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综述及扩展方向展望

2010-03-21 12:22邓冬林张伟丽
统计与决策 2010年18期
关键词:差距区域差异

邓冬林,张伟丽

(1.云南省武警昆明指挥学院,昆明 650216;2.河南财经学院 资源与环境科学系,郑州 455002)

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综述及扩展方向展望

邓冬林1,张伟丽2

(1.云南省武警昆明指挥学院,昆明 650216;2.河南财经学院 资源与环境科学系,郑州 455002)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引起了国内许多学者的关注,大量有关文献涌现,研究的时空范围不断扩展,所采用的方法也日益多元化。文章从选取指标、时空尺度、研究方法、主要结论、原因探讨、扩展方向等几方面综述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方面的文献,以期展现区域经济差异问题的研究脉络,探讨未来研究的扩展方向。

区域经济;差异;扩展方向

1 研究方法综述

1.1 统计学方法

计算指标的各种绝对或相对系数,主要有标准差、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基尼系数、综合熵指数等。这是目前国内大部分学者采用的方法,其中泰尔指数由于可以在地区之间、地带内进行分解,被较广泛的运用,特别是泰尔指数的多阶段嵌套分解法。

刘慧(2006)总结了不同的统计学方法在区域差异测度上的区别,认为:①变异系数是以全国的平均值作为标准,计算各地区对于平均值的相对差距。其最大的特点是计算方法简单明了,但是,变异系数既不能进行因子分解,也无法进行空间分解。②基尼系数是以各地区的平均值分别作为标准,先计算所有地区对这一标准的加权偏差值,然后对这些加权偏差值再加权求和,最后除以全国平均值的2倍。其最大优点是可以将总的区域发展差距 (收入差距)分解成不同来源(因子)的差距,从而分析不同因子对总的区域差异的影响。但是,由于基尼系数是一个处于0~1之间的无量纲值,而边界值(0,1)对确定基尼系数测度值是高还是低不能提供任何帮助,这就需要将这些数值与其他经济指标进行对比。而且,基尼系数不能在不同的空间尺度进行区域差异的分解。③综合熵指数是从信息量和熵的角度出发考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个体之间越是接近,综合熵指数就越小。泰尔指数是综合熵指数的一种特殊情况,其特殊意义在于能将总体的区域差异分解成不同空间尺度的内部差异和外部差异。④艾肯森指数可以中度显示不平衡性。与其他方法最大的不同在于可以随意设置一个与区域差异外在显示度有关的一个参数,参数设置越高,区域差异的显示度就越高。如果一个地区的区域差异本身就不大,而且随时间变化很小,但人们又希望比较清楚地反映出来,在采用其他方法都难以反映其波动时,就可以采用艾肯森指数进行测定。

但是在刘慧(2006)文中仍认为基尼系数是不可以在空间尺度进行分解的,而刘夏明等(2004)在文中谈到泰尔指标的分解仅考虑了子样本的不同而没有考虑子样本的分布状况(Dagum,1997a,b),基尼系数以往被认为不能分解,除非子样本的超变密度(intensity of transvariation)为已知。直到1997年,Dagum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基尼系数的分解问题才得以解决。刘夏明等通过对基尼系数的区域分解发现我国的地区总体差距主要来自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之间的差距。目前国内运用基尼系数的区域分解来分析区域经济差异的只有刘夏明等。

1.2 计量经济模型

包括趋同模型、时间序列分析、随机前沿模型等。

1.2.1 趋同模型

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的趋同模型是近年来国内学者较常使用的分析区域经济差异的方法。我国区域之间的收入与发展差距,以及政府试图缩小这个差距的努力,在经济增长理论中就是所谓的趋异与趋同的过程(蔡昉等,2001)。

收敛文献中一般分析三种类型收敛: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简称为条件收敛)。σ收敛分析经济体收入水平标准差的分布状况,如果标准差随时间逐渐减小则存在σ收敛,表明经济体的收入水平越来越接近,收入差距逐渐减小。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都属于绝对收敛概念;绝对β收敛指穷国比富国增长的更快;条件β收敛指某一经济体的增长率、初始劳均GDP与其稳定状态的差等两个变量之间大致成正比。

