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婷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北京 100069)
《脉经》魏·王叔和撰。全书10卷,97篇,以“类例相从”的方法,对魏以前医学文献进行了一次全面而系统的总结。该书叙阴阳表里,辨三部九候,分人迎气口神门,条十二经、二十四气、奇经八脉,举五藏六府、三焦四时之痾。林亿盛赞此书:“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使人占外以知内,视死而别生,为至详悉,咸可按用。”[1]
据该书自序:“王、阮、傅、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录。”可知,《脉经》一书,收有王、阮等八人的著述。按王、阮等人,实难考定,然其为两汉、三国名医当无疑。诸人著述,亦难详考,但足可证明,此时期当有诸多名家医著存世。本文依据历代书目著录,结合相关史料记载,仅就《脉经》一书所引医家可考者论述如下,以期对《脉经》的成书及中医医史研究有所裨益。
考汉魏间医林姓王者有三:一者为王遂。《医说》云:“王遂不知何郡人,少习经方,工于理疗,以艺业精博,为齐王侍医。”一者为王禹。《医说》云:“王禹不知何郡人,以艺术为济北王太医,以识见未精,就仓公意学数岁,悉通之,以此知名汉代。”[2]一者为王遥。《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医术名流列传》后汉载有王遥:“按神仙传,王遥者,字伯辽,鄱阳人也。颇能治病,病无不愈者。亦不祭祀,不用符水针药。其治病,但以八尺布帊,敷坐于地,不饮不食,须臾病愈,便起坐。其有邪魅作祸者,遥画地作狱,因召呼之,皆见其形入在狱中,或狐狸鼍蛇之类,乃斩而燔烧之,病者即愈。”[3]《脉经》所引不知何人。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杂应》云:“甘胡、吕傅、周始、甘唐通、阮河南等各撰集《暴卒备急方》,或一百十、或九十四、或八十五、或四十六,世人皆为精悉,不可加也。”[4]
《魏志·杜恕传》注引《杜氏新书》曰:“武,字文业,阔达博通,渊雅之士,位止清河太守。武弟炳,字叔文,河南尹。精意医术,撰《药方》一部。”[5]
另《隋书·经籍志》著录:“范东阳方一百五卷……梁又有《阮河南药方》十六卷,阮文叔撰……亡。”[6]
据上述记载,所言阮某,当系阮炳,字叔文,一曰文叔,为河南尹,著有《阮河南药方》及《暴卒备急方》。
未见著录。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杂应》云:“余见戴霸、华佗所集《金匮绿囊》,崔中书《黄素方》及《百家杂方》五百许卷。甘胡、吕傅、周始、甘唐通、阮河南等各撰集《暴卒备急方》,或一百十、或九十四、或八十五、或四十六,世人皆为精悉,不可加也。”《肘后备急方·序》亦云:“余既穷览坟索,以著述余暇,兼综术数,省仲景、元化、刘、戴《秘要》、《金匮绿秩》、《黄素方》,近将千卷,患其混杂烦重,有求难得……又见周、甘、唐、阮诸家,各作《备急》,不能穷诸病状,兼多珍贵之药,岂贫家野居,皆能立辨。”[7]
详此两篇文献,文字略有差异。从下文分析,上文言“甘唐通”其人,似应作“唐通”,“甘”字疑衍。所论周、甘、唐、阮诸家,阮者,阮河南,即阮炳也。惟甘胡、吕傅、周始、唐通及戴霸等人,今皆不详,或亦三国或魏晋时人。
戴霸、华佗所集《金匮绿囊》一书,不见于别载。详《肘后备急方·序》又云:“仲景、元化、刘、戴《秘要》、《金匮绿秩》……”《金匮绿囊》与《金匮绿秩》当是一书。张灿玾先生认为:“详此书疑非仲景、华佗或戴霸所集,或是晋人编纂,中含仲景、华佗或戴霸及其他人医学文献之大型医籍。”[8]
据上述记载,所言戴某,系指戴霸,或著有《金匮绿囊》,一云《金匮绿秩》。
《后汉书·方术列传》载:“广陵吴普、彭城樊阿,皆从佗学。普依准佗疗,多所全济。”[9]此段文字,亦见载于《三国志·魏书二十九·方技》。
另《隋书·经籍志》著录:“神农本草八卷。梁有……华佗弟子《吴普本草》六卷……亡。”清·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唐书·经籍志》:《吴氏本草因》六卷。吴普撰。《艺文志》同。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序例》韩保昇曰:《吴氏本草》魏吴普撰。广陵人,华佗弟子。凡一卷。时珍曰:其书分记神农、黄帝、岐伯、桐君、雷公、扁鹊、华佗、李氏,所说性味甚详,今亦失传。案:《御览》百谷部、菜部、药部,引《吴氏本草》数十条……孙氏星衍已辑入《神农本草》三卷之后。两《唐志》作《本草因》,岂其本名欤。”
此外,《隋书·经籍志》尚著录:“华佗方十卷。吴普撰。佗,后汉人。梁有《华佗内事》五卷,又《耿奉方》六卷,亡。”清·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唐书·经籍志》:《华氏药方》十卷。华佗方,吴普集。《唐书·艺文志》:《吴普集华氏药方》十卷。注云华佗。《宋史·艺文志》:《华佗药方》一卷。又曰《黄氏中藏经》一卷。灵宝洞主探微真人撰。黄氏,华氏之讹。”[10]
据上述记载,所言吴某,系指华佗弟子吴普,著有《吴普本草》及《华佗方》。考《脉经·卷第五》载有《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其中华佗察声色者,当系吴普集录。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金丹》:“昔左元放于天柱山中精思,而神人授之金丹仙经,会汉末乱,不遑合作,而避地来渡江东,志欲投名山以修斯道。余从祖仙公,又从元放受之。凡受《太清丹经》三卷及《九鼎丹经》一卷,《金液丹经》一卷。余师郑君者,则余从祖仙公之弟子也,又于从祖受之,而家贫无用买药。余亲事之,洒扫积久,乃于马迹山中立坛盟受之,并诸口诀诀之不书者。”
《晋书·葛洪传》曰:“从祖玄,吴时学道得仙,号曰葛仙公,以其鍊丹秘术授弟子郑隐。洪就隐学,悉得其法焉。”[11]
