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贫困”现象解读

2010-03-21 06:29梁瑞琼林佳明
卫生软科学 2010年2期
关键词:贫困生自卑心理

图 雅,梁瑞琼,林佳明

(广州中医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即贫困生,是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实行全面并轨,改革收费制度后出现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特殊弱势群体。不论是在发达地区还是不发达地区,高校中的贫困生现象都非常普遍[1]。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社会贫富差距的逐渐加大,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也日益增多。据中国扶贫基金会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高校在校生约1300万人,其中贫困生的比例约20%,特困生超过了15%,且二者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广东省,贫困大学生的比例也已经达到 13%~15%,特困生高达5%,以目前全省80万在校生计算,全省贫困大学生已经突破10万人。随着这一特殊群体的日渐庞大,与贫困大学生有关的问题目前已经成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普遍关注、家长操心、学校担心、学生忧心的社会性问题[2]。

1 贫困大学生经济、心理“双贫困”现象较为突出

一些贫困生的“困境”,不仅体现在其家庭经济资本的匮乏[3],还体现在这些大学生对自我、对现实、对人生的认识不够客观,甚至出现极端的认知方式,自我否定,对未来持悲观和消极的态度,影响了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这种经济和心理上的“双贫困”可能引发贫困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

2004年,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残忍地杀害了4名同学,整个社会为之震惊,然而分析马加爵的心理特征,他反社会的人格倾向、极度自尊与自卑的矛盾心理都与自幼贫困的家庭环境有着必然的联系;2009年初,石家庄市一名毕业班贫困女大学生因为求职不顺自杀,再度引起社会各界对贫困生这个群体的关注,贫困大学生属于高校自杀的高危人群,而据统计,经济压力已经成为广东省大学生自杀的第五位原因;近些年屡禁不止、甚嚣尘上的传销活动也牵涉了众多在校大学生,2004年破获的“欧丽曼”传销地下组织中有来自河南、河北、湖北、山西、山东、江西、云南、四川等10多个省的2000多名大学生传销人员,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因为经济原因被骗入传销团队,从而身陷“经济邪教”不能自拔……

以上只是列举了几起与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密切相关的典型社会事件,事实上对比一般同学,贫困生中的心理问题已经较为普遍和突出。贫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抑郁、焦虑、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和偏执等,有的甚至出现人格障碍。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心理问题的存在是隐性的,贫困生通常无法进行自我调适,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否则将会严重阻碍贫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2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类型

有研究者提出贫困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可以分为三种类型[4]:一类是心理状况常态型,这类贫困生刻苦勤奋,乐观向上,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会有美好的将来;第二类是心理状况偏态型,这类贫困生消极悲观,自卑苦闷,觉得社会对自己十分不公平;第三类是心理状况变态型,这类贫困生极度消极悲观,情绪极端,易发展成严重的心理疾病,需要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绝大多数贫困生的心理状况属于第一类常态型,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处境,勇于面对贫困,善于在逆境中生存,独立性强。他们在学校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下参加勤工助学,在取得经济收益的同时,也丰富了的社会实践经验,培养了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他们有信心、有毅力去克服目前的困难,相信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奋斗,肯定会有光明的未来。

而需要关注的是第二类产生了“心理贫困”的学生,一般这一类贫困生约占贫困生总数的20%,这些学生往往兼有坚强和自尊的一面,同时也有脆弱和自卑的一面。当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遇到应激事件的时候,容易形成自我封闭、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因此,要加强对这类学生的引导和关怀。

3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从整体来看,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征突出表现为具有较高的神经质倾向,自卑、敏感、抑郁、内向较多见。2006年1月,有研究人员在北京、天津的部分高校采用问卷及访谈等形式对12个专业的730名贫困生进行心理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有39.92%的同学表现出自卑心理;21.46%的同学一定程度存在抑郁心理倾向;30.51%表现为孤僻敏感、人际交往不畅[5]。

3.1 贫困生的个性特征

从个性特征来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个性特征上多呈现两面性[6]:一方面,讲求实际、负责、节制、现实、幻想性低,做事循规蹈矩,力求妥善合理;另一方面,自卑感强、抑郁、孤僻、缺乏创新精神、偏执、人际关系敏感,容易产生敌对情绪。两面性的个性特征极易在心理上产生矛盾冲突,不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影响身心健康的发展。

3.2 由强烈的自卑导致抑郁

贫困生承受着比一般大学生更大的心理压力,强烈的自卑感是他们较为普遍的心理表现。2008年,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公布的《中国贫困高考生调查报告》中显示,有 60%的贫困生对自己的经济状况感到“羞愧难当”;22.5%的贫困生感到很自卑[7]。

经济的压力使贫困生在心理上造成重大挫折,使他们对自己持有过低的自我评价和消极的情感体验。由于经济贫困,他们在校期间千方百计寻求兼职的机会赚钱,同时又想拼命学习以期获得奖学金为自己解困,但更多的时候二者无法兼顾。可能会因为打工使学习成绩下降,甚至重修,时常处于无法解脱的心理冲突之中,从而在心理上采取逃避、退缩等应对方式,消极地看待生活,缺乏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抑郁、孤僻,带有浓重的灰色调。

3.3 由强烈的自尊导致人际交往障碍

自卑与自尊是贫困生特有的矛盾性心理特点。当代大学生渴望人际交流、追求友谊、尝试恋爱、追求高消费的攀比心理日益增长。在这种校园文化氛围中,贫困生承受着来自同辈群体的心理压力,他们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自卑,但作为一个有成熟自我意识的大学生,又有着强烈的自尊与自傲,对涉及自己的事情非常敏感,容易形成情绪与情感上的强烈波动。校园内老师、同学的真情关爱和相助与社会上“以貌取人、以钱视人”现象的冲突,加剧了贫困生人格与心理的负性改变。他们有群体活动的强烈愿望,又往往因为自身的问题导致矛盾和冲突;他们有得到周围环境支持的心理需求,却又不愿接受别人的同情与怜悯,进而在心理上产生防卫反应。为了掩饰自己在经济上的贫困,不愿主动与人交往,久之则产生了远离群体、自我封闭的心理及行为,以回避交往来维护自己的自尊。