大部分文献都是从我国区域收入的角度考察区域经济差异的。较有代表性的有:①认为存在收敛的有:蔡昉等(2000,2001)认为 1978~1998年我国区域间不存在普遍的趋同现象,却形成了地区内的趋同俱乐部;刘强(2001)认为1981~1998年间东、中、西内部存在俱乐部收敛,南、北内部发散;沈坤荣、马俊(2002)认为1978~1999年我国省际间经济增长并不具有明显的绝对收敛性,东中西三大地带的“俱乐部收敛”,省际间经济增长的条件收敛迹象十分显著;林毅夫等(2003)认为1981~1999年我国经济增长存在条件收敛,收敛速度为每年7%~5%;覃成林(2004)认为1978~1990年我国的区域经济增长表现为趋同,在1990~1999年期间则表现为分异,1978~1990年我国区域之间发生了趋同,速度在2.2%以上,1990~1999年则表现为分异,总体看趋同的速度略高于0.9%,俱乐部趋同现象主要表现为向低收入组和高收入组趋同;董先安(2004)利用1985~2002年的分省数据发现我国的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收敛性,速度为每年9.6%;许召元、李善同(2006)利用 1990~2004年的数据发现,我国的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条件收敛性,收敛速度约为每年17.6%。②认为不存在收敛的有:马栓友等(2003)利用1981~1999年的数据发现我国的地区差距非但没有收敛,反而以每年1.2%~2.1%的速度发散;刘夏明等 (2004)认为1980~2002年间在各地区内部不存在所谓的俱乐部收敛;王刚(2004)认为我国的经济总体上不存在条件收敛。

1.2.2 时间序列分析

时间序列分析是从各区域人均产出时间序列所显示的关系出发,通过单根和协整检验来判断区域间人均产出的差异在长期会不会消失,从而确定各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收敛性和共同趋势性。时间序列分析中给出了收敛以及共同趋势的时间序列定义。根据定义:①收敛的经济意义是当时间趋于无穷时,t时刻人均产出差异的期望值为零,收敛要求P个时间序列具有P-1个协整关系。如果产出序列具有趋势平稳性,则各个地区具有相同的时间趋势。②共同趋势的经济意义是t时刻人均产出的长期预测值成比例变化,具有共同趋势的序列之间有 r(0<r<P-1)个协整关系,受 P-r个共同冲击(common shock)的影响。以上定义表明,研究区域间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关键在于确定这些区域人均产出序列的协整关系。当人均产出序列的协整关系的个数r等于P-1时,各区域间的经济增长有收敛趋势。当人均产出序列的协整关系个数r小于P-1时,各区域间的经济增长不存在收敛趋势,只有P-r个共同趋势。

陈安平、李国平(2004)运用 Bernard&Durlarf(1995,1996)的时间序列分析法,通过对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内和地区间人均产出序列的协整关系检验,从一个新的视角研究了我国地区内和地区间经济增长的收敛性。该文认为1952~2001年间我国东部和西部内的经济增长存在收敛性,中部地区内和三大地区间的经济增长却是发散的,中部各省的经济增长在长期受三个共同冲击的影响,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在长期受两个共同冲击的影响。

1.2.3 随机前沿模型

傅晓霞、吴利学(2006)提出了一个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分析框架。若地区差异以对数差表示,则两个地区间的经济差异可以表示为要素投入差异、地区经济规模差异和全要素生产率差异。特别地,由于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由全国的技术前沿和该地区相对技术效率决定,地区间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完全由地区间技术效率的差异决定。利用这个分析框架对我国及各地区1990~2004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全国的劳均产出增长显著发散,东部内部和中部内部的劳均产出呈收敛趋势,西部内部呈发散趋势;劳均资本在东部地区呈收敛趋势,而在中西部地区的收敛趋势不明显;劳均产出增长率与初始技术效率水平在中部和西部正相关,在东部为微弱的负相关。

再次是经济发展中的生产方式调整。壮拳文化作为壮人的传统身体文化,理应在壮人恋土保守的性格中得以确切传承,但经济发展中的生产方式变了。当壮拳不再是经济洪流中的“枝头俏”,也就面临着被淘汰的境遇。“爷爷教拳要是收徒弟学费,咱家早就是这条街最富的了”“没时间学,学了也不能当饭吃”[27],恪守古训、弟子五千、曾经风光无限的壮拳大师农式丰在面对当今生产方式改变的情况下也难逃扼腕垂泪、无奈孤独的命运。

该文的主要创新在于:能够在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的过程中,考察人力资本和制度变迁等关键因素对地区技术效率的影响,从而消除了以往生产率收敛的研究中“两阶段”假设矛盾,为探讨全要素生产率在地区经济增长收敛中的作用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框架。