《宋史·艺文志》著录:“葛仙公杏仁煎方一卷。”[12]
据上述记载,所言葛某,系指三国·吴葛玄,号曰葛仙公,葛洪从祖,著有《葛仙公杏仁煎方》。
《太平御览·卷七二四·方术部·医四》曰:“《玉匮针经序》曰:吕博少以医术知名,善诊脉论疾,多所著述。吴赤乌二年,为太医令,撰《玉匮针经》及注《八十一难经》,大行于代。”[13]
日·丹波元胤曰:“按吕氏本名广,隋代避国讳,遂转为博。先子曰:吕博望,即吕广也。魏张楫《广雅》,隋曹宪为之音解,避炀帝讳,更名《博雅》。据此吕名作博者,系于隋人所易……盖医经之有注,莫先于此书。其说辑在于《王翰林集注》,几乎所谓名亡而实不亡者,亦幸哉。”[14]
《隋书·经籍志》著录:“黄帝八十一难二卷。梁有黄帝众《难经》一卷。吕博望注,亡。”“玉匮针经一卷。”
据上述记载,所言吕某,乃三国·吴太医令吕广,撰《玉匮针经》及注《八十一难经》。
今考《脉经》引用《难经》凡四十四处,涉及二十一难。凡有注文者,多引自吕某。
例如:《脉经·卷第一·持脉轻重法第六》其中在“肺部也”下有小字注文:“菽者,小豆。言脉轻如三小豆之重……皮毛之间者,肺气所行,故言肺部也。”在“心部也”下有小字注文:“心主血脉,次于肺,如六豆之重。”在“脾部也”下有小字注文:“脾在中央,主肌肉,故次心如九豆之重。”在“肝部也”下有小字注文:“肝主筋,又在脾下,故次之。”在“肾部也”下有小字注文:“肾主骨,其脉沈至骨。”
考《难经集注·五难》云:“吕曰:菽者,豆也。言脉之轻重,如三豆之重,在皮毛之间。皮毛者,肺气所行也,言肺部也。心主血脉,次于肺,如六豆重……吕曰:脾在中央,主肌肉,故次心,如九豆之重……吕曰:肝主筋,又在脾下,故次之……吕曰:肾主骨,其脉沈至骨,故曰肾也。”比较上述注文,文字略有异同。
再如:《脉经·卷第一·辨藏腑病脉阴阳大法第八》曰:“脉何以知藏腑之病也。”条文末有注文云:“腑者阳,故其脉数。藏者阴,故其脉迟。”
考《难经集注·九难》云:“吕曰:府者阳,故其脉数。藏者阴,故其脉来迟。”比较上述注文,只一字之差。
所言张某,乃仲景也。《菿汉微言》述其师章炳麟之说云:“张仲景、王叔和事,最先见皇甫谧《甲乙经·序》。今考《甲乙经·序》载有仲景为侍中王仲宣诊病一案。另葛洪《抱朴子·至理篇》亦云:“文挚衍期以瘳危困,仲景穿胸以纳赤饼。”此皆仲景之事最先者。《太平御览·卷第七二二·方术部三·医二》引《何颙别传》云:“同郡张仲景总角造颙。谓曰: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卒如其言。颙先识独觉,言无虚发。”北宋·林亿、孙奇等《伤寒论·序》引唐·甘伯宗《名医录》云:“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15]
《隋书·经籍志》著录属名“仲景”者凡四:《张仲景方》十五卷。《张仲景辨伤寒》十卷。《张仲景评病要方》一卷。《张仲景疗妇人方》二卷。
今考《脉经》直言“仲景”者凡四:一者见于《脉经·自序》云:“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鹊至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故伤寒有承气之戒,呕哕发下焦之间。”一者见于《脉经·卷第三》云:“右《素问》《针经》、张仲景。”一者见于《脉经·卷第五》云:“张仲景论脉第一”。一者见于《脉经·卷第七》云:“治伤寒形证所宜进退,晋王叔和集仲景评脉要论。”
另考《脉经》卷七、卷八、卷九,尽收仲景《伤寒杂病论》之条文。
《脉经》所引医家考证,对探知《脉经》的成书基础及研究《脉经》的理论来源具有重要意义,亦对中医医史研究有所裨益。
[1]晋·王叔和.脉经[M].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1958:3-5.
[2]宋·张 杲.医说[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0-11.
[3]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96-97.
[4]王 明.抱朴子内篇校释·新编诸子集成 [M].北京:中华书局,1986:272,71,112.
[5]晋·陈 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508-509.
[6]唐·魏 徵.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1041-1042.
[7]日·岡西为人.宋以前医籍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731-732.
[8]张灿玾.中医古籍文献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6-47.
[9]宋·范 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2740-2741.
[10]李茂如,胡天福,李若钧.历代史志书目著录医籍汇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83-90.
[11]唐·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1911-1912.
[12]李茂如,胡天福,李若钧.历代史志书目著录医籍汇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64-165.
[13]宋·李 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3197-3208.
[14]日·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64-65.
[15]钱超尘,郝万山.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12.