根据2006年4月对广西12所本科院校468名贫困生的调查结果显示[8]:49%的贫困生性格内向、孤僻,多数贫困生的乐群性差;34%的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状况差,囊中羞涩,必须节衣缩食,在与人交往中难于“潇洒走一回”,只得退避三舍;27%的贫困生不想或不愿跟异性交往,更有 18%的人存在恐惧心理,不敢在集体活动中和社交场合抛头露面;有 14%的贫困生人际交往技能欠缺,他们常常“自惭形秽”,沉默寡言,不愿或不敢与人交往,封闭自己;有7%的学生对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羞愧、愤怒、多疑、怨恨甚至攻击性等复杂情感。

3.4 心理问题突出导致行为问题的出现

贫困生往往由于经济上的重负导致心理上的重负,产生压抑、忧虑、紧张、浮躁的心理。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缺乏对自身状况的客观认识,不能较好地调整心态,怨天尤人、过于敏感、封闭自我,内心陷入了无法自我疏导的矛盾之中。他们消极的对待学习和生活,“等、靠、要”的心理非常突出。有的人常常无故旷课,用打工获得的报酬泡网吧、迷游戏,因学业不良而留级,甚至走上偷窃等违法的道路。这些人虽然只是贫困生中的少数,却对整个贫困生群体起着不容忽视的消极作用。

4 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现象成因分析

4.1 贫困生要承受比一般学生更大的身心压力

他们不仅要靠贷款、兼职等交足学费,同时也承受着来自同辈群体的心理压力。如今,大学校园中同学间的正常交往以及情感沟通,常伴随着一些物质联系,经济状况较好的同学可能出手阔绰,交际面较广,而贫困生由于经济困难,难以支付这类额外开支,自卑心理油然而生,进而导致自我封闭,试图寻求自尊心的保护;如果因“寒酸”而受歧视,强烈的自尊心可能使他们产生敌对态度和强迫症状。

4.2 公开资助方式的压力

社会越来越关注贫困生问题,并通过各种方式对贫困生进行资助,这本是件好事,但善意的动机若实施不当,也会在无意中增加贫困生的心理压力,使他们感到是在接受“施舍”,在某种程度上亦会挫伤其自尊心。

4.3 综合能力欠缺的压力

不少贫困生来自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因而导致这些学生综合能力相对较差。进入大学之后,因基础差,他们更加重了“事事不如人”的自卑感。

4.4 择业、就业的压力

当前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竞争加剧,为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许多学生在大学期间通过各种途径(如考证、考研等)来提升综合能力,而这些都需要一定的经济支出。要想在就业竞争中取胜,贫困生所付出的努力和艰辛可想而知。另外,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存在的一些不正之风,也使贫困生产生了一系列负性情绪,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4.5 社会偏见与同情的压力

对于贫困生而言,家庭贫困是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既不是缺点,也不是耻辱。但是,偏见和同情却给贫困生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致使有些贫困生认为贫困是无能、丢人、耻辱的表现,并因此引发了许多心理问题。少数贫困生由于虚荣心理作祟,想让大家刮目相看,常用资助的钱或者父母辛苦借来的钱大肆摆阔,而不顾家庭经济困难,导致心理与行为失衡;还有一些贫困生自尊心极强且心胸狭窄,对那些优于自己的同学一方面抱以羡慕,同时更多的则是嫉妒,心理对抗强烈。

上述种种情况,形成了贫困生独特而复杂的心理,也导致了贫困生一系列心理问题的显现。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所引发的后果,轻则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重则导致其人性的扭曲,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严重阻碍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才。深入开展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并及时帮助和引导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化解心理危机,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5 高校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关注不足

2003年教育部重申“绝不让一个大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党和政府以及各级高校制订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以确保贫困生安心就学。在全社会和有关教育部门的关怀下,学校向贫困大学生伸出援助之手,以各种方式给予他们物质上的资助和支持,贫困大学生生活有了一定的保障,而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现象却未引起同样的关注,轻视或忽视了在心理和精神上的“扶贫”。其实,对于贫困生这一特殊的群体,我们不但要帮助他们解决经济困难,还应给予他们精神方面的支持,帮助他们适应环境,调整自我,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可见,如何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正视贫困,挑战贫困,将育人与助困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是新时期思想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富有挑战性的、需要付出高度责任心和爱心的新课题。

综上所述,了解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特点和影响因素,并建立贫困生“心理扶贫”机制,已经成为目前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这对于保证贫困生的成长成才,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王丽君,程 伟.以社会学视角探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4):122.

[2] 邱鸿钟.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74-175.

[3] 董 彬.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5,(10):18.

[4] 李晓莉.高校学生工作的探索与创新[C].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148-149.

[5] 章 红,张跃刚.从贫困生心理现状谈我校完善资助体系、加强思想教育工作[J].高等教育研究,2004,20(1):61.

[6] 牟艳娟.高校贫困生心理素质状况综合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6,(9):84.

[7] 率华娟,彭瑞娟.关注贫困生心理健康,构建和谐校园[J].中国成人教育,2008,(9):64.

[8] 王丽君,程 伟,赵惠敏,等.当前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6,(12):62.

猜你喜欢
贫困生自卑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让自卑成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心理感受
一个自卑者的自白:“觉得做什么都不行”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自卑的地方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