1.3 增长分布演进

Aziz和Duenwald(2001)明确指出,研究中国省区经济增长的文献主要是围绕着经济增长分布的一阶矩和二阶矩进行的,并没有研究中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的演进。当中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呈现双峰状时,采用总体样本的一阶矩和二阶矩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有偏的,很可能失去意义。增长分布演进相比而言是一种完整的刻画,而且能够同时考察经济增长与差距,其根据为:①经济体的密度图不断向右平移说明每个经济体成员都在快速的增长;②经济体的密度图呈双峰状说明经济体之间的差距在不断的扩大。

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省区增长分布不断向右平移,呈现出“单峰状”,进入90年代,省区增长分布仍然不断向右平移,但明显呈“双峰”状。在趋同文献中,该现象被称为“双峰趋同”或“两俱乐部趋同”。

徐现祥、舒元(2005)根据趋同文献的最新进展,构建了一个能够同时考察经济增长及其差距的分析框架:增长分布演进。在实证上,采用非参数估计的Kerne1密度函数发现,在1978~1998年间,我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不断向右平移,而且逐渐呈现双峰状(反映增长中的不协调),从而将省区内生地分为两类:左边峰和右边峰,上世纪90年代以来沿海、内地的组内收入差距逐步缩小,而沿海、内地间的差距不断拉大;从模拟结果看,左边峰最终会缓慢地趋于消失。在经济增长分布从单峰状向双峰状演进的过程中,伴随着某些原属于左边峰的省区向右边峰集聚,我国省区大致是沿着直辖市—沿海—沿边—内陆的空间顺序进行该集聚过程的。

1.4 ESDA(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ESDA(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是一系列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和技术的集合,以空间关联测度为核心,可以实现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支撑下的区域经济差异性分析。该方法不同于传统的忽视了地理位置因素的区域差异度量方法,可以反映区域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与成因。蒲英霞等(2005)利用ESDA方法对江苏省1978~2002年县域人均GDP数据进行分析,初步探索了江苏省县域总体和局部空间差异的变化趋势、特征与成因。得出的结论是:江苏省县域经济空间差异在总体上呈现缩小趋势,县域局部空间差异不断缩小,特别是苏南和苏北县域,表现出与周边地区同步发展态势;苏南地区对全省的极化效应明显大于其扩散效应;江苏省县域总体和局部空间差异的缩小并不是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标志,而是南北空间分异的表现,南北差异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1.5 经验模态分解(EMD,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经验模态分解是1998年Huang等提出的,1999年又做了一些改进。EMD可以将一个信号的不同尺度的波动逐级分解,产生一系列具有不同特征的数据序列,这些数据序列成为本征模函数(IMF,Intrinsic Mode Function)不同的IMF分量是平稳信号,具有时域上的局域化特征。管卫华、林振山、顾朝林(2006)首次将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引入到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分析中,该文对我国1953~2002年的地区间人均GDP的加权变异系数进行EMD分析。研究表明,50年来,我国的区域差异波动以60年尺度、17.5年尺度和趋势为主,近期的区域差异呈扩大趋势。

1.6 空间马尔可夫链

σ收敛、β收敛不能揭示区域人均GDP分布随时间的演变,为此,研究人员采用马尔可夫链方法分析区域趋同的动态演变过程。马尔可夫链(Markov chain)是一种时间和状态均为离散的马尔可夫过程,该方法首先将连续的区域人均GDP数据离散化为k种类型,然后计算相应类型的概率分布及其年际变化,进而近似逼近区域演变的整个过程。空间马尔可夫链(spatial Markov chain)是传统的马尔可夫链方法与“空间滞后”概念相结合的产物,可分析在不同区域背景条件下,一个区域向上或向下转移的可能性。蒲英霞等(2005)以江苏省为例,运用空间马尔可夫链方法,通过构建江苏省县域人均GDP类型的空间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将区域趋同的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完全结合在一起,揭示了江苏省区域经济演变过程的时空特征。

2 影响因素综述

国内大多数学者都是从新古典增长理论出发,探讨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因素。主要有:地区间固定效应差异(魏后凯,1997;胡鞍钢,2003;刘夏明等,2004;傅晓霞等,2006等);产业结构差异(魏后凯,1997;范剑勇等,2002);政策差异(李实,1999;贺灿飞等,2004);物资、资本、人力等要素投入差异(胡鞍钢,2003;王小鲁等,2004;傅晓霞等,2006);市场化及城市化水平差异(贺灿飞等,2004;刘夏明等,2004;王小鲁等,2004);基础设施水平差异(胡鞍钢,2003;贺灿飞等,2004;)等。

