)、2010年5月互设旅游办事处、两岸食品产业与科技合作意向书等三项共识。五是为商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做准备。两次工作商谈为第五度“两会”商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第一阶段协议打下基础,展现出“ECFA年”的发展方向。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历史性转折,出现历史性飞跃,是祖国大陆积极推动的结果。
在成效显著基础上,如何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继续前进,祖国大陆是关键因素。一是态度明确。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已经成为祖国大陆制订对台政策的根本思路、指导对台工作的科学发展观。两个“六点意见”根据两岸关系发展变化的规律,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框架、前景、架构、途径、动力、条件和内在联系,进行集中、系统、完整的论述,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指导纲领。二是政策到位。如何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祖国大陆提出了“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先易后难,求同化异,循序前进,积极稳妥”、“面向未来,捐弃前嫌,密切合作,携手并进”的“十六字原则和方向”。并且在“两会”制度化协商的基础上,推动相关专业领域和民间论坛进行协商,为实现新的突破创造条件。三是行动积极。针对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问题,祖国大陆提出“兄弟说”和“让利说”,强调“平等互利、合情合理、释放善意、好事办好”,“让利要让得更慷慨一点”,缩小两岸认识上的隔阂,拉近了两岸合作的距离。对于下一步的和平发展,祖国大陆强调从累积政治共识、增强良性互动,实现两岸经济关系的正常化、机制化和制度化,大力推进两岸文化教育交流,扩大两岸同胞和社会各界直接交往、实现最广泛的团结,继续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等五个方面,全面推进两岸交流和合作,为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正在规划更加宏大的蓝图。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很多,其中两岸良性互动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祖国大陆自2005年4月以来提出的和平发展思想和各项惠台政策,如今开始得到台湾民意的支持,得到台湾当局的配合,得到台湾各界的协助。亲身感受8年“台独执政”之累的台湾民众,从和平发展中看到两岸关系发展的希望,欢迎两岸关系的历史性转折,欢迎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到来。台湾相关部门发布的定期民调显示,支持和平发展、两岸“三通”、扩大两岸交流的观点是主流。
台湾当局正是根据民意要求,一是与祖国大陆的政治互信在逐步累积,共同防范一些政治势力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破坏和干扰,与祖国大陆一起维护和平发展的大好局面。二是落实和平发展的具体措施,一方面与祖国大陆建立“两会”协商制度化机制,实现四度商谈,一方面落实“两会”商谈的各项协议和共识,加大两岸合作的力度。对于国民党来说,定期举行国共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与“两会”协商相呼应,与行业公会出面、主管部门官员间接参与的对话方式一起,成为两岸对话的新途径、新舞台。正是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的压力下,民进党中也出现一些较为务实的声音,要求改变僵化保守落后的大陆政策。
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利国际氛围看,首先,祖国大陆在巩固“一个中国格局”、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须的国际氛围、做台湾驻外机构和人员工作、保护海外台胞利益等方面,主动积极,换来涉外事务平稳发展的局面,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保障之一。
其次,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国际因素在增加。从国际上看,“一个中国格局”越来越巩固,台湾议题不再成为世界外交舞台的主要议题,炒作台湾问题的国际政治力量不多,“台独外交”的空间越来越小。从整体上看,台湾的所谓发展“邦交国”、巩固和提升“实质关系”、“过境外交”和加入国际组织活动,处于可以控制状态。美国制造的“售台武器”和“达赖事件”没有发酵、扩大,在祖国大陆的反对之下,事件影响被压缩到最小的程度。总之,经过两年来的实践,祖国大陆对于台湾“涉外”事务的战略、策略和机制已经形成,要点是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台湾在“一个中国格局”内有限度的提出要求,尊重祖国大陆的主导作用。
从目前态势看,和平发展正在酝酿新的突破。第一阶段以“两会”协商制度化和“三通”为主体的基本任务已经完成,如何保持和延续两岸因为“三通”带来的交流热潮,如何在取得历史性转折后再实现新的突破成为两岸思考的方向。
深入进行两岸交流交往,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需要正视和处理好“六大关系”。一是和平发展过程与目标的关系。和平发展思想、理论和政策的提出,表明和平统一需要通过和平发展才能实现,阶段性的特征非常明显。对此,要注意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认为强调“过程”会忽视“目的”,和平发展不能不讲和平统一;另一种倾向是祖国大陆要的是和平统一,因而对和平发展心存疑虑。对此,必须强调和平统一的阶段性,现阶段主要是和平发展。二是和平发展成果与和平发展深化的关系。和平发展已经取得丰硕成果,自然提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如何深化的问题。三是期待突破和难于突破的关系。面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丰硕成果,思考和希望实现新的突破是必然结果。从中国革命发展过程看,当形势发展顺利时,需要防止急躁。和平发展成果突出,由于两岸的敌对状态没有结束,台湾方面的疑虑更是难于一时消除,因此需要适应过程,两岸关系进入调整和巩固期,为下一步的突破积蓄能量、准备条件。四是和平发展与争取民心的关系。和平发展成果卓著,在岛内民调中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多,赞成两岸缓和的多,认为祖国大陆有善意的多,承认祖国大陆惠台政策成效的多,体会到祖国大陆帮助台湾的多,要求维持现状的多,这就使人们看到了推进和平发展的民意基础,更有信心实现新的突破。五是惠台政策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惠台政策实施时间不过两年,经济效益体现需要时间,对此台湾同胞也需要认识过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入巩固期的基本任务,是提高惠台政策的经济效益,充分发挥惠台政策的影响力,进而增加祖国大陆在台湾社会上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六是和平发展与台湾政局的关系。从台湾政治现实看,不可忽视的是,在和平发展取得重大成果的同时,在台湾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力量的支持度没有上升。出现这一情况的因素很多,并非是和平发展本身所造成。不过,人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出现正比关系将是必然的。
细数和平发展的成果,两年历程,两年辉煌,既是很好的经验总结,又为今后开了好头,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更大成就是两岸的共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