其他方面还有:林毅夫(2003)认为,我国省际间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在于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下形成的生产要素存量配置结构,与许多省区市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比较优势相违背,导致大量的赶超企业缺乏自生能力;沈坤荣等(2001)认为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差异加剧了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傅晓霞等(2006)认为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呈现出较强的绝对发散趋势,是导致地区差距持续扩大的关键原因;许召元、李善同(2006)采用 Slyvie Demurger(2001)对经济增长进行分解的方法发现以下因素对地区差异产生主要影响:促使地区差距持续扩大的因素有地区间固定效应、平均受教育水平的不同、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促使地区差距持续缩小的因素有要素投入的边际收益递减、各地区间技术知识较快的扩散;不同阶段起不同作用的因素:固定资产投资率、市场化程度;其他为考虑的因素有地区间的劳动力流动、中央政府对地方的转移支付;郭金龙、王宏伟(2003)认为不论从短期来看,还是从长期来看,资本流动都是经影响区域经济差距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郭庆旺、贾俊雪(2005)认为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其对西部地区的正向影响力度最大,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但其并没有有效地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反而促使我国区域差异进一步增大,但影响力度逐年减弱;刘文革、潘鹏杰、朱兴龙(2006)从人力资本理论的扩展来对区域经济差异进行解释,这里扩展的人力资本理论是在原有的“教育论”基础上加进经验累(包括市场经验积累)。用扩展的人力资本理论来解释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主要是比较区域间的企业家资源,而不是传统人力资本理论中的教育水平,该文认为企业家经验能力积累才是形成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而不是传统的人力资本理论所主张的教育水平决定区域经济差异。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对区域经济差异的解释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观点:地区间固定效应差异;产业结构差异;政策差异;物资、资本、人力等要素投入差异;市场化及城市化水平差异;基础设施水平差异;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差异;技术知识的扩散;资本流动;积极财政政策;企业家经验能力积累等。对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政策建议也相应围绕着对差异形成原因的解释展开。

3 扩展方向展望

3.1 衡量区域经济差异指标的完善

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都是采用人均GDP来衡量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但是,由于以本地区户籍人口为基础计算的人均CDP往往会夸大区域间的差异,因此,应增加人均可支配收人、人均消费水平、最低生活保障金和最低工资水平、恩格尔系数、住宅的平均销售价格、主要消费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教育水平以及预期寿命等来全面综合地反映区域差异。

刘建国(2004)提出人均GDP指标夸大了我国的区域差异。应综合考虑计算口径、分配性因素和价格因素对区域差异的影响,衡量区域差异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对于消费者居住地的选择和国家区域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上,提出了对人均GDP衡量差异的质疑及解决的设想;江小娟、李辉(2005)则计算了我国36个城市的价格指数,并对这些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了价格调整,发现城市间真实生活水平的差异小于货币收入表示的名义收入差距,但是该文没有确定居民每类支出的权重,也没有计算公共服务的影响,更不适用于直接分析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差距。

因此,区域经济差异指标的完善还是今后需要扩展的一个方向。

3.2 理论架构的扩展

国内对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主要以新古典经济为理论基础。众多周知新古典理论的两个重要前提是任何生产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以及技术进步是公共物品,显然,在现实中技术的公共物品性质很难实现,正是由于区域间技术壁垒的存在使得区域间的经济差异扩大。

对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以新古典经济增长为理论基础,还应广泛结合新经济增长、结构主义经济增长、新经济地理学等分析框架,提出更加科学的理论架构,进而避免就差异而研究差异的怪圈,寻找差异产生的内在机理。目前这方面的工作几乎没有学者在做。江激宇(2006)从产业集聚的角度构建了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分析框架,揭示了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一般机理,揭示了制造业的空间分布不均和区域经济差异的内在关联性,为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机理提出了新的分析方法,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3.3 研究分枝的细化

目前国内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焦点集中在我国东中西(或东中西东北)三大区域、省际差异、沿海内陆差异等,较少学者从更细的地理划分方面研究(县域差异,李小建等),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领地还未扩展到农村或社区、小范围的经济带间的差异等。笔者认为,大范围的区域差异研究固然重要,但是,细小地理单元差异的研究也很重要,更具有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义,只有各单元都协调发展了,才能真正构建和谐社会。而且,现在案例研究方法已经被广为采用,我国区域经济差异也应该借鉴案例研究,将自己的领地进一步扩展。

目前大多数学者主要采用人均GDP指标来反映区域经济差异,较少从其他方面如:城市经济差异(徐现详)、农村经济差异、产业集聚差异、高新技术研发差异、信息化差异、金融差异等。笔者认为,应该从不同的方面来综合考察区域经济差异,以丰富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对象,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3.4 研究方法的扩展

目前,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工具箱日益丰富,从传统的统计学方法:计算指标的各种绝对或相对系数,主要有标准差、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基尼系数、综合熵指数等,到各种计量模型:趋同模型、时间序列分析、随机前沿模型等;从不考虑空间地理因素到考虑区际的空间关系的空间马尔可夫链、ESDA(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增长分布演进等;到利用分形理论中的R/S分析方法(Rescaled Range Analysis)来预测区域经济差异的发展趋势;以及利用最新的经验模态分解(EMD,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对长期差异进行多尺度分析等。

各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缺陷。如传统方法和计量方法没有考虑空间地理因素的影响,而考虑地理因素的空间马尔可夫链和ESDA(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还未能运用到区域或者全国等大范围的差异分析,只是用于某省内的分析;增长分布法的运用也还未能运用到进一步细化的分析单元,如城乡差异等;分形理论中的R/S分析方法对区域经济差异的预测只是基于时间序列自身的发展特点,未能考虑突变因素的影响,如国家的优惠政策等;经验模态分解也仅在地带间和省际间运用,未能运用到更加细小的地理单元。

因此,现有的方法还需要扩展运用空间或者进行改进。还有些新的方法需要引入到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中,如:系统动力学方法、经济混沌学方法、演化经济方法等。这样,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工具箱才能更加丰富和完善,才能深化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

[1]傅晓霞,吴利学.技术效率、资本深化与地区差异――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中国地区收敛性分解[J].经济研究,2006,(10).

[2]管卫华,林振山,顾朝林.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原因的多尺度分析[J].经济研究,2006,(7).

[3]胡鞍钢.社会与发展:中国社会发展地区差距报告[J].开发研究,2003,(4).

[4]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3,(3).

[5]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4,(1).

[6]徐现祥,舒元.协调发展:一个新的分析框架[J].管理世界,2005,(2).

[7]许召元,李善同.近年来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J].经济研究,2006,(7).

[8]刘夏明,魏英琪,李国平.收敛还是发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争论的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2004,(7).

[9]高志刚.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及区域经济差异研究述评[J].当代财经,2002,(5).

[10]蒲英霞,葛莹,马荣华,黄杏元,马晓冬.基于ESDA的区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 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研究,2005,(11).

[11]刘文革,潘鹏杰,朱兴龙.人力资本理论的扩展及对区域经济差异的解释-以浙江与黑龙江两省经济差异比较为例[J].经济学动态,2006,(1).

[12]王道华.投入要素效率与我国区域经济差异[J].经济管理,2005,(19).

[13]郭庆旺,贾俊雪.积极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差异的影响[J].中国软科学,2005,(7).

[14]黄茂兴,黄晓芬.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实证研究与R/S分析—以福建省为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15]李秋斌.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研究与R/S分析—基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比较分析[J].东南学术,2006,(1).

[16]董先安.浅释中国地区收入差距:1952~2002,经济研究[J].2004,(9).

[17]郭金龙,王宏伟.中国区域间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差距研究[J].管理世界,2003,(7).

[18]范剑勇,朱国林.中国地区差距演变及其结构分解[J].管理世界,2002,(7).

[19]江小娟,李辉.我国地区之间实际收入差距小于名义收入差距—加入地区间价格差异后的一项研究[J].经济研究,2005,(9).

[20]张燕文.基于空间聚类的区域经济差异分析方法[J].经济地理,2006,(7).

[21]贺灿飞,梁进社.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市场化、全球化与城市化[J].管理世界,2004,(8).

[22]刘建国.论区域差异衡量指标体系的完善[J].上海经济研究,2004,(9).

[23]刘慧.区域差异测度方法与评价[J].地理研究,2006,(7).

[24]许月卿,贾秀丽.近2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测定与评价[J].经济地理,2005,(9).

[25]卢丽春,李延国.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研究综述[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4).

[26]蔡昉,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经济研究,2000,(10).

[27]刘强.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J].经济研究,2001,(6).

[28]沈坤荣,马俊.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J].经济研究,2002,(1).

[29]陈安平,李国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时间序列的经验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11).

[30]马拴友.于红霞.转移支付与地区经济收敛[J].经济研究,2003,(3).

[31]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与分异研究[J].人文地理,2004,(6).

[32]彭国华.中国地区收入差距、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分析[J].经济研究,2005,(9).

[33]江激宇.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易永生)

F061.5

A

1002-6487(2010)18-0147-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77105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7AJL009)

邓冬林(1976-),女,云南楚雄人,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张伟丽(1980-),女,河南安阳人,博士,研究方向:数量经济、区域经济学。

猜你喜欢
差距区域差异
相似与差异
分割区域
找句子差异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区域发展篇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